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帝國的復興與挫折|地球知識局

2020-12-06 地球知識局

2020年初,川普在針對與伊朗衝突的發言中表示,美國實現了能源獨立,「不需要中東的石油」。背後則是美國領導的頁巖油氣革命——從含油頁巖中開採石油的技術日趨成熟,憑藉頁巖油氣美國已經在一些年份超越俄羅斯、沙特,成為了世界頭號產油國,實現了石油淨出口。

能源帝國美利堅

(圖片:shutterstock@Steve Bruckmann)▼

之後的情況超乎所有人預料:病毒傳播、產油國的利益糾葛、新銳政治家的激進舉措幾大突發事件,讓原油期貨價格跌到了史無前例的低價。而在美國,開採成本較高的頁巖油氣企業則遇到了真實的生存危機……

什麼是頁巖油氣革命

頁巖是一種具有明顯層理結構的巖石,沉積後在一定的壓力與溫度下形成,成分以粘土為主,不同成分可以分為多個種類,但大都強度較低,常有裂縫、孔隙。

敲碎後的頁巖

(圖片:shutterstock@nikon2888)▼

頁巖油氣就是伴隨著這種頁巖形成的。頁巖中有沉積其中的有機物生成的油母質(Kerogen),籠統來說,如果油母質的含氫量較大,則生油的潛力大,如果含氫量較小則生成天然氣潛力大。

在頁巖的內部存在著大量極其小的空隙和裂縫

頁巖油氣產業就是要想出辦法把他們「擠」出來

(圖片:shutterstock@nikon2888)▼

油母質在一定溫度壓力的條件下慢慢生成油、氣,轉化的程度被稱為成熟度,大致可以分為未成熟、成油高峰、溼氣、幹氣四個階段。第二階段的頁巖找到頁巖油概率高,第四階段的頁巖找到頁巖氣的概率高。

美國頁巖油井打出來的油樣

(圖片:shutterstock@FreezeFrames)▼

但是從地質史的尺度上看,地層並不是穩定的,板塊的漂移,造山運動都可能將地層變得破碎,含油含氣的頁巖層破碎後可能導致油氣的溢出,而破碎本身也不利於開採的經濟效益,所以處在穩定地層的含油含氣頁巖利用價值更大。

主要板塊分布▼

克拉通是大陸地殼古老而穩定的部分,近五億年來幾乎沒有變化。在克拉通之上是名為前陸盆地的狹長沉積帶,受地質活動影響同樣較小。這些地層的油頁巖保存相對完好,產量較高,是最具商業潛力的。

北美克拉通範圍巨大

從美國中部大平原向北延伸向加拿大地盾

(圖片:Anton Shahrai / shutterstock)▼

但同樣的,這些優質油氣田往往埋藏較深,開採時需要具有突破性的技術,其研發和運維成本都不低。所以在頁巖油理論誕生的早期,人們都覺得這是一種異想天開的技術。傳統油氣專家評價它開採難度大,加工和運輸的手段與常規不同,最終必然導致成本高企,全無價格優勢,在常規石油供給充裕,油價較低的時代沒有什麼利用價值。

但是有兩個重要的發展頁巖油氣的動力

1.雖然成本不可能和波斯灣國家比,但只要石油價格達到一定水平,仍然可以盈利,分一杯羹

2.能源自給是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沙漠中的大都市,沙特-利雅得)

(圖片:Fedor Selivanov / shutterstock)▼

但在兩次石油危機之後,油價長期走高,頁巖油氣的開發還是被提上了日程。人類對石油枯竭的日益擔憂也為頁巖油氣相關行業帶來了曙光,頁巖油氣技術受到重視,並出現了重要的技術突破,成本下降使開採頁巖油,頁巖氣變得有利可圖,頁巖油氣革命就此開始。

