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半年甘肅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已經拉開序幕,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比較好的備戰甘肅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事業單位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備考:承接敘述接下文,助您一臂之力。
言語理解與表達中有一類題型叫「承接敘述題」,這類題目一般會考2-3個左右。一般會給我們一段文字要求我們接著文段往下找最可能說的是什麼。
一、題型特點
承接敘述的題目,一般是給出一段文段,問接下來要說的是什麼,接的是尾句,所以尾句就顯得很重要了,所以很多同學認為只要看尾句就可以了,這種做起來一部分對,但錯誤率也會很高,那麼這種題型到底是怎麼做呢!具體問法如下:
1.接下來作者最有可能敘述的是
2.這段文字接下來最有可能講述的是
3.作者接下來最不可能講述的是
二、運用策略
其實看尾句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要明白我們接下來要去說的不是接最後一句話就可以,而是要與文段主要表達的意思得保持一致,所以對於總分或者並列類型的文段得特別注意從以下兩個方面思考:
(一)行文分析
(二)尾句分析
1.概念/話題+具體說明
2.現象/問題+解決/具體的呈現形式/原因(跟問題有關即可,若文段已有原因,則不再贅述
3.傾向/對策+具體執行/操作
我們一起來看兩個例題:
【例1】近年來,眾籌商業模式快速興起,股權眾籌、獎勵型眾籌、捐贈性眾籌等不同形式的眾籌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但是,2016 年一些中小眾籌平臺卻沒有挺過「年關」,眾籌聯盟最近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截至 2016 年年底,平臺下線或眾籌業務下架的平臺數量達 89 家,佔正常運營眾籌平臺數量的五分之一。接下來最可能講的是:
A.眾籌市場的未來為什麼不容樂觀
B.眾籌市場如何應對新的嚴峻挑戰
C.火熱上線的眾籌平臺緣何遇冷下架
D.眾籌平臺怎樣做到「曲不斷,人不散」
【解析】文段開篇指出近年來各種眾籌形勢蓬勃發展,而後由轉折關鍵詞「但是」引出2016年有一些眾籌平臺沒有挺過「年關」,下架的眾籌平臺數量達正常運營眾籌平臺的五分之一,尾句圍繞眾籌平臺遇到的問題展開闡述。故下文應繼續圍繞這一話題展開論述,且提出問題之後,應該首先分析問題,再解決問題,即論述眾籌平臺產生問題的原因,對應B項。A項:「怎樣做到『曲不斷,人不散』」為對策表述,對比B項,應該放在B項之後,排除。C、D兩項:均圍繞「眾籌市場」進行論述,而文段尾句則圍繞「眾籌平臺」進行闡述,話題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
【例2】相對於影響範圍較小、較方便找到汙染源頭的水汙染、噪音汙染,大氣汙染的成因複雜,往往是跨地域的工業汙染、汽車排放乃至烹飪油煙等等,再加上特定的天氣因素共同造成了霧霾等災害性天氣。這就很難將某天的霧霾歸因於具體的哪個、哪幾個企業的汙染,那麼受大氣汙染損害的公民該向誰索賠?又如何抗辯自身罹患的疾病等是由大氣汙染造成,而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如果公民真的起訴一長串的可能的汙染企業, 那麼結果就是眾多汙染企業攤薄了賠償款,不能起到震懾汙染企業的作用。
作者接下來最有可能講述的是:
A.介紹大氣汙染索賠的成功案例
B.如何規制企業的大氣汙染行為
C.進行大氣汙染索賠的法律依據
D.進行大氣汙染索賠的現實困境
【解析】文段主要介紹了目前進行大氣汙染索賠的現實困境,這些困境使此類索賠案件無法起訴或成功率低,那麼下文最有可能介紹的就是如何破解這一困境的策略。而參考以往的成功案例是找到解決問題方法的重要環節。A項與文段銜接最為緊密,當選。B項沒有提到「大氣汙染索賠」,與文段主題不一致,且「規制企業的行為」也並不能對企業起到震懾作用,排除。C項與原文銜接不夠緊密,從原文可知現實困難並不在於法律依據,而在於具體實施過程,排除。D項為文段已經提到的內容,不是下文介紹的重點,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
通過這兩道題目大家能夠直觀感受到,承接敘述題目需要注意的地方,其實考試考的更多就是一種細節和做題習慣,所以保持良好的做題習慣很重要。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李佳蒙)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