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臨死前有個心病,遂秘密給程咬金一任務,保大唐200年平安

2020-12-21 陶陶愛歷史

程咬金,是我們所熟知的武將。在演義中,他號稱混世魔王,憑藉著自己的三板斧,程咬金打遍天下。由於他有福又有智慧,因此從《隋唐演義》《薛仁貴徵東》一直到《薛剛反唐》,程咬金一直都是線索性人物。

在真實的歷史中,程咬金一般被稱作程知節。與小說不同,程咬金並不是私鹽販子,而是生於東阿的一個官宦世家。由於程咬金的後夫人是清河崔氏之女,也足以見得他的出身絕非寒門。

隋末大亂,程咬金先是跟隨了瓦崗的李密,並稱為瓦崗軍的主將。其後,李密被王世充擊敗,程咬金被迫投降。然而程咬金不齒王世充為人,於是與秦瓊、牛進達等人一同投靠了唐朝。

在戰鬥中,程咬金的武藝絲毫不下於秦瓊。與演義不同,程咬金的武器並不是大斧,而是長槍。在戰場上,程咬金一般與秦瓊一同出陣,從來都所向披靡。

之後,程咬金進入秦王府,隨李世民作戰。之後,程咬金在攻打王世充、劉黑闥的戰鬥中屢立奇功,因此他也成為李世民最信任的將領之一。

天下一統後,李世民與李建成因太子的問題產生了激烈衝突。為了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李建成決定先剷除他的左膀右臂。

一開始,李建成決定重金收買程咬金,卻被言辭拒絕。李建成見收買不成,於是向李淵告狀,將程咬金貶到康州當刺史。臨行前,程咬金憂心忡忡地對李世民說:

「大王肱骨羽翼盡矣,身何能久!知節以死不去,願早決計!」

隨著程咬金的表態,李世民正式將他納為自己的親信,而程咬金也由骨幹成員正式成為秦王府的死士。之後,李世民在長孫無忌、侯君集、程咬金等人的支持之下,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在史書中,並沒有程咬金參與這次政變的記載。

但在1986年,學者們發掘了程咬金的墓地,並發現了他的墓志銘。而這個墓志銘中提到:

「九年夏末,二兇作亂,太宗受詔 ,宣罰禁中,公 (程知節 )任切爪牙,效勤 心膂。事寧之後 ,頒乎大齎,賞絹六千匹 ,駿馬二匹,並金裝鞍轡 ,及金胡瓶、金刀、金碗等 物 ,加上柱國 ,授東宮左衛率 ,尋拜右武衛大將軍。」

從這段記載來看,程咬金確實參加了玄武門之變,還立下了不少功勞。正是因為如此,李世民與程咬金成為了過命的兄弟,關係更加親密了。正式因為如此,李世民在臨終前才會交給他一個極端隱秘,並事關大唐帝國後續發展的任務。

原來,李世民到了晚年,逐漸發現自己正面臨著嚴重的繼承人問題。李世民的嫡長子李承乾,相當不成器,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模仿突厥人,甚至狂言自己當了天子後,要做突厥王子阿史那思摩的臣子。後來,李承乾因為屢次受到李世民的斥責,險些發動叛亂。最終,李世民將李承乾免為庶人。

除了李承乾外,李世民最看重的就是魏王李泰。然而李泰非常殘忍,不顧念手足之情,甚至揚言要殺掉流放於房陵的李承乾。因此,李世民為了保住兒子的性命,只好將太子之位授予仁厚的李治。

然而李治性格太過溫和,李世民認為他不像自己,害怕他擔不起皇帝的職責。因此,他又有心將皇位傳給英武過人的吳王李恪。最後在長孫無忌的一再勸說下,李治才保住了太子之位。

貞觀二十三年 ( 649)四月一日 ,李世民生了重病,於是到翠微宮 (長安城南五十裡太和峪 )修養。五月十八日 ,太宗病情加重 ,而李治則服侍在左右,絲毫不敢懈怠。他累日不食,甚至連頭髮都白了。看到兒子如此孝順,李世民感動地說:

