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境隨心轉相由心生,學會這樣想,善待生活,就是善待自己

2020-12-21 歷史國學教堂

01開篇序

佛說:智慧猶如一盞燈,它輕易地就能照亮千年煩惱的暗室。佛心中的智慧,絕不僅是小聰明,而是大徹大悟的大智慧。

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他進行七七四十九天菩提樹下的禪定以後,悟出了一個宇宙真理: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即指塵世中每一個生命皆具有圓滿宇宙中的所有信息。

人生在世,許多人為何活不出無比自在、可以心想事成的生命狀態呢?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身處凡塵中,當我們對一個「念」產生執著、產生糾纏、產生患得患失時,這一個「念」產生的認知就障礙了我們和那個通達無礙智慧之間的關聯。

人生都是自己的,在我們追求夢想不斷前行的時候,切不要被執念所困,而因大膽勇敢地奔赴理想的彼岸,正如佛說:境隨心轉相由心生,學會這樣想,善待生活,就是善待自己。

02點亮內心的智慧

很久以前,有四個舉人結伴一同赴京趕考,四人因對課業準備得並不是十分充分,所以信心不足,心中難免七上八下,患得患失。四人繼而聚在一起商議,決定先到龍虎

那一日,寺中掌管佔卜的和尚問明四人的緣由,轉而面露微笑,從容地伸出一個手指來搖頭不語。四人見狀之後心中自是疑惑不已,但任憑他們怎麼追問,老和尚口中只是神秘地說著:「天機不可洩漏。」除此之外,再也不肯多說半個字。

到了大考放榜那天,四名舉人當中,只有其中一人高中進士,其餘三人皆名落孫山。他們想到當時和尚伸出的那一根手指頭,心中讚嘆不已,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此消息傳出之後,大家對這位老和尚精準的道行佩服得五體投地,紛紛從四處趕來找他佔卜。老和尚的徒弟看到寺中這種情況,私下問他的師父,為何能夠算得如此精準,言語之中,似乎還透露著幾分不滿,仿佛在責怪師父藏私本事的意味。

面對徒弟的質疑,老和尚豁達地笑了笑,隨後說道:「其實這當中並沒有什麼奧秘可言,坦白地說,我也不知道他們四個人當中誰會高中、誰會落榜?」

徒弟絲毫不肯放鬆,起初絲毫不信,繼續追問道:「可是,你伸出那一根手指頭…」

和尚又笑道:「這其中的訣竅很簡單啊!如果他們當中,有兩個人高中,一個手指就代表有一半落榜;假使有三個人高中,也就代表有一個一定考不上:倘若全都高中了,那就代表一個也沒有名落孫山:萬一他們四人全都落榜了,我那一個手指的意思,就代表連一個也沒能考上啊!

徒弟聽了師父所說的話,低頭細細思量其中的智慧。這時和尚又接著說道:「赴京趕考,憑藉的是自己的實力,算命這種東西當然是做不得的。你的心中相信什麼,結果就會依照你所相信的那樣來呈現!」

03結語

一個人能不能走向成功,取決於他是否有足夠的信心。如果你相信自己能成功,那麼你就一定能成功;如果你認為自己行,你就一定行。因為,信心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最有力的保障。

生活給予每個人的內容都是一樣的,就像一張白色的畫布,任由你用豐富的色彩描繪。如果你對生活充滿信心,畫出的就是晴空萬裡,豔陽高照的美好畫卷;反之,得到的就是一幅烏雲滿天、陰雨綿綿的陰沉畫卷,這就是生活對我們的獎懲。

