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這5類藥,有致聾風險!孩子慎用!

2020-12-12 騰訊網

抗菌藥物的耳毒性,你知道嗎?

我們先來看看這幾個數字:

我國每年有3萬多兒童因用藥不當致聾,約7000名兒童死於用藥不當。

曾給億萬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千手觀音》,21位表演者都是聾啞演員,其中18名演員是因藥致聾。

以往,人們忽視了一些抗菌藥物的耳毒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用藥錯誤。

圖片來源央視公益廣告

而如今,幾乎所有的家長都知道鏈黴素對兒童的聽力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傷,甚至會產生耳聾的後果。

除了鏈黴素,還有哪些藥物具有耳毒性、有致聾風險?什麼是抗菌藥物的耳毒性?該如何預防耳毒性、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今天小編和大家盤一盤。

01

什麼是抗菌藥物的耳毒性?

抗菌藥物的耳毒性主要是指抗菌藥物損害了第八對腦神經(前庭蝸神經),造成聽力損傷。

其臨床表現為眩暈、噁心、嘔吐、平衡失調、步態不穩等,前庭功能檢查會顯示功能低下或喪失。部分聽力損傷經前庭功能代償後可逐漸恢復平衡,但有些聽力損傷不可逆,終身不能恢復。

02

有耳毒性的抗菌藥物有哪些?

1

氨基糖苷類

在所有的抗菌藥物中,氨基糖苷類耳聾性的不良反應報導最多

本類藥物的急性耳毒性一般是可逆的,停藥後可以逐漸恢復正常,用藥後3-5天內出現耳毒性症狀,50%的患者可以恢復;慢性損傷大多是不可逆的,這可能與用藥持續時間長、血藥濃度高、用藥者的年齡、家庭遺傳等因素有關。

其中,鏈黴素具有較強的前庭毒性,約20%-75%出現前庭損傷的症狀,4%-15%的患者聽力受到損害[1];新黴素最易引起耳蝸毒性,甚至在口服或局部用藥中也有耳毒性。

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的聽力損害通常是雙側對稱的,而阿米卡星、卡那黴素誘發的聽力損害可以是單側的,主要表現為耳脹、頭暈、耳鳴、高頻聽力減退,甚至耳聾等。

當前的大部分觀點認為,氨基糖苷類耳毒性可能與以下幾種機制有關:

藥物直接與內耳聽毛細胞接觸,破壞細胞膜通透性,造成胞內糖代謝與蛋白質代謝異常;

血-迷路屏障存在,藥物在內耳組織中蓄積,使內耳感覺細胞中毒變性;

藥物作用於血管組織,降低多種酶活性,導致內耳離子環境紊亂。不過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確切的耳毒性發病機制仍在研究探索中。

注意事項:

兒童、老年人、孕婦等特殊人群應避免使用、長期大量使用者應做好用藥劑量和療程的監護。

警惕藥物相互作用,避免與其他具有耳毒性的藥物(如袢利尿劑、鉑類等)聯合使用,防止耳毒性加重。

氨基糖苷類藥物存在個體差異,其耳毒性可能表現為遲發性,停藥後仍可發生,需提高警惕。

由於氨基糖苷類藥物的代謝能力有家族遺傳性,一些特殊人群在長期應用氨基糖苷類之前,建議行遺傳學篩查,對內源性易感患者儘可能避免應用氨基糖苷類。

2

大環內酯類

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可引起耳鳴、聽力障礙等不良反應,其耳毒性多發生在治療後4-8d,一般停藥後1-3d可恢復,2周後可完全消除,偶見持久損害的報導。

琥乙紅黴素能產生與劑量相關的可恢復的雙側聽力損害,通常伴有耳鳴[2]。與氨基糖苷類引發的聽力損害不同,琥乙紅黴素是對低頻率的聽力有損害。

另外,乙醯螺旋黴素的耳毒性可能與年齡、藥物劑量、服藥時間、肝腎功能無關[3]。羅紅黴素、妥布紅黴素,尚無耳毒性的報導。

耳毒性機制:可能為紅黴素對耳蝸神經直接毒性作用引起。動物實驗提示紅黴素對耳蝸毛細胞有毒性作用[4]。

注意事項:

肝、腎功能不好、高齡等是紅黴素誘發耳毒性的危險因素,因此,肝腎功能不全、老年人、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大環內酯類藥物在pH較低的葡萄糖溶液中易分解,需將溶媒調節pH至6或以上。

