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的奇蹟

2021-02-08 那蘭陀寺


     正念是佛法的核心。正念是能夠把我們帶回當下的那種力量。培養我們自己心中的正念,就是培養我們的自性佛。念就是要記得回歸當下。「念」字上部的意思是「今」、「現在」,下部的意思是「心」。正念是一個奇蹟,能夠閃電般地招回我們散亂的心,使它恢復完整。這樣,我們能夠主宰自己、恢復自我,我們就能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分鐘。

    1、正念的第一個奇蹟就是活在當下,並且能夠深深地感受到藍天、鮮花和我們孩子的微笑!

    2、正念的第二個奇蹟是,使其他的人或事物——天空、花朵、我們的孩子,也活在當下!如果不能好好地把握現在這一刻,如果你不能完全地活在當下,一切將會像一場夢。

    3、正念的第三個奇蹟是滋養你作意的對象!藉助於正念,你的作意就會澆灌一朵正在枯萎的花兒,你將能夠發現很多新的精彩的事情。

    4、正念的第四個奇蹟是減輕他人的痛苦!當你修習正念的時候,你的存在就像一個神奇的咒語,具有改變事物的力量。當你的身語意處於完美的統一狀態的時候,在你講出一個字之前,咒語就已經發揮效用了。正念的前四個奇蹟屬於禪定的第一個階段,奢摩他——止、靜、息、療。一旦你已經使自己平靜下來了,並且不再散亂,你的心就能夠聚焦到一點上,這樣,你就為開始深入觀察做好了準備。

    5、正念的第五個奇蹟是,深入觀察(「觀」),它是禪定的第二個階段!因為你是平靜的、專注的(「止」),所以你可以真正深入地觀察(「觀」)。你把覺照之光打在你作意的對象上,與此同時,你也就是把覺照之光打在了自己身上。你觀察作意的對象,同時,你也看到了自己的儲藏室裡充滿了珍寶。

    6、正念的第六個奇蹟是智慧!覺悟和智慧來自我們心中。當我們充滿正念的時候,深深地去感知當下這一刻,我們就能夠深入地看和聽,而其結果總是智慧、包容、慈悲和拔苦與樂的願望。智慧恰恰是慈悲的基礎。當你理解了某人的時候,你會情不自禁地慈悲對待他。

    7、正念的第七個奇蹟是轉化!當我們修習正念的時候,我們就接觸到了生命中的那些使人淨化和使人神清氣爽的因素,並且開始轉化我們自己的痛苦和這個世界的痛苦。當我們開始修行的時候,我們的習氣可能會仍然比我們的正念要強大,要改變一個習氣可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可是當我們確實去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停正生死輪迴,即已經持續了多生多劫的痛苦和混亂的惡性循環。

    修習正念的七個奇蹟,能夠幫助我們過上健康快樂的生活,轉化我們的痛苦,給我們帶來安詳、喜悅和解脫。

    佛陀為我們提供了修習正念的四個對象:身、受、心、法。四念處是我們依處的基礎:即身觀身、即受觀受、即心觀心、即法觀法。四念處包含了宇宙中的一切。念就是念色、受、想和任何一種行,以及我們識裡的所有的種子。心的每一對象就是心自身,我們「想」的對象的就是我們自己。當我們恨某人的時候,我們也是恨我們自己。藉助於正念和深入地觀察,宇宙的本性就會自然地展現出來。

    正念就是佛。就像草木對陽光很敏感一樣,行對正念也很敏感。正念就是那種能夠擁抱和改變一切行的力量。正念幫助我們超越「顛倒想」,並使我們對正在發生的事情保持清醒。為了轉變我們的身心,我們必須成天地修習正念,而不僅僅在我們打坐的時候。

    佛法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現身受證(即當下解決生命的解脫問題),佛陀堅持宣稱,法受用於此時此地,當你開始修行的時候,痛苦的轉化和心靈的康復就已經開始了。

    不要讓你自己迷失於過去。不要讓自己迷失於未來。不要被你的嗔怒、焦慮和畏懼束縛住了。回到當下吧,去深深感受生命。這就是正念。我們不可能同時對一切事物都充滿正念,所以,我們必須選主擇我們認為最有意思的東西,來作為我們正念的對象。藍天是奇妙的,可是一個孩子的美好面容也是奇妙的。重要的是活著,並對生命中一切可見到的奇蹟保持開放的心靈。

