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冷泡奶蓋茶,一口同時享受到奶香與茶香哦

2020-12-15 美食天下

自製冷泡奶蓋茶

By 西貝大廚來了

原料:淡奶油、冷泡茶、牛奶、煉奶。

做法步驟:

第1步、冷泡茶有個黃金比例1:50:4,對應茶葉、水和最適宜的冰箱溫度。冷泡茶的最多冷藏時間不宜超過8小時,否則會有輕微發苦的感覺。

第2步、將淡奶油打發至綿密的粘稠狀。

第3步、倒入煉奶、牛奶,以及你想要的味道配料繼續打發(如白糖、海鹽、抹茶粉、可可粉等),直至混合均勻,奶泡呈現微微濃稠狀就做好了。

第4步、做好的奶蓋可以放入冰箱稍微冷藏一會兒,然後在冷泡茶上鋪綿密的厚厚一層即可。

第5步、做好的奶蓋可以放入冰箱稍微冷藏一會兒,然後在冷泡茶上鋪綿密的厚厚一層即可。

小貼士:

為了使奶蓋和冷泡茶的口感更加鮮明有層次,建議用吸管來喝,這樣更能保證一口同時享受到奶香與茶香哦~適合冷泡茶的茶葉種類有很多,親自試過很多種後發現,就連花茶、苦蕎茶、日式玄米茶等用冷泡的方式都能感受到和以往不同的風味,甚至把你愛吃的水果都可以加在茶葉裡一起冷泡。

來自 美食天下 西貝大廚來了 的作品。

大家喜歡這個菜譜嗎?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歡迎關注美食天下,學好菜,跟我來!