頁巖油氣革命的開始是人類在尋求能源的一大進步

但暫時被重點關注的原因

還是將其作為各國利益權衡的一環

(圖片:Peter Aleksandrov / shutterstock)▼

美國頁巖油氣的分布

美國是頁巖油氣革命的先行者,也是頁巖油氣革命的最大受益者。

美國的頁巖分為幾個主產區,集中在阿巴拉契亞山脈,墨西哥灣,五大湖,沃思堡盆地和落基山脈,大多數處在克拉通或前陸盆地,可利用價值較大,儲量巨大,開採條件穩定。

美國中東部油氣資源主要分布(包括頁巖油氣)

(圖片參考:oil map)▼

北達科他州的巴肯(Bakken)頁巖區、德克薩斯州的伊戈爾福特(Eagle Ford,有時也意譯為鷹灘)頁巖區以及科羅拉多州的尼奧布拉拉(Niobrara)頁巖區是美國頁巖油氣的主產區。

規模巨大的頁巖油氣產區真是德克薩斯能源的救星

(圖片來自:https://eaglefordshale.com/)▼

其中最重要的是橫跨德克薩斯州的頁巖油氣產區。從1912年起,這裡就是美國最重要的石油主產區,但曾因為常規石油資源枯竭而衰落。沒想到頁巖油氣革命後,這裡又發現了儲量巨大的頁巖油,帶來了石油產業的復興,2018年新探明儲量23億桶,為全美第一。

早期的可攜式石油鑽機,

位於德克薩斯州米德蘭的二疊紀盆地博物館

(圖片:Plazak / Wikipedia)▼

二疊紀盆地上的抽油機

(圖片:Zorin09 / Wikipedia)▼

美國作為世界頭號石油消費國,消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石油,而且最大的消耗量不是來自工業,而是消耗掉了近一半石油的汽車,所以石油價格會直接影響到美國的民生問題,因而控制產量和油價也是美國政府爭取民眾支持的重要手段。也正因如此,頁巖油氣產區的發現和開工對美國來說意義重大。

畢竟是要開車來領救濟食物的國家

(圖片:YES Market Media / Shutterstock)▼

另外,化工燃料是美國石油用戶中排名第三位的大戶。在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劇烈,產能唱衰言論甚囂塵上的年代,美國社會經常擔憂因產油國漲價限產引發石油危機,進而引發經濟危機。在逆轉空心化的執政思路下,這些新油田的發現,足以降低此類工業原料價格。

Eagle Ford能源帶的規模之大

甚至在燈光圖上都清晰可見▼

在這些頁巖油區的支持下,2018年,美國原油總產量估算為40.11億桶,比2017年增長17%,原油進口則比2017年減少了7300萬桶,同比下降3%。2019年,美國原油產量依舊波動上升,到年末達到了每日1280萬桶的產量(年化為46.72億桶),國家能源安全得到了極大保證。

產能增長還是很迅猛的▼

時至今日,美國頁巖氣儲量342萬億立方英尺,佔美國天然氣儲量的68%。已探明石油儲量也達到了438億桶以上,刷新了美國原油探明儲量的新紀錄,七個主要的頁巖油產區佔到美國石油總探明儲量的49%,在常規石油日益枯竭的情況下可謂意義重大。

美國七大頁巖油主產區▼

這也許是川普在2020年初誇下「不需要中東石油」海口的原因所在。但這一年如烏鴉般密集的黑天鵝,註定要讓他食言了。

2017年,石油人工慶祝川普當選總統

(而且德州是重要的搖擺州,兩黨必爭之地)

(圖片:Steve Bruckmann / Shutterstock)▼

被疫情改寫的頁巖油氣產業

3月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世界主要經濟體紛紛採取隔離、居家辦公的措施,至今已有187個國家和地區因為採取應對措施而影響到經濟,進而導致石油需求量大幅降低。

汽車用油量就大大減少了

(洛杉磯,加州/美國-2020年3月23日)

(圖片:Hyperlapse Media / Shutterstock)▼

根據IEA石油市場報告,4月份的每日需求將比一年前減少2900萬桶,降至1995以來的最低水平。20年第二季度,每日需求將比去年同期低2310萬桶,直到逐漸復甦的12月也會比去年同期每日需求減少270萬桶。

