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離場,二十多年前的情懷電子雞你還養不養?

2021-02-15 極客公園

朋友,拓麻歌子了解一下。

只是過了個年,朋友圈裡曬自己青蛙兒子的人,好像突然不約而同地選擇斷絕母子關係,落寞的《旅行青蛙》就這樣背上它的小書包,踏上了無數過氣網紅都要走完的後半生。

且慢,如果你已經厭倦養育小青蛙,還願不願意嘗試養一隻名叫拓麻歌子的「電子雞」呢?畢竟,已經 22 歲高齡的這隻電子雞,當年可擁有過衝出亞洲,走向世界遠超如今小青蛙的輝煌呢~

瘋狂的「拓麻歌子」

用瘋狂來形容 90 年代的拓麻歌子一點都不為過。

塔麻可吉,或者叫拓麻歌子,這個名字或許會讓很多人一臉懵逼,但要說寵物蛋、電子雞,也許有不少 80 後、90 後們會立即恍然大悟,立即浮現出一個圓滾滾的遊戲機。

圖片來自 atpress.

1996 年 11 月,日本玩具廠商萬代推出了第一款電子寵物 Tamagotchi,它的日文名叫たまごっち(Tamagotchi),中文名的一種音譯便是拓麻歌子(還有個不太好聽的叫法是「他媽個治」),日文名其實是蛋(Tamago)+手錶(watch)的組合,這正是遊戲機的外形。放在當時,初代遊戲機這個小巧可愛的外表,多彩的外殼設定,吸引了相當多人(尤其是女生)的目光。

拓麻歌子的設定在今天看來非常簡單,三個按鍵能讓你餵養寵物、和它做遊戲、或者幫它打掃衛生。在遊戲中,你需要養育來自拓麻歌子星的外星生物,它會成長、變化甚至結婚生子,但假如操作不當,讓它生病,它也會萎靡不振甚至死掉,所以對很多人而言,這大概是第一次體驗到真實的「養成」過程。

圖自 atpress

如此簡單的遊戲,卻在發布之後引起重大反響,1997 年,發售半年的時間,安室奈美惠在一次綜藝節目中展示了自己的粉紅色拓麻歌子,明星們以交流飼養心得作為潮流(是不是想到之前的小青蛙了)。於是乎,這款本身定位為女高中生的玩具迅速在日本掀起熱度,1997 年 5 月,《紐約時報》在一篇報導中用「入侵」一詞形容拓麻歌子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不少人吃飯在玩,上學在玩,上班還在玩,而且成年人的瘋狂不亞於學生群體,在當時成了一種「拓麻歌子現象」。

「真實的寵物往往要多年時間才能長大,而拓麻歌子只需要幾天時間。」日本學者 Machiko Kusahara 談到拓麻歌子的成功時認為,人手一個甚至人手幾個的拓麻歌子,滿足了人的控制欲,而培育電子寵物也不用花費現實資源,這種特性讓它成為不少女孩子的夢想。

但這種瘋狂並不持久,兩三年後,拓麻歌子遊戲機帶來的新鮮感大不如前。而市場上新出現的《Pokémon》《數碼寶貝》等動漫作品也有了自己的電子寵物,相比拓麻歌子擁有更豐富且新奇的功能,拓麻歌子漸漸失去熱度。儘管隨後更新技術不斷推出新品,也無法重現當年的輝煌,這款玩具漸漸走向小眾。

《我永遠的塔麻可吉》遊戲截圖,圖自 Blog Uptodown EN

2016 年,隨著 20 歲生日的到來,萬代不但為拓麻歌子推出了 20 周年新產品,還醞釀著將它帶到移動平臺,這一次,新的電子寵物將作為一款免費遊戲登陸 iOS 和 Android 平臺,官方稱之為《我永遠的塔麻可吉》(My Tamagotchi Forever),並在最近確定登錄時間為 3 月 15 日。

一款二十多年前的遊戲,這一次將會以全新的方式出現在人們面前,不免讓人好奇,時過境遷,這樣老舊的養成遊戲還會不會讓玩家心動,並且廢寢忘食呢?