    佛講戒、定、慧三學。修習戒就是修習正念。如果我們不修習戒律,我們就不是在修習正念。有些禪宗的學生,以為他們可以不修戒律而修習禪定,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佛教禪定的核心就是修習正念,而修習正念就是修習戒律。不修習戒律,你就不可能修禪。正念產生禪定,而禪定使我們獲得智慧。

    當我們修習正念的時候,我們就是在長養我們心中的佛和我們周圍人心中的佛的力量,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長養我們正念的力量,這種力量能夠拯救世界。佛是整天都充滿正念的人。我們只是有時候是佛。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為了幫助別人,需要那麼多手——她的每隻手掌裡都有一隻眼睛。手代表著行動,而眼睛代表著智慧。如果沒有智慧,我們的行為就有可能會給他人帶來痛苦,我們的動機可能是想使人快樂,可如果沒有智慧,我們做得越多,所造成的麻煩就可能越多。除非我們的慈悲是由智慧構成的,否則就不是真正的慈悲。正念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能夠把佛眼帶到我們的手上。藉助於正念,我們就能夠改變世界,並給很多人帶來幸福。

一行禪師簡介:

以禪師、詩人、人道主義者聞名於世。1926年生於越南,16歲出家,1966年訪美,後來到歐洲,現定居法國。一行禪師是當代世界著名的宗教實踐家與活動家、詩人和作家,長期致力於弘揚佛教文化、反對戰爭和從事社會慈善事業,在歐美各國有著廣泛的影響。1995年5月14日至6月3日,一行禪師率領法國梅村國際禪修中心研修團180餘人來華訪問,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佛教界接待的國別最多也是最大的一個以歐美佛教徒為主體的大型佛教訪華團,意義重大。 1967年,他被小馬丁•路德•金提名諾貝爾和平獎,路德•金博士說:「我不知道還有誰比這位溫良的越南僧人更堪當諾貝爾和平獎。」他用越南語、英語和法語寫過八十多本書,其中包括《活得安詳》、《步步安樂行》、《太陽我的心》、《行禪指南》、《正念的奇蹟》、《般若之心》、《佛之心法》、《生命的轉化與療救》、《當下一刻、美妙一刻》、《體味和平》等等。他的著作由於關注人類的心靈苦難和療救,加上他對佛法的深刻體驗和詩意的表達,被譯成三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在歐美暢銷書排行榜兩度進入前十名,長期暢銷不衰。通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一行禪師在歐洲和北美組建了許多「正念靜修中心」,為人們提供了大量的幫助,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績,從而使佛教在西方世界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一行禪師也因此倍受人們的關注。在世界範圍內,一行禪師將佛法成功地融入日常生活,使佛教大乘的入世精神得到充分體現,他的語言是詩的語言,他的佛法是生活佛法。「 我發現『當下自在』或『現法樂住』是佛教最重要的精髓。」 他把自己體悟的教理教義確定為「活在當下」,或者說「活得自在」,在佛經中稱為「現法樂住」。