「汝能孝愛如此,吾死何恨?」

兩天後,李世民病入膏肓,於是他將長孫無忌、諸遂良叫到身前,並託付後事:

「朕今悉以後事付公輩。太子仁孝 ,公輩所知 ,善輔導之!」

然而史料沒有記載的是,在長孫無忌等人退出後,李世民將程咬金叫到身前,並託付他一個重要任務。而在《程咬金墓志銘》中,道出了這個我們所未能知曉的秘密任務:

「自翠徽宮奉敕統飛騎,從今上先還。」

這是什麼意思呢?原來李世民死後,李治所面臨的環境仍是危機四伏的。這是因為李治並不在長安,如果有皇子提前知曉李世民去世的消息,並犯上作亂,到時候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根據史書記載,李世民去世時,李治「號慟將絕」、「哀號不已」 ,而老謀深算的長孫無忌則果斷地說:

「主上以宗廟社稷付殿下 ,豈得效匹夫唯哭泣乎!」

於是 ,他們 「秘不發喪」。根據史料記載,在五月二十七日,太子先還 ,飛騎、勁兵及舊將皆從。而在墓志銘中,程咬金乃是這些飛騎、勁兵的執掌者。由此可見,李世民對於程咬金,確實是推心置腹的信任,而程咬金也很好地完成了保護李治的任務。在關鍵位置的選擇上,必須任人唯親。否則,哪有什麼大唐的200多年江山?

