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出生人口跌至1000萬,是不能生,還是不願生?

2020-12-21 騰訊網

2018年我國出生人口降至1523萬,較2107年下降200萬。

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65歲以上人口佔比12.6%,創自1949年以來新低。2022年中國將進入老齡化社會,2033年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

據專家猜測2020年我國出生的人口或有可能跌至1000萬。

人口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沒有人口基數,一個國家的運行勢必受阻。我國近年新增人口數量逐漸走低,隨之而來的人口危機亦漸漸逼近了我們。

人口危機會導致我們面臨勞動力萎縮、老齡化加速、人口紅利消失、男女比例失調等一系列影響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問題。如果不想走日本的老路,解決人口問題於我們而言迫在眉睫。

我國目前處於第三輪嬰兒潮中後期出生人口的生育窗口期,第三輪嬰兒潮的峰值在1987年,中後期出生的人尚處於35歲之前的主力生育年齡。

如果人口增長錯過了這一波嬰兒潮,未來再想提升人口數量就不會那麼容易了。

人口是一個國家國力的重要支持和標誌,我國目前有14億人口,但30年後可能會減至11億,屆時印度會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而我國也會面臨因為人口不足導致的各種社會問題。

對於個人來講人口老齡化、勞動力不足,會對產業帶來結構性影響,轉化成經濟壓力分攤到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對個體實現個人價值、追求幸福來說也是極大的阻力。

對於生育我國一直以來實行的是計劃生育,從1949年以來我們經歷了鼓勵生育、限制節育以及人工流產、寬鬆階段、最後到現在的全面二孩開放政策。

既然一直以來都是有計劃地在進行,為什麼二孩開放政策的效應漸漸失靈了呢?為什麼當代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了?

每一個社會現象背後的原因都絕對不是單一的,它集結了各種複雜的現實問題。

第一個不容忽視的便是:女性意識的覺醒。

女性在生育上做出的努力和付出,千百年來一直被無視,而隨著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她們越來越不願意做這樣的犧牲和付出。

懷孕生子對女性來講意味著,要承受激素環境變化帶來的身體健康負擔,12月以上的哺乳期,3-5年的全身心陪伴。

最讓女性感到恐懼的是,社會的歧視。

一位職場女性一旦離開隨時都會被替代,一到三年的時間完全有可能讓一個人脫離社會,跟不上節奏。而資本主義是不會為此買單的,國家生育保險的保障對女性懷孕生子的保障力度並不夠。

這一切都讓大部分女性在成為母親這條路上猶豫不決。

第二,生育成本太高。

人類社會早期死亡率比較高,人類社會需要通過高生育率來對抗高死亡率,從而保證收益最大化。

但隨著文明的進步生育不再是一件盲目的事情,每個家庭對於生孩子更多的是出於情感需求,他們更在乎孩子出生以後的質量,而不是初始社會的數量。

因此在孩子的培育問題上就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成本。

近些年的教育成本上升幅度極大,從1997年-2019年中國公立幼兒園在讀人數比例從95%降至44%。公立幼兒園供給不足,很多家庭被迫選擇了價格昂貴的私立幼兒園。

這使得教育花費在一個家庭中的佔比過大,很多年輕夫妻不願意犧牲自己的生活質量培育下一代。

根據《2017中國家庭教育消費白皮書》抽樣統計,學前教育階段教育支出佔家庭年收入的26%,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階段佔21%,大學階段佔29%。

生養一個孩子,在教育上的投入就足夠讓一個家庭的生活水準降低一半,更別說兩個了。

尤其對很多「四二一」結構的家庭,還需要承擔雙方老人的養老成本,巨大的經濟壓力導致年輕人不敢有意願自由生育。

再者就是醫療費用、各方面物價的上升。

自2004年-2018年,中國居民平均到醫院機構診療人次從3.07人次上升至5.95人次,住院率從5.1%升至18.3%。

2018年公立三級醫院次均門診費用為322元、人均住院費用13313元。

日益上升的醫療費用、各方面生活必需品的物價,都讓很多適齡生育者對孩子望而卻步。很多人都持有既然不能給他好的生活,就不要帶他來這個世界承受激烈競爭的想法。

第三,結婚率下降。

中國結婚率從2013年見頂後持續回落,離婚率卻持續走高,晚婚晚育現象日益突出,1990-2015年平均初育年齡從21.4歲推遲到26.3歲

由於價值觀念的轉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多樣化,婚姻已經不是人生必須要經歷的重要事項,很多人更加在乎自己個人價值的實現,更傾向於感受個體生命的多姿多彩。

晚婚、丁克、不婚族、同性等群體的數量上漲,都是生育率下降的原因。

《經濟學就是這麼有趣》一書中說道:城市養兒的收益主要是心理的(孩子帶來的歡樂或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成本高,不僅直接貨幣支出多,機會成本也特高。

人類本質上都有權衡利弊的心理,如果一件事情明顯失去的要比得到的多,就沒有必要去實行它。雖然人口基數對整個社會發展很重要,但具體到當下每一個個體則會成為他們追求更好生活的負擔。

生育率下降是未來整個全球都會面臨的問題,根據《柳葉刀》做的研究顯示世界人口可能會在2064年達到約97億的峰值,然後在2100年下降到約88億人。

人口持續性減少將導致世界各國的人口年齡結構、經濟發展、勞動人口以及移民政策發生巨大變化。

生育率走低似乎是無法阻擋的事實,或許我們在鼓勵生育的同時,也該想想是否可以通過其他途徑,解決人口問題。但誰能完全預測到未來會發生什麼呢?