▼備註姓+名,掃一掃加入

那蘭陀國際都市禪堂每日15分鐘冥想共修

「閱讀原文」推薦

直面死亡:十八位人類最偉大的思想者的最後時刻 | 單讀

相關焦點

  • 正念的奇蹟——日常生活中的正念
    也就是不二即將與你分享的找到「正念」的狀態。《正念的奇蹟》中有這樣一句話:「人們通常認為在水上或在空中行走才是奇蹟,但是我覺得真正的奇蹟,既不是在水上行走,也不是在稀薄的空氣中行走,而是在大地上行走。」當你能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一呼一吸之間,當你分明覺知到自己身體的狀況時,這個狀態叫作正念,這是人生最重要的奇蹟。
  • 《正念的奇蹟》作品及作者簡介
    《正念的奇蹟 每一天,我們都置身奇蹟中,那些連自己都未認知到的奇蹟:藍天,白雲,綠草,孩子黝黑而充滿好奇的眼睛——那也是我們自己的眼睛。所有的一切,都是奇蹟。如此修習,修行者才能觀照內身,直入正念,安住其中……作者簡介一行禪師生於1926年的越南中部。1942年,也就是在他十六歲的時候,他出家當了一名禪宗和尚。越美戰爭爆發後,他是越南佛教和平代表團主席,他和他的很多出家同修,放棄了與世無爭的寺院清修生活,積極地投身到救助戰爭受害者的活動中去。與此同時,他們公開表達了他們渴和平的願望
  • 《正念的奇蹟》修煉極度專注力3大技巧,開啟奇蹟人生之旅
    我並未遇見貴人,但看了一些書,其中一本叫做《正念的奇蹟》。這本書給我什麼啟發呢?很多人都看過電視劇《天龍八部》,裡面有個掃地僧,也不曾看他練武功,但功夫很厲害。而很多少林寺之類入門弟子修行第一課,就是掃地,甚至一掃好幾年。其實我也認為,修行不是馬上應該練武功麼,掃地能學到什麼?但《正念的奇蹟》改變了我的想法。
  • 《正念的奇蹟》:找到專注與平和,自我和解之路
    也許《正念的奇蹟》這本書可以幫助你。《正念的奇蹟》是一行禪師所寫。一行禪師是越南人,是現代著名的佛教禪宗僧侶、詩人、學者及和平主義者。這本書表面上教我們如何在生活中禪修,但是其實更多地是教以我們另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
  • 《正念的奇蹟》|生活處處是正念 一行禪師書籍節選
    經由這樣的修習,修行者才能活在對身體的直接而不中斷的正念觀照中‥‥」最重要的時刻就是現在,只有現在才是我們能主導的時間;最重要的人就是那個當下和我們在一起的,就站在我們面前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服務好身旁的人並讓他快樂,這才是人生所追求的。
  • 佛說--人要活在當下感受正念的奇蹟
    唯有正念可以改觀現狀,活在當下,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個過程,體會正念的奇蹟。深呼吸,忘掉所有的念頭,感受呼氣的長短,感受吸氣的長短,感受呼吸的力量。調節呼吸節奏頻率,放鬆心態,什麼都不去想。調節到呼吸平穩,心態平和,儘量延長呼氣的時間,儘量排空肺部的混濁之氣,吸入新鮮的氧氣,讓大腦放空。
  • 《正念的奇蹟》:專注平和,一場自我和解的修行
    「正念是奇蹟,讓我們成為自己的主人,重建自我。」《正念的奇蹟》最初是一封寫給好友廣兄的長信,作者是越南的一行禪師。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越南陷入與美國的戰爭泥潭。在被逐出越南後,一行禪師不斷在信中鼓勵他的好友廣兄:即使身處最困厄的境地,也要隨順呼吸,修持平靜的正念。在這份閃耀著光輝的長信中,廣兄逐漸從艱難的世事中堅持了下來。
  • 如何在混亂中保持狀態——《正念的奇蹟》讀書筆記
    這裡是燕守閣的第2篇讀書筆記文∣木榮沒看過上一篇的寶寶,請戳:如何高效改變人生——《人生效率手冊》讀書筆記《正念的奇蹟》一書,作者是越南的一行禪師,是一本一行禪師和友人的來往信件合集。1首先,什麼是正念?作者講「專注工作,保持警覺和清醒,準備好應對任何可能發生的狀況,隨機應變,這就是正念。」我的理解,正念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把歪掉的思維,走掉的心神收攝回來,這就是正念。
  • 《正念的奇蹟》:人人該有正念日
    摘自:一行禪師 著 《正念的奇蹟》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2年7月 閱讀提示:這是一行禪師最不可錯過的一本經典,寫給每一個不想渾渾噩噩過日子的人,告訴你,禪修不在他方的深山裡
  • 《正念的奇蹟》: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間,以你最好的狀態回應世界
    正念今天早上,當我翻開一行禪師《正念的奇蹟》這本書時,我才發現,原來這本書就好像《當下的力量》的簡易版,實操版一樣。或者說,《正念的奇蹟》對如何保持臨在安住當下用了更加通俗易懂的語言,還結合了很多生活中的故事案例,還有不少簡而易行的實踐方法,所以它會更受普羅大眾歡迎,更貼近生活,更適合頭腦操作理解。這裡所說的正念理論,本質上和《當下的力量》理論體系是一致的,都是主張安住當下的每一個片刻,不留戀過去,不期盼未來,專注於你當下的事情。
