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681-該還債了
作者:黑著眼眶的洋蔥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國際河流的水資源分配中,由於地理和政治原因經常會產生水務糾紛,而「水債」則是調節水務糾紛的一個有效手段。
有「水債」的國家很多,墨西哥就是典型。墨西哥是個乾旱的弱小國家,每年卻要需要向美國償還4.32億立方米的「水債」。尤其是近些年,由於長期乾旱,國內極度缺水,墨西哥欠下的水債有增無減。
美國是的東部和西部環境迥異
墨西哥則是南部和北部環境迥異
北部地區是真的旱
(底圖:shutterstock@Anton Shahrai)▼
如今,每年如何向美國償還水債,已然成了墨西哥政府一大社會與外交難題。
是真的缺水
科羅拉多河和格蘭德河是北美南部流域廣闊的重要河流。對於美國和墨西哥來說,這兩條大河不僅是兩國遼闊交界區域的地理分界線,還是維繫當地生態平衡和經濟發展的生命之河。
和巨大的密西西比河流域相比
科羅拉多河和格蘭德河無論在流域還是流量上
都只是小弟弟,但對墨西哥來說是不折不扣的大河▼
然而,由於地理和氣候原因,美國西南和墨西哥北部都是極其乾旱的地區,兩條大河的水源主要來自北部的落基山脈,而下遊廣闊區域的灌溉則高度依賴這兩條河。
源自落基山脈的源遠流長的大河
滋潤著下遊廣闊的乾旱土地(主要是沿岸)
(底圖來自:NASA)▼
隨著兩國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的不斷增加,科羅拉多河和格蘭德河流域都面臨著巨大的供水壓力。尤其是從150多年前的「淘金熱」(美國版西部大開發)開始,美國西南州暴漲的人口就使水源短缺成為了制約當地發展的首要問題。
例如是對於美國內華達州荒漠中的著名「賭城」拉斯維加斯來說,如果沒有足夠的水源,那麼這座燈紅酒綠的不夜之城將失去繁榮。
1984年與2009年的拉斯維加斯比較(向左滑動)
城市在快速擴張,耗水量也是驚人的上漲
而隔壁的胡佛大壩相當於這座城市的母親
為其提供了源源不絕的水和電
(圖片:NASA)▼
而對於2/3國土為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墨西哥來說,西北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50mm的現狀使得水資源的寶貴更是尤勝美國。
科羅拉多河三角洲地區是其重要的農業區,大量農田依賴科羅拉多河的河水。如果墨西哥不能獲得足夠的水量,那麼不僅其農莊無法產出糧食,就連北部城市中數千萬人口的飲水也無法供應。
墨西哥在科羅拉多河三角洲的大片農田
(瓜達盧佩-維多利亞)
(圖片:shutterstock@ASVMAGZ)▼
據美國的調查顯示,科羅拉多河的缺水程度名列世界第6位,而格蘭德河中下遊地區也在面臨著嚴重的缺水危機。連年乾旱少雨使兩國交界區域為了爭奪水資源而爆發了一系列的衝突。
曾經的洶湧的科羅拉多河
現在只是淺淺的科羅拉多河
水壩、灌溉,把水一點一點抽走
(圖片:shutterstock@kavram)▼
為了從這條大河中獲得更多的水量,在20世紀之初,美國南部的7個州率先以州政府的名義展開了曠日持久的內部較量。上下遊各州紛紛訴苦甚至互相攻訐,使水量爭奪戰從各州之間延伸到了州府內部各地市、各農莊之間。
畢竟這條河能惠及的範圍有限
你多一點兒我就少一點兒
(圖片:shutterstock@Philip Bird LRPS CPAGB)▼
1922年11月,為了解決爭端,在聯邦政府的主持下,美國7個州的代表經過15天的17輪馬拉松式談判,根據當時各州實際所需的用水量和將來的發展需求,率先對科羅拉多河的水量劃分達成了一致,並籤署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科羅拉多河契約》。
參與《科羅拉多河契約》的美國西南七州▼
然而,《科羅拉多河契約》僅僅考慮了美國國內的用水需求,卻完全忽視了對下遊墨西哥應得水量的保障。並且,兩國交界處的格蘭德河下遊水量的分配依然沒有一個公平的解決辦法。
1944年的一紙協定
從國際法理來說,科羅拉多河和格蘭德河的歸屬權並不完全屬於美國,因此美國必須和墨西哥協商去重新分配所有涉及美墨兩國共有的國際河流水量。
於是,在解決完國內7個州的水量分配問題後,美國才開始正視處在下遊且抗議不斷的墨西哥政府河水訴求。在墨西哥的不斷抗議下,美墨兩國從1930 年開始正式對邊界河流的水量分配展開談判。
