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零點18分鐘,「周杰倫」火速登上熱搜。
在這大半夜,很多人早就進入了夢鄉。可此時此刻,粉絲們對周杰倫今天零點上線的新歌《我是如此相信》瞬間發表了數萬條評論。
這真是萬眾矚目,今夜無眠。
周杰倫從出道以來,已經火爆了20年,作為華語歌壇的「老天王」,如今炙手可熱的滾燙程度,仍讓其他眾多明星望塵莫及。
我接觸周杰倫,那是在2000年,最初他給我的第一印象並不太好,就感覺他身上散發出一種孤僻、冷漠、叛逆、不暖的氣息,他唱的歌我也聽不清是什麼詞。
就是這樣一個大男孩,竟成了世界級的天才藝術家,榮登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封面人物,成為全亞洲首位獲此殊榮的男歌手。同時,他的歌陪伴著80、90後長大,成為這兩代人的青春記憶。
01、從童年到少年的悽慘遭遇,讓周杰倫從小就跌入了人生的低谷
1979年1月18日,小杰倫出生在臺灣的一個教師家庭,爸爸是中學物理老師,媽媽是小學美術老師。
這樣的一個書香門第,本應該是一個很幸福的家庭,沒想到的是,這個家卻給杰倫的幼小心靈劃上了一道深深的傷痕。
在周杰倫4歲的時候,媽媽帶他去幼兒音樂班學鋼琴,他一聽到鋼琴發出的聲音,就立刻變得非常的安靜和專注,讓人驚訝的是,老師彈奏一遍後,他竟能復彈出來。老師興奮的對媽媽說:這孩子很有音樂天分!
為了培養周杰倫的音樂才華,媽媽想拿出家裡的積蓄買一架鋼琴,可是爸爸卻不同意。
爸爸覺得,男孩子隨意一點好,沒必要拿出家裡的全部積蓄去買琴。但媽媽背著爸爸,為杰倫買了鋼琴。接著,又自作主張地為杰倫買了大提琴。
為此,爸爸非常生氣,對媽媽的做法也嗤之以鼻。生活中,經常指責媽媽的不是。這個家,變得整天吵吵鬧鬧,溫馨越來越少。
充滿困惑和傷感的周杰倫,寫了這樣一段話:「從小到大,只有媽媽的溫暖,為什麼我爸爸那麼兇?如果真的我有一雙翅膀、兩雙翅膀,隨時出發,偷偷出發,我一定帶走我媽媽……」
在杰倫上初中後的一個夜晚,他孤身一人躺在床上,不停的流眼淚,因為爸爸媽媽離婚了。
第二天上學前,媽媽看著眼睛哭腫的杰倫,心疼的摸著他的頭說:雖然爸爸媽媽離了婚,但我們還是很愛你的。
杰倫答應了一聲,低著頭,走出了家門。媽媽看著他失落的背影,頓時淚如雨下。
從此,周杰倫開始變得沉默、倔強、叛逆。可更糟糕的事情,還在後面。
學生時期的杰倫,功課成績差的不能再差了,高中聯考總分僅考了100多分,連普通高中都沒考上,他的前景一片昏暗。
媽媽看著他的成績單,啞口無言,母子倆面面相覷,不知道該怎麼辦?
難道我兒子就這麼完了嗎?媽媽在不停地問著自己。
杰倫的媽媽是一個基督徒,她記得《聖經》裡有這樣一句話:
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
就在這時,淡江中學第一屆音樂班開始招生,周杰倫憑著自己苦練十年的鋼琴功底,考上了這所學校。
上學後,過去的經歷讓他很少會露出一絲笑容,經常是面部毫無表情。
媽媽看在眼裡,擔憂在心裡。可讓媽媽更擔心的是,周杰倫除了音樂成績不錯以外,其它科成績都是一團糟,英語老師更是誇張地說杰倫有智力障礙。
媽媽沒有指責杰倫,她相信自己的孩子,肯定沒有智力障礙。杰倫的叛逆和冷漠,都是家庭不和造成的,她要把杰倫培養成才。
媽媽給自己制定了「三不」:不指責、不嘮叨,不威脅兒子。並用姐弟式的關心來教育杰倫,溫暖杰倫受傷的心!
