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是基礎的基礎|CALLING 特別篇

2020-12-22 kordelia
封面來自目前旅居紐西蘭的 Winnie

最初結識 Helen 是在知乎看到她寫的積極心理學相關的科普文章,生動有趣又不失科學嚴謹,就像生活中一位懂積極心理學的知心朋友。順著專欄介紹,我了解到她師從 「心流之父」 米哈伊·契克森米哈伊教授,正在美國讀博,又找到她創立的 「幸福知道」 公眾平臺。

後來,疫情期間我參與了幸福知道發起的公益慈心陪伴營。在直播課和線上社群裡,與幸福知道兩位當家正念實踐導師 Helen 和 Winnie 有了進一步的緊密連接和問答互動。她們主動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和教學過程中體驗到的感悟與心流滿滿的收穫,也積極回應每一位學員練習時的疑問與困惑。

當外界被新型冠狀病毒這種全球大流行的疾病席捲時,現實中人與人之間關心和交流的真切,為我們提供了心靈的庇護和互相支持的力量。

就我自己而言,2019 年 3 月偶然閱讀《心流》像推開了一所未知的大門,我遇見很多以前知道又不知道的知識。重拾十年前看而沒看下去的 「哈佛幸福課」 也是一樣奇妙的體驗:喔!原來這些早有科學家研究過呀!

再回想起原先非主動尋求的禪修初體驗:和同學一起在斯裡蘭卡當地的冥想中心靜修兩周,對宗教和信仰疑問諸多又混沌不清。才明白如果我們不有意識地為自己與正在經歷的一切創造點兒空間,任由不停歇的思考佔據頭腦,會喪失直接感知與真正看見的機會。

可以說,Helen 與 Winnie 帶我了解了正念與冥想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認識到將正念融入生活的有效性:隨時隨地都可以有意識而不評判地覺察當下、關注當下。

如果你也對 「正念」 這個經過大量實證研究檢驗的科學概念感興趣,歡迎關注幸福知道公眾平臺(xfzdflow)了解更多專業知識,由兩位積極心理教練創新研發的系列課程,融合了積極心理學與神經生理學的正念特色,也許能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角和了悟。

下面這篇訪談內容主要來自前段時間我與 Helen 和 Winnie 的第一次視頻連麥對話,作為 CALLING 系列的特別篇,如有可能將會就 「職業、關係與愛」 三大話題持續進行下去。

*以下為訪談正文*

01學習積極心理學是因為 「不積極」

《CALLING》:Helen 和 Winnie 分別如何走上積極心理學的職業道路?

Helen我現在是美國克萊蒙特研究大學的積極組織行為學在讀博士,但我起初並不是學心理學的。本科在上海外國語學院讀英語跨文化交際學後,我很順利地保研了。曾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的一家公司實習一年,研究生畢業又在出版社做國外心理圖書的翻譯和引入相關的工作。

雖然學業順風順水,工作也體面而穩定。大概九年前,我開始學習積極心理學,卻是因為不快樂。我是一個很悲觀的人,部分受到外公和媽媽的影響。我的外公曾親歷二戰的戰火,戰爭帶來的創傷在他的心中和記憶裡揮之不去,而媽媽也傳承了這種憂鬱和悲傷的心態。

我總在想,世界上有沒有一套可以讓人變快樂的科學方法呢?出版社的工作可以接觸到很多國內外心理學的前沿書籍,我做了大量調研,看了幾百本中英文圖書,卻驚訝地發現真的沒有!但是,我倒是找到了積極心理學這條線索,畢竟它是一門關注人類幸福的科學。

Winnie我大學畢業後在投行工作了五年,當時在北京買了房,生活富足,無論工作還是生活,好像什麼都有了。爸媽對我也很引以為傲,但是我卻覺得少了點什麼,生活提不起勁兒,感覺很 「空」,想搞清楚原因。

後來,我不顧家人的反對,辭去了工作,到大理開民宿,一待又是五年。期間有機會和很多旅人接觸,聽了很多 Ta 們的故事,自己也四處旅行。雖然經濟方面變得不那麼寬裕,但卻快樂不少,尤其發現自己在助人的過程中特別開心。

我很想知道幸福到底是什麼,是什麼能夠讓人快樂。於是,選擇紐西蘭開始了後面的求學之旅。2019 年,我在紐西蘭完成心理實踐碩士,走上了關於融合積極心理學和軀體具身教練技術的研究之路。

目前旅居紐西蘭,就和當初選擇在大理開民宿一樣,因為對我來說,大自然是我生活裡很重要的一部分,最後我會回到大理。

02「只要埋下一顆種子,時機成熟便能相遇。」

《CALLING》:Helen 創立 「幸福知道」 平臺的初心是?Winnie 又是因何契機加入的呢?