相關焦點

  • 魔都最黃的奶蓋茶來了,喝完會羞羞哦
    別哭泣媲美草莓限定奶蓋茶的黃色的東東來啦!想看這抹讓人羞羞的黃色嗎?澆奶蓋簡直是一種享受啊~~想喝奶蓋卻怕發胖?別擔心,皇茶完全是0反式脂肪,濃濃的芝士香盡情享受就好了! ▼什麼是好茶?老茶客更是可以喝到茶的本味,入口非常的清爽!每一杯茶都是單獨專屬茶包哦!
  • 還在排隊買網紅奶蓋茶?在家DIY網紅奶蓋茶只需幾分鐘~~
    奶蓋茶喝起來也有講究呢,首先是要用嘴抿一抿,嗒足奶蓋的味,再用吸管直插茶底,喝下層的冰茶,清新又解渴。待你喝到一半的時候,就可以把整杯東西攪拌均勻,奶味+茶香又會是另一種完全不同口感呢~茶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濃度調整茶包用量 我喜歡喝濃一點 所以放3個茶包!奶蓋茶正確飲用方法:直接用口喝 先把奶蓋喝到再把杯子抬高一起喝下面的茶 不要用吸管!用吸管就沒法一口把奶蓋和茶一起喝到哦!
  • 這個寫手,一周喝了60杯奶蓋!一點點,星巴克,coco……寫出最全的徐州奶蓋隱藏菜單!!!
    奶蓋口感:微鹹的芝心奶蓋特別醇香濃厚,濃稠到能拉絲。茶味:用的是凍頂龍調製奶茶,茶味香,回味甘。奶蓋上面附著了厚厚的一層奶泡,用力吮一口,軟綿綿的奶蓋與冰涼的咖啡一起入口,先嘗到奶蓋的鹹,接著又品到咖啡淡淡的苦澀和加倍的甜,鹹、甜與苦可以同時進入身體,實在是味覺的享受。友情提醒:除了這款隱藏菜單,還有款羊肉茶哦。
  • 奶霜、奶蓋、奶油、奶泡,是一回事嗎?
    最近又悄咪咪流行起喝奶霜茶,看著和奶蓋差不多,也是如同一層厚厚的雪覆蓋在飲料上。和咖啡裡的奶泡又有什麼區別呢?蛋糕奶茶裡用的又是什麼呢?今天奶叔一次性講清楚奶霜、奶蓋、蛋糕奶油、奶泡的區別。就是那麼一丟丟的不同,和不同的茶排列組合起來就做成了不同的產品,被奶茶店收不同的錢~奶霜是用牛奶、淡奶油、煉乳、芝士奶酪和糖打發出來的,口感上奶味很重,看著很厚實其實很細緻,非常輕薄綿密。因為涉及到多種乳製品,所以奶霜的成本相比較奶蓋、蛋糕奶油、奶泡而言,是最高的。
  • 淘最無錫權威發布 奶蓋茶當道!12款人氣奶蓋茶測評,最受喜愛的是……
    奶!茶!誠意獻上奶蓋茶測評奶蓋的特別之處就在於,每一杯茶都會有,一層將近3cm的厚的奶蓋,別小看這3cm厚的奶蓋哦~它小小的身軀了包含了:鮮牛奶、芝士塊、淡奶油、奶蓋粉、煉乳、果糖、鹽,所以你喝那一口才會那麼滿足~
  • 它是連雲港奶蓋茶中的「愛馬仕」,讓妹子們走上曬圈的不歸路!
    先抿一口奶蓋再傾斜45°,讓茶滑過奶蓋綿密醇厚的奶蓋和清香微澀的茶真的滿足到想哭再用吸管直插茶底,喝下層的純茶喝到一半時把整杯奶蓋茶攪拌均勻奶蓋混合茶香,新口感Get√雲歌貢茶的奶蓋十分的厚重,即使是放好幾個小時,也不會融化的哦~
  • 奶蓋茶的「奶蓋」是什麼東西?
    比如最近一種叫奶蓋茶的飲料忽然很火爆,商場裡經常有很多人排著隊買,那麼這個奶蓋茶究竟是什麼,好喝嗎?怎么喝? 奶蓋茶?雪頂茶?講真奶叔第一次拿到奶蓋茶實物的時候有點失望:這不就是雪頂咖啡……不對,雪頂茶嗎?然而一口喝下去發現,其實並不是那樣的。
  • 那些好喝不膩的奶蓋是怎麼做成的?
    茶不是籠統的大類,而是細化到大紅袍、鐵觀音、龍井、正山小種、大吉嶺……拼的是原料,奶油、牛奶要選擇優質的品牌。也有了水果茶、奶蓋這些網紅的加持。 奶 蓋 原 料 剖 析 市面上奶蓋原材料無非這幾種:奶蓋粉:又叫「奶泡粉」,極度省事。加水攪打就能形成穩定均勻的奶泡,不易化。主要成分是植脂末,會有一股濃鬱不自然的奶香味,膩歪又不健康。
  • 80杯芝士奶蓋狂送,還有超好喝的水果茶!!怎麼辦?
    口感豐盈有內涵 - ② - 咖啡機萃取+現泡萃茶技術堪稱「最會玩」的奶茶店 - ③ - 當新鮮水果茶遇上現泡萃茶堅持0這一款也是吸引了一票小清新~臺灣阿里山烏龍茶底,帶著陣陣恬淡的櫻花香,光是聞一聞都能掃走午後的睏倦,讓純粹的茶香跟舌頭一起翻滾。
  • 奶蓋磕上癮!魔都20家奶蓋茶地圖,究竟哪家才是真!網!紅!
    這裡有8款原茶,可以和店內3款奶蓋任意搭配,要是選擇困難可以讓店員推薦哦~不過小編喜歡烏龍奶蓋,選了焦糖慄子味道奶蓋作為搭配,濃濃的奶味又不會過分甜膩~玫瑰鹽芝士奶蓋茶有著濃濃的玫瑰味奶蓋,端上來時分層很明顯,玫瑰鹽芝士味道的奶泡很綿密,上面還有心狀巧克力片,下面的茶像茉莉花,喝了一會兒後奶泡融進茶裡也別有一番風味~彼此的茶(半島灣概念店)地址:哈爾濱路167號(近遼寧路)電話:
