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表現的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問題在這裡

2020-12-14 大眼睛媽咪

掌握好責罵與訓斥的方法與技巧,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與效果。不當的責罰,不知不覺中會傷害孩子。

孩子更需要呵護和關愛

文‖大眼睛媽咪 文章是原創性文章,歡迎您的分享和關注!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因為教育方式的不當。或者是父母在平時生活中沒有過多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幹涉。那麼在孩子生活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表現的不自信,缺乏安全感。

有的孩子從小過於寵溺,家長們不捨得孩子幹這個幹那個。對孩子有了太多的幹涉,這樣會養成孩子懶惰的心理。慢慢來形成了,只要沒有什麼就得,家長要只要什麼做不好,就讓家長來做的心理。

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有鍛鍊自信意識

孩子表現的不自信,缺乏安全感,通常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01.還沒有開始做事情,就已經退縮。

一個事情,孩子還沒有開始做。孩子就開始找各種理由說自己不行,說自己做不好。這樣的孩子是很嚴重的缺乏安全感和不自信的孩子。

平時在孩子生活中,如果家長過多的挑剔孩子身上的毛病。或者是說很多時候把孩子的小問題給無限放大,這樣也會導致孩子沒有自信,缺乏安全感。家長對孩子總是無畏地誇獎讚美孩子。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好,容易產生自滿的情緒。如果萬一在將來的生活中,遇到不順心了,孩子就會感到自卑。就會覺得自己突然不行,一下讓孩子陷入了一蹶不振的境地。慢慢的會讓孩子產生一種嚴重的心理障礙,自己覺得自己誰都不如。

事情還沒開始做,孩子就開始退縮

太過誇獎會讓孩子不敢面對失敗,害怕失敗。如果平時總是愛挑剔孩子身上的毛病,讓孩子慢慢的不自信。不管是哪一方面都是不好的,都不可取。

02.喜歡給自己的失敗找各種理由

其實在成長過程中失敗大家都有遇到過的。不僅僅是孩子,大人也有失敗的時候。適當的失敗會激發孩子的動力,也能觸發讓孩子積極向上的品性。如果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是遇到失敗,而沒有得到家長的及時疏解。孩子就會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在很多時候可能家長自己都沒有注意到。

給失敗找理由

孩子喜歡給自己的失敗找各種的理由,覺得不怪自己是別人的原因,或者是這個題太難了。一般這樣的孩子都是缺乏安全感和自信的表現。甚至不敢去面對自己的失敗,如果一次次的失敗的打擊,有可能會讓孩子更加的厭惡生活,厭惡這個社會。對孩子將來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03.做事情太過緊張

孩子在生活中是天真的活潑可愛的。但是在孩子身上的過程中,如果家長平時疏忽了對孩子的管教,或者是對於孩子管教太過嚴厲。有的時候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還沒有開始做,或者是在做的過程中表現得非常緊張。這樣的孩子也是不自信的表現。

做事情表現的比較緊張

那麼家長怎麼做能夠幫助孩子找到自信?讓孩子有安全感。

01.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多和孩子進行心靈溝通

很多家長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疏忽了對孩子的關心。更多的時候是孩子在遇到困難或者是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家長們一味地責備,一味的說孩子不行。慢慢地讓孩子產生了不自信。

多和孩子溝通,會讓孩子自信

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難免的,有的時候孩子可能想說,而家長因為某些事給打斷了。家長要放下自己的心態,去天下孩子一天生活中遇到的事情,遇到的人和事。如果孩子遇到困難或者是不解的問題,家長要對孩子進行及時疏導。這樣對孩子做到防患於未然,否則哪天孩子有了不好的行為,家長還可能處於不懂或者是蒙然不知的狀態。

和孩子的心靈溝通,其實可以通過一些小遊戲進行心理測試。有的時候孩子遇到問題了,或者是困難,不願意和家長進行分享。可以通過一些遊戲測試去測試孩子的心理,家長去扮演遊戲的角色,慢慢的就打開了和孩子溝通的窗口。

自信也會讓孩子睡眠質量提高

02.生活中對孩子進行誇獎和批評對等教育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對孩子進行一味地誇獎,或者是一味地否定。這樣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一味的誇獎只會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長處,而看不到自己的短處。稍微有一點成就,孩子就會陷入了自滿。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萬一哪天遇到點挫折,就會讓孩子的心理受到嚴重的傷害。

多孩子也要批評和誇讚對等教育

一味地否定孩子去挑剔孩子,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如別人。心理嚴重產生強烈的自卑感。不管是人或者在事務上都缺乏一種安全感,對孩子將來的成長也是非常不利的。

家長做到在生活中對孩子進行誇獎和批評的對等教育。孩子對了就要誇獎,孩子錯了就要批評。不要一味地誇,也不要一味地批。慢慢地讓孩子對對錯有了認知,哪怕有些事做錯了,當時家長提出來孩子是不高興的,那麼家長為了孩子將來的考慮也要去提。當然要注意自己的方式和方法。