相關焦點

  • 陪葬李世民的駙馬們:程咬金的兒子程處亮名列其中
    今天讀《唐會要.昭陵陪葬名氏》,發現裡面有一節專門記載陪葬的駙馬們,程咬金的第二個兒子程處亮就名列其中。筆者今天得空,就給大家講一講陪葬李世民昭陵的駙馬們。由於陪葬昭陵的駙馬人數眾多,自媒體文章篇幅有限。筆者就挑出其中有代表性的幾位駙馬,來說一下他們的事跡。圖為著名影視明星姜武飾演的程咬金劇照,感謝原作者姜武先生。
  • 半路殺出程咬金典故的由來:老程攔住去路,李世民煮熟的鴨子飛了
    某件事情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忽然冒出來一個人給攪黃了,這時候被壞了好事的人就會恨恨地說:「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在民間傳說中,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這個典故的由來,還真是因為程咬金半路上冒出來,壞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好事,硬生生地把李世民的新媳婦變成了幹閨女:老程攔住去路,李世民煮熟的鴨子飛了。
  • 秦叔寶三品,程咬金從二品,李靖二品,徐茂公為何能官拜一品?
    瓦崗軍有兩員大將,一個名叫秦瓊,另一個名叫徐世績。秦瓊,字叔寶。徐世績,字懋功,隋唐演義類小說裡面的徐茂公,正史原型人物就是他。武德二年,徐世績投奔大唐王朝。李淵賜徐世績姓李,並且載入天子族譜,徐世績因此成了李世績。筆者為了行文方便,姑且用徐茂公稱呼李世績。徐茂公在正史上,是勇猛無比、足智多謀的全能型將領。
  • 程咬金墓地被打開後,考古專家發現1個秘密,電視劇演的都是假
    程咬金墓地被打開後,專家發現1個秘密,我們都被電視劇給騙了提到程咬金,大家肯定是想到他在電視劇當中混世大魔王的人設。可是歷史上的程咬金是唐朝的開國元勳,是李世民的開國大將。在他的一生當中,不但幫助李世民打敗宋金剛,而且生擒竇建德,讓王世充歸降李世民並幫他獲得玄武門爭位事件當中的大功臣。不得不說,他是隋末唐初年間非常厲害的人物。想必很多人對程咬金的了解都是來自於各種影視作品,我們心目中的程咬金,是因為出身貧寒從而跟秦瓊結為兄弟,然後落草為寇成功佔領瓦崗寨。其中他的武術,也是令現在的人頗為調侃的三板斧。相傳他死了以後,他被埋葬在昭陵。
  • 程咬金墓出土一尊墓誌,為我們揭示一個不一樣的混世魔王
    在小說中,程咬金是一位粗中有細、勇猛異常且頗有福氣的猛將。他出身草根,當過私鹽販子,做過大魔國皇帝,使得一手好板斧。最終他依靠自己的武勇和幸運,幫助大唐攻取天下,最終以國公的身份得到善終。
  • 李世民處死單雄信時,那麼多瓦崗寨舊部,為何只有李勣一人求情?
    這麼多前瓦崗寨的戰將當時都在李世民麾下,為何只有李勣肯幫單雄信求情?相信深受演義和電視劇影響的瓦崗寨粉絲們也不理解,好兄弟、講義氣的原則到哪去了?其實,當時在李世民麾下,也只有李勣夠資格也有義務為單雄信求情,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 夢幻西遊手遊:20000一張的程咬金變身卡背後,大唐春天來了?
    以至於不少大唐俠客回歸,想要體驗一下師傅的三板斧有多厲害~那麼程咬金變身卡的背後,對大唐門派來說有哪些影響呢?很多玩家都已了解到,即將到來的門派調整更新和諸多改動中,大唐門派得到了明顯加強,尤其是經脈方面。
  • 西遊記中,閻王對李世民很客氣,為什麼對李世民的父親卻很冷漠?
    西遊記中,閻王對李世民很客氣,為什麼對李世民的父親很冷漠?說起閻王對李世民的態度來,就不得不說一下觀音菩薩和西天取經這件事了。如來佛祖有個西天取經的任務,需要東土大唐的僧人來西天取經一趟,以便讓佛教廣傳東土。
  • 大唐架空歷史搞笑小說推薦
    隨後他發現,整個大唐就是一個巨大的坑,李二坑他,李承乾坑他,成妖精坑他,牛魔王坑他,就連一代賢后長孫皇后也坑他。大唐朝野無好人啊!日子還要過,上有白髮蒼蒼的祖母要孝敬,下有八個妹妹要嫁妝。身為高級貴族的雲燁感覺鴨梨山大。
  • 李靖未參加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照樣重用他,秦瓊卻為何得不到重用
    新舊唐書對於這段歷史的記載有差異,差異的主要人物便是秦瓊。《舊唐書》記載秦瓊參與了這場「玄武門之變」,追隨李世民誅殺建成與李元吉。但《新唐書》記載的參與人中卻沒有秦瓊。「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登基,李淵退居二線。
  • 草原強國要娶大唐公主,李世民:送四種動物做聘禮!該國因此亡國
