富士山真的要噴發了?|地球知識局

2020-12-13 地球知識局

富士山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和日本的熱門景點,幾乎是感性中日本的象徵,比長城之於中國的意義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和長城存在的意義——保護國土安全不同,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可能造成災害的。

而且富士山離東京是很近的...

(圖片來自:Krishna.Wu/shutterstock.com)▼

近日,又有消息指出,日本政府公布了對富士山噴發後果的預測。這個消息被誤讀為政府預測富士山又要噴發,引發了日本國內外不小的恐慌。

只是估計了大規模噴發對富士山周邊的影響

預測規模和寶永大噴發相似

(圖片來自mainichi/ twitter)▼

其實如果留意近幾年的相關新聞,會發現此類消息屢見不鮮,富士山每年都要「被噴發」幾次。那麼引發這次討論的起因到底是什麼?如果它真的噴發了,引發的破壞又會有多嚴重呢?

富士山要爆發了?

根據板塊構造理論,地球表面的巖石圈並不是一整塊,而是由多個漂浮在地幔上的板塊構成的。

世界上比較大的一些板塊,日本在歐亞板塊邊緣▼

板塊運動導致不同板塊的交界處發生聚合或分離,聚合型板塊邊緣互相擠壓,密度較高的板塊會下沉到另一板塊之下,高溫又會將其變為巖漿,並形成巖漿庫,壓力過大時會導致噴發;而在分離板塊邊界處,地幔就會上升,形成海底火山山脈和火山島。

比如著名的火山之王喀拉喀託

在歐亞板塊和澳洲板塊之間

(圖片來自:feygraphy / shutterstock)▼

日本地處歐亞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交界處,地質活動較為活躍,是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一部分,富士山也與日本的其他火山一樣,屬於聚合型板塊邊緣互相擠壓形成的火山。

1900-2013年的全球地震

大部分都在太平洋板塊周邊一圈,尤以日本密集

(圖片來自:wikipedia@USGS)▼

從造型上看,富士山屬於錐形火山,它的優美輪廓是在幾十萬年的不斷噴發的過程中,山體層層疊疊不斷增高逐漸形成的,其火山口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大致經歷三個階段後最終形成了今天3775.63米的日本第一高峰。時至今日,它依舊是一座活火山。

站在前輩的肩上才能長得更高..

(圖片來自Batholith / Wikipedia)▼

上一次富士山的大規模噴發距今天也並不遙遠。江戶時代的寶永四年(公元1707年),日本發生了如今推算為8.6級的大地震,造成數萬人死亡,數萬間房屋倒塌。

2011年在日本東北近海發生的大地震是9級

(損失慘重,並導致福島核洩漏那次)

(圖片來自:mTaira / shutterstock.com)▼

四十餘天后,富士山山麓出現餘震,富士山東南方向的山腰上出現了三個新的火山口,火山口噴出石塊和大量火山灰,以至於100千米開外的江戶(今東京)都堆積了一層火山灰,雖然沒有流出熔巖,依舊破壞了附近的房屋和田地。那次噴發也在富士山山腰留下了一個遠處都可見的大坑(即其中一個最大的火山口)。

就是圖中的這個「寶永山」

(圖片來自:Kitnha/shutterstock)▼

日本史料中富士山噴發的記載其實並不少見,公認的大噴還有兩次,激烈程度更甚於寶永大噴發。

公元800年(延曆19年)富士山大噴發,《日本紀略》記載「自去三月十四日迄四月十八日、富士山巔自燒、晝則煙氣暗瞑、夜則火花照天、其聲若雷、灰下如雨、山下川水皆紅色也」

如果不是下雪季節的話,那就是個正正經經的火山..