一切未成定局,靜觀其變吧。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2017中國家庭教育消費白皮書》

[1]Winnicott, D. W. (1953). Transitional objects and transitional phenomena: A study of the first not-me possessi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4, 89–97.

[2]Houston, E. (2020). 21 Self-Determination Skills and Activities to Utilize Today.

相關焦點

  • 2019年出生人口僅1465萬,出生人口為什麼越來越少?
    2020年的新生兒會跌破1000萬嗎?怎麼都不願意生孩子?這個問題筆者是這樣認為的,2020年的出生人口是不會跌破1000萬的,雖然我們的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降,從80年代的20‰左右下跌到90年代的17‰左右,再下跌到二十一世紀前十年的12.3‰左右,到了二十一世紀進一步跌破12‰,這個過程是逐漸實現的,2019年的人口出生率是10.48‰,對應的2019年新出生的人口為1465萬。
  • 出生人口「跌跌不休」,專家提出這一建議,卻有人歡喜有人愁
    在人口方面,我國已經佔有很大優勢了,穩坐全球第一人口大國之位,但是,由於近些年來,我國出生人口「跌跌不休」,從而引發關於生育率的討論。原本,生孩子,是夫妻雙方,或者是一個家庭的事情,但是卻成為了全民關注的話題。
  • 2019年出生人口創新低,90後為何不願生了?
    2019年11月份的時候,網上曾有預測,2019年的出生人口約為1100萬左右,當時很多人大呼,比起2018年的1523萬,這個數字可是下降得太厲害了! 不過,就在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9年的人口數據: 2019年全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
  • 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 年輕人不願生娃了嗎
    小冉夫婦兩個人在深圳租著一室一廳的小房子,孩子出生以後,小冉的父母、婆婆都從老家來到深圳。現在,小冉的家裡臥室一張床、客廳一張床,又在小區裡另租了房子供小冉父母住。小冉坦言,她明白自己不願生娃的想法不太可能實現,只是想晚幾年再生。沒想到,一次偶然的沒避孕讓小冉「中招」。
  • 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年輕人不願生娃了嗎?
    導讀:前不久,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僅僅只有10.48‰。而且在談論到生孩子的這個問題上,不少的年輕夫妻們都會有出現一些害怕和抗拒的情緒在裡面,相比較於以前,現在很多夫妻都是拖到臨近30了才會生孩子,尤其是一些一二線的大城市,這樣的問題就更普遍,那麼現在的年輕人是真的不願生娃了嗎?其實,並不是他們不願意生娃,而是在生孩子的這件事情上,隨著時代的改變,他們也有了更多需要考量的因素,並且制約的條件也比老一輩們的多。
  • 任澤平: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老齡化少子化加快
    1、中國少子化老齡化加快,人口峰值臨近1.1 中國出生人口持續下滑,2030年將降至不到1100萬繼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下降200萬後,2019年出生人口再下降58萬至1465萬。從分孩次出生數佔比看,二孩及以上孩次佔比從2015-2016年的45%-47%驟升至2017年58.6%,2018、2019年分別為58.7%、59.5%。沒有一孩哪有二孩三孩,在生育堆積效應消失後,一孩出生數佔比將恢復到高於二孩佔比的常態。2016-2019年一孩出生人口大減近40%,跌至不到600萬的歷史低位,預示出生人口還將明顯下滑。
  • 出生人口100年新低!日本迎「新警告」韓國也受影響,我國要警惕
    之前根據日本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日本出生人口數量僅為43萬人左右,相比2019年同期減少了8800人左右。多年時間中低生育、高齡化,成為了日本人口的最大問題,日本相關人員也非常重視這一問題。
  • 全球生育率暴跌,23國人口驟減50%,女人為啥都不願意生孩子?
    人口持續減少會造成「災難性後果」嗎?2020年中國新生兒會跌破1000萬?答案是不會,但推測會在五年之內跌破1000萬,請聽以下詳細分析。2018年我國新生兒出生數量為1523萬人,2019年為1465萬人,整整減少了58萬人。所以有人提出質疑,2020年,新生兒出生率會跌破1000萬嗎?答案是不會。
  • 生育率創下20年來新低!女性不願生娃,你以為僅僅只是不願生?
    最近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創下了自2000年以來的最低值,生育率跌破警戒值! 從2017年開始又連續出現下降,到2019年創下了20年來的最低紀錄。 在二胎政策還未取得實質性效果的情況下,強行推行三胎政策恐怕也不會有什麼建樹。 為啥我國的女同胞現在都不太願意生娃呢? 我們再來看一組統計數據。
  • 2020年上海出生率再創新低!為國生娃,你願不願意?
