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青蛙、偶像練習生...2018要迎來養成元年了嗎?

2021-02-11 Aha Videos

2018年剛剛開始,一大批90後在短短兩個月內,就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兩件事:結婚生子。


老公有四個,孩子是青蛙。


身為一個遊戲女生,跟老公培養感情全靠錢,為了能跟總裁大人約會只能咬牙氪金。跟娃(蛙)兒相處全靠等,天天捧著手機,嘔出自己一顆老母親的心。


好的時候,接完老公電話又能收到兒子從遠方寄來的明信片。慘的時候,無數妙齡少女慘變空巢老人,身邊空無一人。



手機是什麼?那只是沒有靈魂的一個空殼子。


虛擬世界的母愛


繼《戀與製作人》這款女性向養成遊戲火爆後,《旅行青蛙》(旅かえる)又成為了國內遊戲的黑馬。



說是黑馬一點都不過分。1月20日,這款沒有做過宣傳、連官方漢化版都沒有的遊戲,登頂了中國App Store免費榜。


一個星期內,《旅行青蛙》的搜索數比吳亦凡高出20倍


《旅行青蛙》在「遊戲版豆瓣平臺」 TapTap的評分中,高達9.6分,吊打一大批獨立遊戲。蛙蛙的火爆,已經被山寨廠商盯上了(好像是個平常事),將流行的「跳一跳」和青蛙形象作為結合,標價30元。這款遊戲一度登上了中國App Store付費榜。



《戀與製作人》是養成遊戲,《旅行青蛙》嚴格來講是一款放置類遊戲,國內平臺通常會把這兩種類型放在一起。跟現在流行的「衝頂大會」和「王者榮耀」不同,養成放置類遊戲並沒有強烈的競爭機制,除了強氪金用戶外無需顧忌排名和積分,不需要技術門檻,誰都能玩,誰都在自己的範圍裡得到遊戲樂趣。


《旅行青蛙》的同人系列為推廣遊戲起了很大作用


粉絲為吳亦凡自製了一款《凡凡旅行》


在《旅行青蛙》中,青蛙不用練級、不闖關。玩家只需要用手指滑動手機屏幕,收集更多的三葉草來購買道具,為青蛙準備好旅行背包裡的東西。


至於青蛙什麼時候出門旅遊、什麼時候回家、去哪裡、寄回來什麼樣子的明信片、會帶回來什麼土特產……玩家統統管不著。


在20年前,80後的小朋友也曾經沉迷一種電子寵物,沒有《旅行青蛙》這麼高級,它只是個單色生物。


哪怕是上課的時候,書包裡傳來細微的「嘀嘀嘀」聲,就趕緊把寵物蛋掏出來,左手單臂擋住老師的目光,右手緊急操作,給電子寵物餵食。


電子寵物是一個只有三個按鍵的小型玩具,屏幕會顯示寵物當前的狀態,飼養者只需要按三個鍵,就能給寵物餵食物、打掃糞便和陪它玩耍。最戳心的是,電子寵物會因為疏於照顧而面臨死亡。


這款掌上寵物「拓麻歌子」由日本著名玩具商萬代公司在1996年11月推出,全球共賣出8000萬臺。傳到中國後,大家都愛叫它電子雞。


為了慶祝拓麻歌子誕生20周年,萬代推出第一代拓麻歌子的復刻版


在當時那個缺乏娛樂的年代,有能捧在手心裡,隨時關愛的寵物,讓日本人乃至全世界的人都為之瘋狂。比如學生為了不讓自己的電子雞餓死,就偷偷帶到學校去。一節課下來,時不時就有人趁老師轉頭之際,低下頭安撫電子雞。


為了不影響學生的成績,不少學校禁了電子雞。但沉迷電子雞的學生仿佛癮君子,學校不讓帶,就算遲到早退也要照顧好它,這些情況被反映給了製造商萬代公司。


所以設計第三代「拓麻歌子」時,萬代加入了暫停和靜音功能。沒想到這項調整又被人指責會對兒童產生誤導,讓他們誤以為生命即使被暫停也不會有什麼損失,從而導致虐童等後果。