Helen大約在 2016 年的時候,留學海外與本土文化的疏離以及當時關於積極心理學的學術研究讓我陷入一個非常不快樂的狀態。我回國休息了一段時間,開始在網上寫文章。

創立 「幸福知道」 平臺,一方面是想傳播關於幸福的科學,結合前沿的積極心理學領域分享專業的知識和方法,讓更多的人知道幸福是什麼以及如何達到;另一方面,在我們的價值理念中,更希望傳達的不是知識(knowledge),而是知道(knowing),重要的是讓大家在實踐和體驗中真正知行合一,了悟幸福。

對我個人來說,就像在自我介紹經常會提到的,我希望在學術和實踐之間、在東方與西方之間、在不同的學科之間,搭建一座橋梁,讓幸福的方法可以真正科學,也真正有效。

Winnie我是大概兩年前從網上聯繫的 Helen,雖然我們到現在都還沒在現實中會面,但第一次聊天就非常投機,聊了一個多小時。當時我對積極心理的研究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並在做教練的同時發現這門綜合學科對學員起到了非常實際的幫助,我自己和我的生活更是最大的受益者。我的熱情由內而升起,我探尋在我們的祖國有沒有人在做這樣的事情,從事類似的研究。

我和眾多小夥伴一樣,發現了 Helen,我的心給 Helen 寫了一封長長的郵件,表達了與她連接的渴望。在郵件那頭的 Helen,或許受著積極心理學長期的薰陶,她開放而支持地表達了願意約時間聊一聊的意願,之後的故事便一點一點展開,我們在一起的故事也由此開始書寫。生命就是如此奇妙。只要埋下一顆種子,時機成熟便能相遇。

03「正念會幫助你去更清晰地看見」

《CALLING》:Helen 和 Winnie 轉向積極心理學都有 「不快樂」 的原因或關於 「幸福」 的困惑,那通過積極心理學是否找到了對應的科學方法(幸福不是一種主觀體驗嗎,如何還會有方法可循呢)?這個過程中有沒有遇到新的疑問和困難?

Winnie學習提供了太多改變的基礎,也許說幾天都說不完。在這個旅程中,也確實會不斷產生更多的疑問和好奇。比如,我現在反思之前之所以 「提不起勁兒」,是因為那時沒有做自己,沒有認知真正的自己,也沒有完全地在生活,不知道自己在乎的、想要的是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社會大環境是個大的程序,讓很多人身不由己地帶著很多程序在生活,我們每個人都身在其中,就像是煮在湯裡的米粒,難免沾了味道。感覺不為自己而活,為了社會共有的認知和期許而活,其實也沒錯。隨波逐流是一種生存智慧,關鍵在於 「隨波逐流」 能不能幫助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不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樣 「分裂」 地生活著,就容易造成一系列的身心不一致和不快樂。

從自己願意開始,去探尋。這或許是一輩子的課題,但第一步是要去看見(這裡就不得不又提到正念):去看見社會對成功有著約定俗成的理解,去看見大家對好身材有著約定俗成的期待等等。正念會幫助你去更清晰地看見,是基礎的基礎。

我以前也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探尋,所以很感激自己的各種體驗,支持我開始探尋。在探尋的過程中,自然會有更多的發現和問題出來。探尋的目的不在於終點是哪裡,而在於過程。我現在比數年前生活得明白得多,安心得多,豐盈得多......也更能看見這個過程的美好,尤其袒露自己脆弱的(vulnerable)和真實的(authentic)一面時,需要勇氣,堅定和支持。

Helen:說到 「幸福是一種主觀體驗」,但即便是主觀體驗,也是有方法可循的,因為主觀體驗本身也是客觀存在的。大量社會科學研究都是基於主觀體驗,得出客觀心理規律的。

幸福不能狹隘地理解為積極情緒(開心),它的科學話題還包含你們所說的意義、活力、價值感和滿足感,以及創造力、同理心、成長、良好的人際關係。甚至還包含相對中性(或不開心)但有積極意義的東西,比如道德、堅毅、創傷後的成長、正念、自控力、防禦性悲觀......