(圖片來自:applevinci/shutterstock.com)▼

自此富士山開啟了火山活動非常活躍的一段時間。

公元864年,(日本貞觀6年)富士山出現了史料記載中最為嚴重的噴發,距離山頂西北10千米的地方出現裂縫,形成了新的火山口,噴發出大量火山灰,巖漿奔流而下,一直進入到湖中,沿途植物被焚毀,動物大量死亡,附近很多房屋被毀,居民則不得不逃難。

從精進湖可以看到富士山

西北坡流出的大量熔巖擴散並包圍了富士山

(圖片來自:名古屋太郎 / Wikipedia)▼

之後富士山較小規模的噴發還發生過幾次,只是規模沒有三大噴發那麼大。

為什麼大家關注富士山

如今,關於富士山爆發的新討論再次出現。源自日本政府中央災難管理委員會的工作組對富士山大爆發的影響進行了討論。

他們預測,在最壞的情況下,富士山會噴發出4.9億立方火山灰;在西南風作用下,火山灰會在東京城市群飄落,進而引起電線短路等問題導致大規模斷電,影響地上軌道交通的運行安全,部分降下火山灰較多的地區可能會面臨木質住宅被壓塌的後果。

曾經的寶永噴發降灰分布模擬圖

基本可以覆蓋整個東京核心區和東京灣了

(圖片來自:富士山防災協議會)▼

但其實查閱相關新聞,就會發現幾乎年年都有富士山恐怕將爆發的說法。

因為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讓這一地震帶地質活動頻繁,且地震與火山活動往往相伴,而富士山又緊靠日本的心臟-東京都市區。

雖然日本國土面積不算小

但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幾大都市區,尤其是東京

所以歷史上的幾次關東地震往往都有著重大影響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當然,日本的活火山除了富士山還有很多:如果算上與俄國爭議領土北方四島上的11座火山,日本共有111座活火山,其中最為活躍的是霧島群山的新燃嶽(鹿兒島縣與宮崎縣境內)和櫻島火山(鹿兒島縣)。二者都在九州島最南側,遠離位於本州島東部的富士山,其中新燃嶽2018年一年就噴發了3次。

霧島山脈的火山分布密集

因而有很多噴發形成的堰塞湖泊

不噴發的時候風景還是很好的

(圖片來自Batholith / Wikipedia)▼

但時常噴發...

(圖片來自:wikipedia)▼

因此客觀來看,富士山並不是日本最活躍的活火山,而它所屬的地區也不是日本地質活動最為頻繁的地區。但富士山的「明星」特性總是讓它受到最多的社會關注。

富士山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

與櫻花、新幹線並列為日本的國家象徵

(靜岡縣富士山世界遺產中心)

(圖片來自Sablier de Verrie / Wikipedia)▼

從現代看,富士山的地理位置靠近如今日本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東京城市群,傳統上所說的一都三縣(東京都、神奈川縣、千葉縣、埼玉縣)擁有36,312,851人(2017年數據),每年創造的GDP近兩萬億美元,位列世界城市群第一。心臟地帶的日常社會秩序和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都可能受到富士山噴發的威脅。

富士山面前的東京

(圖片來自:TokyoVideoStock/shutterstock.com)▼

從古時看,富士山本身對於日本就有重要意義。高山巍峨的形象很容易引起古人的崇拜,而富士山形狀優美,作為日本第一高山春秋冬三季負雪,而噴出濃煙、火焰的形象尤其容易引發聯想和崇拜。

雲上的富士山

(圖片來自:Ratthaphong Ekariyasap/shutterstock)▼

在德川幕府中期,江戶成為百萬人口的日本最大城市時,當地居民可以遠遠望到富士山,對其敬意尤甚,富士山在日本也被神化為「淺間大神」,以奉祀淺間大神為主的淺間神社以富士山為中心遍布日本各地。

淺間神社是富士信仰的代表產物,在日本約有1300間

(富士山本宮淺間大社)

(圖片來自わたり鳥 / Wikipedia)▼

隨後,不論是逐漸興起的攀登富士山的活動,還是淺間神社的逐漸發展,其他以富士山為中心的宗教的興起,或是越來越多文人、畫家為富士山創作作品,都在鞏固富士山的地位,使其不再僅僅是一處自然地理奇觀,而是逐漸成為了一張日本的國格名片。

最著名的就是《富嶽三十六景》之一的赤富士

(圖片來自:葛飾北齋)▼

所以富士山雖不是日本最危險的火山,但是因為地位崇高,關於它的研究和推測多,傳播也更為廣泛。這些信息傳播的過程中難免出現差錯、刪改和誇張,再加上預測火山噴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就造成了年年預測富士山噴發、但它年年都沒事的間歇性烏龍新聞。

