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三大航淨虧300億,廉價航空更具韌性?

2020-12-23 騰訊網

作者:時代財經 唐新懿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2020年已經過半,然而全球航空業的寒冬還遠沒有過去。

疫情的暴發給服務行業帶來巨大經營壓力,首當其衝的便是航空公司。據日經中文網的報導,由於新冠疫情的蔓延,進入8月後全球依然有三分之一的飛機處於停飛狀態。而以往,8月正是出行活動頻繁的度假時期。

IATA(國際航空業運輸協會)此前發布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航空業將虧損843億美元,所有地區的航司都將出現虧損,客運量大致減半至22.5億人次,約等於2006年的水平。

巨虧之下,多家航司不得不縮減人力成本。美國航空近日公布10月1日預計裁員1.9萬人。其他航司也紛紛宣布了裁員或無薪休假計劃,包括英國航空、德國漢莎航空、阿聯航空等。

國內航司的日子同樣不好過,8月底上市航司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A股7家上市航空公司合計虧損430億元,其中,三大航虧損額約為300億元。

與此同時,已經有撐不住的中小航司倒在疫情結束之前。8月30日,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一則公告,稱將在9月底拍賣龍江航空有限公司98%股權。

航司「花式」自救

誰也不想倒在黎明到來之前。疫情發生以來,各大航空公司均使出渾身解數,上演一出自救大戲。

6月18日,東航推出「3322元周末隨心飛」產品,用戶可享受至2020年12月13日為止不限次數乘坐東航、上航周末國內航班經濟艙。

7月28日,南方航空境內旅遊套票「南航快樂飛」發售。定價3699元,購買者可以在有效期內不限次數兌換南航國內航班(不包括港澳臺)的經濟艙機票,工作日和周末均可使用。

春秋航空則推出「想飛就飛」紀念禮包,乘客可以不限時間、不限次數、不限航班使用。

海南航空業緊隨其後,結合海南自貿港概念,推出了不限次數前往海南的「嗨購自貿港」活動。

從已推出的「隨心飛」產品來看,目前最為火爆的當屬東航「周末隨心飛」以及用戶廣泛、不限時間的南航「快樂飛」,前者已賣出了超10萬套,回籠資金超3億元;後者雖沒有正式公布所售套數,但多方消息稱,其銷量超20萬套,狂攬超7億元。

不斷創新的產品助力航司在疫情恢復初期回籠資金,不過,靠此方式回籠的資金也只是「九牛一毛」,難解航司現金流之困。

由於多數國際航線停航,面對超1億元的日均開支,各航司出現資金鍊承壓問題。為解決到期債務以及補充營運資金,三大航紛紛展開債券融資計劃。

自1月份起,東航集團和子公司東航股份累計發行18期債券,共募集資金417億元;南方航空募資超320億元,中國航空累計發行12期債券融資計劃,募集資金達185億元。

廉價航空更具韌性?

從A股上市的航空公司發布的財報來看,三大航淨虧損合計約300億元。

具體來看,上半年,中國航空營收296.4億,比上年同期減少55%;淨虧損108.6億元,同比下降411%。東方航空營收251.1億,同比減少57%;淨虧損90億元,同比下降496%。南方航空營收389.6億元,同比減少47%;淨虧損接近95億元,降幅最大,達到656%。

相比之下,以春秋航空、華夏航空為首的廉價航空表現出較好的業績韌性。

其中,春秋航空營收錄得40.5億元,同比減少43%;華夏航空同比僅減少20%,錄得營收19.8億元。淨利潤方面,春秋航空淨虧損0.4億元,同比降幅為104.7%;華夏航空則脫穎而出,實現823萬元的微利。

從上市航司的半年報來看,春秋、華夏等廉價航空之所以凸顯出業績韌性,主要體現在成本管控出色、航線利用效率高以及政府補貼等方面。

在成本控制方面,以春秋航空為例,東航、南航以及國航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6.9%、5.7%、6.6%,而春秋航空這一數值為1.8%,華夏航空為4%。三大航的財務費用分別為13.6%、8.8%、11.9%,華夏航空這一數據為5%,春秋航空顯著低於同行,僅為2.2%。

為了控制航油成本,春秋航空購買了原油期權合約,以此來對衝航油價格波動的風險,財報顯示,2020上半年,春秋航空原油期權合約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淨損益達到51萬元。

另一方面,春秋航空還表現出較好的航線利用效率。以南航為例,國際航線RPK(旅客周轉量)同比下降75%,港澳臺航線同比下降89%,國內航線同比下降近50%。而春秋航空國際、港澳臺、國內RPK數據的同比變化分別為70%、82%、38.7%。