    30年前的1990年1月1日,上海共出生2784人,而到了 2020年1月1日,上海僅出生156人!?這生育率簡直是斷崖式的下跌啊!事實上,上海的低出生率絕非特殊現象,全國皆是。據國家統計局調查,2016年中國出生人口為1786萬,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為1723萬,2018年為1523萬,2019年下降到1465萬人, 中國新生兒數量已經連續4年下降。
  • 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年輕一代的中國人都不願生娃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654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是我國自1949年以來出生率的最低值。即使在2016年開放二胎政策以來,人口出生率也沒有大幅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不願意生孩子了,這是為什麼?
  • 總和生育率跌過警戒線!人口出生率3連降,什麼原因阻礙你生娃?
    目前我國的出生人口在不斷的下降,人口的出生率更是出現了3年連續下降的情況,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 10.48‰的人口出生率也是自2000年以來的最低值,已經跌破警戒線!總和生育率跌過警戒線!
  • 2020年中國人口或升至14.04億,美國預計接近3.3億,那印度的呢?
    雖然詳細和精準的數據仍需要我們耐心等待,但如果只是想看看最近幾十年中國人口的增長情況,那還是可以現在就能獲得數據的。南生從國家統計局查詢到,2019年中國(指的是中國大陸)人口首次突破14億,達到了140005萬。
  • 2020年已經過去了,這一年出生的人口大概是多少?
    2020年才過去4天時間,很多數據都在統計當中,不可能馬上公布的,所以至於2020年出生人口是多少?目前沒有任何一個準確的數據,具體數據估計要等到春節之後才有可能公布。當然,至於2020年新出生人口是多少,我們可以大概去推斷一下,從過去幾年我國人口的出行率來推斷,基本上是八九不離十的。我們先來看一下過去5年時間我國人口的出生情況。
  • 建議先放開三胎:中國人口報告2020
    1)出生人口持續下滑,2030年將降至不到1100萬。繼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下降200萬後,2019年出生人口再下降58萬至1465萬。2019年出生人口減幅明顯收窄主要在於主力育齡婦女數量減幅邊際明顯收窄和生育率基本穩定,一孩和二孩出生數減幅均較2018年明顯收窄。2016-2019年一孩出生人口從981萬降至593萬,沒有一孩哪來二孩三孩,預示後續生育形勢嚴峻。
  • 全面二孩政策早已落地,而近幾年出生人口卻在下降
    2020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末中國大陸人口(不包含港澳臺及海外華僑人數)正式突破14億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而另一組數據卻讓人驚心。65周歲及以上人口多達1.76億人,約佔總人口的12.6%。而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創出新低。老年化率卻創出新高。
  • 年輕人不願生,中年人試管生
    像姜倩這樣的家庭,在中國並不少見。根據2019年中國人口協會、國家計生委聯名發布的《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顯示,中國的不孕不育率從20年前的2.5%~3%攀升到12.5%~15%,患者人數超過5000萬。也就是說,每八對夫婦中,就有一對有不孕不育問題。
  • 2019年出生率創70年來最低值:中國年輕人真的不願再生娃了?
    昨天看到一組數據,國家統計局顯示,2019年,我們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是我國自1949年以來出生率的最低值。難道中國年輕人真的不願意再生孩子,徹底進入了恐婚恐育時代?每次一提起出生率下降,很多人就會一刀切地認為中國年輕人不願意多生孩子,其實這種看法很偏頗。據中國民族大學社會系教授說:「2019年生育率下降的首要原因是15-49對育齡女性減少了約500萬人,而20-29歲黃金生育期的育齡女性減少了約600萬。育齡女性人口的減少,勢必會造成出生人口的減少。」
  • 日本去年僅出生80萬人,政府急了:包分配對象,求你們多生點娃吧
    如今,「總和生育率」這個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通俗來講,總和生育率即是指平均每一名女性所生的孩子的數量。在1950年,世界平均總和生育率指數為4.7,當時平均每名女性一生中會生下4.7個孩子,而如今這個指數已經跌至2.4,這個數值的變化,反應了全世界人類生育後代的意願普遍、持續下降。
  • 低生育堪憂,為啥女性不願生娃?「生育懲罰」過著不該有的生活
    文/母嬰期刊對於生育來說,不管農村還是城市,女性想要生娃的意願出現下滑現象。二胎沒有放開之前,生育率低是政策導向的結果,這個還好辦,政策調整一下就能馬上見效。然而,當人們從內心開始牴觸生育時,政策調整就失靈了,雖然還不能確定是進入「低生育陷阱」,但從這些年的生育率的下降趨勢可以看出,我們正處於一個低水平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