    eitm騎兵的戰術不同,薛延陀使用步兵非常熟練他們經常騎馬前往戰場,然後無馬廢棄,結陣步戰他們五人一伍一人負責,看馬,四人負責戰鬥騎著馬追擊敵軍,如果同歸於盡,一開始就直接戰死,其財產妻兒都分給其他戰士正是這種破壞式的戰鬥風格,使自己的實力變強的薛延陀,成了草原霸王薛延陀與唐朝的對決中,一如往常的結陣步戰李重派遣功騎兵衝擊敵陣深
  • 袁天罡推算國運:母豬上樹大唐亡!李世民聽後大喜,卻無奈會錯意
    文/袁天罡推算國運:母豬上樹大唐亡!李世民聽後大喜,卻無奈會錯意 大家好,小編帶你看歷史,今天的歷史故事已更新。 唐朝時在歷史上對世界的影響最大。對外貿易空前鼎盛。而且無論是制瓷還是紡織工藝都處於世界領先的階段。這跟李世民的治國方針有很大的關係。
  • 李世民:若沒有李建成的太子,李世民會是天然的繼承者
    首先在初唐時期,特別是唐帝國剛剛建立的時候,中央的權力不是如後來那樣鞏固,太子或王爺是開府的,他們有自己的獨立的班底和軍隊。李建成和李淵當年想要削弱李世民的力量,讓李元吉去打突厥,卻是下旨從李世民的秦王府調兵。
  • 「名人百科」盛世明君演繹美輪美奐的歷史——唐太宗李世民
    魏徵死後,唐太宗悲痛不已,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魏徵的犯顏直諫和唐太宗的從諫如流,成為封建社會君臣關係的典範,留給後人寶貴的啟示。2.民水也,君舟也,水可載舟,也可覆舟。
  • 秦瓊和尉遲恭結為親家,他們共同的後代,為何不如程咬金的孫子?
    舉個例子,據《新唐書》記載,程咬金的嫡孫程伯獻,在唐玄宗時期,官拜金吾衛大將軍。十二衛大將軍是唐朝最高的武職事官,跟宰相和御史大夫一樣,直屬於皇帝,他們的官階平起平坐。程咬金的孫子那麼厲害,秦瓊和尉遲敬德共同的後代,為什麼會混得那麼差呢?這件事情,就得從大環境和小環境兩個方面展開討論了。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有三對宿敵,一對全被李世民斬殺,一對成了親家
    在隋末唐初,有「得瓦崗者得天下」之說,大唐名將李勣是瓦崗英雄,大唐名相魏徵也是瓦崗英雄,大唐第一悍將當然也是瓦崗英雄——正史中的秦瓊比演義小說裡厲害多了,單挑天下無雙,萬馬軍中想殺誰就殺誰。除了李勣魏徵秦瓊,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還有兩位瓦崗軍出來的英雄,其中一位就是大家熟知的程咬金,另外一位可能大家不太熟悉,那就是刑部尚書、參知政事(宰相級別)、鄖國公張亮。
  • 懷才不遇|貞觀之治,魏徵屢次陷害李世民,卻成大唐護航人
    大唐開國功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有一個人他並沒有為大唐的建立付出多少戰功,也並不是秦王李世民下屬的幕僚;這個人叫魏徵,而且他還是秦王的大哥太子李建成的心腹謀士,並且多次差點置李世民於死地,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在玄武門之變之後,李建成倒臺,而作為心腹幕僚的魏徵卻獨善其身,並且還被太宗重用。
  • 來看看李建成的勢力到底有多大,李世民只是一個成功了的賭徒
    在玄武門外那個腥風血雨的早上,大唐秦王李世民乾淨利落的幹掉了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殺開了一條通往最高權力的通道,正式開創了屬於他自己的天可汗時代。 正如當前網上的某些歷史「解密」所說,李建成從來都不是一個無腦弱者,反而在玄武門事變之前,太子李建成早已佔據了對李世民的壓倒性優勢。 首先,從開唐之功上來看,李世民並沒有比李建成突出多少。晉陽起兵前,李世民在晉陽輔助其父李淵,而李建成已被派往河東獨立發展勢力。
  • 此人身陷大牢,李世民力排眾議將其釋放,後成為大唐開國功臣
    曾經有一位猛將,在投靠李世民之後,幾乎所有將領都認為他是個威脅,日後很可能會反叛,就聯合起來將其關進了大牢。李世民得知此事後,非但沒有殺掉此人,而且力排眾議將其釋放,並予以重用。最終,此人非常感激,對李世民忠心耿耿,後多次救主於危難之中,他就是大唐開國功臣尉遲恭。 尉遲恭,字敬德,早年以打鐵為生,練就了過人的臂力。隋朝末年,在高陽參軍討伐暴亂兵眾,以勇猛聞名,一直提拔到朝散大夫。公元617年,劉武周起兵反隋,聽聞尉遲恭作戰勇猛,就通過各種手段將其收到自己的帳下。
  • 徐世勣割自己肉給單雄信吃,秦瓊面露難色,程咬金:你還蒙在鼓裡
    公元620年,唐王李淵封秦瓊為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命李世民率部親徵,兵伐洛陽城,剿滅王世充,恩收單雄信。李世民找秦瓊商議發兵之事,秦瓊面露難色。李世民說:「二王兄,既是恩收,你去也無妨」,徐世勣低頭不語,程咬金在一旁插話說:「二哥,咱們和單雄信分手時,你不是說早晚有對得起他的那一天嗎?這一天終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