時代財經從春秋航空內部人士處了解到,疫情以來,春秋航空及時調整,將運力從國際向國內傾斜。另外,春秋航空還根據時節變換,在7月暑運期間及時開闢了新航線。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大航的固定資產處於縮減趨勢之際,春秋航空的固定資產卻一直穩步增加。財報數據顯示,春秋航空的固定資產從2015年的58.5億到2020年115.9億,增幅高達98%。「疫情並沒有影響到春秋航空的飛機引進計劃。」上述內部人士稱,公司下半年仍將按規劃引進7架飛機。

而華夏航空作為上半年唯一獲得盈利的國內航司主要得益於其與地方政府和機場籤訂的運力購買協議。大量開闢的政府補貼航線成為了華夏航空在疫情期間的一道業績保險。

相關焦點

  • 中聯航紙杯、毯子全收費 廉價航空不廉價
    日前,有乘客在網上曝光了廉價航空中聯航亂收費和高額退票費的情況。各種收費項目已經成為了中聯航的「生財之道」,而其全資股東東方航空,對於中聯航的收費模式也採取了支持態度。中聯航退票費佔票價8成近日,中外管理雜誌的楊先生購買中聯航機票後的退票遭遇在網上流傳。
  • 廉價航空不等於劣質航空 中聯航「過度收費」引爭議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廉價航空不等於劣質航空 中聯航「過度收費」引發爭議 中國網財經12月3日訊 (記者 趙戎)飛機上一次性紙杯3元/個?薄毯使用10元/次?提前3天的退票費要交8成多?對於多數航空公司乘客來說,這樣的收費聞所未聞。然而對於以廉價航空自詡的中聯航來說,這是他們的「生財之道」。
  • 亞航生死劫:被疫情撕開「隱秘角落」,廉價航空插翅難飛?
    據亞航財報,2020年集團第一季度由於疫情導致航空需求暴跌的虧損及燃油對衝協議的損失,截止3月31日的三個月裡,亞航虧損為8.033億林吉特(約合1.8791億美元),而2019年同期淨盈利1.02億林吉特,反差可見一斑。另據Refinitiv顯示,這是亞航自2004年12月在馬來西亞證交所上市以來的最大虧損。
  • 欠3.7萬元的海航老闆被限高 山航半年虧近13億 航空業太難了!
    根據已發布的上半年報,海航控股2020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117.12億元,淨虧118.23億元,收入抵不過虧損。 曾是民企500強第二名在去年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海航集團曾以營收6182.92億排在第二位,僅次於華為。
  • 小鵬汽車展示飛行汽車;Zara母公司Inditex上半年淨虧15億元
    3、達美航空預計三季度與飛機退休相關的費用將高達25億美元達美航空(DAL.N)周五表示,預計本季度與飛機退役有關的費用將高達25億美元。這家總部位於Atlanata的航空公司重申,預計第三季度與自願退休和離職計劃有關的稅前費用將高達33億美元。
  • 廉價航空勢頭正熱 有助臺灣發展觀光
    臺灣《中華日報》5日發表社論說:亞洲航空是設在馬來西亞的廉價航空公司,此次乘客行程耽誤不免有怨言。但在航空業激烈競爭下,廉價航空異軍突起勢所難擋。  亞洲航空在業界頗有名氣,曾被總部在英國的獨立航空調查機構Skytrax評為2009至2013年「年度最佳廉價航空公司」,此次折返意外處置雖難周全也還可以被接受。
  • 祥鵬航空「廉航不廉價」帶標準登機箱上機再收300元
    原標題:祥鵬航空被指「廉航不廉價」:機票價格400多 帶20寸標準登機箱上機再收300元(記者 宗高 見習記者 朱赫) 日前,擁有超過200萬粉絲的微博博主@小奶球發布微博,直指祥鵬航空對旅客攜帶的手提行李尺寸要求過於嚴苛,不讓旅客攜帶20寸標準登機箱上機,且對旅客託運攜帶的超限行李收取過高費用
  • 深度| 三大航三季度業績回升 南航率先扭虧為盈 Q4有望恢復去年水平
    三大航Q3營收623.65億元,Q3環比Q2減虧116.34億元  近日,部分國內上市航司公布了Q3財報數據,受到疫情影響,國內各家航司都遭受不同程度重創。據不完全統計,在綜合業績方面,Q3三大航營收共計623.65億元,其中三大航裡南航的營業收入最高達到263.86億,營收下降幅度相對最小。
  • 「寒冬」下的廉航生機何在?
    目前全球廉航超過170家,市場份額超過26%。在歐洲航空市場上,廉價航空已經進入歐盟航空公司前五強;美國也基本形成廉價航空佔據顯著位置的市場格局;在亞太地區,廉航的市場份額接近30%。第三梯隊是國有三大航:去年賺多少今年大概要虧兩倍。第二梯隊是吉祥、華夏:去年賺多少,今年虧多少。對於航空公司來說,市場好的時候賺多少錢主要看規模,看資源。市場不好的時候虧多少錢,主要看管理,看應變,少虧錢就等於賺錢。
  • 華夏航上半年逆市盈利;大灣區各機場最新規劃