從養雞到養蛙的二十年

在即將「養雞」之前,我們不妨把目光看到一款和拓麻歌子有些神似的遊戲——《旅行青蛙》。

「我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旅行青蛙》在 2017 年年末掀起熱潮,除了隨性簡單的操作和清新的美術風格外,真正的核心其實是玩家和遊戲角色的養成關係。「乖兒子,給你買好書包了」「兒砸,你要的帳篷媽給你準備好了」,作為玩家,不少人在投入情感之後,很容易同遊戲產生天然的密切聯繫,儘管不用隨時隨地操作,但玩這款遊戲的人,總會時不時點開遊戲,看看自己的小青蛙有沒有給自己帶來驚喜。

圖自《旅行青蛙》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旅行青蛙》團隊策劃上村真裕子談到這款遊戲「顯露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儘管從玩法上,它是一款「waiting game」(等待遊戲),玩家不用打打殺殺,不用費心思操作,但培養出的小青蛙卻「千蛙千面」。正因為如此,玩家才會對於角色產生感情。另一個核心之處則是,遊戲角色並不受玩家控制,它的隨機行動讓玩家產生期待感,相比過去的養成類遊戲,這是非常不同的風格。

追根溯源,這種讓人們不用費心思操作,也能培養出具有個性化寵物的想法早在二十多年前的拓麻歌子上就已經出現,「讓人們在照顧、關懷某件事物中發現樂趣」正是二十多年前萬代女職員,提出拓麻歌子構想的真板亞紀的初衷。面對當時不景氣的日本經濟,擁擠的城市加上困難的生活,不少家庭處境艱難。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免不了會有想要飼養寵物但無法實現的願望,更不要說能把寵物天天帶在身上,看到這些潛在的想法,拓麻歌子面世,並大獲成功。

圖自 EMGD

時代大變樣,但真板亞紀在當時看到的社會問題卻和今天的我們沒有太大變化,這就不難理解,為何不止孩子,甚至包括成年人(尤其是中國玩家)會對這樣的遊戲突然痴迷。

情懷不能當飯吃,但往往卻能憑藉餘溫來發光發熱。

二十多年前的電子產品,放到今天早已進入博物館,不再被人們使用,但二十年前甚至更久遠時代的遊戲,依然讓不少人著迷,甚至會散發出新的光芒。

即便是 2018 年,也許依然會有不少孩子愛上拓麻歌子,這就像 1980 年代開始風靡的貪吃蛇、俄羅斯方塊、吃豆人、魂鬥羅、坦克大戰等無數經典遊戲,放在今天依然讓不少人回味無窮。這讓我想起在 2018 年的極客公園 IF 大會上,當我們在現場和觀眾們一起玩著經典的吃豆人、小蜜蜂時歡樂依舊,也許,這就是經典,它不會被時代淘汰。

編輯:Rubberso

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本文出自極客之選

看到下面的二維碼了嗎?這就是讓你制霸朋友圈的秘笈,趕快掃碼關注吧!

