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敢每天照鏡子嗎?為什麼照鏡子比照相好看,到底哪個才是真的

2020-12-21 不朽課堂

歡迎大家來到不朽課堂,我是不朽,今天我們聊聊現代社會最大的未解之謎,鏡子中和照片中哪個才是真正的你,今天出門的時候看了看鏡子,發現自己挺好看的,我到底是鏡子裡的我,還是照片裡的?你是否遇到過給自己或者別人拍照的時候,拍完發現怎麼和平時不一樣,而是很醜?經常看文章說,照鏡子的時候比照相要好看30%,還是說我們照鏡子的時候會自動腦補給自己看。實際上我們是照片那樣,今天我們就從科學心理經驗和分析各種維度來解開這個答案。

首先是心理學因素,第一點是動臉效應,人會認為視頻中的人比視頻截圖中的人更好看,可以粗略地理解為動態往往比靜態好看。比如視頻中很漂亮的一個人,突然一截屏一瞬間往往不那麼好看,因為我們平時看視頻注意力都在那忽閃的大眼睛和眉毛以及肢體表情上,如果要抓著光線表情不到位的時候,靜態與動態之間就能差別個兩光年。案例相信你已經看過無數了,各種明星得拍到不那麼好看,或者巨潮的瞬間,別說你沒效果,想實驗也很簡單,看電影的時候突然暫停,看看那幾位明星都什麼樣。

還有一個心理學的因素就是連續幾張圖片放在一起,都會比單張更好看。而動臉效應已經被認為是真實存在的,但產生的原因還沒有定論。有人說人腦會平均化的看到的臉,如果是動態,那麼小瑕疵可能就會被平均掉。

另一種說法是人本身就更習慣於去看動態的臉,因此會覺得動態更有吸引力。1967年,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艾伯特梅拉比等人提出一個著名的公式,人類在溝通中全部表達的信息等於7%的語言信息加38%的聲音信息,再加上55%的肢體語言信息,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動態是可能集中在表情、聲音、肢體語言等方面,一些小的瑕疵就被忽略了。

但靜態時因為缺失了很多信息,注意力過剩,就會關注到平時被忽略的缺點。明星由於需要更多地拍這些硬照街拍和特寫,反而是更強調靜態,越來越難以容忍的一些小缺陷。所以我們也能更多地去看到那些不太好看的街拍。

另一個被廣泛認同的心理學解釋是這是曝光效應,也稱多看效應。簡而言之,看多了就順眼了,就喜歡。最簡單的例子,把所有人的頭像照片鏡面翻轉一下,立馬就變得奇怪了,不信你試試翻轉自己的照片還認識自己嗎?但平常看慣了自己的臉,別的小瑕疵,其實很難看得出來,而順眼之後就會忽略下次。但一旦變成鏡像反面,雖然理論上這兩張圖的不對稱程度是完全相同的,但因為你沒有看慣,大腦還沒有習慣和忽略這些缺陷,對稱程度更高的人,這種落差感就可能更低,比如說大家都在說的奧黛麗赫本,所以如果你想照相,覺得自己很陌生,並且多出了很多平常看不出來的缺陷,不妨從這個思路想想,也許因為你挺不對稱,鏡像反面對你來說太難受了而已。

而關於鏡子中的自己最流行的說法是照鏡子的時候,人腦會自動美化30%。換句話說,你要比鏡子中的自己丑30%,一種可能的解釋是人眼和相機有白平衡差距,普通的解釋一下一張白紙在不同的光線下呈現的顏色肯定是不一樣的。相機會誠實地拍出來,但人眼會自動修正光線的影響。

所以在我們來看,都會是白紙一張,也就是說照片展現出來的是真實情況,而研究發現人眼會修正光線變化,也就是人眼自帶濾鏡,在藍光下看白紙,你還會覺得它是白紙,而至於流行的鏡子會美化30%的理論,國外還真有一篇論文,美國芝加哥大學和維吉尼亞大學的聯合發現,照鏡子會自我美化不少,試驗是這麼設置的,先給大家拍張照,用拍照的照片跟醜和美的臉進行ps融合,做成了11個版本,以每10%為一個檔次,從比本人醜50%到比本人美50%,再加上本人原來照片一共11個,也就是說最醜的快把你的臉劈成豬腰子了,而最美的基本上就是把你的臉搞成了爵士美顏,女的像赫本,男的面若攀安,然後測試一下,在這11個版本中,大家會覺得哪個更像自己?