日本的準備

不過正因為火山噴發難以預測,而富士山一旦噴發會造成負面影響,日本對於富士山火山噴發的準備才顯得重要。

因地質活動活躍,日本的防震防火山經驗相對豐富,擁有專門的機構進行監測和研究,內閣主要機構的中災難管理委員會就是其中的領導者,由首相任會長,和各部部長一起遴選學者和公共機關代表作為委員,討論防災相關事宜,並下設專門調查會和幹事會負責執行(所謂的幹事是各府省廳局長)。

分工明確(下面這個日語仿佛很好懂)

(圖片來自:日本氣象廳l)▼

這一次關於富士山噴發的假設就是源於該組織的討論。他們參考寶永四年的大爆發,結合今日東京的情況,推測火山爆發可能造成的危害,進而推演如果發生噴發需要採取的具體措施。

除了日本中央政府的防災討論,日本對於火山的管理還包括一個監控體系, 日本氣象廳對111座活火山中的50座保持實時觀測與監控,還對41座火山持續發布分為5個等級的噴發警報,分別為1級留意活火山、2級火山口周邊管制、3級入山管制、4級準備避難、5級避難。

確實是非常多的

(圖片來自:日本氣象廳)▼

大部分活火山僅僅為1級預警,如果出現預警級別就會升高,2020年1月12日塔阿爾火山就曾經達到了4級預警,利用這一預警系統,可以較好的避免火山噴發造巨大損失和秩序混亂。

當今社會對於火山的認識逐步加深,防災工作越來越有經驗和調理,人口聚居區也往往和火山保持一定的距離,所以類似龐貝古城這樣的慘劇幾乎不可能重演。但是數量巨大,飄散極廣的火山灰,對於供電與交通造成的危害不可不防,而富士山這樣的旅行勝地遊客眾多,尤其需要嚴密監測,這次搞出大新聞的會議恰恰是防災工作正在進行的體現。

常備菸灰袋..

每個地區有特製的菸灰袋用來處理噴發後產生火山灰,而後統一放置在火山灰倉庫

(圖片來自Sakoppi / Wikipedia)▼

如果不巧,富士山真的大規模噴發,也並不會真的把日本從地圖上抹掉。相較於熔巖和火山灰造成的影響,地震、海嘯造成負面影響更大,屆時經濟的恢復也會是個大難題。

而在富士山大噴發的眾多後果中,負面影響最久的,可能是日本國山要因此破相了。

參考資料:

https://www.nippon.com/cn/features/h00190/

https://www.nippon.com/cn/currents/d00021/

http://www.bousai.go.jp/taisaku/soshiki1/soshiki1.html

https://mainichi.jp/shakai/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來自:shutterstock@Ondrej Prosicky