  • iCHA深度測評:還有什麼是一杯奶蓋茶不能解決的呢?
    如果世界上有什麼是奶茶解決不了的,那就是發胖(╥﹏╥)但這個世界難題被iCHA愛茶人的奶蓋茶解決啦!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一杯奶蓋茶解決不了的!喝了奶蓋茶後,口齒間充斥著茶香和奶香,元氣值瞬間爆滿。吃貨阿榕:第一口喝到微帶一絲鹹味的奶蓋,茶湯的湧入如一股清泉,清甜醇正,口齒回甘。奶蓋的奶香與茶湯的清香,微鹹和微甜在舌尖相互交融。雙倍的茶包帶來了不同於其他奶茶店的馥鬱茶香,糖度也剛剛好。
  • 一杯真正好的奶蓋茶需要有怎樣的內涵來支撐?
    奶蓋的前身是奶泡,但奶蓋的口感要比奶泡更加細膩。奶蓋大致可以分為甜味、鹹味以及輕奶蓋、重奶蓋。輕奶蓋細膩絲滑、色澤亮麗、流動性較好,入口有氣泡感但奶香十足,不膩口,比較適合與水果進行結合。重奶蓋淡奶油的分量很足,因此它味道醇厚飽滿,入口綿密,常與乳酪芝士、提拉米蘇等甜品搭檔,芝士奶蓋多屬於重奶蓋一類。
  • 蓋士·無雙 | 大家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奶蓋茶!
    強行一波奶蓋茶科普奶蓋茶從1.0版本初期進化至3.0網紅時期,僅短短幾年時間而已,戰鬥力強大到幾乎徵服了所有人。但很少人知道,奶蓋最初是源於臺灣。通常由純正鮮奶、奶蓋粉或者淡奶油,以及優質茶底調配而成。奶香馥鬱,茶香清新,的的確確讓人服氣,因為這是可以喝得到的幸福感。
  • 推薦丨這 3 步做出的奶蓋茶,比 90% 的都好喝!
    於是,本著這 3 點,我決定把我 get 到輕鬆幾步製作奶蓋的秘笈分享給大家。嘿嘿嘿,有足夠的底氣來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我做完這杯奶蓋,順便也買了 7 杯市面上的奶蓋茶來做對比!只需要 3 步,你做出來的奶蓋茶好喝過市面上 90% 噠!
  • 5 元一杯 現萃奶被茶成功上位 !這麼高逼格の萃茶技術全廈門恐怕找不到第二家 ~
    ③ 加冰 + 手搖 + 去泡取出新鮮萃取的茶,加入冰塊瘋狂 shake shake,再把浮層的泡沫舀去,注重每一個細節,保證顧客喝到純粹的好茶。,在喉嚨融合④ 搖勻奶被和茶,茶香和奶香融合使得茶香更滑,奶香更淳
  • 漾漾好改名『四雲奶蓋貢茶』,N多新品好喝到哭!就在嶺南站NOVA,等我試真佢~
    就算人再多,依然堅持現點現泡每一道工序仍誠心對待好飲,值得等!一口喝下去,馥鬱醇香的榴槤口感、清香綠茶味、甜美的蔓越莓幹,香、滑、爽三重口感震撼味蕾!喝奶蓋茶第一步:品味奶蓋滋味~~傳說中奶蓋,其實是一層像cream一樣浮在茶上有著細膩質感的奶泡。原味奶蓋有點鹹鹹的,聞起來散發出淡淡的奶香。
  • 泡茶就喝奶蓋茶,大廚教你自製奶蓋茶,香甜綿密,別再排隊買了
    小編平時最喜歡泡茶了,可是最近卻迷上了奶蓋茶,那味道香甜綿密,奶香和茶味在嘴裡久久不能忘掉,每次路過奶茶店都忍不住想要去買上一杯,即便是排老長的隊伍也願意。前不久,小編在外地開奶茶店的姐姐回來了,小編便向她說起了奶蓋,她也有興趣,因此就自己在家裡做了一款不亞於外面奶茶店的奶蓋茶。
  • 這 3 步做出的奶蓋茶,比 90% 的都好喝!
    奶蓋不能太厚重:有的奶蓋太「硬」,根本沒辦法「喝」到,只能用勺子或者吸管挖著吃。好的奶蓋茶應該是傾斜杯子喝一口,嘴裡正好一半奶蓋一半茶湯,這才是完美的平衡。 茶的香氣與奶蓋的配合:世界上有成百上千種茶,但並不是每一種都能與奶蓋搭配,有的奶蓋茶喝了之後會有強烈的違和感,讓人覺得把茶和奶蓋完全分開才是對它倆的尊重。 於是,本著這 3 點,我決定把我 get 到輕鬆幾步製作奶蓋的秘笈分享給大家。
  • 奶蓋竟用火焰燒著喝?請不要控制你的想像力……
    為了味蕾&視覺&嗅覺的三重享受CBD的都市人都在休憩時刻偷溜過去小編火速趕往一探究竟原來「罪魁禍首」是它▼茶閣裡的貓眼石「火焰黑糖系列」然而還有人沒體驗過這神奇の奶蓋?!excuse me?!
  • 李佳琦推薦,網紅夏季奶蓋茶,低熱量高顏值等你來撩
    點擊這裡立即購買 1 5分鐘自製奶蓋 輕鬆享受 再把奶蓋倒在泡好的茶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