事實證明我們的確會選擇比自己更好看的那張,特別是好看20%的那張,是最多人認為的。你看看我們真的是太不誠實了。這美化20%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的純線更清晰,皮肉狀態更平衡,基本上就是輕度美顏的效果。嚴格上來說,這個實驗證明其實人腦海中的自己形象會比自己的照片要每20/100。也就是有些女生說的,我堅信美顏相機裡的才是我自己,但是我們自己的照片能否真正的代表自己的真實長相。

研究人員發現在評價自己和自己好友的時候,我們會更傾向於選擇更好看的版本,這個是潛意識自動進行的,而不是故意的。科學家認為主要是因為喜歡而非熟悉,但如果評價陌生人就沒這個問題。所以如果你恰好拍了一張很醜的照片,而你朋友或者對象覺得這就是你可能說明你們的友情和愛情。

如果你問一個攝影師什麼樣的人上鏡,他多半會拋給你一個問題,要看你怎麼拍,焦距不同,拍出來的效果就不一樣,焦距太小,兩會變形焦距太大,臉又會顯得扁平。

特別提醒一下,手機自拍真的是誤差非常嚴重,鼻子會變大,眼睛會變寬,臉會變狹長,而且凹凸不平,這個並不是真實的自己,那怎麼著才是你呢?

目前大家普遍接受的一說法是1.5米距離平時拍攝50毫米焦距,最接近人眼的效果。而除了相機光的影響比很多人想像中的要大。

然後我們再看一個人的時候感受是三d的,但成像的時候一切都會被壓扁。即便是以立體著稱的歐美人,有時候也會顯得扁平,以鼻子為例,鼻子再高,正面也不一定能看得出來。即便平常看起來已經很立體的人上鏡的時候,也往往要通過修容高光來偽裝光影。因為扁平的二d圖片立體感就是靠光影來呈現的。換句話說,上鏡不僅僅是一種特徵,更加是一種能力。比如說找好的角度很重要,鼻子短,下巴放腮幫放額頭窄的人低頭更適合你,大額頭下巴過肩,雙下巴,那麼略微仰頭更適合你。

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結論,如果你不是明星,天天要通過照片告訴大家自己的狀態,那麼我們最普通的情況下,還是被動態認知的。而人眼的特點之前也說了,因為看習慣了就不會去關注瑕疵,我們關注動態的信息,多過靜態的成像,因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靜態成像不那麼好看,並不會阻礙你在別人眼裡每到發光。