相關焦點

  • 養青蛙是什麼幹的?你說養青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養青蛙很佛教徒
    養青蛙是什麼?養青蛙是很流行的遊戲,當許多人玩養青蛙的遊戲時,他們覺得自己養了一個兒子,他們說偷青蛙養你是表達愛的意思,畢竟養青蛙是一種養育的遊戲!養青蛙是什麼意思?養青蛙也被翻譯成旅行的青蛙,這是一個ios系統遊戲,安卓系統被稱為旅行青蛙。養青蛙是一個小遊戲,被超級火治癒,《旅行青蛙》是《貓咪後院》製造商的另一項新工作,日語翻譯有旅遊歸來和旅遊歸來的意思,但他的發音也和青蛙一樣,是同一種語言有關的,可以說他相當聰明!
  • 養青蛙、偶像練習生...2018要迎來養成元年了嗎?
    粉絲為吳亦凡自製了一款《凡凡旅行》在《旅行青蛙》中,青蛙不用練級、不闖關。玩家只需要用手指滑動手機屏幕,收集更多的三葉草來購買道具,為青蛙準備好旅行背包裡的東西。至於青蛙什麼時候出門旅遊、什麼時候回家、去哪裡、寄回來什麼樣子的明信片、會帶回來什麼土特產……玩家統統管不著。在20年前,80後的小朋友也曾經沉迷一種電子寵物,沒有《旅行青蛙》這麼高級,它只是個單色生物。
  • 養青蛙的你,還記得十年前那隻QQ寵物嗎?
    而你只需要看著貓咪們,然後幫它們拍拍照片。雖然這款遊戲在國內的關注度不及《旅行青蛙》,但在全球範圍內也有不少下載量,該公司甚至還推出了真人電影《貓咪後院之家》。| 《貓咪後院》遊戲截圖其實像《旅行青蛙》這種養成類遊戲在日本遊戲中並不少見,1996年誕生的電子寵物「拓麻歌子」,當然不少人也叫「寵物機」算得上是養成系的鼻祖。
  • 如今養青蛙的這群人,二十年前也沉迷於拓麻歌子
    登陸qq,看見它健康地蹦出來和你打招呼,心裡就莫名高興。中二的初中開始嫌它煩,在網上搜著「如何殺死QQ寵物」,以前你盼著它不要生病,現在天天祈禱它快快生病,你越祈禱,它越是活蹦亂跳,在桌面上翻來翻去,叫你主人,對你賣萌。
  • 童年回憶的「電子雞」,你還記得嗎?
    它,是你曾經睜眼必須看到的第一個電子產品它,是你說要永遠照顧愛護的口袋小可愛它,是你曾經夢寐以求,卻十幾年忘記關心的夥伴它,就是拓麻歌子的「電子雞」,你還記得嗎?近期,寵物類遊戲可謂是火得不要不要的線上養雞、養娃、養狗...而轉眼間「拓麻歌子」已經22歲啦!
  • 《旅行青蛙》:一個電子寵物的進化史
    雖然《旅行青蛙》畫風變得可愛軟萌,遊戲承載平臺不一樣了,但還是讓靠譜君想起曾經風靡一時的電子寵物。怕很多人不了解,靠譜君科普下:電子寵物起初是一種具有三個按鍵的鑰匙掛墜,中央液晶屏幕顯示「寵物」當前的狀態。玩家通過按鍵給屏幕中的寵物餵食、清理糞便、陪伴玩耍……展現它生老病死的全過程。電子寵物最初在1996年推出,風靡全球,共計賣出了8000萬臺。這麼看來,《旅行青蛙》是不是就是電子寵物的進化版?
  • 《旅行青蛙》設計師說了:你養的"蛙兒子"其實是老公……
    這段時間風靡網絡的青蛙養成遊戲《旅行青蛙》讓大家提前體驗了一把為人母、為人父
  • 《旅行青蛙》攻略附中文版APP下載,教你養一隻愛回家的蛙...
    >近日一款日本手遊「旅行青蛙」登頂APP store免費遊戲排行榜並刷爆朋友圈,這款遊戲以養青蛙為主題,但大多數時候,你都見不到這隻青蛙。。。就這樣《旅行青蛙》一隻高冷又爆萌的小青蛙迅速佔領了小艾的心只是我家這個小蛙已經離家三天三夜了...
  • 青蛙都去旅行了,你居然還在家!
    我:養娃?自己都快養不起了!流行?就在我還質疑大家這個特殊的愛好時,真的發現大家都當了「媽」。一周前,朋友圈還在《戀與製作人》中和「紙片人」談戀愛,李太太、王太太的自稱,如今居然移情別戀養起了青蛙。值得一提的是,至今《旅行青蛙》這款遊戲還沒有開發出適合iOS系統的漢化版本。
  • 《旅行的青蛙》