3

四環素類

四環素類抗菌藥物中,其耳毒性相關資料較少,但仍有多西環素米諾黴素導致耳鳴的個案報導,米諾黴素也具有前庭毒性。

研究表明,四環素類藥物產生的耳毒性與劑量呈正相關[5]。四環素類藥物與利尿劑合用時,能明顯增加耳毒性的發生率,常發生於口服後1-3d;停藥後2-3d,症狀可緩解。

耳毒性機制:可能與藥物蓄積內耳淋巴液影響其功能,造成前庭反應如眩暈、噁心、眼花等。

注意事項:

四環素在女性中的耳毒性較男性高出2-3倍,因此年輕女性在治療粉刺時,四環素與維生素A聯用可產生較高的危害性,後者可引起四環素誘發顱內高血壓。

4

糖肽類

糖肽類抗菌藥物萬古黴素、去甲萬古黴素均具有一定耳毒性。

國外研究報導,萬古黴素在中小劑量下,幾乎不產生耳毒性,但在較大劑量和長期使用時可出現耳鳴、聽力減退和不可逆聽力損害。

大劑量使用萬古黴素、去甲萬古黴素時應對患者聽力進行關注,必要時監測聽力及腎功能。

Brummett等[6]通過動物實驗發現:萬古黴素與慶大黴素聯用時,可增加慶大黴素在血漿和外周淋巴液中的濃度從而增強其耳毒性,其機理可能是萬古黴素增加了細胞對慶大黴素的通透性並促進它在細胞內選擇性的聚積。

耳毒性機制:有研究表明,萬古黴素的耳毒性與過去製劑中的雜質有關,但也有研究發現,萬古黴素的耳毒性與濃度有關,血藥濃度大於80mg/L時發生聽力損害。

注意事項:

老年人、嬰幼兒、有聽力減退或耳聾和腎功能不全史者慎用。

應避免與具有耳、腎毒性的藥物同時使用,以避免加劇耳毒性。

5

β-內醯胺類

有資料表明,青黴素類藥物氨苄西林、氯唑西林以及頭孢菌素類藥物頭孢唑啉、頭孢拉定等也具有耳鳴或聽力減退的不良反應。腎功能不全患者使用較高劑量青黴素類藥物時更易發生,耳毒性症狀通常停藥後可緩解。

耳毒性機制:該類抗菌藥物的耳毒性產生機制尚待進一步研究,有動物實驗顯示[7]:頭孢唑啉耳毒性作用可能與用藥劑量有關。大劑量頭孢唑啉在鐵缺乏條件下可造成紐西蘭大白兔耳蝸內、外毛細胞靜纖毛不同程度損傷。

在臨床工作中也注意到一些患鐵缺乏症的嬰幼兒或兒童在大劑量應用頭孢唑啉後出現感音神經性聾。推測大劑量頭孢唑啉在鐵缺乏等特定條件下可能存在耳毒性[8]。

注意事項:

針對腎功能不全患者、缺鐵患者,應減小劑量或避免使用。

03

預防耳毒性,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上述抗菌藥物都有一定的耳毒性,為避免耳毒性發生,建議臨床在應用中應做好以下方面:

用藥致聾史或家族史的患者,應避免使用這些藥物,避免聯合或連續應用多種耳毒性藥物。

使用耳毒性抗菌藥物時,應注意使用劑量及療程,必要時進行血藥濃度監測,並在使用過程中注意患者有無先兆耳鳴現象,可定期監測患者聽力,發現高音域下降時應立即停藥。

可與一些具有聽力保護作用的藥物聯合使用。有研究表明,地塞米松對慶大黴素與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黴素)所造成的耳毒性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合理應用抗菌藥物,保護好孩子的小耳朵!

參考文獻:

[1] T P de Jong,R A Donckerwolcke,T M Boemers. Neomycin toxicity in bladder irrigation. J Urol,1993, 150(4):1199.

[2] 曾力強,文明. 琥乙紅黴素致耳鳴、聽力減退1例[J]. 中國臨床藥學雜誌,2001,10(3):195.

[3] 陳義方. 乙醯螺旋黴素致耳鳴[J].藥物不良反應雜誌,2003,5(4):273.

[4] H Stupp,K Kupper,F Lagler,et al. Inner ear concentrations and ototoxicity of different antibiotics in local and systemic application.Audiology.1973,12(5):350—363.

[5] 李道佩,陳冬梅. 淺談藥物的耳毒性[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6,6(6):441.

[6] Brummett li E,Fox KE,Jacobs F,et al. Augmented gentamicin ototoxicity induced by vancomycin in guinea pigs[ J]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0,116(1):61-64.