因此,不要埋怨自己的生活,人生所有的一切皆有因果。境隨心轉,相由心生。善待生活,就是善待自己。

相關焦點

  • 佛教:善待自己,從心開始
    用煩惱的心看世界,會發現無路可走;用輕鬆的眼看世界,會發現處處都是美好。用慈悲心看世界,會發生身邊沒有敵人,用平等心看世界,發現不生煩惱,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相由心生佛說相由心生,命由己造;一個人的相貌好壞離不開他的內心,心好相貌才會好,心不好相貌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但是所謂相貌好,可不是單純長得漂亮,而是一副菩薩慈悲相貌,比較有愛心的人,往往從內而外散發出一種過人的光華,讓人越看越順眼,越來越喜歡與其接觸。而過於自私、狡猾、計較的人是很不耐看的,甚至醜陋。
  • 學會「斷離舍」,善待自己
    因此,不要一味地追求欲望,不要和自己過不去。我們要學會斷、離、舍,卸掉附加在身上的負累,和生活和解,善待自己,才不枉來世間一趟。01不可為之事,當斷曾國藩說:「可為之事,當盡力為之,此謂盡性;不可為之事,當盡心從之,此謂知命。」
  • 學會清理垃圾情緒,就是善待自己
    而清理垃圾情緒的過程,也是一個尋找更好生活方式,善待自己人生的過程。 前幾天,接到表組的電話,她說自己離婚了。 我很詫異,表組與表姐夫從大學就認識了,兩人從什麼都沒有,一路相扶走到現在,多麼不容易。現在生活有起色了,女兒2歲了,怎麼反而分開了。 原來,表姐生完孩子後,就做起了全職媽媽。 由於帶孩子的辛苦與瑣碎的家事,導致表組積攢了很多負面情緒。
  • 「善待自己,善待別人」跟「學會愛自己,才能懂得愛別人」是同一個意思嗎?
    看不透這一點的他們,當然不是真正清醒的人,也不是真正愛自己的人,更不可能懂得如何去愛他人。他們也許能獲得很多世俗的成就,也許不能,但可以肯定的是,精於計較的他們一定活得很累。要想解決煩惱,或者不生煩惱,就要記住,當世上的諸多存在顯現於你的心性中時,你的真心要永遠靈敏明朗,不要昏昧糊塗。
  • 善待自己最好的方式!
    你如果期望別人善待你,你只會收穫更多的失望,倘若你能學會自己善待自己,你就能擁抱更多的美好。學會善待自己,是我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課,需要用一生去學習,並踐行到現實生活中去。以下這些善待自己最好的方式,希望你懂,同時也能夠做到。1、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這輩子,不要去追求完美,而要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只有懂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你才能活出完美的人生。
  • 為什麼說,茶是善待自己的生活方式?
    是指人主動或自覺地以自己或某種方式,珍重、呵護或滿足的某種人性需求。愛,是尊重。你喜歡什麼樣的人,便要努力成為什麼樣子的人。這便是愛自己的開始,相信每一個人首先都會希望自己健康、平安。這是基礎要求。想要健康,就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作息時間、飲食結構及內心的管理。這些,茶生活皆可幫助你做到。
  • 看淡放下,善待自己
    作者:醉紅塵生活中,很多人是不需要再見的,因為她們只不過是從你的世界路過而已,因此,相忘於江湖,也就是給彼此最好的紀念。有人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離,也不是死別,而是那個人對你已經經雲淡風輕,而你卻還在傻傻等待並念念不忘。所以,學會看淡、放下吧,有些事情如果一直糾纏不休下去,到頭來苦的還是自己!
  • 汪涵經典語錄:一個人時,善待自己;兩個人時,善待對方
    我們都渴望能夠一生活成詩一般的樂趣,可想要擁有如此的人生,就需要學會要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先學會做讓人,再學會做事,做一個乾淨利索的人,清清白白,坦坦蕩蕩。做人,要守住自己的初心和底線,哪怕見過時間黑暗,也要內心依舊澄澈;經歷過風雨坎坷,依然與人為善,心無塵埃。
  • 看淡一切善待自己的經典句子,送給心累迷茫的你
    五、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生在希望裡,笑在生活中,堅持適合自己的選擇就是成功!六、學會善待自己,要求我們不圖虛榮的名利,理性地消除莫名的煩惱,巧妙地解除靈魂的束縛。愛必須有持久的秘方,愛自己,彼此相愛。十一、也許我們沒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但更要好好愛自己珍惜自己,因為那是的獨一無二!十二、要想他人善待自己,自己首先要善待他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 善待自己,活的更好!
    這樣的自得其樂,也就是善待自己。想我們一般人常愛計較,要吃好吃的,要去好玩的地方,要能賺到什麼或擁有什麼才會快樂,可是其實欣賞自然的美好或以柔軟的心看待萬物,都是很簡單的,它一直就在我們身邊。換個角度、多點彈性生活更多採有些父母會抱怨說,孩子大了就跟以前不一樣了,讓人多少有些失落感。
  • 願你學會看淡一切,善待自己