是否找到幸福的科學方法?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就是我一直在給大家傳達的東西——正念,當然還有很多其它很有用的方法。這些方法帶給我最大的幫助反倒不是減少痛苦和增加開心,而是意義、成長、內在動力。因了解自己的內心、對人生少了一些困惑而產生的滿足感,這個轉變過程,可算是我的 「變形計」。

有沒有新的疑問和困難?當然也有,但這些不再是負擔,而是樂趣所在,不然漫長的人生不是很無聊嗎?(笑)

關於幸福的方法,Helen 和 Winnie 都提及了 「正念」,讓我聯想到前 3 位被採訪人的一個共同感受 「首先意識到有選擇,然後才會去選擇」,正念作為一種 「主動選擇看見」 的能力,是否意味著我們本身已經具備實現目標的所有資源,而關鍵在於如何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以及向哪個方向去行動?

這些問題也許沒有答案,或者,這些問題也許並不是問題。就像 Helen 和 Winnie 在學習與研究的過程中也會遇到疑問和困難,也會產生懷疑和困惑,但當她們不斷地穿過這些經歷,重新看待曾經的問題,視角和認知都已發生了改變,過程本身就是答案。

相關焦點

  • 正念的基礎:《大念處經》(二)
    未完待續……往期相關內容:正念的基礎:《大念處經》(一)
  • 正念小練習之正念瑜伽
    如果我們把正念帶入瑜伽,一定會為你的正念練習增光添彩。那正念瑜伽與一般的瑜伽有什麼不同嗎?正念瑜伽與很多傳統的瑜伽最大的不同是不在於完成體式的質量,而是在瑜伽體式中覺知身心的變化。身體是練習覺知的一個重要的所緣,當我們不熟練時,我們經常覺察不到身體的感覺,觸覺或身體的動作,即使偶爾坐禪時,心也習慣性的想東想西,很少能夠專注到身體這個所緣。很多禪修者常常因此感到灰心喪氣。
  • 正念與領導力:正念在領導者與追隨者關係中的作用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假設領導者的正念體現在一種特定的溝通方式中(「溝通中的正念」),這與追隨者對領導者的滿意度呈正相關。我們使用來自不同組織的34位領導者和98位追隨者的嵌套調查數據,並使用分層線性模型測試中介假設。我們的研究數據證實了我們的假設,即領導者自我報告的正念與追隨者滿意度的幾個方面呈顯著正相關。
  • 正念與腦神經科學筆記
    每 位學都不樣:明了基礎的 理原則,有助 師們彈性地調節課程和 法 。年: +800 篇研究期刊 章 Where is Mindfulness used?我們如何練習正念 4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正念四基礎 Mindfulness of Body 體 (最低級的信息,大腦發展中最原始的區域,不如動物都具 有的) Mindfulness of Feelings 感受 Mindfulness of Mind 思維 Mindfulness of Mental Phenomena
  • 第四期陰陽瑜伽基礎系統培訓
    應部分同學的要求120小時正念陰陽瑜伽基礎系統培訓在2017年11月份再開一次,11月份的培訓是120
  • 正念的奇蹟
    6、正念的第六個奇蹟是智慧!覺悟和智慧來自我們心中。當我們充滿正念的時候,深深地去感知當下這一刻,我們就能夠深入地看和聽,而其結果總是智慧、包容、慈悲和拔苦與樂的願望。智慧恰恰是慈悲的基礎。當你理解了某人的時候,你會情不自禁地慈悲對待他。
  • 正念減壓(MBSR)|全球最權威的正念治療課程
    為了讓國內也能有更多的人從中受益,此次真我心理特別聯合郭峰博士推出了最新版標準的MBSR正念減壓課程。在隨後的八周內,每周都有一次2.5-3小時的課,內容包括身體掃描、正念伸展、靜坐、正念步行等經典正念練習,以及自我觀察記錄、生活中的正念等其他形式的練習。每周課程結束後均有相應的練習作業。
  • 正念:提升你的第六感,擺脫動物腦的控制,發現人生意義
    如果你讀懂我最近的幾篇文章,你就會知道我實際上在講同一個道理,那就是發展人的覺知能力,覺知自己的能力,與覺知他人的能力,特別是覺知現象背後的主導力量,在人性裡面就是覺知情緒。這就是直覺,我們經常會說成是第六感,只有直覺能夠覺知情緒,然後理性思維整頓直覺素材,於是就形成智慧。
  • 《TIME》:正念革命
    我是用正念的方式在吃。這個過程看上去貌似匪夷所思,但這實際上就是人們現在正瘋狂著迷的正念的一種方法。正念被認為是通往健康與幸福的秘訣,一系列的證據表明,正念擁有明顯的效果。我上的這門課程是由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科學家卡巴金在1979年開發的正念減壓課程的一部分。
