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視頻終於看懂:
那個漸漸放手的人,最愛你
一個不到7分鐘視頻火了,惹哭無數人,因為它說盡了當下許多子女和母親的真實相處狀態。
視頻中女兒和媽媽吵架那一幕,很揪心,卻很真實。母女兩代人生活在一起,先是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的摩擦:
母親早起準備早飯,卻被加班到深夜的女兒嫌棄影響她睡覺,可其實母親也因為女兒晚歸而輾轉難眠,卻在一早就起身為她準備早飯;
孩子發燒了,母親給孩子餵退燒藥,女兒嫌棄她隨便給孩子吃藥,而母親只是不忍心看到孩子遭罪,希望孩子能早點退燒;
女兒責怪母親給她打電話太頻繁,不體諒她上班有多忙,但也許母親有時只是有事需要和她商量,擔心她下班晚了是否安全。
母女最大的分歧就是對下一代的教育觀念,母親捨不得孩子受委屈,每件事都想幫孩子做好;而女兒希望孩子獨立承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於是,女兒忍不住斥責母親:「你這根本不是愛!」
而母親一臉失望和難過:「你要是覺得我做得不好,我明天就可以走」。
女兒:「好啊,我請保姆。」
爭吵完,女兒看著母親默默走開的背影,落下了愧疚難過的淚水。
這是不是我們很多人和母親相處的真實寫照?其實就像女兒說的那句:「你這根本不是愛!」
舐犢情深,這世上沒有哪個母親不愛孩子,真正讓孩子感到不知所措甚至糾結的,恰恰就是因為太愛了。
就像木心曾說的那樣:「母愛,是一種忘我的自私。」
可我們不得不承認,每個當媽的都有一顆超大的野心:想給孩子一個最好的生活。
國慶假期爬長城的隊伍裡
有一位背著兒子的母親
9歲的兒子患有先天性肌無力症
孩子的心願就是想來看一看長城
她就毫不猶豫背孩子來了
雖然已經氣喘籲籲
她卻笑著說:
「沒事,孩子開心,我能堅持」
她要去城市打工
肩上背著沉重的行李
在火車站匆忙趕車
卻不忘騰出一隻手妥帖地抱著孩子
為了供孩子讀書
她每天起早貪黑做清潔工
很多親戚都看不起她
但她自己不覺得
只要是為了孩子
再苦再累她也甘願
這世上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如果你覺得生活很容易,那是因為母親在為你負重前行。
有人說,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母愛,是為了分離。
沒有哪個母親是真的瀟灑
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把孩子送進幼兒園
一轉身,就躲在一旁偷偷地看著孩子
「孩子啊,媽媽放心不下你」
女兒嫁人那天
媽媽哭紅了雙眼
她說這個冬天一定很冷
因為她的小棉襖被人穿走了
今年國慶節有個朋友因為工作原因回不了家,她媽媽在電話裡跟她無所謂地說:「不回家就不回家嘛,有啥的,你先安排好你自己的事情就行,不用管我跟你爸……」
結果後來才聽親戚說,那天掛了電話,她媽媽就掉眼淚了,一邊抹眼淚,一邊委屈地嘀咕:「哎……我都大半年沒見著閨女了啊……」
每個母親都明白「孩子大了留不住」的道理,就像龍應臺在《目送》裡說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這兩張照片曾火遍全網。
一位留守在農村的老母親,送年假結束、在城裡工作的孩子回城。
她頭髮花白,圍著圍裙,可能正忙著給孩子做頓飯,但孩子著急趕回城裡,於是她出門來送。
她布滿皺紋的臉上寫滿了不舍,小心翼翼地趴在車窗上囑咐著即將離家的孩子:好好吃飯,好好照顧身體……
她看著孩子的車子開動,依舊用微笑掩藏住內心的失落,哪怕她心裡很清楚孩子們這一走,又得大半年才能回來。
但是孩子的前程是最重要的,孩子要去見更大的世面,過更好的生活。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每個媽媽都希望對孩子毫無保留地付出,迫切希望自己能夠完美地勝任「媽媽」這個角色。面對這樣沉甸甸的母愛,很多時候,孩子的心中更多的是感到不知所措。
有個同事是獨生子女,媽媽給她的愛讓她倍感壓力,只要放假過節媽媽就一定陪著她,她多次希望媽媽能出去旅行放鬆一下,或者做些自己喜歡的事,而不是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她這裡,但媽媽覺得放心不下她,就一一拒絕。
而同事一直很苦惱,28歲的人了,每天還要跟媽媽報備幾點回家。稍微晚一點,就會擔心媽媽不開心。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對於很多子女來說,他們渴望更多的也許是能夠擁有一份恰到好處的母愛。
俗話說:別愛太滿,物極必反。
這世間所有感情的最佳狀態都是:剛剛好。而母愛亦是如此。
就像視頻中的那位母親,後來她智慧地給女兒留出了空間,在外孫女跌倒後沒有去扶,只是看著女兒去鼓勵孩子。
那場景就跟她曾經鼓勵小時候的女兒一樣,想到這些,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或許,這時的母親才真正領悟到:「一個母親的角色對於孩子來說,從抱著走,帶著走,扶著走,逐漸變成了站在背後看著走。或許有太多不舍,但這就是人生。」
令人不禁想起育兒專家尹建莉的那句話:「母子間的感情應該是綿長而飽滿的,但對孩子生活的參與程度必須遞減。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母子一場,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緣分,深情只有在這漸行漸遠中才趨於真實。」
人們總喜歡把母愛比喻為港灣,好像母親要一直為孩子遮風擋雨。其實,真正好的母愛應該是一杯茶,陪伴著孩子的成長,該濃時濃,該淡時淡。愛得多,愛得少,都不如愛得剛剛好。
來源: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