  • 三個絕妙的答案|《正念的奇蹟》
    最近,被種草了一本書《正念的奇蹟》,說是可以平復自我,尋找正念。豆瓣評分:8.5作者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1926年生於越南中部,十六歲出家,1966年訪美。後到歐洲,定居法國。一行禪師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宗教實踐家和活動家,同時他還是一位詩人、作家。他訪美就是為了化解越南和美國之間的戰爭,教授戰亂中的人們如何禪修,習得正念。
  • 《正念的奇蹟》:47歲流亡法國,他的這本書讓千萬人走出迷茫
    當今世上最有影響力的禪宗僧人,被譽為「當世第一大德」的現代著名佛教禪宗僧侶一行禪師在《正念的奇蹟》中給了我們答案。一行禪師的一生都在傳播貼近普通人的「生活佛法」,傳遞「正念生活之道」,同時宣揚非暴力的和平理念,他《正念的奇蹟》
  • 正念減壓(MBSR)|全球最權威的正念治療課程
    而卡巴金博士在減壓診所教授的正念訓練——正念減壓課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簡稱MBSR),也成為了美國醫療體系內歷史最悠久、有最多科學實證研究支持的正念治療課程。
  • 正念|如何在浮躁的世界中保持安然自在
    正念。」 「哦?正念。會有奇蹟發生嗎?」 因為之前看過一本叫《正念的奇蹟》的書,教一個人如何正念地吃橘子。於是我也決定參加這個活動,幸運地成為團體的最後一個名額。當時夾帶著一絲私心:這樣我可以每周六都來學校了。
  • 如何用「正念」應對焦慮?
    mindfulschools.org 被西方人譽為「正念之父」,被美國《時代》周刊譽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精神領袖之一的一行禪師曾在《正念的奇蹟》寫道,「行走時,修行者應當覺知他正在行走 隨著神經科學的不斷發展,正念與現代心理學逐步融合,為傳統臨床心理學帶來了革命性變化。目前,科學家們從人類大腦結構以及神經認知模型等科學的角度闡釋了正念是如何通過大腦對身體產生影響,這也彌補了正念所缺失的科學證據。
  • 正念 日日是好日的正念生活
    我把這樣的生活叫做正念般的生活。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時刻,感受正念,練習正念,日日是好日。正念來自佛教用語,和正見,正行一起都是修行的法門之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卡巴金博士(Jon.Kabat-Zinn)為首的心理學家們將東方古老的正念修行帶入到西方,融合了西方的心理學的理論觀點和實證科學創立了MBSR正念減壓療法。在抑鬱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的康復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療效。將正念這個禮物帶給我的是林紫心理機構和陳德中老師。12年底和13年中兩次參加了林紫舉辦,陳德中老師主講的正念減壓放鬆工作坊的學習。
  • 【正念練習】32個正念的練習
    吸氣時,要保持正念:我正在吸氣,一。呼氣時,也要保持正念:我正在呼氣,一。記得要從腹部呼吸。開始第二次吸氣時,要保持正念:我正在吸氣,二。然後慢慢呼氣,同樣保持正念:我正在呼氣,二。像這樣一直數到十,然後再從一開始數起。只要數錯或忘了數,就回到一重新開始。
  • 【正念工作坊】西安 正念即幸福
    近三十年來,西方醫學、心理學、教育界開展出諸多正念課程,包括正念減壓(MBSR)、正念認知療法(MBCT)、正念復發預防(MBRP)等,以非宗教的方式、運用科學、常識的語言教導正念禪修。所以,我們熱情地邀請您參與到「正念即幸福」工作坊的陣營中來,讓常年進行正念訓練與研究的溫宗堃 博士帶領我們去把握當下的時光,打開心靈的窗戶,接觸未知的自己,獲得幫助別人的更優辦法。以從容、鎮靜而又清晰的姿態來體會正念帶給我們的豐富成長,感受生命的無限與力量。
  • 正念小練習之正念瑜伽
    如果我們把正念帶入瑜伽,一定會為你的正念練習增光添彩。那正念瑜伽與一般的瑜伽有什麼不同嗎?正念瑜伽與很多傳統的瑜伽最大的不同是不在於完成體式的質量,而是在瑜伽體式中覺知身心的變化。身體是練習覺知的一個重要的所緣,當我們不熟練時,我們經常覺察不到身體的感覺,觸覺或身體的動作,即使偶爾坐禪時,心也習慣性的想東想西,很少能夠專注到身體這個所緣。很多禪修者常常因此感到灰心喪氣。
  • 正念冥想,您需要正念老師嗎
    您需要正念老師嗎?隨著人們對正念的興趣不斷增長,並且程序和研究項目迅速發展,批評也隨之增長。我們聽到的一個常見批評是正念只是減輕壓力的一種快速解決方案。它並沒有要求我們尋找壓力的根本原因。大量有關實際正念教師工作的證據並沒有提供支持。是的,正念老師很差,正念應用程式也很差,而且兩者的數量都可能越來越多。因此,讓我們繼續制定和維護標準的工作,以幫助您將膚淺的(甚至適得其反)的「正念」與可以對您的生活產生真正影響的事物區分開來,只要對您的獨特情況有所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