這樣的論調未免太過極端,卻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虛擬世界對現實生活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走過二十年,玩家已經學會了「入戲快,出戲快」,但對養成遊戲的熱情卻越來越濃烈。拿這半年的百度指數來說,「養成遊戲」的搜索量在1月逼近4500,在前幾個月裡,最高不過2000。


人是群居動物,都不願意孤單,比如《戀與製作人》的電話和朋友圈設置、《旅行青蛙》的不可預知性,都能帶領玩家走入廠商設計的圈套中。所以哪款養成遊戲的細膩程度最接近真實,用戶就會以時間和感情投入,作為對遊戲的反饋。

X

——

姨母笑·親媽粉·雲養娃



虛擬寵物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幻覺:我無需付出太多,就能得到陪伴。


電子雞向飼養者索求餵養,《旅行青蛙》中需要你為它收拾行囊時彈出的感嘆號,在這個時刻,它同任何一隻在腳邊蹭來蹭去求食的貓狗毫無差別。當人們向虛幻世界投入精力、關注和感情後,它會更加真實。


現在,整個網絡社會都升騰起一種由自豪、歡樂、擔心、糾結、操心、滿足等各種感覺雜糅而成的母性光輝。並且產生了姨母笑、親媽粉和雲養娃等衍生詞彙。


《旅行青蛙》的風靡,為母系娛樂加了最旺的一把火。



姨母笑,啟動這個詞彙的鼻祖人物是韓國綜藝裡的宋民國,現在的扛把子是屁股臉女孩「小剛幾」。


他們年齡小,眼神單純,是可愛系表情包的主要生產商,合理「食用」有保持心情愉悅,漂洗生活煩惱的功效。




當你看到宋國民或者小剛幾的照片時,眼睛會不自覺地眯成一條縫,嘴角上揚,內心還有一絲喜滋滋。這個表情出現在自己臉上時,你就可以轉發微博:我露出了姨母笑。



姨母笑聚集地是《爸爸去哪兒》這樣的親子節目。有數據顯示,女性討論者佔大約77%,而男性用戶只佔其中的23%。


從年齡段分布來看,尤其以90後最為突出,達到74%,遠超70後和80後。這類觀眾都覺得自己挺年輕,不願意當媽,當個姨母享受孩子的童真可愛,又不用付出什麼,這是最低層次的母性表現。


親媽粉的誕生,上升到了走心階段。她們的主要表現就是操心、老操心、操碎心。


拿親媽粉最多的團體TFBOYS舉例,她們時時關註明星的一舉一動:王俊凱喜歡冰島,親媽粉就在冰島的機場承包廣告;王俊凱說有雙翅膀就好了,明明只是童真發言,親媽粉就包下一家噴氣式飛機在天上留下自己「兒子」的名字;王俊凱說想知道宇宙的樣子,親媽粉就放了載著他畫像的火箭到太空。



除了有求必應,她們對自己孩子的事業有嚴格的規劃。某個活動不利於王俊凱的對外形象、某個綜藝產生了對王俊凱不好的熱搜,她們會把矛頭直接對準經紀公司。寫小論文、做長圖,檄文一篇篇,背後都是親媽粉的苦心。這感覺就像小時候開家長會,自己孩子成績下降了,她們首先會問老師「為什麼沒有把我家孩子教好。」


親眼見證三小隻一步一步成長為夢想中的樣子,這種「養成感」也是TFBOYS粉絲的精神支柱。有錢又有閒的「親媽飯」們對TFBOYS的理想主義幻想,投射出的她們自己對子女的期待。如果孩子不符合預期,脫粉就好。


一條內容為TFBOYS成長的微博,轉發上萬,轉發詞裡「養成和長大」這兩個字出現最多


雲養娃,是最接近現實養娃的形式。跟「姨母笑」不同,雲養娃享受的不止是某個可愛的表情包,她們更享受養成的過程。這個對象可以是明星小孩、或者是親戚家的小孩。閒著沒事就視視頻、寄寄禮物、購買明星孩子出的周邊,但是自己堅決不會養。