    1繼山東航空、深圳機場昨天預告2020年上半年業績後,更多航司、機場、租賃公司預告了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華夏航空預告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0.07億-0.09億元,雖然也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不過能實現盈利依舊很搶眼。
  • 祥鵬航空被指「廉航不廉價」:帶20寸登機箱另收300元
    天眼查顯示,雲南祥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大股東為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0.19%)。海航控股年報數據顯示,祥鵬航空2016年至2019年的淨利潤分別為4.57億、2.42億、1.58億和-1.27億,已連續三年大幅下滑。2020年半年報顯示,祥鵬航空淨虧損高達14.03億元。
  • 國泰航空重組、全球航司自救,航空市場何時復甦
    近幾年想賺錢不容易;三是國泰自身經營管理也有壓力,在上一輪燃油套保巨虧幾十億港元後,去年再次下注,上半年又將迎來套保巨虧;四是借的錢總是要還的,前次籌集的390億港元中,政府注資的195億和貸款78億都是要還的,而且政府注資部分的利息在三年後逐年增長,會有不小的還款壓力。全球航司水深火熱而除了國泰航空,全球很多航空公司的日子更不好過。
  • 日本廉價航空使用寬體機拓展國際業務
    全日空和日本航空都在通過提前淘汰寬體機來削減主力機隊,相比之下他們的廉價航空業務正在增加。這反映了航空公司已預見了未來旅客需求的變化,商務出行將在很長的時間內保持疲軟,休閒旅行和家庭旅行隨著邊境限制的放寬將很快反彈。
  • 祥鵬航空被指「廉航不廉價」:帶20寸登機箱另收300元 機票才400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祥鵬航空被指「廉航不廉價」:機票價格400多 帶20寸標準登機箱上機再收300元 中國網財經10月22日訊(記者 宗高 見習記者 朱赫) 日前,擁有超過200萬粉絲的微博博主@小奶球發布微博
  • 一塊錢也要掰開花的「摳門」公司,春秋航空你坐過嗎?
    而且目前我國的廉價航空市場份額僅不到10%,遠遠低於全球30%的平均水平。同時民營航司面臨的競爭對手還主要是以三大航為代表的國有航司,無論是在一線城市機場的存量時刻資源還是飛機引進數量政策方面,都競爭壓力巨大。所以低成本航空想要突圍,其競爭壁壘主要還是在於成本與價格優勢,通過成本優化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票價從而吸引目標客戶。
  • 祥鵬航空為何虧了這麼多?
    各航空公司上半年業績差異也是大相逕庭,這與其所處的主要市場、所擁有的機型以及航網結構以及自身經營管理能力還是密切相關的。 那麼,翼哥一直較為關注的祥鵬航空上半年的經營業績怎麼樣呢?
  • 頻頻出錯的國泰航空
    據悉,國泰航空在資訊保安檢測過程中發現,部分乘客資料被未獲授權取覽。隨後該公司立刻進行調查以阻止事件繼續發展。但國泰航空也坦言,根據調查顯示,有403張已逾期的信用卡號碼以及另有27張無安全碼的信用卡號碼曾被不當取覽,而且每位受影響的乘客被「洩露」的信息有所不同。大數據洩露恰逢國泰航空發力扭虧之時,其影響更甚於以往。
  • 國泰中期業績由盈轉虧 半年虧損額達98.65億港元
    民航資源網2020年8月12日消息:國泰航空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公告。公告指出儘管一月份的表現令人鼓舞,客運需求經過二零一九年下半年受社會事件影響後開始回升,但二零二零年首六個月是國泰航空集團逾七十年歷史中最具挑戰性的一段時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集團業務以至全球經濟的影響,均屬史無前例。
  • 大韓航空將收購韓亞航空 欲躋身全球前十
    新華社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沈敏)韓國最大航空運營商大韓航空公司16日說,其董事會已決定收購深陷財務危機的韓國第二大航企韓國亞洲航空公司(韓亞航空)。這筆交易若成功,將使大韓航空飛機擁有量上升至全球第10位。
  • 中國三大航中的一家要買塞爾維亞航空?靠譜嗎
    據SerbianMonitor,中國三大航中的一家公司有意從阿提哈德航空手中收購塞爾維亞航空49%的股權。報導稱,塞爾維亞政府已經準備批准這一交易,但這一交易可能受到來自歐盟總部的反對。塞爾維亞航空Air Serbia是塞爾維亞的國家航空公司,前身為南斯拉夫航空。2013年8月1日,塞爾維亞政府和阿聯阿提哈德航空籤訂關於南斯拉夫航空公司的業務重組協議,公司更名為塞爾維亞航空,阿提哈德將在5年內收購塞爾維亞航空49%的股權並獲得管理權,塞爾維亞政府繼續保留51%的控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