相關焦點

  • 為何照鏡子比拍照片好看?科學家:裡面的你,並不是真正的你!
    為何照鏡子比拍照片好看?科學家:裡面的你,並不是真正的你!相信大家都會有這種感覺,當你照鏡子的時候,會感覺自己長得特別好看,和朋友一起照相的時候,會發現自己怎麼那麼不上鏡,有時甚至對自己產生懷疑,自己究竟什麼樣,為什麼鏡子和照片裡面的自己,完全是兩個人?
  • 為什麼照鏡子好看,照相卻很醜?困擾多年的問題有答案了
    明明是同一個人,為什麼顏值會如此變幻莫測?真實的自己在別人眼裡到底長得怎麼樣?鏡子裡的你比現實中好看30%心理學上,有一種有趣的現象叫做「腦補現象」。簡單來說,就是人在潛意識裡是更願意相信和放大自己"美好"的一面,而對於一些缺點則會自動進行"腦補"修正。
  • 給寶寶照鏡子竟被婆婆大罵?!寶寶照鏡子真的會做噩夢?真相出乎意料…
    你說孩子照鏡子會做噩夢,難道不照鏡子就能保證孩子一夜好眠,不做噩夢嗎?顯然不能。照鏡子和噩夢沒啥關係。小孩子晚上哭鬧的原因太多了,什麼餓了、渴了、拉了、尿了、太冷、太熱、太吵……你總不能把鍋全部推到照鏡子身上吧!
  • 「豬八戒」照鏡子
    遠古時候,人們就製作了用於裝飾的骨簪等,後又打磨銅鏡,這才有了魏徵的「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木蘭辭》裡的「對鏡貼花黃」了。及至現在,鏡子已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出門前都要對著鏡子捯飭捯飭,如我這種有「致命缺陷」(頭髮逐漸稀疏)的,更免不了在鏡子前將僅有的幾根頭髮擺布好才敢出門。
  • 照鏡子和照片裡看到的自己不一樣的7個原因
    調查顯示,女性平均每天對著鏡子超過30次。人為什愛照鏡子這不足為奇,主要是因為自我欣賞,儀表和風度往往代表著一定的身份,經常照鏡子能增強自己的身份認同感。然而,當看到自己的照片時,有沒有感覺和鏡子裡的自己判若兩人? 這現象簡直太恐怖了!
  • 一大早二哈又在梳妝檯前照鏡子,還莫名地笑了,狗:我咋那麼帥呢
    大家知道自戀的人是什麼樣吧,他們有一個很奇妙的共性,非常喜歡照鏡子,這裡的鏡子是只要可以反光看見自己影子的東西就行了,可以說走到哪兒照到哪兒,一天下來照個百八十次都算少的,隨身更是攜帶著這樣的「鏡子」。
  • 「照鏡子」可不是「look mirror」啊,那用英語怎麼說呢?
    1)「梳頭髮」到底用英語咋說?首先我們從最簡單的梳頭髮開始。當然也不排除很多人早上起來完全沒有梳頭髮的習慣,手直接撓兩下就整出一個髮型,天才!「梳頭髮」到底是用brush hair還是comb hair?有啥區別呢?為了分清楚這兩個,我們首先要知道brush和comb分別是什麼。
  • 為什麼鏡子裡的你比照片好看?哪一個才是真實的你呢?
    但是大家應該都會發現鏡子裡的樣子總會比照片裡的樣子好看一些,而照片裡的樣子總是感覺有些不像自己,說難聽點,就是有些醜了。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照片裡的醜樣才是真實的自己,鏡子裡的都是美化和虛假的。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也未必。今天就來聊聊,為什麼鏡子裡的你和照片裡的你長得不一樣?那麼到底哪個才是你最真實的樣子呢?
  • 照鏡子
    照鏡子 休閒益智 大小: 12.89M
  • 喵哈哈 | 千萬別讓貓咪照鏡子,否則……
    眼前這位貓主子,這一臉「你是誰?我做什麼你做什麼,為什麼老學我?難不成是本喵失散多年的兄弟?」也有一些幾乎成精的喵晉升為自戀狂:「魔鏡魔鏡告訴我,我是不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喵?」不照鏡子不知道,一照才發現本喵好像又胖了一些!從明天減肥?算了,還是從後天開始吧?
  • 「你喜歡照鏡子嗎?」,佘詩曼自拍文案押中高考作文題
    南都訊 記者黃曉雅 實習生蔡敏 7月7日是全國高考第一天,全國三卷作文題中,出現了「如何為自己畫好像」的作文題,巧合的是,7月6日,佘詩曼在微博發的自拍文案,正是「你喜歡照鏡子嗎?照鏡子要善於發現自己,也要懂得自己,找出影子與方向。」