自信也是從小養成的

【溫暖寄語】: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多關心孩子。關心孩子是關心孩子的生活和健康,而不是一味的去寵孩子。所以說,家長一定要掌握好這個度。只要讓孩子建立起自信,有安全感,才能讓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有更好的成就。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可聯繫刪除。

今日話題:你們家孩子有過缺乏安全感和自信的表現嗎?歡迎討論。

大家好,我是大眼睛媽咪。如果您在育兒的過程中有任何的困難或者疑惑,都可以隨時聯繫我,給您最專業和最耐心的解釋和回答。願在育兒的路上伴您左右,與您共同見證孩子的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缺乏安全感的10大表現,你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嗎?
    大家好,我是楊楊媽,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孩子安全感的問題,你的孩子會不會缺乏安全感,有沒有讓你覺得很敏感呢?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媽媽跟我說感覺自己的孩子很沒有安全感,雖然她每天都在陪伴他,但是孩子好像很多東西都不太敢做,很多事情不能獨立完成。
  • 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媽媽千萬別訓斥,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在具體言之,安全感其實就是一種心理狀態,當獲得安全感時,我們會變得自信以及穩定;當缺乏安全感時,我們則將變得敏感多疑。其實不僅僅是大人,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更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而如若幼時缺乏安全感,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安定感和幸福感,還會影響孩子人格的形成。
  • 孩子缺乏安全感怎麼辦?父母做好這3點,給孩子建立安全感
    沒想到說完孩子還是這樣,從來沒有想著去改正。後來和一個心理醫生聊天的時候,她說到了自家孩子的症狀,醫生這時候說孩子是不是缺乏安全感?你們小的時候和孩子相處時間多不多?問了很多,她才發現原來是自家孩子心理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尊重孩子本身的生長發育狀態,卻忽視了孩子在心理上所遭受到的創傷。實際上,當孩子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就已經暗示他們缺乏安全感。
  • 孩子暴躁易怒,缺乏安全感怎麼辦?父母要教育孩子有自信、能擔當
    父母在養育孩子上,都會捨得大力投入,給孩子以最好的物質條件,卻在很多問題上忽略了孩子內心的需求,給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了傷害,嚴重的,甚至讓孩子極度的缺乏安全感,最終影響孩子的一生。作為孩子最重要的監護人,父母需要及時掌握孩子的成長信息,判斷孩子的成長方向,解決孩子的成長問題。
  • 孩子有這三種表現時,說明他可能缺乏安全感了,很多家長都忽視了
    其實許多時候,孩子在缺乏安全感時,是會有相應的表現的,只要家長們多加注意就能夠及時的發現。當孩子有這三種表現時,說明他可能缺乏安全感了,很多家長都忽視了,這是需要重視的。分析一.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三種表現1.
  • 孩子這4種行為,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家長別不上心
    在我們看來,這樣的女孩是那種不缺乏安全感的人,但卻巧巧相反。在和朵朵熟悉以後,才發現這個女孩是十分缺乏安全感的。而與朵朵相反的一個女孩豆豆,無論是在生活和學習中都沒有表現如朵朵一樣的獨立。但孩子一但變得開始討厭和父母在一起,變得沉默寡言,這就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 孩子睡覺時的幾個表現,說明內心缺乏安全感,家長鬚及時彌補
    4、睡覺時頻繁驚醒如果寶寶睡覺時總是頻繁驚醒,且很難進入深度睡眠狀態,說明內心安全感不足,很難心無旁騖地入睡。安全感是幼兒心理健康發育的基礎,如果家長發現自家孩子睡覺時存在如上幾種情況,一定要提高警惕,與此同時,孩子還可能出現如下幾種表現。
  • 若孩子有這6種行為表現,說明他可能缺乏安全感,父母應引起重視
    孩子從出生到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如何養育孩子是門學問。單純把孩子養大,只給孩子提供物質條件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孩子在精神上的教育就比較困難了,一直是父母最棘手的問題,因為他們也都是第一次當父母,缺乏教育經驗。
  • 孩子有這5種表現,說明他們缺乏安全感,家長要予以陪伴
    並且情緒還總是不穩定。在準備給他餵食時,媽媽回廚房拿輔食,就把餐具先放在寶寶的座位上,回來時,就看到孩子在哭,餐具被掀落一地。他看見媽媽離開的時候很著急,想以哭聲引起媽媽的注意,讓她快點回來。因此,媽媽白天被他折騰得十分疲憊,到了晚上,只能由同事接過重擔了。其實歸根到底,這是寶寶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 孩子的這三種表現,證明「缺乏安全感」,家長們要給予保護
    本來以為是孩子比較小、怕羞,所以不愛多言。以為隨著年齡增長,這種情況會有所好轉。漸漸地家長們會發現孩子的「害羞」情況並沒有好轉,上了小學還是不愛說話,連老師都反饋了這些問題。這時候家長才發現事態嚴重,其實孩子不是怕羞,只是缺乏安全感而已。