但由於美國地處兩條河流的上遊,談判主動權自然也就一直掌握在美國的手中。
曾經的洶湧的科羅拉多河
現在只是淺淺的科羅拉多河
水壩、灌溉,把水一點一點抽走
(圖片:shutterstock@kavram)▼
而且,對於美國來說,不論和墨西哥如何談判,最終都是要減少自己國內七個州的已定分配水量,即使聯邦政府答應,好不容易達成內部妥協的州政府也不會答應,所以美國上下對此都沒有太大的積極性。
別影響到美國人的用水就行
誰顧得上墨西哥呢
(圖片:Trong Nguyen / Shutterstock)▼
沒什麼談判誠意的美國,一上來就打算以墨西哥歷年來從科羅拉多河最大年灌溉用水9.25億m³作為最終分配方案。但墨西哥心知這樣就把自己的農業潛力卡死了,為了未來著想,他們堅持每年應獲得55.51億m³的水量。
墨西哥的農產品約60%是出口到美國的
在要水灌溉和不能得罪大客戶拼命尋找平衡
(圖片:David A Litman / Shutterstock)▼
一個漫天要價,一個坐地還價,雙方的底線差異過大,始終未能達成一致。
然而,陷入僵局的談判並未影響美國的河流開發進程。美國一邊談判,一邊在科羅拉多河上開始規劃修建胡佛水壩和格蘭谷水壩等近10個大壩。
到了1935年,隨著美國胡佛大壩的完工和運營,科羅拉多河的流量和周期都發生了明顯變化,而下遊的墨西哥政府也終於發覺了事態的嚴重性。
既能發電,又能控制水流量
掌握了上遊也就約等於掌握了整條河流
(圖片:Nido Huebl /shutterstock)▼
經過不斷的外交會晤與抗議,美墨雙方終於在1941年再次開始分水談判。然而,之前的談判已經是美國佔據了主導權,現在美國修建了這麼多水利工程,談判中更加強勢,甚至把7名州代表(每個州1名)和2名胡佛大壩的代表也送來了。
經過艱苦的談判,美墨雙方於1944年的二戰炮火中達成了《美利堅合眾國與墨西哥合眾國關於利用科羅拉多河、提華納河及從德克薩斯州奎特曼堡到墨西哥灣的格蘭德河(布拉沃河)河水的條約》。
1944年2月3日
美國和墨西哥代表在華盛頓籤署了條約
(圖片:水教育基金會)▼
根據這份條約,美墨兩國對科羅拉多河和格蘭德河的水量分配做出了最終裁定。即不論什麼水源,在所有科羅拉多河水中,美國每年只需要分給墨西哥18.5億m³的水量(科羅拉多河年平均水量的10%)。即使科羅拉多河有富裕水量,但也最多給墨西哥輸送20.96億m³。
水多了和墨西哥無關
水少了墨西哥就少用點
(圖片:Roman Kosolapov / shutterstock)▼
此外,如果美國發生大旱,或者美國灌溉系統發生嚴重事故,美國都有權按照自身損失的水量比例減少向墨西哥的輸送。並且,墨西哥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額外用水量。
作為同期籤訂的一攬子協議,該條約還規定美墨鄰國之間的水資源共享,使得墨西哥不僅無法禁止格蘭德河流入美國,還需要保證在格蘭德河下遊的6條支流上每年向美國提供4.32億m³的水量。
格蘭德河有一些流域是作為美墨的界河的
墨西哥沒有完全的控制權,卻仍要為此籤下水契
(圖片:Gestalt Imagery / shutterstock)▼
當然,每年提供的4.32億m³的水量並不會有附加的豁免條款。這就意味著,美國可以在科羅拉多河水量不夠的情況下減少向墨西哥的供應,但是墨西哥拱手送人的4.32億m³水量卻不會有任何的減免。
八十年漫漫還債路
根據一份研究表明,美墨兩國於1944年籤訂的河水分配協定根本無法滿足墨西哥本國的正常用水需求。
事實也正是如此,自從籤署1944年的分水協議後,墨西哥境內的科羅拉多河和格蘭德河就再也沒有了往日的奔騰氣勢。因為缺水,曾經土地肥沃,生態繁茂的墨西哥北部富饒農業區,現在正一步步瀕臨消亡。
墨西哥作為「仙人掌王國」,自古以來就是缺水的
現在的形勢更嚴峻
(圖片:gumbao/ shutterstock)▼
尤其是科羅拉多河,現在不僅無法滿足當地居民的需求,還失去了流進大海的力量。從1998年至今,科羅拉多河的河水就再也沒有流入到大海過,而美國卻對這一生態災難毫不關心。
1992年到2003年,由於嚴重的乾旱,科羅拉多河的流量已經下降到不足7億立方米(不到分給墨西哥水量的40%),這使得墨西哥境內的水庫只蓄到25%庫容量的淡水。迫於嚴峻的現狀,墨西哥開始拖欠應付水債,並在2005年已累計虧欠美國18.5億m³水量。
乾旱對於下流的地區影響更大
墨西哥分到的水量大幅減少
但要還的債卻一分不減
