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一次熱辣川菜_民俗_中國西藏網

2020-12-14 中國西藏網

  川菜即四川地區的菜餚,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之一,也是最有特色的菜系、民間最大菜系,被冠以「百姓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川菜文化的輸出,川菜館開遍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而拉薩絕對是川菜的聚集地之一。下面,記者就為大家介紹幾家參與建行龍支付·第四屆拉薩火鍋美食節的川菜店,讓你在異地他鄉也能輕鬆吃到美味可口的川菜。文/圖 記者 趙越 婁夢琳 次吉 實習記者 譚瑞華

  九公冒菜 雪新村店

  地址:雪新村路口首尚美髮沙龍一樓

  走進九公冒菜,迎面而來的就是一陣誘人香味。隨後,映入眼帘的是牆上擺滿的綠植和偏歐美風格的桌椅燈具,在這樣格調高雅的環境裡用餐,心情也會不由得愉悅起來。

  九公冒菜共有清油鍋底、牛油鍋底、酸辣鍋底3種鍋底,可以滿足顧客不同口味的選擇。冒菜的高湯是用豬大骨、牛骨和雞架熬製而成,底料也會根據顧客的口味進行調整。

  九公冒菜雪新村店負責人說:「我們店都是使用一次性鍋底,每桌顧客的底料也是單獨的,堅決避免『大鍋』煮冒菜的情況。」九公冒菜,是一家可以喝湯的冒菜,湯料色澤紅亮,口味麻辣濃香。「我特別喜歡吃冒菜,作為重慶人,一般會點清油味,跟我在重慶吃到的冒菜口味差不多,我肯定會推薦給朋友過來吃。」顧客魏女士說。

  推薦菜品

  怪味兔頭、怪味合炒、黃金雞湯、羊肉湯鍋、老鴨湯

  喬一喬怪味乾鍋

  地址:柳梧新區長興國際

  走進喬一喬怪味乾鍋店,黃色、藍色的桌椅讓人眼前一亮,店面裝修簡潔又不失特色,就餐環境舒適安逸。

  喬一喬怪味乾鍋店之所以叫「怪味」,是因為鹹、甜、辣、麻、酸、香、鮮七味俱全,又互不壓味,有一種特殊的味道。味道雖怪,但舌尖的旅程一旦開始就感覺停不下來了。

  店內菜品主要有湯鍋、乾鍋和炒菜。湯鍋主要有羊肉湯鍋、黃金雞湯和老鴨湯;店內特色菜品當然還是怪味乾鍋,以怪味兔頭和怪味合炒為主;對於想吃炒菜的顧客來說,青筍肉片、宮保雞丁、毛血旺等家常小菜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喬一喬怪味乾鍋店就餐,可以乾鍋與湯鍋各點一份,中和口感。在乾鍋葷菜吃完後,可加入配菜繼續翻炒,絕對滿足你的口腹之慾。中午消費,每碗菜品只要9.9元,實惠又好吃。

  據店家介紹,該店的乾鍋在底料和乾鍋香辣油上最為講究,每一鍋都是經過獨特秘方配製,口感醇香。

  特色菜品

  外婆怪味雞

  地址:當熱西路格拉丹東酒店旁邊

  外婆怪味雞佔地面積900平米,店內裝修風格具有濃濃的農家特色,主打農家地道美味,所用食材都是從內地選購而來。

  該店選用的漢陽跑山雞,源於深山。漢陽,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下轄鎮,土地肥沃、空氣清新、雨水充沛、陽光充足,方圓70裡內無任何汙染源。跑山雞在此環境中放養,以優質的玉米、草芽、蟲子等為食,肉質鮮美,口感緊緻,富有濃厚的野味特點。

  餐廳的招牌特色為外婆怪味雞、瓦屋山臘肉等,而除了這些有特色的菜品外,滷肥腸、醋泡花生、擂椒茄子等也深受食客喜愛。

  外婆怪味雞、瓦屋山臘肉、瓦屋山香腸

  特色菜品

  隔壁外婆菜館

  地址:柳梧新區長興國際南門

  川菜極具地方特色和濃厚的川蜀風情,整體口味偏重,以麻辣為主,基本每道菜都有辣椒,菜式多樣,以善用麻辣調味(魚香、麻辣、辣子、陳皮、椒麻、怪味、酸辣等)出名。

  隔壁外婆菜館是一家開在柳梧新區的地道川菜館,店內能容納20桌客人同時就餐。該店負責人李先生介紹,該店的川菜主推家常味道。店內沒有豪華的裝修,沒有精緻的擺盤,沒有煞費苦心的噱頭,只有廚師對川菜的一片熱忱。

  走進隔壁外婆菜館,農家院感覺撲面而來,讓人覺得十分親切。李先生介紹,裝修時主要考慮讓消費者能在一種相對放鬆且親切的環境中就餐,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體會美食的滋味,美食與溫馨美好的就餐環境是相輔相成的。

