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塵不染的廚房,乾燥潔淨的地面、擺放整齊的桌椅,為了讓師生吃得幸福、吃得安全,我區多所學校千方百計為師生營造「飯菜裡有家的味道和溫馨」的食堂。
以學生滿意為宗旨。作為寄宿學校,大窯中學學生的一日三餐都要在學校中進行,為了讓學生們吃得開心,大窯中學採取多種方式讓學生在學校也能吃到家的味道。開展用餐調查,召開生活委員和教師代表會議,對「食堂菜式質量」「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就餐環境」「食堂需要改進的地方和改進措施」進行調研,學校根據調研結果積極進行改善,儘量滿足師生合理要求。
營養搭配合理。為了讓食堂飲食做到安全、科學管理,進貨渠道操作規範,玉林店小學堅決把好食材入校關、廚具消毒關、飯菜留樣關。確保菜品新鮮、衛生、安全。在此基礎上,學校花功夫、費心思,制定膳食營養計劃,每周亮「菜譜」,變「花樣」,菜品做到「兩主一副」,每天一個炒菜,一個湯菜,配以鵪鶉蛋、補點,時令水果隨季應變(橘子、香蕉、蘋果等),做到可心、可口、豐富、營養,使學校食堂真正成為師生動力的「加油站」。讓學生飽餐,讓家長叫好,把每日午餐打造成一道「精神盛宴」。
堅決落實「光碟行動」。為了給學生樹立不浪費糧食的好榜樣,不少學校實施了校長陪餐、教師學生共餐的制度,引導學生文明用餐、健康用餐、勤儉節約;每天就餐時間段,學校的生活老師、值班教師引導就餐學生有序排隊買飯,飯後留下「閃亮光碟」。對於餐廚垃圾均由專業機構進行回收處理並做登記。在海德小學,「先洗手,再靜息,安靜排隊不爭搶;不說話,不挑食,安安靜靜把飯吃;吃完飯,清桌面,輕放碗筷把嘴擦」是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小朋友們吃飯前誦讀的文明用餐兒歌,在午餐時間的校園,到處瀰漫著食物誘人的香氣,鮮有說話的聲音。
「勞動味道」的大餐。在武寧中學等學校,專屬於學生的種植區越來越多,經過辛勤的耕耘,園區裡種植的果蔬基本都已經採摘完畢,被「冬藏」好的果實相繼亮相學生的食譜和餐桌。對於學生們來說,在餐桌上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也更讓他們明白「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內涵,品嘗美食的同時獲得更多幸福。
「建設滿意食堂,讓社會滿意、家長放心、學生舒心」是不少學校食堂的創立宗旨,在這種宗旨的基礎上,學校為學生做出更多美味的飯菜,學生也在這種溫馨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來源:牟平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