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拍人,尼康拍景,這還真的不是傳說,是有一定道理的。每家相機的產品,都有自己的特點,而每個品牌的多個產品之間的共同特點,則形成了這個品牌的特色。久而久之,則深入人心。
佳能和尼康,都屬於日系相機的代表廠家,也是世界上最為專業的相機大廠。他們的產品品類眾多,使用人群分布非常廣。
佳能和尼康都有各自的粉絲群體,通常在說到到底佳能好,還是尼康好的時候,雙方就會爭論不休,但疆子認為大可不必。每個相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適用性不同,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今天我們就在說說佳能和尼康的那點事,讓大家對它們兩個廠家,有更多的了解。
一、關於佳能與尼康的起源
1、關於佳能
佳能於1933年在東京成立精密光學儀器實驗室,於1934年生產其第一臺相機Kwanon,之後一年後開始將佳能做為商標名稱。
佳能的成立初心,就是做世界上最好的相機,這點明顯和尼康公司是有所不同的。
除了相機與攝影像,佳能還生產印表機、計算器、廣播設備甚至數字X射線設備。
2、關於尼康
尼康成立為1917年,但是真到1948年佳能公司成立十多年後才生產出第一臺相機。
尼康公司最初是一家光學儀器和玻璃公司,尼康甚至為早期佳能相機製作了鏡頭。該公司的歷史與NASA一起將攝像機送入太空和開發超低色散(ED)玻璃等技術成果。
如今,除了相機,尼康還在醫療保健、精密設備和工業領域生產產品。
二、尼康與佳能的不同道路
佳能與尼康都算是長青樹,他們都在數十年的單反時代,成為頂尖的相機廠商。對於普通人的印象,佳能更易用,更低端,具有更大的市場佔有率及口碑。而尼康則更專業,更小眾。
佳能連續32年成為美國專利數量排名前五的公司之一。在相機的更新上面,顯然佳能有更強的進取心。從相機卡口的事情,我們就能看出來佳能的進取與尼康的保守。
1、關於卡口的創新
佳能在1987年全新推出了面向未來的EOS系統及EF卡口,取代了當時佳能如日中天的F卡口,雖然短期內對市場有所影響,但事實證明,EF卡口一直沿用到了現在,這麼多年來總共賣出了一億枚以上的EF鏡頭,可以說,沒有當時的決斷,就沒有現在的輝煌。
反觀尼康,尼康F卡口出現於1959年,一直沿用至今,在1980年代,數碼時代興起時,也未做出任何變化。直到2018年,才為全幅無反,推出了Z卡口。
而佳能,則在EF卡口的基礎上,又推出了EF-M卡口,2018年推出了RF卡口。
2、關於鏡頭
尼康起家於鏡頭,鏡頭一直是尼康的核心競爭力。但尼康由於F卡口的限制,其鏡頭優勢被佳能趕超,比如佳能就有非常多的大光圈鏡頭,一舉樹立了在人像攝影的領導地位。
佳能和尼康在鏡頭能力上的共同點是都有完整的設計與生產能力。這也是比索尼強的地方,索尼鏡頭大多是由代工廠生產的。
3、關於傳感器
佳能具有自研傳感器的能力,除了佳能,比較大的傳感器生產廠商不多,也就是索尼和三星了。近年來,尼康已經基本上停止了自研,轉而從索尼和其他廠商處訂製或購買傳感器。不過尼康佔優的是其算法,在使用索尼的傳感器基礎上,應用自己的圖像算法來優化成像質量。但不得不擔心的是一個是新品的供貨問題和產能問題,這有可能是未來產品受限的地方。
4、關於相機產品
佳能保有比尼康更加豐富的產品線。
單反上面,佳能和尼康勢均力敵,佳能在低端產品上佔優勢,而高端產品除了最高端的1DX系列還有優勢外,5D4與D850的對決,可能是尼康要更勝一籌了。
佳能更高研發半畫幅微單,早在2012年就上市了EOS M系列。雖然比索尼微單更遲,但也佔據了不錯的市場。在這方面,尼康顯然後知後覺,直到2019年才推出自己的第一款半畫幅微單--Z50。
佳能和尼康都於2018年推出了全畫幅微單,同時它們也各自擁有卡片機產線。
四、佳能與尼康在成像風格上的差異
1、色彩
佳能的直出色彩很討喜,特別是人像攝影的膚色還原,針對亞洲女性膚色做了優化,在需要快速出圖的場景,還是很方便的。
佳能的屏幕顯示效果也很不錯,甚至很多人覺得在液晶屏的效果會高於電腦上的顯示效果。但這確實很有助於激發模特的表現欲及攝影師的信心。
2、銳度
從銳度上來說,尼康的鏡頭和成像風格都是偏銳的。這對於人像攝影來說不一定是好事,但對於風景攝影,那自然再好不過。
3、寬容度
這裡就得提一下索尼的傳感器技術了,確實是比佳能有優勢的,特別在於寬容度方面。要知道風光攝影上,由於自然光的原因,明暗差異可能非常大,而寬容度高,對於後期處理是非常有幫助的。
總結一下,你是否會覺得佳能拍人像更好,尼康拍風光更好呢?當然,配套上佳能一眾大光圈的人像鏡頭,自然是更加的合理。而尼康有D850,這算得上全畫幅單反的巔峰之作,特別是高像素,高寬容度的設計,也讓尼康成為了風光攝影的首選。
五、關於器材的正確看法
其實對於相機來說,成像風格有差異是正常的,但並沒有到質的差別,特別是數碼時代,存儲RAW格式,之後再進行處理,色彩的差異,是完全可以調整過來的。
另外就到寬容度,在日常拍攝中的問題並不大,而且如果要拍明暗反差大的場景,那可以用自動包圍曝光的方式來進行處理,並在後期進行合成。所以,其實並不是無法跨越的鴻溝。
所以,我們其實只是受到了市場現狀的影響。因為畢鏡現在人像攝影師大多是佳能的忠粉,而你要拍人像,大概率接觸到的牛人都用的是佳能;而風光攝影也是一樣,這個領域內是尼康的天下。
特別尼康的大三元之一14-24比佳能大三元16-35在廣角端要短了2mm,別小看這2mm,可能差的就是一整個世界。
但不管怎麼說,包括最頂級的攝影師在內,總有人是反其道行之,誰說佳能不能拍風光,尼康不能拍人像?攝影本身就是一個創新、創意和創造的過程,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