    其實,人生沒有標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你認為什麼最重要,就去追求什麼,你想怎麼活,就怎麼活。只是,有很多現實問題,不得不面對。有時候,學會愛淡一些東西,才能活得更好。她說:「我想好好提升自己,以後做一個育兒培訓講師。」我說:「那個應該挺賺錢。」她說:「賺錢是次要的,主要是想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我發現在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真的很欠缺。」別人說這話,我或許不信。但她說,我信。
  • 社交技巧:拒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畢淑敏說「拒絕是一種權利,就像生存是一種權利。」每個人都有拒絕別人的自由,但是不管你感到什麼尷尬,不要委屈自己,放開自己,活自己,學會拒絕,讓自己舒服。拒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不要太善良,像個老好人一樣生活,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拒絕,你甚至你周圍的人都會受到更大的傷害。
  • 寫給女人的幸福忠告:要學會成全別人,善待自己!
    卡耐基說:「如果想擁抱幸福,就請敞開內心,讓陽光照進來,遵從自己內心的真實,用善良和愛心指引我們前行的路。而當心靈裡的陽光照射出溫暖的時候,你的傷痛和不幸也將隨之融化。所以,要想成為幸福的女人,就要讓心靈散發出光彩,順著生命的流向到達幸福的彼岸。」
  • 學會拒絕,善待自己
    生活如詩,詩意有盡情難盡;生活如茶,茶香滿口情悠悠;生活如歌,歌到深處情難留;生活如酒,酒將醉時笑語盈…… 有的人選擇大包大攬,有求必應,結果沒實現了,對方還認為你不靠譜,還有的人壓根就不幫,所以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沒有人情味……
  • 如果人生太難,請善待自己
    可不得不說,這就是現實,這就是生活。01 人生,有時候遠比我們想像中的難網上有這樣一句話:人生就是一杯苦咖啡。讓我們從入口的那一刻,品嘗到絲絲的苦,直到苦到心扉。小南覺得很委屈,不喜歡吃,我是在少吃,可是吃多少就是合適呢?為此兩人之間大吵了一架。小南說:本以為是幸福和甜蜜,原來有這麼多的不易。是啊!生活就是這樣,沒有誰的生活只有甜蜜和幸福,每個人生活其實都是甜蜜中夾雜著不易。
  • 夜讀 | 善待自己,從不生氣開始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為一些不順心的事情而不開心,於是,動不動就生氣,隨之,整天都沉浸在沮喪之中。 其實,生氣是沒有意義的,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影響自己的心情,擾亂了生活還氣壞了身體,得不償失。  當被人誤解,被人冒犯,或者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你會感到生氣。
  • 善待自己,從不生氣開始
    佛說:什麼是戒,孝順父母就是戒,如果沒有佛,就把父母當做佛來侍奉,你一念孝順,供養一次父母一丁點東西,這樣的福德就超過你供養一百位高僧百千萬億年。這是真實的話,並不是比喻。還有就是注意不要說中國古代聖賢如老子,孔子,高僧大德的壞話,一說就完蛋,別想升遷,除非大懺大悔。畢恭畢敬的對父母,讓父母高興喜悅,有一點好東西,都要拿來供養父母。畢恭畢敬對父母,這是增長官祿最快的,沒有比這更快的,你尊長,那自然你也要成為長,受人尊。說句大家不愛聽的話,不管一個人怎樣說自己的心地孝順,一個人不供養父母,他這個窮字非常大的寫在臉上。
  • 《易經》忠告:人過五十,餘生不長,要善待自己,學會靜而不爭
    易經總結:人到五十歲,無論精力還是體力都已走了下坡路,面對生活的難,我們有時候往往會覺得精疲力盡,疲累不堪;然而無論多累多難,所以易經說:人到五十歲,也要善待自己,休息自己,靜養自己,不要讓自己失去健康的身體。一、人到五十歲,善待自己,你的健康才最重要。
  •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為人子女都看看)
    ,人世間最難以報答的就是父母的恩,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敬父母。人來到世上,隨著自己的長大,耳聞目睹父母臉龐從年輕變憔悴,頭髮從烏黑變白髮,動作從敏捷變緩慢,這些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一個人如果晚年境遇悽涼苦楚,缺乏關心和瞻仰,那是晚年人生的最大的不幸,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可謂至理明言.
  •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深度好文)
    若學會了原諒,於人,可以讓他釋懷;於己,可以心裡輕鬆。當一個人有過錯時,能夠原諒他,實在不易。有些人被傷害後曾發誓:「我一輩子都不會原諒他!」然而,人無完人,孰能無過。奉勸諸君: 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過錯方的懇求:「我錯了,請原諒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