  • 孩子太依賴父母,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前兆,家長要早了解
    他每天都生活在壓抑的家庭氛圍中,開始變得沉默寡言,他即使肚子餓,寧願忍著,也不敢告訴媽媽。凌霄由於極度缺乏安全感,經常整晚睡不著覺,好不容易睡著又總是做噩夢,他患上了抑鬱症,直到成年後依然服用藥物治療抑鬱。
  • 女朋友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是不是所有女孩在談戀愛的時候都沒有安全感?是的,只要她愛你,她註定永遠沒有安全感。當你發現她沒有安全感的時候,就說明在這段關係中你是起主導地位的人。你的喜怒哀樂,無時無刻不牽動著他的心。她缺乏安全感,你就會特別累。
  • 心理學家: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遭遇什麼?一生卡在「彎路」上
    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心理學家認為,安全感是來自父母的呵護和愛意,如果一個孩子從小被忽視,那他在成長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不可思議的舉動。比如,在青春期到來之時,故意做出很多胡鬧的舉動,看上去毫無邏輯,實際上只為博取父母的關注;又或者,明明家庭條件良好,但孩子在社交活動中總是處於下風,甚至養成了討好他人的心理特徵,這種青春期自卑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 如果孩子喜歡這種顏色,說明內心缺乏「安全感」,父母別不當回事
    孩子對於顏色無意識地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反映出他們的性格特徵的。孩子喜歡這個顏色,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家長千萬別忽視小妍和老公因為平時工作忙,所以很少陪伴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在帶著她。小妍擔心孩子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於是就帶著她去看了醫生。醫生告訴小妍:「孩子身體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喜歡黑色,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社會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尼認為:兒童在早期會有兩種基本的需要:安全需要和滿足需要,它們的滿足是完全依賴於父母。
  • 孩子從小愛「粘著」媽媽,多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家長要關注
    孩子從小愛「粘著」媽媽,多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家長要關注最近朋友跟我抱怨,四歲的女兒整天黏著媽媽,走到哪,屁股後邊跟到哪。當然媽媽很樂意陪著孩子一起互動玩耍,但孩子總是有無限精力,自己還要忙這忙那,有時候媽媽的內心潛臺詞真的是"又黏上我了,好煩"。媽媽想出門和朋友逛個街,女兒看到媽媽一出門,就號啕大哭,不讓媽媽出門。溝通孩子也不聽,朋友失去了自己的空間,天天圍著孩子和家庭轉,瀕臨崩潰,幾乎快要失去自我。她該如何是好?
  • 孩子經常做這3件事,是有安全感的表現,別盲目制止
    文 | 小朗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如果孩子沒有安全感就會變得非常非常的沒有自信,但是孩子如何能夠獲得安全感呢,孩子的安全感來自生活,也就是來自父母父母能夠給孩子一個溫馨的家庭,孩子就會有很強的安全感。如果孩子的父母關係不融洽,就會孩子缺乏安全感。孩子經常做這3件事,是有安全感的表現,別盲目制止。孩子有安全感的表現1.
  • 愛情中「缺乏安全感」的女人:自信是幸福的保證
    但其實,男人不接電話、不回信息的原因,很可能只是在開會、手機沒電了、在和朋友吃飯、在陪家人聊天而已。可是,那些在愛情中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卻已經自己在那邊腦補了一場「負心漢」的大戲了。02男人極度不理解女人為什麼會「缺乏安全感」。
  • 提醒妻子:丈夫缺乏「安全感」的這7種表現,會榨乾婚姻
    丈夫缺乏安全感,是會榨乾夫妻感情的。婚姻中,如果丈夫缺乏安全感,婚姻遲早會出現危機。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丈夫缺乏安全感的7種表現。如果丈夫總是這樣,你真的要好好和他攤開來說說這個問題了。如果丈夫缺乏安全感,他往往是沒有朋友的。比如丈夫從來不會和你提起他的朋友,或者從來沒有去參加過朋友的聚會。從認識你到現在,丈夫好像一直都和你待在一起,沒有自己的社交圈子。為什麼會沒有朋友,就是因為他缺乏安全感,不願意和別人敞開心扉。
  • 孩子有這幾種表現的時候,說明他缺乏安全感了,家長要注意
    朋友家的孩子平時很聽話,大家也都很喜歡他,可是聽朋友說,但凡他離開孩子一會,孩子是又哭又鬧的,一點都不讓人省心。其實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孩子從生下來,父母就一直在陪伴在身邊,孩子習慣了這種相處模式,但孩子都是敏感的,家長稍有不適,就很容易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 孩子離不開大人,是缺乏安全感嗎?
    這種情況代表孩子處於分離焦慮期,但是有分離焦慮不代表沒有安全感。分離焦慮只代表一種「過渡狀態」,每個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孩子的環境一下子改變了,總得給人家一段時間適應一下吧!適應好了,分離焦慮自然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