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長長的疫情居家之後,很多小姐姐的皮膚都會有出現長小粉刺、卡粉、皮膚乾燥脫皮,發紅起小疹子等情況。除開這個季節天氣溼度比較低, 空氣中水分比較少的原因之外,還有因為大家假期在家都會各種水果零食,碳酸飲料、熬夜看劇以及開暖氣等共同作用下的結果。
而這個季節皮膚出現的大部分問題,都是源自於一個字---幹!秋天天氣很乾燥,帶走了大部分臉上的水分,把乾燥留給了皮膚;冬季天氣寒冷,我們大部分人會開暖氣或者烤火,這也吸走了皮膚上大量的水分;另外,用過熱的水洗澡和洗臉也會導致皮膚乾燥缺水、掉屑、刺痛、粗糙和幹敏的問題。
而這些,可以統稱為皮膚節後症候群。
那麼,愛美的我們該如何應對節後症候群,還給皮膚一個嬰兒肌呢?教你3招!
第一招:給肌膚加點溫度。
給皮膚加點溫度,可以很好的促進皮膚吸收,增加皮膚營養。因為當皮膚溫度升高的時候,毛孔會舒張打開,血液循環加快,這樣護膚品的營養成分就更好地吸收進去了!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 臉上塗滿厚厚一層肌底面霜,塗到發白。厚度大致在2mm左右。
2.妝棉沾上純淨水,輕輕擠去多餘水分。
3.將化妝棉在口鼻處開口,從眼睛下面邊緣開始,貼滿臉的下半部分。
4.將浴帽或者保鮮膜套在臉上,打開通氣孔,維持20分鐘。
5.溫水衝洗乾淨,正常塗抹護膚品
第二招:增加皮膚的溼度—敷面膜
冬天是皮膚的枯水期,而面膜利用物理封閉原理,講皮膚和空氣隔離,讓有效的營養成分可以穿透皮脂膜,更好的滲透吸收。但是有一點,冬季天氣很冷,一方面敷面膜很難受,另一方面,天氣寒冷的情況下毛孔收縮也不利於吸收,所以我們要做一些小小的改變。
1.面膜前促進吸收。在敷面膜前,用水蒸氣蒸面或精華打底,這樣在敷面膜的時候不僅可以使臉部毛孔擴張,還可以促進其血液循環,讓肌膚更好地吸收面膜中的水分和精華。
2.保溼類面膜可加熱。一般的保溼類面膜在45℃的水溫裡浸泡5分鐘是最合適的。如果溫度過高或加熱時間過長,都會破壞面膜的成分。45℃略高於人體36.8℃的正常體溫,對於不穩定的成分又是相對安全的溫度。美白類的不能加熱
3.可以在室溫高的地方做。空調房裡、浴室中這類室溫比較高的地方最適合做面膜,在一個溫暖的環境中全身的血液循環也會變得加快,利用毛孔張開的時候將面膜敷在臉上,可以促進面膜的吸收。
4.不要對著取暖器等設備。剛才說在室溫高的地方做會利於吸收,有些人會想,那直接把臉對著取暖器行不行?答案當然是NO!取暖器這類的設備,會讓熱風烘乾臉上的水分,越做越乾燥。
第三招:按摩。
我們的皮膚是一層膜,當外界施加壓力(按摩)的時候,可以促銷血液循環,增加有效成分的吸收能力,並且能夠修飾臉部線條。對於初老肌效果更棒!
1. 做好面部清潔,然後用足量的面霜
2.梳理抬頭紋:先把雙手放在眉毛上方的位置,把大拇指放在太陽穴做支撐並保持不動的狀態,其餘4指由下往上緩慢提拉至髮際線處即可。晚間護膚的時候做10次
3.改善法令紋:把食指指腹,從法令紋起始處,點按至結尾處即可。
4.提升下頜線:用你的右手摸左邊的側臉,由下巴內側中央開始,右下往上提拉至耳朵下方;反過來另一邊臉頰的按摩,用左手去按摩右側臉頰即可。
5.按摩臉頰:用掌心根部貼合顴骨下方,再慢慢滑到臉側耳朵前方
你學會了嗎?我是國家健康管理師,認證美容師雪瑞,遵循自然生物學規律的保養才是最終的肌膚保養秘方。更多美容健康專業知識,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