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不小心說漏嘴,我還要跟TA繼續做朋友嗎?
「切忌和同事做朋友」,大概是我們聽到過最多的職場箴言。我們與同事在一起的時間佔去一天時間的三分之一,可能都超過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朝夕相處,難免會產生友誼。然而職場如戰場,彼此之間的利益瓜葛使得大家都小心翼翼。如此,職場上是否能交到知心朋友?
我把同事當好友,她卻將我的秘密說漏嘴
阿z是A公司的新人,雖然畢業已有幾年,但身上依然學生氣十足,對人對事都特別坦誠。阿z剛入職就發現只有她和小萍兩位女同胞,而小萍又與阿z年齡相仿,且兩人同樣都是從家鄉小城市來到這座大城市的。諸多的共同點令她倆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然而工作不久,阿z就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來錯了地方。原因是她的直屬上級很容易將個人的情緒帶到工作中,哪天他的心情不好,阿z就會遭殃,本來完成的很好的工作也會被批得體無完膚。幾次下來,阿z深覺心力交瘁,有種伴君如伴虎的恐懼感。
小萍看阿z天天愁眉苦臉的,也會來關心一下好朋友的情況。阿z在這座城市本身朋友就不多,見小萍這麼熱心,便告訴小萍她實在忍受不了領導反覆無常的脾氣,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小萍安慰她,人都有自己的脾氣,調整好心態就好了。
萬萬沒想到的是,不出幾天辦公室的人居然都知道了阿z對她的直屬上級有意見,更被風聞的領導找來談話,問她是不是有什麼不滿,如果有請她當面說出來,不應該在背後議論。
阿z這才恍然大悟,是小萍走漏了風聲,才導致自己的事情人盡皆知,並影響了她在同事和領導面前的形象。而這些讓本來就狀態不佳的阿z更覺不適。
職場友誼為何如履薄冰?
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阿z的經歷,在職場上所信非人,一不小心就掉進別人挖的坑裡。人類是群居性的動物,渴望友誼是人類的天性。然而職場卻是一個講究嚴肅和競爭的地方,人們之間的關係並不易維持。有些人可能表面上與你特別親近,但背地裡卻不知道抱著什麼樣的目的在接近你;有些人可能跟你十分要好,但沒過多久TA就跳槽離職,渺無音訊了;有些人可能在工作上與你接觸比較多,但下班後就分道揚鑣,成為陌路人。諸此種種,不得感慨,要想在職場上結交好友,簡直難於上青天!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造成了職場友誼如此不堪一擊!
原因1、同事之間存在利益競爭關係,而且常常會成為潛在的競爭對手,誰都有可能在無形中擋住了其他人前進的路。比如與你同級別的同事,領導更重視你而不重視他,就有可能成為一段惡劣關係的導火索。 而且,與你朝夕相處的同事其實掌握了你大部分的情況,很有可能利用你的劣勢來贏過你。
原因2、同事與你同處一個圈子,有許多共同認識的人,倘若你與某位同事產生了摩擦,很有可能會影響一圈人對你的看法。尤其是剛入職的新人,如果眼力見不夠,一句話說錯,就會在無形間將自己的弱點暴露在那些圈子固定的同事群裡面,對於新人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如何處理職場友誼?
以上種種分析以及大家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許大家對職場友誼,會有退避三舍的感覺。然而,並不排除真的存在純粹的職場友誼。例如比爾蓋茨與巴菲特之間的友誼,一度被傳為佳話,他們的關係不僅僅是朋友,還是同事、合伙人、投資人與僱主。
更有研究表明,職場友誼的建立與維繫對員工自身的滿意度和幸福感的提升大有裨益,且能增進組織認同感與團隊凝聚力,幫助組織健康、高效發展。
在此,給徘徊在要不要建立職場友誼的小夥伴們一些忠告,幫助你識人,不僅讓你在處處有坑的職場明哲保身,而且還有可能收穫真正的友誼。
1、當你剛加入一家公司的時候,一開始與同事的關係一定要不遠不近,不要讓同事過多地介入到你的生活中,同理,你也不要太多介入同事的生活,有些忙對方沒有叫你幫,就千萬不要自作多情去幫,以顯示自己的好心。保持清晰的界線,安分守己才是上策,畢竟大家來到職場都是為了做事。
2、千萬不要和同事因工作的事情鬧僵。因為當你們都離開這家公司後,你們之間的利益糾葛就結束了,如果因為公事而鬧得不開心,以後再碰面難免尷尬,甚至會錯失一些隱性資源。
3、如果覺得一個同事和你三觀一致、志趣相投,那麼一定要經過職場的考驗之後,最後才成為朋友。千萬不能顛倒了順序,在尚未經過考驗時便交託真心,反而會讓他人握住我們的把柄。
寫在最後
渴望友誼是人類的天性,不應該被限制。但職場講究嚴肅和競爭,純粹的友誼可遇不可求,保護好自己是第一步。之後才能在志同道合的人中結交知心朋友,說不定還能遇貴人。而這一切的關鍵在於,你如何在職場識別出可以做朋友的人,在不影響職業生涯的同時,成為你值得信賴的好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