然而石油的供應量卻沒有緊隨需求緊縮,3月6日歐佩克+減產談判破裂,隨後沙特宣布石油增產,俄羅斯也不甘示弱,導致原油供給量出現了不正常的增長。兩國一向以強硬人設示人的領導人做出決策時,大概不會想到需求量會下跌那麼多。

談笑風生仿佛就在昨天

(圖片:Kremlin.ru / wikipedia)▼

石油的儲存也需要較高的條件,這也意味著一筆支出。當石油價格高企,油庫儲量沒有飽滿時這筆支出不算什麼,但是當石油價格走低,但是油庫卻爆滿了,這筆費用就可以變成打垮油價的最後一擊。近期此類新聞頻出,不僅北美、東亞、歐洲處處倉儲爆滿,全球油輪租金也上漲6倍,全球油氣倉儲已經不堪重負,石油從香餑餑變成了燙手的山芋。

現在海上油輪也往往裝滿了油

不知道剩下的零星倉儲還能支撐多久

(圖片:KirShu / Shutterstock)▼

AnadoluAgency分析了埃克森美孚,雪佛龍,康菲石油,哈裡伯頓,斯倫貝謝,貝克休斯,殼牌,BP,道達爾,埃尼,Equinor和Rosneft的財務狀況,發現這些石油巨頭的總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

今年第一季度,這些公司錄得淨虧損共計206億美元,而2019年第一季度的淨收益總額為234億美元

裝不下了,裝不下了...

(圖片:VanderWolf Images / shutterstock)▼

頁巖油開採成本高於石油,目前關於其開採成本的估算從50美元一桶到30美元一桶不等,但是絕對要高於沙特與俄羅斯的石油生產成本。如果以沙特與俄羅斯為主導的OPEC +能夠限制產能,將油價至少穩定在50美元以上,美國頁巖油產業才能有利可圖。

雖然四月中下旬歐佩克+達成了亡羊補牢式的減產協議,5月全球石油每日供應將創紀錄地下降1200萬桶,但是遠超需求的石油已經被生產了出來,價格回升還需要時間。而美國的頁巖油氣企業已經撐不住了,一個月內破產了5家。

年初突然暴擊,至今尚未恢復

(圖片來自:https://markets.businessinsider.com/)▼

貝克休斯公司(BakerHughes)報告稱,上周美國石油和天然氣鑽井平臺數量再次下降21個,降至318個,總的石油和天然氣鑽井平臺數量比去年同期減少665個,降幅超過67%。

鑽井平臺數顯著下降在過去幾個月也反映在美國石油產量的預估上。本周美國石油產量再次下降,較歷史最高水平下降160萬桶/天,較前一周(截至5月15日的一周平均每天1150萬桶)下降10萬桶/天。這是美石油產量連續第七周下降。

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被打死了的奇觀似乎就要出現了。

跌無止境

(喬治亞州斯內維爾/美國-05 /23)

(圖片:Billy F Blume Jr / Shutterstock)▼

心系頁巖油的川普出手了,他指示能源部與財政部為困難的廠商提供一筆融資資金,以挽救企業和工作崗位,還考慮阻止進口原油,用貿易壁壘的傳統藝能保護本土企業,並不忘發推特說「我們絕不會讓偉大的美國石油和天然氣工業失望。」

放羊的大統領

(圖片來自@realDonaldTrump/twitter)▼

但這似乎並沒能從根本上改善市場的悲觀情緒。盛寶銀行(Saxo Bank)大宗商品負責人奧勒·漢森(Ole Hansen)認為:如果短期內情況不改善,6月期合同還要重蹈覆轍。這也意味著頁巖油恢復盈利能力還遙遙無期。

其實在人類被迫步入後化石能源時代的今天,頁巖的開發和利用對於全球能源經濟永續發展是個好消息:需要用高價開採的石油,一方面能為清潔能源轉型爭取時間,一方面也能逼迫各國加快新能源研發。

(圖片來:Tomskyhaha/wikipedia)▼

而對於另一些在過去的石油時代資源匱乏的國家來說,藉助頁巖油彎道超車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長期來看,頁巖油氣行業依舊會有大發展。只是屆時享受它紅利的,還是不是如今這些親歷頁巖油氣革命的企業,就不一定了。