    我家呱呱出去一天了怎麼還不回來我家呱呱看書看了一天了怎麼還不出去我家呱呱一回來就背著我寫信也不讓我看……雖然沒有漢化版本,但《旅行青蛙》的玩法簡單,非常容易上手。在遊戲裡,你有一隻寵物青蛙,你的主要任務就是收集三葉草,以及為青蛙準備出門的食物和行李。而青蛙就是待在家裡,看看書、寫日記、吃飯、削木頭,然後出門旅行,遇到旅伴,帶回土特產,寄你明信片……對於青蛙的任何舉動,你沒有幹涉的權利,你只能看著,或者等著。
  • 這款養青蛙的遊戲,可能把你的人生也展現出來了
    現在,這款遊戲的浪潮還沒過去,另外一款遊戲又刷屏了。這是一個來自日本的,養青蛙的遊戲,叫做《旅行青蛙》。不過這還不是小藍對這款遊戲感觸最深的地方,畢竟我這樣的直男,不太可能會母愛泛濫,關鍵是,這款遊戲讓朋友圈的人都變了,感覺生活在一群有孩子且母愛泛濫的大媽身邊。
  • 談談最近很火的養青蛙遊戲
    文  丨  涼生先生最近網絡上出現了一款養青蛙的遊戲,我實在朋友圈發現的,截圖很可愛、很爆笑、這款遊戲是遊戲日本貓咪後院遊戲製作團隊製作的新的一款遊戲
  • 《旅行青蛙》為什麼會火?
    《旅行青蛙》為什麼會火?作者:yuhan「寒冬臘月裡,聽取蛙聲一片。」這句聽起來有些季節錯亂的話,卻是最近一段時間的真實寫照。近期,有一款小遊戲火爆了朋友圈——《旅かえる》(旅行青蛙),是由日本Hit-point公司研發的模擬養成放置類手遊。
  • 文末有福利 | 你養的青蛙明星也在養,只不過他們更願意將「青蛙」穿出街
    從養「老公」到「養青蛙」,短短幾天,熱門風向標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刷爆了朋友圈的「呱兒子」簡直操碎了無數小夥伴的心。
  • 2分鐘玩透《旅行青蛙》 | 讓你養的蛙崽崽給你寄一堆明信片,最後乖乖回家!
    西姐最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機看看我養的蛙兒子回家了沒有
  • 《旅行青蛙》設計師:「蛙兒子」其實是老公......
    這段時間風靡網絡的青蛙養成遊戲《旅行青蛙》讓大家提前體驗了一把為人母、為人父盼兒歸來的「空巢老人」的心情你有沒有和朋友一起最近《旅行青蛙》設計師出面澄清其實這款遊戲的初衷不是盼兒歸來而是思念丈夫!也就是說天天收草、準備食物、時時掛念卻養了一個「不愛回家的野男人」?
  • 你們愛不惜手的《青蛙旅行》遊戲,居然是日本的「生育意願測試器」!
    據說,如果連續玩這個遊戲超過一周,會被默認生育意向8級以上,後臺會給你發送一封3500字的長信,鼓勵你親自生一個娃······日本為降低少子化真的操碎了心 ?不知道你玩上一周了嗎?話說,如果玩家是男性······?!也許就是承載著這個意義,青蛙旅行這款遊戲在日本並沒太受歡迎。
  • 旅行青蛙中日文翻譯對照表一覽_青蛙中日文翻譯攻略
    旅行青蛙中日文翻譯對照表哪裡看?日版旅行青蛙很多人都下載了,但也有很多人因為看不懂日文不能繼續遊戲而刪了,比如小編,那麼看不懂咋辦呢,接下來一起來了解下吧!   》》》》點擊下載【3733遊戲盒子】進入APP搜索【旅行青蛙破解版】即可暢玩漢化版、無限獎券哦!
  • 旅行青蛙離家出走了,讓我們偷偷看看它的家!
    《旅行青蛙》這款遊戲中玩家能做的僅僅是收收三葉草(遊戲貨幣)和給青蛙兒子準備好旅行用的乾糧和別的旅行用品,剩下的就是抱怨我的呱怎麼還不回來,我好想我的呱啊.當然,這款遊戲玩點除了能讓玩家跳過戀愛結婚等步驟直接體驗到養崽兒的心情之外還有寫真收集。青蛙在出門旅行時或旅行歸來時可能會帶給玩家各種各樣的寫真。
  • 還玩跳一跳?現在流行養青蛙!這份攻略請收好…
    ——「哎喲,兒子怎麼還沒回家!」印象君查了一下原來大家是在玩一款叫做《旅行青蛙》的「佛系」遊戲和之前的《貓咪後院》養貓差不多這次是幫青蛙準備行囊、看它生活通過收集三葉草去商城買東西有食物、幸運符、道具青蛙帶著這些東西就會出門旅行然後旅行途中會郵寄照片回來還會給你帶當地的土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