儘管如此,周杰倫因為學習成績差,沒有考上大學。接著,又選擇去考臺北大學音樂系,還是沒考上。周杰倫不甘心,咬著牙又考了第二次,仍是以失敗告終。
02、通過自己的認真和努力,周杰倫贏得了人生的第一次轉機
無法在學業上繼續發展的周杰倫,無奈地到一家餐廳當上了服務生,每天端著盤子,穿梭在每張飯桌之間。
有一天,他打工的餐廳買了一架鋼琴,老闆請了好幾個琴師,來給客人表演,但都不滿意。
周杰倫看著餐廳裡自己喜歡的鋼琴,情不自禁地彈了一曲《蕭邦舞曲》,一下子把大家都驚住了。
怎麼可能?這個服務生會彈鋼琴?而且還彈得這麼好!老闆更是被驚呆了。
接下來,周杰倫的工作由端盤子變成了彈鋼琴,成為了餐廳裡的琴師。
媽媽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開心,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她要為杰倫的發展去努力。於是,就替兒子報名參加了星光電視臺娛樂節目《超級新人王》。
為了在電視臺嶄露頭角,周杰倫精心地創作了一首歌曲《夢有翅膀》。結果,演出不盡人意,臺下聽眾噓聲一片,初次登臺就搞砸了。
如果這時,故事就這樣結束了,那也就沒有後來的音樂天王周杰倫了。
就在這時,最具「黑天鵝事件」屬性的一幕發生了。
黑天鵝事件,是指非常難以預測,且不尋常的事件。早在17世紀之前的歐洲人,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但隨著第一隻澳大利亞黑天鵝的出現,這個不可動搖的信念崩潰了。黑天鵝的存在,意味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改變著一切。
失敗的表演讓周杰倫非常的沮喪,演出後匆忙離開,竟把彈琴時的曲譜落在了琴上。
真是塞翁失馬,因禍得福!
這個曲譜,就被當時臺灣阿爾發音樂公司的老闆吳宗憲看到了。
吳宗憲打開曲譜一看,哇!周杰倫的譜子,寫得太工整了,譜的曲子也十分複雜。
吳宗憲眼前一亮,一下子就相中了當時只有18歲的周杰倫,認為他是一個可造之才,並讓杰倫到自己的公司來上班。
因為對音樂一絲不苟的認真精神,讓周杰倫贏得了人生的第一次轉機。
03、現實的殘酷和無奈,就像猛烈的壓下了一根彈簧,壓的越狠,意味著將要彈得越高
周杰倫很快就進入了音樂公司工作,並擔任起了音樂製作助理。
這真可謂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周杰倫非常努力的工作,創作出了大量的歌曲作品。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周杰倫寫的歌總是怪怪的,在音樂圈裡,幾乎沒有人喜歡。
這可怎麼辦?是繼續寫下去,還是放棄呢?
周杰倫選擇了堅持寫下去,他乾脆吃住都在辦公室,以每天寫出一首歌的速度進行創作。這種工作精神,深深地打動了音樂公司的老闆吳宗憲,他也積極地尋找歌手來演唱周杰倫的作品。
當把一首《眼淚知道》介紹給劉德華時,劉德華看了一眼這首歌,當場就搖頭拒絕了。
為了致敬李小龍,周杰倫寫了一首《雙截棍》推薦給了張惠妹,仍然是被拒絕。周杰倫不死心,緊接著又寫了一首《忍者》,又再次被張惠妹拒絕了。
這真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忙活一通,到頭來,還是沒有人接受他的作品。這個冷冰冰的現實,不論是對老闆吳宗憲,還是對創作者周杰倫,都是一種扎心的折磨和痛楚。
最終,老闆下了最後通牒。
吳宗憲把周杰倫叫到了辦公室,鄭重其事地對他說:「我給你最後一次機會,你寫的歌既然誰都不唱,那就由你自己來唱。如果這樣還不行,只好請你離開公司!但我有一個條件,就是你必須在10天的時間,寫出50首歌,我從中挑出10首幫你製作唱片。」
周杰倫一聽,興奮的不要不要的,這是他絕地反擊的唯一機會,他決定就此一搏。
現實的殘酷和無奈,就像猛烈的壓下了一根彈簧。壓的越狠,意味著將要彈得越高。
周杰倫跑到街上買回一大箱方便麵,沒白天沒黑夜的寫歌,簡直就是在拼命。