END

相關焦點

  • 疫情沒完,富士山又要大噴發?日本政府:別緊張,只是做了個預案
    當地時間4月1日愚人節當天,一則「富士山即將大噴發,政府正在做應對準備」的傳言在日本網絡上熱傳。在奧運延期、新冠疫情擴散的當下,這則傳言倒是頗為符合日本人眼下的「末日情節」 。不過,該說法最終被證明子虛烏有,其起源則是日本政府近日首次為富士山大噴發進行的災害預估報告。
  • 富士山已經沉寂300多年,如果火山噴發,對日本有何影響呢?
    大家好,歡迎看新一期的任性遊戲,近年來,去日本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了,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日本的富士山,富士山是非常美麗的山,而且是日本的最高峰,眾所周知,富士山是休眠中的活火山,將來有一天噴火的可能性很高,富士山噴火的話,對日本有什麼影響?
  • 已經沉睡300年的富士山,專家指出一旦噴發,世界上可能再無日本
    而如今除了地質依舊活躍的一些活火山之外,還有很多不太活躍的火山被地質學家稱之為休眠火山,像我們所熟知的富士山,就是一座典型的休眠火山。根據相關典籍記載,富士山總共噴發過18次,而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噴發是在1707年。也就是說距今為止,富士山已經300多年沒有噴發過了,而如今它已經成為了日本的象徵名山。
  • 日本東京上百個景點,為什麼說一輩子一定要登一次富士山?!
    自古以來富士山就作為日本的象徵,深受日本國內外的遊客喜愛。而如今富士山更是稱為了世界遺產。海拔海拔3,776.24m的富士山,每年夏天大約有30萬登山者來訪。鑽石富士的絕景,更使得許多攝影師為了富士山著迷。這次就讓大家好好的了解一下這個日本人氣top1的富士山吧。
  • 若日本富士山噴發 東京地區3小時內將癱瘓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日本NHK電視臺援引東京大學專家所進行的計算機模擬結果報導稱,若富士山噴發,可能會使東京及其周邊地區的交通在3小時內癱瘓。噴發第二天,首都和附近地區的整個交通系統將陷入癱瘓。專家不排除全面噴發引發的災害可能會持續2周以上,呼籲儘早制定全面措施,以最大程度減少可能帶來的損害。
  • 神山傳說:富士山成為日本最高峰的真實原因
    富士山誕生的秘密這就要從巖漿說起了。地球內部產生的巖漿之所以會上升,是由於它比周圍的巖石比重輕,受浮力的影響所致。在浮力作用下,巖漿衝破巖石,在地殼內上升。但隨著巖漿進入地殼的淺層區域,這裡構成地殼的巖石比重也較輕,當巖漿與周圍巖石比重相同時,浮力消失,就會停止上升,從而形成「巖漿池」。
  • 陳奕迅說了假話,富士山還真的是私人所有,每年政府要交天價租金
    「曾沿著雪路浪流,為何為好事淚流,誰能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陳奕迅告訴我們說富士山不能被私人享有,其實這是假話,富士山還真的是屬於私人領地,目前歸屬人是淺間寺。不過在歷史上富士山所有權的歸屬也是一波三折。
  • 500枚重型炸彈引爆富士山,計劃一旦成功,日本將從地球上消失
    然而,日本計劃組織一萬架戰機組成神風特攻隊,配合200萬陸軍,數百艘潛艇,2000多艘快艇,並叫囂以「一億玉碎」決戰本土,盟軍登陸要付出沉重代價。在美國的「暴雨」計劃實施之後,可能會將日本送回原始時代美國馬歇爾將軍提出的計劃,即1945年11月在九州島上雙棲登陸,目的是建立一個軍事基地,以支持未來的戰鬥。
  • 日本東京火山爆發,煙霧升8300米,富士山怎麼樣了
    我們時常聽到某處的火山噴發了,這樣的火山99.9%都是活火山。有活就有死,那些很早很早以前噴發過,就不再噴發的,是死火山。不死不活的,就是休眠火山,它通常都在睡覺,偶爾睡醒,打個噴嚏,紅色熔巖就會隨之噴出。
  • 富士山屬於個人私有財產,你信麼?並且政府每年要繳納高額的租金
    聊點浪漫的,富士山吧。陳奕迅有一首歌《富士山下》當年真的是火遍了大江南北,其中這首歌有句歌詞中提到過:「誰能憑愛意將富士山私有」初中時候聽到這首歌就覺得這句歌詞真的太唯美有愛了,覺得這是一句超級有愛的歌詞,當時也是年少懂得少,直到今年斌弟都25歲了,也是前幾天閒的無聊看書才真的明白,富士山這個山啊,真的真的真的真的,是屬於個人的,我這麼說你能聽得懂嗎?
  • 沉睡了300年的富士山,如果被大地震喚醒,對日本或是毀滅性的