  • 以正念為基礎的認知療法可以保護患者防止抑鬱復發
    美國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最近一項針對抑鬱症患者的研究表明,基於正念的認知療法(MBCT)可以改善患者在困難情況下的自我感覺,這可能有助於防止抑鬱症狀的復發。研究結果發表在《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研究》雜誌上。
  • Q版動漫人物頭部基礎——眼睛(上色)篇
    上節課我們講到了眼睛的三種基本眼型,運用的基礎線條及注意事項      這節課我們要開始講解眼睛上色的基礎知識啦~      一隻華麗的眼睛全靠顏色來撐場面啊~我們可以看到上面這個色輪,以紅、黃、藍三原色為基礎,我們會獲得橙、綠、紫三種三間色,之後在這六種顏色中又會產生6種第三色,於是我們有了這個12色的基礎色輪。
  • highlight《Calling You》歌詞中韓文版 官方MV觀看
    calling you  http://music.163.com/#/mv?you calling you  Now I'm calling you calling you  대답 없는 너지만  即使你不會回應  아직 바뀌지 않은 너의 coloring처럼  但就像你不變的彩鈴一樣  내 마음도 아직 여전해  我的心也依然如舊  Now I'm calling
  • 收藏:正念冥想之呼吸正念法
    點擊「創新與心理成長」,學習更多心理知識1呼吸正念法 正念冥想的練習之初要掌握呼吸正念法,它能有效地幫助我們進入正念狀態,是幫助平衡身心的最佳方法。呼吸正念法也是其他所有正念方法的基礎。3正念練習頻率正念練習至少每天一次,但練習的頻率因人而異,很多人每天可以不止一次地練習正念。如果想在正念冥想的練習中收穫多種好處,或者你正在努力解決遇到的某個問題(比如焦慮、壓力、強迫等),那可能就需要每天多練習,每次至少5分鐘左右。
  • 蛋糕基礎:模具篇
    其實經濟實惠型的主婦,可以只選擇活底模具來製作慕斯,脫模神馬的都不是問題哦,以後在不同的蛋糕篇裡會再來介紹的。慕斯圈真心形狀好看,有花朵型啊,六邊型啊,骨頭型啊,狗型啊,威尼型啊!但是同樣的,可愛的形狀也貴啊,像骨頭啊,狗啊,威尼啊,都是從香港託朋友帶的,將近一百塊啊,最最頭疼的是,還沒怎麼用過啊,衝動啊,垂淚ING。
  • 什麼是正念?為什麼說佩戴佛牌需要正念
    今天要談的是正念。然而什麼是正念呢?正念又如何利益我們的人生呢?
  • 第一篇:C語言編程基礎語法
    本專欄系列分六篇,總結了C語言基礎知識的核心要點。教學視頻已上線,讀者可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性地學習。01編程基礎C語言——貝爾實驗室、Dennis Ritchie
  • 【花妖蛾】實踐玫紅色搭配之基礎篇
    今天這個帖子先來實踐玫紅色搭配的兩個準則,以及其與黑白灰基礎色的搭配,就統稱為基礎篇吧。為了更直觀些,我將搭配準則的實踐結果做成了對比圖,因其效果明顯地印證了兩條準則的正確性,使我不禁要為小編們點個讚。玫紅色搭配準則一:全身有兩件玫紅色(請教了下小編,包括配飾和衣服上的圖案)最美。另外,我想特別強調一下,玫紅色連衣裙搭配玫紅色高跟鞋真的是很好看。
  • 【 瑜伽體式與正念療法 】工作坊 ▏聞風
    正念冥想、正念養育、正念領導力、正念養老、正念學習…正念,已經成為一種我們爭取自主生存的生活方式。正念,讓我們成為自己的主人。「 瑜 伽 正 念 」現代的正念發展源自於佛教,其訓練方式,是建立在佛教理論基礎之上的
  • 讓我們試試正念飲食
    「正念飲食」源於「正念」的概念(Mindfulness),正念意味著專注於當下,平靜地承認和接受你的感覺和想法。從本質上講,正念飲食意味著在你購買、準備、上菜和食用時,對你的食物要全神貫注。這也是我為什麼現在就想分享給大家的原因,我知道對於健康飲食的「小白」來講,做到健康本身就已經很具挑戰了,更別提這樣的正念飲食。
  • 關於正念認知療法MBCT的十個大家關心的問題
    如果關注了今心空間一段時間的朋友,想必已經對正念Mindfulness有了基礎了解了。那麼我們接下來要推更多的「進階」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