這也不是一份補貼一條推特所能改變的。

參考文獻:

EIA. Natural gas explained Where our natural gas comes from

周慶凡 楊國豐 美國頁巖油氣勘探開發現狀與發展前景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董陽 李一凡 淺析頁巖氣的形成條件 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

EIA. U.S. Crude Oil and Natural Gas Proved Reserves, Year-end 2018

EIA. This Week in Petroleum 2020.01.08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20/apr/23/low-demand-oil-financial-crisis-us-debt-global-economy

https://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20/apr/21/oil-prices-fall-below-zero-coronavirus-barrels-crude

https://www.iea.org/reports/oil-market-report-april-2020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來自:nikkytok / shutterstock

END

相關焦點

  • 關島,對美國意味著什麼?|地球知識局
    當時的世界已經被老牌殖民帝國瓜分殆盡,美國如果想要成為一個全球性大國的話,就必須要挑一個對手進行挑戰,搶奪其在海上的勢力範圍。與英法相比,沒落帝國西班牙顯然是個更軟的柿子。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西班牙,即將日落曾經遼闊的海外殖民地已所剩不多即使美國人不搶,也會被別的列強搶走(1895年,西班牙王國本土與僅剩的殖民地)(圖片:wikipedia@Eraso y Prados, Modesto
  • 美國,你該還債了!|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681尤其是從150多年前的「淘金熱」(美國版西部大開發)開始,美國西南州暴漲的人口就使水源短缺成為了制約當地發展的首要問題。 例如是對於美國內華達州荒漠中的著名「賭城」拉斯維加斯來說,如果沒有足夠的水源,那麼這座燈紅酒綠的不夜之城將失去繁榮。
  • 美國天眼塌了|地球知識局
    頗為有趣的是這座「美國之眼」其實不在美國本土而是在——波多黎各自治邦▼反導產物上世紀50年代後期,美蘇冷戰第一階段期間,蘇聯在拜科努爾發射了斯普特尼克1號衛星,成為首個將人造地球衛星送上太空的國家,但缺點也很明顯,它沒有再對物理學及地球電離層等基礎領域和學科進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只知其果,不知其因。
  • 朝鮮人為何對美國抱有幻想?|地球知識局
    1854年, 美國眾議員、眾議院海軍委員會成員富拉特就提出開放朝鮮案,這暗合了其後的美國國務卿西沃德的設想,當時乳臭未乾的美國就已經盤算著自己將來是一個包括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洋帝國。此後,也預想將朝鮮變為未來的美軍基地之一。
  • 非洲,難上加難|地球知識局
    美國是個典型例子,東西海岸大都市大規模爆發以東海岸的紐約、新澤西最嚴重現在內陸各大城市的增速則更快(美國四月底疫情大致狀況)▼非洲大陸目前雖沒有發達國家,但也出現了個別人口規模巨大的城市如今非洲疫情進入了一個關鍵時期,如果各國能嚴控邊境,防止非洲內部相互大規模傳播,或許可以避免如美國那樣的爆發性增速,至少是將嚴重國家隔離開來。
  • 沙特,由奢入儉難|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707-由奢入儉難 作者:重光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四年前,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提出了一個復興沙烏地阿拉伯的偉大計劃——2030年願景。
  • |地球知識局
    描繪一戰時期國際局勢的漫畫隔壁的希臘和保加利亞時刻都想趁機蠶食奧斯曼而年邁的奧斯曼只能在海峽區當個看大門的▼沙俄帝國的面積雖然龐大,但地緣環境並不優良,尤其匱乏對外的出海口。於此同時,新崛起並充滿野心的德意志帝國則試圖拉攏土耳其以獲得更大戰略優勢。
  • 印尼,侏羅紀危機|地球知識局