10天的時間很快就到了,他拿著自己寫好的50首歌曲,交給了老闆吳宗憲。當時,吳宗憲一下子就愣住了,沒想到在這麼短的時間,周杰倫竟然完成了任務,而且沒有一首作品是為了趕進度而糊弄出來的。
於是,周杰倫的第一張自己演唱的專輯《杰倫》,被推向市場。
其實,這只是吳宗憲的一次大膽的嘗試,如果這張唱片虧了錢,他自己也認了。
然而,真是平地一聲雷,周杰倫的這張專輯在市場上一經推出,如同一股強颱風,狂野的席捲了整個臺灣,很快被大家搶購一空。
最終,周杰倫自己演唱的專輯《杰倫》,榮獲了臺灣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最佳製作人、最佳作曲人三項大獎。
緊接著,音樂天才周杰倫的第二張專輯《範特西》很快推出,立刻席捲了大陸、港臺、東南亞,在整個華語歌壇斬獲數項大獎。之後,周杰倫推出了自己更多的演唱專輯,至今共獲得十五座金曲獎、四屆世界音樂大獎最暢銷中華區藝人、入選美國CNN亞洲25位最具影響力人物、大中華區8次年度唱片銷量冠軍、福布斯中國發布2019名人榜位列第5。
取得了如此風光的驕人業績,當記者採訪周杰倫時,問到:
你獲得了這麼大的成功,你最大的優點是什麼?
周杰倫回答道:創造力。
的確是這樣,周杰倫的成功就是他有無窮無盡的創造力。
創造力,讓他的新作品層出不窮,讓他的演唱事業如日中天,幾乎成為了永不落幕的太陽。比如今年的9月16日,已火了20年的周杰倫,在當晚零點線上發布了3元一首的新歌《說好不哭》,瞬間擠爆各大音樂網站,QQ音樂網過了40多分鐘,才能正常刷出歌曲頁面。你看看當今歌壇,有誰能敵?
周杰倫的音樂創造力,是一種反常規式的融合,體現在多種題材的融合,多種樂器的融合。
從《流行歌曲》、《音樂創作》、《北京晚報》、《廣州日報》、美國CNN、新華網、搜狐網等大量媒體對周杰倫的音樂點評中,就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周杰倫與眾不同的創造力。這些點評如下:
他把中國本土文化和R&B音樂相結合,將R&B這種音樂形態完全中國化;
他突破亞洲音樂原有的主題和形式,創造出了多變的歌曲風格;
他不僅擅長節奏藍調、饒舌、西方古典鋼琴,他還在樂曲中融入各式東西方音樂,比如爵士樂、搖滾、那卡西、民謠、嘻哈、美國鄉村音樂、電子音樂等等;
他將文學美與意境美,注入到音樂當中,他的每張專輯都有中國風的特點,他讓中國風變成華語流行音樂的主流曲風;
天馬行空的創作思路使周杰倫的歌曲具有很強的個人風格,並且與任何一種音樂形式都不完全相同。
太多超讚的評價,都體現出了周杰倫極其獨特的創造力,正是這股不揭的動力,才把他不斷的推向人生和事業的高峰。
不論你是不是周杰倫的粉絲,喜不喜歡他的歌,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職場人士。
在職場上,我們如果想要站在人生和事業上的高點,取得屬於我們自己的成功,那就要向周杰倫學習,通過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來取得成功。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創造力不夠,那可以積極的去培養自己的創造力。下面,我們就說一說具體的培養方法。
04、在職場上,通過培養卓越的創造力,來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成功
事實上,我們的創造力是可以培養起來的,就像一株小樹苗,通過澆灌、施肥就可以不斷地長大。
我們在職場上,要想獲得創造力,就要用正確的方法去培養,具體步驟有下面3個。
1、培養和創造新的自我
首先我們要相信自己,能夠做好每件事,這是培養創造力的前提。
當我們相信自己能做好每件事時,我們的大腦就會積極主動的去尋找做好這件事情的各種方法。
我們可以看到,凡是取得重大成功的人,都會在工作中不斷去尋找提高效率的各種方法,用最少的成本獲得最高的回報,用最少的精力做出較多的事情,這都是一個人較強的創造力的表現。
美國通用公司有一句口號:員工進步本身就是公司最重要的一項產品。