(圖片:James Marvin Phelps /shutterstock)▼
隨著「水債」拖欠得越來越多,美國開始對墨西哥政府加大施壓力度,並且在兩國首腦會面時將水債問題作為必談的公開話題進行「討論」。
迫於美國的壓力,2005年兩國達成協定,墨西哥承諾清償積欠美國的水債。據路透社報導,面對美國的質詢,墨西哥外交部代表在新聞發布會上一再表示:「我們願意並且一直願意履行條約的所有條款。」
墨西哥現有的水量都難以保證國內正常用水了
卻還身負巨債
(圖片:Vic Hinterlang / Shutterstock)▼
到了2011年,遭遇到70年來最大乾旱的墨西哥更是損失了220萬英畝(約99萬公頃)的莊稼和170萬頭家畜,而美國卻對水債沒有絲毫的減免。
據官方統計,目前墨西哥32個州中有15個州被列為「極度缺水」,但是欠美國的水債卻依舊需要償還。對於墨西哥而言,一個五年周期內最多只能暫緩欠下的水債,所有的欠水終究還是要在下一個五年還清。
連試驗田都會因乾旱而歉收..
(圖片:www.cimmyt.org)▼
根據協議,2020年10月26日之前,墨西哥需要償還美國1000億加侖(約3.78億立方米)的水債。如果不這樣做,那麼川普總統的報復性措施(關閉邊境或實施新關稅政策)必然是墨西哥不可承受的。
墨西哥北部的經濟過於依賴美國
面對強大又蠻橫的美國,除了妥協就是退讓
(圖片:Nadya Kubik / Shutterstock)▼
為了清償水債,墨西哥政府打算在截止日期前大規模的將水引入美國,而當政府準備引水後,當地憤怒的民眾又開始舉行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從而使得長期以來在這片乾旱土地上綿延的用水戰爭再次升級。
據報導,墨西哥北部邊境的農民在向美國引水的博基亞大壩附近舉行了抗議活動,民眾拿起了燃燒彈、石塊等武器與安全部隊發生了激烈對抗,最後成功佔領了大壩,並關閉了水閘。
政府要拿稀缺的水去「還債」
勢必會影響到該區域甚至更多墨西哥農民的生活
(圖片:https://www.theguardian.com/)▼
然而,在抗議過程中,有兩位居民在與墨西哥軍警的衝突中不幸死亡。這一事件的發生,不僅影響了原定的還水進程,還讓墨西哥北部的軍民關係處於緊張的對立局面。
正如墨西哥前總統迪亞斯所言:「可憐的墨西哥,離上帝太遠,離美國太近。」
或許是一洲難容二鷹吧
(圖片:Wikipedia)▼
在嚴重缺水的社會現狀與1944年嚴苛的分水協定中,墨西哥政府只能是將償還水債作為首選。畢竟,不能按時還水而惹惱美國遠比得罪國內農民的後果要嚴重得多。
參考文獻:
[1] 由於氣候變化科羅拉多河逐漸乾涸,上百萬人面臨「極度缺水狀況」 http://www.marstranslator.com/f/bilingual/19489
[2] 水利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交流中心. 北美跨界河流管理與合作[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3] 王子昂. 加強瀕危跨界河流水資源管理的建議———以裡奧·格蘭德/布拉沃河為例[J].水利水電快報,2017,38(8):22—23.
[4] 田文芝. 國際邊境水域委員會與美墨邊境治理[D]. 內蒙古師範大學2020年碩士學位論文.
[5] 周婷,鄭航. 科羅拉多河水權分配歷程及其啟示[J]. 水科學進展,2015,26(6):893—901.
[6] 梁波,姜翔程. 水權與水權交易的制度分析———南加州科羅拉多河的水資源管理對我國的啟示[J]. 水利經濟,2006,24(2):26—28.
[7] 費利佩等. 氣候變化對墨西哥水循環的影響與對策[J].水利水電快報,2014,35(3):19—23.
[8] 李萬. 黃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的法學分析[D]. 西南政法大學2013年碩士學位論文.
[9] 尹正杰,蔡建清. 墨西哥水資源管理沿革[J]. 水利水電快報,2014,35(12):1—4.
[10] 邵自平.美國西部水權歷史演變及啟示[D]. 武漢大學2004年碩士學位論文.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shutterstock@Gary Blakeley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