    但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山卻是一座活火山,意思就是這座火山隨時都有噴發的可能,有人預測,當富士山再次噴發的時候,也就是日本生死存亡的關鍵之際。中世紀的富士山是相當活躍的,據記載,當時富士山在一百年之內噴發了18次。上一次富士山噴發是1707年,至今已經過去300多年了,所以如今的富士山一定已經積蓄了相當大的能量。
  • |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681墨西哥是個乾旱的弱小國家,每年卻要需要向美國償還4.32億立方米的「水債」。尤其是近些年,由於長期乾旱,國內極度缺水,墨西哥欠下的水債有增無減。
  • 沉睡300年的日本富士山,如果被大地震喚醒,對日本將是滅頂災難
    日本作為世界上著名的旅遊國家,去遊玩時必不可少的景點除了坐著新幹線去秋葉原感受二次元文化、去廣島和平公園沉思和平的意義與價值以外必須要去的就是聞名世界的富士山了。富士山是日本文化的代表象徵,曾被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中,在日本有句諺語叫做"沒到過富士山的人不算有學問"。追溯於富士山的形成大約要在一萬年前,由於地殼的變動形成了火山。可如今這座沉睡著三百年的火山卻常常發怒,如果真的被喚醒,對日本有怎樣的影響呢?
  • 沉睡了300年的富士山,如果被地震喚醒,對日本將巨大災難
    不過這座絕色的富士山卻是一座活火山,過去300年沒有噴發只是因為富士山進入了休眠狀態,所有日本人都明白,沉睡300年的日本富士山,若被大地震喚醒,對日本將是毀滅性的災難,日本很有可能將在富士山再次噴發的那天而消失
  • 日本擬修改富士山防災對策
    日本擬修改富士山防災對策楊舒怡日本一個防災對策委員會30日說,如果富士山噴發產生火山碎屑流,可能造成多條交通幹道阻塞,導致利用這些道路疏散人員的現有應急方案行不通。【如果道路不通?】富士山火山防災對策協議會30日發布一份關於「富士山防災地圖」的中期報告,預測如果這座活火山噴發產生火山碎屑流,其蔓延範圍將大於先前估算,打亂原先制定的人員疏散方案。具體來說,火山碎屑流在山梨縣富士吉田市的流動距離比原先估算多4公裡,在靜岡縣富士宮市的流動距離比原先估算多2公裡。
  • 日本最厲害的「包租婆」,富士山是他私人領地,政府都要交房租
    日本最厲害的「包租婆」,富士山是他私人領地,政府都要交房租現在旅遊成為了一種新的時尚,也成為了人們緩解壓力的一種方法。交通變得便利以後,人們旅遊更加的方便了。眾所周知,富士山是他們國家最高的山峰,也是一種象徵。當地人稱之為聖嶽。是這個國家標誌性的景區之一,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富士山的知名度都是很高的。在火山噴發的時候還會形成很多的小山,是很少見的自然景觀。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這種級別的旅遊景點應該是屬於國家和全體人民的。
  • 日本富士山沉睡300年。專家:一旦爆發日本不復存在
    大家都知道日本最著名的景點莫過於富士山和櫻花了。富士山是日本的第一名山風景優美震撼人心,在全世界都是非常有名的。每年都會有數不勝數的人來到這裡旅遊,我國作為日本的鄰國每年更是有數不勝數的人來日本旅遊。如果你來到日本不看看這座火山也就是枉來一趟日本。
  • 太陽表面發生大型噴發 等離子云或對地球磁場產生影響
    太陽表面發生大型噴發 等離子云或對地球磁場產生影響 中國新聞網 | 2020-12-11 13:50:11 綜合報導,12月7日,太陽表面發生大型噴發,它發射出的等離子云被拋射入太空,10日抵達地球,或對地球磁場產生影響。
  • 沉睡300年的富士山一旦爆發,會有什麼後果?世上或再無日本!
    日本國內有很多的景點,都是近些年來很多遊客喜歡的,而我國遊客自然也不可能會拒絕日本的美景,而日本的富士山更是日本的一個象徵。在全球都享有盛譽。日本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而富士山雖然是日本的象徵,但是富士山卻是一座活火山。富士山橫跨靜岡縣和山梨縣,並且是屬於私人土地,政府都沒有該山地使用權,只有租賃權。
  • 日本富士山長眠300年,隨時有機會再次爆發,一旦爆發再無日本!
    不過日本卻同時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家,唯一值得慶幸的大概就是這些火山不會輕易噴發了。 據相關資料顯示,火山噴發會直接影響全球的氣候環境,雖說噴發過程中產生的火山灰能夠促進植物的生長,但是整體來看,其危害還是要大於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