事實上,這些乾爹乾媽不僅是沒有育兒經驗的年輕人,有些人甚至連戀愛都沒有談過。


不管是養娃、養孩子、養明星,任何養成遊戲都有一個本質性的共同特徵:寵物寄託著玩家的情感,它滿足並且釋放了參與者的母性,和需要慰藉陪伴的孤獨感。


在養成遊戲的世界裡,不用被親密關係束縛。這種孤獨感的滿足,只需要恰恰好——帶來情感體驗,同時又規避了真實相處帶來的一系列「麻煩」。


現實中你無法讓一個孩子從生活裡消失,但在虛擬世界,點擊視頻右上角的叉子、關上手機,生活就又是自己的了。


可見,孤獨和自私,才是虛擬世界的母愛關鍵詞。


現實比虛構更精彩

微博:@Aha視頻 | 微信公眾號:ahavideos

如需轉載或合作,請在後臺回復【轉載】


魔幻·麥當勞 | 演義·北京路權 | 記錄·三和大神 | 獵奇·奶奶廟 | 凌晨·一人火鍋 | 偏執·富豪撿垃圾 | 爭議·放生黨 | 會玩·抓娃娃 | 消費·毒蛇手術 | 直播·打賞大哥 | 自述·殺馬特之父 | 掰頭·相親角 | 喝大·CEO酒局 |  醉鬼·聊人生 | 命運·鋼絲男孩 | 2點· 加班狗 | 溫暖·陌生人的信 | 高考·少小離家 | 探秘·鬼市 | 沒勁·潮流展 | 作死·敬漢卿 | 失戀·博物館 | 記憶·消失的小店 | 守望·自殺勸慰者 | 選擇·長藤鬼校 | 百態·破產富二代 | 90後·脫髮 | 演員·小戲骨 | 不安·留學生 | 酒店·明星夢