所以,我們可以把自己當做一個產品,通過避開7種錯誤的心理陷阱,開展4項練習,不斷的追求進步,改善自己,來提高自己的創造力。
這7種錯誤的心理陷阱分別是:
(1)有XX條件的人,才能做到……。
(2)我從沒有受過XX訓練。
(3)如果要做XX,可是我的年紀已太大了。
(4)如果要做XX,我現在太年輕了。
(5)要我做XX,簡直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情。
(6)我沒有做XX的能力。
(7)我不適合做XX。
這7種錯誤的心理陷阱,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當我們對自己產生懷疑時,我們就會進入到多米諾骨牌效應。
多米諾骨牌效應,就是當推倒了第1塊骨牌後,緊接著就會倒下一片。這種效應,會讓我們對自己連續產生各種質疑,這樣是無法產生創造力的。
所以我們要避開以上7種錯誤的心理陷阱,通過下面4項練習,來培養和提高我們的創造力
具體這樣來做:我們可以每天花10分鐘的時間,來想4個問題。
(1)我今天要怎樣把工作做得更好?
(2)我今天如何改善自己的業績?
(3)我能做出什麼樣的特殊貢獻?
(4)我怎樣把工作的效率進一步提高?
這個練習很簡單,但也很管用。通過這個練習,你就會找到很多創意來實施到工作當中,這就是培養自己創造力的一個過程,通過不斷引發自己的思考,尋找新的工作思路和操作辦法,我們就會創造出更好的業績。
2、積極思考,形成創造力
思考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積極思考就能夠無中生有,有中生萬象。
我們的一切創造都源於思想,所以我們要去積極的思考,來培養我們的創造力。
怎樣才能實現積極的思考呢?共有6個階段:
第一階段,用全新的角度去觀察自己過去的舊習慣,然後把所有的負面想法全部清空;
第二階段,用肯定的態度,建立起新我的信心;
第三階段,根據自己的特點,來補充和完善知識結構,強化自己突出的特點;
第四階段,大膽地去嘗試新的做法,要敢於去適度冒險;
第五階段,在各種複雜的環境下,善於變通,謀求新的突破;
第六階段,按照自己內心的呼聲,積極的去工作,並學會信賴他人,共同把事情做好。
通過這6個階段的實施,我們就通過積極的思考,對自己進行有效的控制,培養出我們的創造力。
3、突破自己的常規思維,建立起創造性思維
我們之所以缺少創造力,是因為我們的常規思維限制了創造力的產生。
傳統的思維方法凍結了我們的大腦,阻礙了我們的進步,限制了我們的創造力。
我們通過以下3個步驟,來突破自己的常規思維,培養我們的創造力。
(1)主動建立對的思維方式。把自己心中的「不可行」、「辦不到」、「沒有用」等思想統統拋掉,建立自己新的、正確的思維。當我們的大腦裡,裝的都是「我能行」、「我一定辦到」、「我全力以赴」等積極的思維時,我們的創造力就會被激發出來,工作上的各種表現就會更加優秀,這樣的思維是領導和自己都喜歡的,也是最容易創造出新業績的思維方式。
(2)在日常點滴之處培養新思維。我們在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斷的去嘗試改變自己的想法。比如:嘗試去新的餐館、看新的書籍、去新的戲院以及結交新的朋友,或是選擇新的路線去上班,以及在周末做一件與以前不同的事情等等。通過新的行動,體會新的感受,建立新的思維,來培養我們的創造力。
(3)要主動前進,而不是被動後退。成功的人喜歡問:「怎樣做才能做得更好?」這就是一種主動前進的思維。假如公司的經理總這樣想:「今年我們的產品產量已達極限,進一步改進是不可能的。因此,所有工程以及活動都要停止。」用這樣思維去管理公司,公司肯定會衰落。所以,要通過主動前進,來形成我們的創造性思維。
身在職場的我們,就要不斷培養自己的創造力,並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當中。通過上面3大步驟,就能培養和提高我們的創造力,實現人生和事業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