[7] 楊曙,謝鼎華,朱剛華.大劑量頭孢唑林耳毒性的實驗研究[J].中華醫學研究雜誌,2007,7(5):401-402.

[8]司繼剛.藥源性耳聾防治研究進展[J]. 中國藥物警戒,2013,10(12):730-733.

本文來源:醫學界臨床藥學頻道

本文作者:雲淡風輕

責任編輯:李小榮

相關焦點

  • 一定要記住這個藥名,有致聾風險!千萬別給孩子吃
    我國每年約有 3 萬名兒童因不當用藥造成中毒性耳聾,其中 95% 以上為氨基糖苷類藥物。慶大黴素,就是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中最常用的一種。搜搜丁香媽媽的後臺,發現被用過慶大黴素治療的孩子還真不少……不僅僅是拉肚子,腸胃炎、上呼吸道感染都有慶大黴素的影子。
  • 記住這4類抗菌藥,有致聾風險!
    我們先來看看這幾個數字: 我國每年有3萬多兒童因用藥不當致聾,約7000名兒童死於用藥不當。 曾給億萬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千手觀音》,21位表演者都是聾啞演員,其中18名演員是因藥致聾。
  • 一定要記住這個藥名,有致聾風險!千萬別給孩子吃!
    因用藥不當,我國每年約有3萬兒童陷入無聲的世界。《2015兒童用藥安全報告》顯示:兒童藥物中毒近年來呈上升趨勢,86.4%的兒童中毒均發生在家中,2014年藥物中毒所佔比例已上升到73%,相當於每3個因中毒就診的孩子中,就有2個孩子是藥物中毒,且近年來一直呈上升趨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生活中常見的兒童禁藥。
  • 這五種藥物,背後隱藏著巨大的致聾隱患,家長應慎用
    甚至有少部分家長,盲目認為加大藥用劑量、給孩子服用大人的藥物,疾病好的會更好!然而,這背後卻隱藏著巨大的致聾隱患!家長要切記:孩子不是你的縮小版,兒童就應合理用藥!2、氨基糖苷類藥物在我們國家兒童用藥致聾的案例中,大部分都是誤用或盲目食用了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這也是患兒最重要、最常見的藥物致聾因素。
  • 家長必須記住這個藥名!多個孩子吃它致聾,醫生給孩子開也別吃!
    ……所以,菌菌覺得,使用慶大黴素這件事,有必要專門說一說。1.為什麼我不建議給孩子使用慶大黴素?原因很簡單:使用慶大黴素給孩子治療腹瀉或感冒,危害大。我國每年約有3萬名兒童因不當用藥造成中毒性耳聾,其中95%以上為氨基糖苷類藥物。而慶大黴素,就是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 兒科常用抗過敏藥有嚴重神經和自殺風險!除了它這些藥兒童都需慎用
    抗過敏藥主要分為抗組胺藥、白三烯受體拮抗藥和肥大細胞膜穩定劑,其中抗組胺藥常用的比如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撲爾敏等,肥大細胞膜穩定劑包括色甘酸鈉、酮替芬等,而孟魯司特鈉則是白三烯受體拮抗藥的代表品種。 它通常用作哮喘的預防和長期治療。
  • 兒童用藥黑名單:家長多了解一下,別再給孩子亂吃藥了
    3歲的時候,小女孩發了一場高燒,因為父母用藥不當致聾,就算知道爸爸媽媽在說話,可再努力去聽,也還是聽不到。這是前段時間刷屏的一段關於兒童安全用藥的央視宣傳片,短短幾分鐘,沒有一點聲音,卻戳中了無數父母的淚點,耳邊無聲,心有驚雷。除了付浠諾,視頻中另外兩個孩子郭依夢、付昊也是因為用藥不當而致聾。可即便是這三個孩子,也不過是冰山一角。
  • 阿奇黴素:這 5 種情況慎用!
    有基礎疾病或老年人(≥65歲)其他抗菌藥物+阿奇黴素首日0.5 g頓服,後0.25 g,qd,共5日。因此,有QT間期延長、先天性長QT症候群、有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史、緩慢性心律失常、處於致心律失常狀態(如未糾正的低鉀血症或低鎂血症、有臨床意義的心動過緩)、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正使用可延長QT間期的藥物或Ⅰa類和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的患者用藥前應權衡利弊。
  • 兒童開學用藥黑名單:這些藥真的要慎用
    01.感冒藥1.複方感冒藥顧名思義,複方感冒藥就是說一個藥裡有好幾種治病成分。這類藥一般包含「氨」「酚」「敏」「麻」「美」等字眼。這些複方感冒藥含有多種成分,主要包括乙醯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黃。
  • 孩子輸液治病,到底有沒有風險?