相關焦點

  • 《偶像練習生》開播褒貶不一,粉絲經濟下的偶像「養成」之路任重道遠
    在粉絲+明星+娛樂公司的加持下,愛奇藝此番聯合國內百餘家經紀公司推出《偶像練習生》,會是集百家之力,得最佳結果嗎?《偶像練習生》作為中國首檔偶像男團競演養成類真人秀,第一次讓「練習生」這個群體更加具像化的進入觀眾視野,也為眾多懷有出道夢的練習生提供了機會。
  • 愛奇藝《偶像練習生》:專注「偶像養成」,打造青年榜樣偶像
    《偶像練習生》的出現,恰恰滿足了很多人對於偶像的新訴求。截止目前,這檔偶像養成類節目的網絡播放量已超5億,微博話題閱讀量突破33億。來自31家經紀公司的練習生們也從「小透明」變成了坐擁幾萬到幾百萬粉絲的新生代偶像。普羅大眾紛紛變身全民製作人,因他們的偶像在節目中的表現而激動、落淚,甚至領悟到人生的新境界。
  • 張藝興開公司培養練習生,內娛養成進入2.0時代
    據鏡像娛樂統計,向《青春有你2》輸送選手的公司中,1/3皆為2018年及以後搭乘偶像元年「快車」成立的新公司。訓練生練習時長兩極分化嚴重,經驗豐富的曾在韓國練習、出道,剩下的大部分都從MCN機構、影視公司、音樂公司跨界而來,作為偶像的唱跳經歷空白。《少年之名》的84位選手中的30位「回鍋」,藏著不少選秀「遺珠」。
  • 虛擬偶像要出道,留給「偶像練習生們」的時間不多了?
    對於愛奇藝而言,推虛擬偶像,算是「形勢所迫」。從國內公認的選秀元年2018年到今年,國內選秀市場熱度的「續航」並不強。愛奇藝自「偶像練習生」之後相繼推出了「青春有你1、青春有你2」等,但不論是從節目熱度,還是成團以後,團內成員的商業價值來看,都不如第一季的「偶像練習生」。
  • 選秀節目迎來「大混戰」,偶像、導師、粉絲還夠用嗎?
    最近,各大視頻平臺發布了2021年的新綜藝計劃,其中,多部選秀節目的定檔消息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粗略統計下來已有六七檔節目正在籌備中,在今年兩檔女團選拔節目收官後,明年將迎來不少以男團為主的選秀節目,有網友評論:偶像、導師、粉絲還夠用嗎?
  • 誰的成功誰的夢——「偶像養成類真人秀」粉絲文化初觀察
    同類型節目在國內的火爆,以2018年的《偶像練習生》(愛奇藝)、《創造101》(騰訊)為起點,這一年也被娛樂產業看作是「中國偶像製造元年」。2019年《青春有你》《創造營2019》《以團之名》在網綜市場繼續保持優勢,今年首先火熱上線的《青春有你2》和預熱中的《創造2020》《少年之名》,也透露出各製作平臺試圖延續這一類型熱度的商業意圖。
  • 偶像練習生獲得一票的人是誰 張藝凡是誰個人資料介紹
    偶像練習生最新一期全體練習生票數匯總的時候張藝凡只獲得一分,這讓網友很是不解,那麼張藝凡是誰?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關於張藝凡個人資料微博介紹。偶像練習生獲得一票的人是誰張藝凡在《偶像練習生》最新一期全體練習生票數匯總的時候,其中,張藝凡只拿到了1分,那麼偶像練習生張藝凡為什麼只得1分?
  • 《美少年學社》養成偶像 打造下一個"張藝興"
    偶像養成已經成為娛樂圈走紅的新通道,鹿晗,吳亦凡、張藝興等都是在經歷「練習生」生涯之後才晉升為備受粉絲矚目的愛豆。然而走紅的第一步,入選成為一名練習生也並不容易,張藝興17歲就出國當練習生,每天除了睡覺就是練舞,他的腰傷就是因為綁著沙袋練舞導致的。古有少林寺和尚綁沙袋習武,今有張藝興綁沙袋練舞,我藝興真是厲害咯!
  • 「養成」TFBoys「速成」張藝凡:時代峰峻的雙向「偶像實驗」
    頂著「TFBoys師妹」光環的張藝凡,會在《創造營2020》出道嗎?在《創造營2020》的參賽選手及經紀公司名單中,首次下場的時代峰峻引人注目。樹立了國內偶像養成標杆TFBoys之後,時代峰峻也成功躋身知名偶像經紀公司之列,在多地開展分部,不斷擴大自身商業版圖。
  • 平臺壟斷造星下,養成系愛豆的困境與突圍
    五年過去,TFBOYS的飛升與成功似乎成了不可複製的經驗,隨後《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創造營2019》等偶像選秀類節目的出現再次分食偶像市場,政策調控、舞臺缺少,BOYSTORY和時代少年團等養成系愛豆,該如何面對他們的困境,又如何完成突圍?
  • 那個夏天,對偶像練習生對ninepercent有遺憾嗎?
    偶像練習生開啟了國內的偶像元年,那時候一切都是剛剛起步,愛奇藝也是摸石頭過河。雖說有些劇本和人設但還是不夠成熟。對比現在的選秀節目套路的模式總覺得少了些青澀和真實。現在還記得出道時ninepercent霸佔了當天的熱搜榜,出道夜少年們眼中仿佛有星光,粉絲也堅信著這個團體將會成為國內第一男團。還記得下了晚自習飛奔回家,在屏幕前跟著熱淚盈眶。
  • 偶像養成真人秀那些遺珠選手,只有錢正昊逆風翻盤