    來自澳大利亞上新世和更新世遺址的化石標本根據以下獨特的顱骨和顱後特徵組合確定為屬於科莫多(澳大利亞 上新世化石)(圖片:美國國立圖書館)▼也就是說,現存的科莫多巨蜥僅僅分布在地球上的一小片角落https://www.change.org/p/presiden-negera-republik-indonesia-2018-cabut-izin-pembangunan-investor-asing-swasta-di-kawasan-taman-nasional-pulau-komodo/u/27954598*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 日本汙染史,觸目驚心|地球知識局
    光化學煙霧帶來的危害先在兒童中顯現出來他們出現不同程度的胸口疼,嗓子痛嚴重者甚至要靠吸氧▼當時,《日本時報》上有這樣的描述:「當東京努力從美國B-29轟炸後的殘骸重建時,東京居民一直生活在噪音,灰塵和汙染的烏雲中。」
  • 韓國,正在撿起漢字 | 地球知識局
    漢字教育的恢復近代以來,特別是朝鮮半島南北分治以後,韓國受美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影響,韓國知識分子接受並鼓吹「表音文字優越性」、「漢字落後論」等言論。美軍在韓戰期間的宣傳單仍是漢韓文混用(圖片來自:Wikipedia@美國陸軍第8239部隊第1廣播和傳單組)▼
  • 伊朗代理人,正在滲透這個國家|地球知識局
    在長期的政治實踐和經濟治理中,卡迪米極力與伊朗代理人力量保持良好關係,而在關鍵事務上又著重考慮美國的戰略利益訴求,力圖多方受益。同時,卡迪米也通過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來牽制美國。上臺不到十天,卡迪米就正式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巴格達。
  • |地球知識局
    根據板塊構造理論,地球表面的巖石圈並不是一整塊,而是由多個漂浮在地幔上的板塊構成的。https://www.nippon.com/cn/currents/d00021/http://www.bousai.go.jp/taisaku/soshiki1/soshiki1.htmlhttps://mainichi.jp/shakai/*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 同文藝復興一樣,數字復興正在路上
    這是一份長長的清單:能源、交通、建築、房地產、航空企業、酒店、飯店、郵輪、零售、客戶服務、娛樂等等。但隨著勞動力與消費力逐步剝離出全球供應鏈,政策制定者猛然發現自己手中可打的牌也不多了。在美國,已經有1700萬民眾申請了失業救濟,預計本輪經濟刺激所產生的債務將超過30萬億美元。除了疫情流行本身,我們還面臨著嚴重的結構性破壞威脅。
  • 柬埔寨,一個踩在地雷上的國家|地球知識局
    而柬埔寨,正努力將這些可怕的隱患在2030年之前全部掃除……柬埔寨在現在的種種慘劇與幾個鄰國有關,也與遙遠的美國有關▼到處都是地雷二戰結束後,柬埔寨陷入了斷斷續續幾十年的戰爭,而戰爭給該國留下的遺產之一
  • |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748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杔格
  • 土耳其,天降大旱|地球知識局
    www.climatechangepost.com/turkey/droughts/4.https://www.middleeasteye.net/news/turkey-drought-dams-low-water-level-rain-agriculture*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 丹麥,天子守國門|地球知識局
    瑞典-馬爾默清真寺(圖片來自:WDnet Creation / shutterstock.com)▼*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來自:
  • 歐洲,童話破滅,互相截胡|地球知識局
    戰後的歐洲百廢待興,也野心勃勃一邊拿著美國人的補貼(馬歇爾計劃)一邊謀劃著一個更文明繁榮的未來(圖片來自:Vladimir / shutterstock.com)▼這當然也帶來了一系列經濟上的後果*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貓斯圖END
  • 《黑客帝國動畫版之數字復興》:壓迫與反抗,由始至終恐怖谷效應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黑客帝國動畫版》這部影片中的第一小節——《數字復興》,相信很多人都了解1999上映《黑客帝國》,而《黑客帝國》動畫版這部影片與《黑客帝國》採取的是同樣的世界觀,依舊是發生在虛擬真實世界中的故事?2003年這部《黑客帝國》動畫版影片上映。
  • |地球知識局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shutterstock@boscorelli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