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筆下的奧菲利亞,是雷歐提斯之妹,哈姆萊特的戀人,大臣波洛涅斯之女 曾經是純潔善良,無憂無慮的。但是,當她邁入青春的門檻後,絢麗的生命之花卻漸漸枯萎了。她依戀、順從,別人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需要,在父親和戀人的對立世界中,迷失了理智的奧菲利亞也迷失了方向。戀人厭惡她、唾棄她,父親和兄弟也不理解她、埋怨她,她的生命已沒有了內容。最後,她滿身盛裝,自溺在一條鋪滿鮮花的溪流裡。
《水中的奧菲利亞》
約翰·埃弗裡特·米萊斯
1851年
現存於英國倫敦泰特畫廊
畫中的女人是誰?
她的原型來源於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哈姆雷特》,是一個史詩級別的大亂鬥,一個關於「王子復仇記」的故事
而今天講的這幅畫畫的就是
哈姆雷特女友——
奧菲利亞死亡的時刻
在莎士比亞筆下
奧菲莉亞是個純粹的乾淨的不經世事的女子
「儘管你像冰一樣堅貞,像雪一樣純潔,你還是逃不過饞人的誹謗。」
——《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場
她無法接受自己深愛的男友殺了自己的父親
所以她瘋了
她採了在山野間爛漫的野花,
編成花環想掛在樹上
卻失足跌在了水裡
死亡解脫了她
也只有死亡才能解脫她
「她的衣服四散展開,使她暫時像人魚一樣漂浮在水上,她嘴裡還斷斷續續地唱著古老的歌謠,好像一點不感覺到處境險惡,又好像她本來就是生長在水中一般。」
——《哈姆雷特》第四幕第七場
畫作中正是奧菲利亞死亡的這一幕
手中拿著爛漫的野花,唱著古老的歌謠
她神色空洞的陷入水中
她沒有伸出手去掙扎
就這麼平靜的逝去
可是畫作外的我們卻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
她的悲傷以及絕望
這幅畫的細節也是讓人細思恐極
比如水面上漂浮的花
在那小溪旁, 有株傾斜的楊柳樹,
它的灰白葉子倒映在如鏡的水面上。
在那兒, 她用金鳳花、蕁麻、雛菊、
與紫蘭編制了一些綺麗的花圈。
——《哈姆雷特》第四幕第七場
當她企圖掛此花圈於那枝梢時,
那根搖搖欲墜的枝幹就折斷了,
使她與花一併落入那正在低泣的小溪中, 她的衣裳漂散在水面上。
有段時間, 她的衣裳使她像人魚般的漂浮起來,
那時, 她口裡只哼唱著一些老詩歌
——《哈姆雷特》第四幕第七場
奧菲利亞沒有隆重的葬禮,
只有傷心的王后用片片花瓣裝點她的墳墓,
還有哈姆雷特那一句遲來的真心告白:
「我愛奧菲莉婭,
四萬個兄弟的愛加起來也比不上我對她的愛。」
奧菲利亞的死亡直擊哈姆雷特的內心
奧菲利亞的哀傷也溢出畫布直擊觀者的內心
因為奧菲利亞本身的的故事
富有戲劇衝而讓畫家們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所以有很多畫家都畫過奧菲利亞
亞歷山大·卡巴內爾
沃特豪斯
沃特豪斯
沃特豪斯
阿瑟·休斯《奧菲利亞》(1852)
可是最為世人熟知的
還是那幅眼神空洞吟唱歌謠的奧菲莉亞
仿佛可以想像
奧菲利亞慢慢接近湖面,回眸張望,唱著她的最後一支歌:
「And will he not come again?
【他會不會再來?】
And will he not come again?
【他會不會再來?】
No,no he is dead.
【不,他已經死了。】
Go to the death—bed he never will come again.」
【去吧,在你死前他永遠不會回來。】
奧菲利亞死亡的那一幕,
不僅是過去畫家熱衷的題材,
也成了現代人不斷嘗試重現的特殊的美。
「你已得到太多水了, 可憐的奧菲利亞, 所以, 我不許我流淚。」
——《哈姆雷特》第四幕第七場
高清圖:奧菲利亞
https://pan.baidu.com/s/1A_wX-NBs15iacEVEp7bGKg
米雷斯的這幅畫有拉斐爾前派的另一個特點:既不是純粹的寫生畫,也不是純粹的戲劇性想像出來的作品。那漂浮著屍體的河裡長滿水草,像絲綢的繡床,而周邊的自然環境也閃著奇異的光彩。米雷斯這樣記錄自己在室外畫背景時的情景:「在一把只能投下不到半便士大小陰影的傘下,我像裁縫一樣每天坐11個小時,在夠得著的地方放著個奶瓶,來解決我在奔流的溪邊的乾渴問題。我也可能被風颳到水裡,產生和溺死的奧菲利亞相似的感覺。」而給奧菲利亞做模特的西岱爾也因為躺在一個底下有油燈加熱的浴盆裡而患了嚴重感冒。她的父親險些因此和藝術家們打官司。此畫的創作過程也足夠體現拉斐爾前派藝術家對藝術的誠實和熱愛。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