    不過也有網友覺得,類似於THE9這樣的限定式女團沒有什麼未來,與其被「綁」在一起兩年,還不如單獨努力兩年,或許還能迎來出頭天。 2018年,《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將偶像養成類真人秀推上高峰,蔡徐坤,範丞丞,楊超越,孟美岐,吳宣儀等人因此聲名鵲起,但是節目裡也有很多像乃萬,金子涵,王承渲這樣的遺珠選手,TA們離成團出道僅一步之遙,下面一床情書不妨來扒扒TA們在參加完比賽後的生存現狀吧。
  • 王子異,從「偶像練習生」到「潮流製造機」,很硬核!
    2018年4月,王子異在《偶像練習生》競演選秀中,憑藉獨特的個人魅力與出色表現順利出道。突如其來的成團走紅,讓關注目光在一夜間聚焦。這個原本安靜不善言辭的大男孩,成為了眾多粉絲追捧的偶像。「佛系男孩」其實很硬核只有23歲的他,有一個和年紀很不符的稱號,佛系男孩。
  • 偶像練習生小鬼真名叫什麼個人資料 小鬼被淘汰了嗎
    偶像練習生小鬼暫時還沒有被淘汰。小鬼因為嘻哈因為某垃圾被連累被剪掉快本幾乎全部鏡頭,其實真的替他冤枉。看他一本正經說嘻哈就是要唱有愛的東西忍不住微笑起來。是個在愛裡長大的孩子啊。所以眼神那麼清澈。嘻哈沒有錯,音樂沒有錯,錯的是某些人。偶像練習生最新一期已經播出,許多網友紛紛表示不要淘汰小鬼,否則還看誰,就因為嘻哈,小鬼在快本的鏡頭都被剪了簡直氣笑了,只希望不要被退賽,畢竟上次輸得完全莫名其妙排名那麼高,如果淘汰,偶像練習生真的不會再看了。
  • Tap評分8.8,《星光創造營》打造偶像天團養成記
    雖然2020年作為偶像養成真人秀的鼎盛之年,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偶像還是遙不可及,為了能夠讓龐大的「媽媽」團有一個新的歸宿,《星光訓練營》為此孕育而生。《星光訓練營》原名《偶像天團養成記》,這是款由608 factory開發,檸檬醬遊戲發行的產品。
  • 最美新生代偶像,《偶像練習生》他脫穎而出,19歲拿到年度金曲獎
    2017年,參加愛奇藝Hip-Hop音樂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參加《偶像練習生》正式出道。王琳凱人稱"小鬼",人如其名,古靈精怪,很重感情,對音樂持有認真的態度,唱歌跳舞更是樣樣精通!自從參加了《中國有嘻哈》和《偶像練習生》後,王琳凱逐漸走進大家的視野,並加入男團NINE PERCENT而正式出道。
  • 優質練習生稀缺背後,80家公司鏖戰偶像江湖
    從2018偶像元年開始到2020,至少8檔「101」系節目播出,也就是說最少800名練習生曾出現在觀眾視線裡。自《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爆紅後,每檔類似節目都會收到上千份報名表。在這背後是數量越來越多的參與者。如果說三年前還是專業玩家的市場,現在市場已經被無限稀釋和放大,節目中的「練習生」出身不再拘泥於專業的偶像經紀公司或者影視公司。
  • 國內偶像經濟是偽命題嗎?
    R1SE男團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偶像「爆雷」元年如果說2018年《偶像練習生》的熱播,將中國帶進了「偶像元年」,那麼, 2020更讓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選秀偶像們的頻頻2018年5月,正是《偶像練習生》播出結束,《創造101》正熱播的當口,麥銳娛樂在這兩檔節目中均輸入了人氣選手,但其CEO王叢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卻感受到了焦慮:「包括麥銳在內,這個行業大部分的公司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新人的成長速度要遠遠高於公司。」
  • 《偶像練習生》,明年最辣眼睛綜藝預定
    愛奇藝說要打造《偶像練習生》的時候罈子都驚呆了,這LOGO、這賽制,不就是罈子剛剛才勤勤懇懇狗完的《Produce101》嗎?《produce101》《偶像練習生》《Produce101》是韓國電視臺Mnet推出的一檔音樂選秀類節目,簡單地說呢,就是由韓國各大娛樂經紀公司選送自家的優秀練習生,並且在為期11期的節目裡,練習生們每期進行主題競演,按照人氣高低淘汰選手,走到最後的11名練習生就可以成為一個限定組合,開展為期一年的活動。
  • 中國養成系偶像:TFBOYS漸行漸遠,德雲天團越來越火
    而倘若將目光放得更寬泛些,我們卻能在紅極一時的養成系偶像團——例如TF家族——身上找到他們間的不少共同點。同為「養成系」,TFBOYS前有三小隻坐擁頂級流量,但二代團三代團「養」了多年依然難「成」;反觀德雲社,雲、鶴、九、霄師承一脈但各具特色,嶽雲鵬、張雲雷、欒雲平、孟鶴堂、張鶴倫、楊九郎、尚九熙……甚至是95後的霄字輩秦霄賢,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