  • 人在照鏡子時,會越來越好看,如果動物照鏡子會發生什麼?
    人在照鏡子時,會越來越好看,如果動物照鏡子會發生什麼?對於人類來說,照鏡子是日常生活當中一個非常簡單的行為,尤其是一些女性朋友,只要看到可以反光的東西都會低下頭照一照鏡子,從早上起床之後在洗手間裡洗漱的鏡子,商場裡面的試衣鏡,馬路邊可以反光的車窗等等。對於人類來說,這再普通不過了,但是對於動物來說,照鏡子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它們是否像人類一樣可以看到鏡子中的自己,有照鏡子的意識呢?
  • 為什麼自己照鏡子感覺自己長得蠻好看,可是一拍照就覺得不咋地?
    很多姑娘可能有過這樣的困惑,在鏡子中看到的自己、比別人拍的會好看的多,這是為什麼呢?首先來說拍照,我們自己拍照和別人拍的就有很大區別。當我們照鏡子的時候我們是很立體的,有很多問題都可以在立體當中得到稀釋,但照片你可能拍個大頭,你可能拍個半身,我們也不在動態當中一些問題就很難得到稀釋。第二它受你是否喜歡自己的影響。前面我們說本人比照片更生動更立體,這就是你照鏡子的時候它是立體的生動的,但是它受你是否喜歡自己的影響。
  • 【激素性痤瘡】以前的臉都不敢照鏡子,以為這輩子真的就毀了!
    長期使用激素為什麼有戒斷現象?這是因為激素是免疫抑制藥物,會降低皮膚細胞的免疫功能,同時皮膚對外界刺激的抵抗力會降到很低的水平,並且習慣性地依賴外用藥物對抗刺激;藥物一旦停止,皮膚自身產生的免疫因子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失去藥物保護的皮膚對外界環境非常敏感,無論皮膚用或不用修復產品,都會有反應。表現為幹、癢、腫、痛、蛻皮等症狀。
  • 我發現小鳥很喜歡照鏡子
    早晨我還在床上睡覺時,聽到陽臺上飛來幾隻小鳥,嘰嘰喳喳地呢喃著,還用嘴巴琢我家的不鏽鋼門。起初我不知道,為什麼小鳥天天要飛過來陽臺上,因為飛來這邊玩它們會拉鳥屎,我時不時還要出去打掃。陽臺後來我把這件事告訴我媽,我媽說小鳥是過來照鏡子的。
  • 為什麼晚上不能照鏡子 不能梳頭髮的原因是什麼?
    梳頭髮和照鏡子對於每一個人而言都是日常生活中需要經常做的事情,這兩件事情都是為了讓我們自身保持妝容的整潔, 是白天出門前每個人應該都會做的事情。但是關於梳頭髮和照鏡子這麼平常的兩件事,卻也有晚上不能做的說法,那麼為 什麼晚上不能照鏡子呢?為什麼晚上不能梳頭髮呢?
  • 今天你讓舌頭照鏡子了嗎?
    提起「照鏡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為我們每個人至少每天會做一遍這樣的動作。古語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 「照鏡子」英語怎麼說?別告訴我是「look at mirror」!
    但是你知道怎麼用英語說照鏡子嗎? 當你看鏡子的時候,你都看到什麼了? 既然look at mirror是錯誤的表達,那麼照鏡子的正確表達有哪些呢? look into mirror 照鏡子 照鏡子其實就是看鏡子裡的自己,所以外國人經常用look in the mirror和look into mirror這兩個表達來表示照鏡子。
  • 美女為啥喜歡照鏡子?
    美女還是很愛美的,所以他們可是經常照鏡子哦。因為照鏡子可以看出鏡子裡的自己美不美,臉上的粉擦的勻不勻,所以美女還是特別喜歡照鏡子的。說實話,愛美是美女的天性,她們總是非常喜歡在包裡放個鏡子,然後就喜歡照鏡子,隨時隨地,拿出鏡子,然後照一照,感覺挺好玩的。都說愛照鏡子的人很臭美,確實是這個道理,那我們來看看美女都是怎麼照鏡子的。
  • 凌晨單獨照鏡子出現「詭異事件」,原來真相是這樣
    在畫面中,一個年輕女子登場,她聽說了凌晨以後不能單獨照鏡子的傳聞,偏偏就不信邪,於是她準備親身來做這個實驗。只見這個女子每逢夜深人靜的時候,她就站立在自家的鏡子之前,盯著鏡子中自個兒的樣子,嘴裡念念有詞的說道:「我是誰?我是誰?我是誰?我是誰?我是誰?……」每天要念叨上1000遍,她才去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