    孩子輸液治病,到底有沒有風險?當孩子感冒發燒時許多家長為了追求康復快選擇輸液方式治病。那麼孩子輸液治病到底有沒有風險?醫生有建議注射用賴氨匹林用於兒童風險大,不建議用於兒童退燒,安全的退燒藥首選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輸液時有賴氨匹林,一定要說不!炎琥寧注射液這個藥早在2009年就被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點名了。
  • 阿司匹林有什麼功效?奉勸:神藥雖好,但對5類人來說可能是禁忌
    治療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藥是阿司匹林,而阿司匹林對於這五類人要慎用:一、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1、年齡:中老年人更好發於心血管疾病,因為血管老化缺乏重要的營養。2、糖尿病:會導致高膽固醇和不正常的脂蛋白。3、吸菸及二手菸。
  • 一批常用藥修訂說明書:有這兩個字的藥,嬰兒禁用兒童慎用!
    這次涉及到的藥物,有不少都是網上可以買到的非處方藥(OTC)。這類藥物的使用,常常是大面積塗抹或溼敷。寶寶皮膚嬌嫩、血管豐富,藥物容易透過皮膚吸收,如果皮膚出現破損,更會導致藥物吸收增加,可能會導致全身毒性反應。
  • 滴耳液是治療中耳炎的常見藥,你的用法真的正確嗎?
    如果外耳道內有膿性分泌物,那麼在滴藥之前還應清理外耳道,這樣有助於藥物發揮最大治療效果。可以使用3%雙氧水無菌溶液衝洗,也可以使用消毒幹棉籤擦拭乾淨。注意,完成上述操作後,一定要再次清潔雙手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
  • 緊急召回775萬瓶,這款幾乎家家都有的「咳嗽藥」出事了
    未經醫生看診,吃錯藥,不治病反害命尤其像一些感冒糖漿、止咳糖漿,很多家長都是囤著,寶寶一有「類似」症狀就把藥安排上。但你要想2個問題:寶寶真的是患了感冒嗎(或是你認為的病)?你手上的藥對症嗎?沒有醫生的診斷,自行用藥已經不可取,更何況是用沒把握的海淘藥,這簡直是把孩子往火坑裡推!
  • 每個老人都在吃的10種藥,竟有這麼大風險!
    老年人由於各系統功能降低,導致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洩等功能減弱,加之老年人多種疾病共存,用藥種類較多,勢必增加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健康時報記者對我國首個老年人潛在不適當用藥目錄進行梳理,採訪業內專家,列出了這10種常用且風險較高的藥物。如果你家老人正在吃這幾種藥,一定讓他好好收藏!
  • 兒童禁用、慎用的30種藥物
    兒童身體各器官發育不成熟,在用藥過程中要比成人更加謹慎,這樣才能既幫助孩子早日康復,又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藥物的毒副作用對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
  • 每5名中毒兒童中,就有2名因吃錯藥。娃感冒咳嗽,這5類藥不要碰
    吃完,孩子開始嘔吐起來......醫生表示,孩子可能是藥物服用過量,導致急性藥物中毒。還記得17年「兒童用藥安全現狀報告」嗎?每5名中毒兒童中,就有2名因藥物中毒!今天,科大大請來了兒科主治醫生孫方舟老師,跟大家聊聊孩子感冒時的正確護理方法。
  • 收藏:地平類降壓藥大全,各種地平類降壓藥的用法用量及副作用!
    地平類降壓藥是六大類降壓藥中常用的一種,使用地平類降壓藥降壓能降低腦卒中風險! 常用的地平類降壓藥都有哪些?
  • 國家藥監局:這 5 種常用藥增加「禁忌」範圍!
    ,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患者,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並建議對血糖或血脂進行監測。應慎用。 (2)因西替利嗪有可能增加尿瀦留的風險,有尿瀦留易感因素(例如脊髓損害、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慎用。 (3)抗組胺藥物會降低皮膚過敏測試結果的靈敏度,所以接受這類測試前應停藥3天。
  • 1歲男童輸液後死亡,兒科醫生:安全有效的兒童退燒藥只有這2種!
    當天晚上11點,孩子肚脹、嘴唇發紫、鼻腔出血,到這家醫院後沒人接診,又前往縣人民醫院,接診醫生說孩子心跳已經停止。這又是一起讓人悲傷的用藥事故。有醫學專家認為,導致這個孩子去世的藥物,很有可能是注射用賴氨匹林。注射用賴氨匹林是什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