  鮮鍋兔、麻椒美蛙、過水全魚

  特色菜品

  網紅檸檬辣子雞、青花椒龍利魚、銷魂肉

  九門川菜府邸

  地址:羅布林卡路與德吉南路交會處富紳會一樓

  九門川菜府邸是由通澤實業集團於2017年出資成立的高品質川菜餐廳。

  「我們店的菜品更新速度比較快,新推出的菜品受到了很多顧客歡迎。」該店相關負責人介紹。九門川菜府邸的主廚師出名門,造詣頗深,深諳烹飪之道,不僅將川菜研究得極為透徹,還自創了許多屬於九門川菜府邸的特色招牌菜,如蒸蒸日上花甲蝦、金桔口蘑藏香豬、龍筍翡翠犛牛排、青花椒龍利魚、石鍋絕城芋兒雞等。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活色生香,百菜百味,熱辣川菜~
    2018年出版的菜譜類圖書中,最惹我喜愛的當屬四川烹飪雜誌社編的《四川風味家常菜》,套有清爽白邊的大紅封面,醒目耀眼的四川菜陪著風味家常,細細看來是四川風味家常菜,古色古香的盤中裝有花椒辣椒製作的精美菜餚和圍邊的五個川菜,勾人食慾。還有「活色生香,熱辣川菜。
  • 保暖又時尚 冬款藏裝受市民熱捧_民俗_中國西藏網
    都說去年的衣服已經配不上今年的自己,那麼,今年冬天,您衣櫃裡添置新款藏裝了嗎?  談起拉薩的藏裝店,為人們所熟知、分布較集中的是在北京東路和林廓南巷,藏裝店一家挨著一家,讓人目不暇接。近日,記者走進其中一家藏裝店看到,藏族姑娘卓啦正在試穿一件藏裝上衣。她告訴記者,拉薩的氣溫早晚相差很大,而自己平日裡也喜歡穿藏裝。現在天氣轉冷,來這家店挑選一件新款藏裝正合適宜。
  • 中國民協辦展覽為七十華誕慶生_文化_中國西藏網
    他說,70年來,中國民協一直致力於組織、規劃、指導全國性民間文學、民間藝術及民俗文化工作,通過考察、採集、研究、保護、傳承等方式,達到保護中國民間文化遺產的目標,開展了一系列民間文化學術交流、展覽展示、民間文藝表演活動,舉辦旨在獎掖各種民間文藝的「山花獎」評獎,維護民間文藝工作者的合法權益,全方位推動中國民間文藝事業的發展繁榮,並在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光輝歷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冬季是西藏旅遊的淡季,讓我來分享下,冬天來西藏都有哪些好處
    很多人以為冬天的西藏是不是會很冷?其實冬天的西藏很舒服的,畢竟西藏的拉薩號稱是日光之城。冬天的西藏整體日間平均溫度大致在十幾度(不包括一些特別偏遠的地區),零下十幾度那是晚上,一般晚上大家也都窩在客棧裡了。
  • 礦區來了「小明星」_生態_中國西藏網
    礦區還建造了1000餘平方米的人工湖,來增加局部空氣溼度。同時,還在礦區周邊種植楊樹、榆樹、雪杉等高原耐寒樹種890餘棵,為提高資源利用率,礦區的井下排水及職工洗浴用水沉澱後全部用於礦區降塵及綠化灌溉,目前,礦區綠化面積達到80%以上。  「平時有些職工會把吃剩下的饃饃放在湖邊,來餵養到湖邊飲水的野生動物,所以很多野生動物見了人,也不是特別害怕。」
  • 我的五個寶貝擦擦_原創稿件_中國西藏網
    要不買模具來自己做吧!我又到八廓街挨家挨戶地找擦擦模具,整個市場被我翻了兩三遍,甚至連古董商店的模具我都看過了,還是沒有找到滿意的。  最後我又去了一次千佛崖,那裡有幾家常年做擦擦的。轉完甘珠爾塔出來,不抱希望的,順便去那幾家做擦擦的攤子看一眼。攤位上擺出來的所有樣品,又一次讓我失望了。
  • 自駕西藏:被很多人懷念的山南城市是民俗樸素的地方
    很多遊客會去布達拉宮、大昭寺、甘丹寺、雅魯藏布江等,他們可以開車去西藏,旅行者會錯過非常有意義的地方,我們來談談山南,下轄西藏自治區所轄的一個地級市,西藏的重要城市,西藏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然而來到山南城市的外國人並不多,無論是自駕遊還是自駕遊,都可以來這裡體驗民俗風情,了解不同宗教,享受藏族同胞的生活。感受不同的生活。第一站是到昌珠寺,他位於山南雅礱河東岸的貢布日山南腳,這座廟宇建於松贊幹布時代,文成公主也在寺廟中修行。
  • 怕辣的吃貨們,來杯百事可樂助你開啟川菜模式
    說的倒是沒錯,不過在我們吃貨的眼裡,四川還有著讓人慾罷不能的美味川菜! 川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其調味多變,菜式多樣,以「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著稱,且特別善用麻辣。一想到吃完那嘶~嘶~嘶~的感覺,就口水直流!但是~辣也是真的辣,讓一些吃貨盆友們望而卻步……
  • 從宋朝都城到北京飯店 川菜歷史上三次「走出去」
    第一次「走出去」是在宋朝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食在中國,味在四川」,體現了人們對川菜的高度評價和讚譽。二毛認為,今天川菜的繁盛和四川飲食文化的歷史不能分開。川菜發展的歷史,是一部不斷「走出去」的歷史。  「最早的川菜烹飪文獻散見於歷史文化著述中。」
  • 西藏人大代表履職故事剪影:建言察實情 履職在路上_資訊_中國西藏網
    2020年,西藏人大代表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充分發揮來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點,切實發揮好人大工作為民履職的重要作用,投入大量時間、精力走訪調研,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一件件立法項目、一次次視察調研、一條條意見建議、一樁樁民生實事,凝結著人大代表認真履職的責任擔當,彰顯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在西藏生動實踐的豐富成果。
  • 【藏北故事】一張舊影背後的傳奇故事_原創_中國西藏網
    1976年,西藏拉開開發藏北無人區大幕,先後設立雙湖和文部兩個縣級辦事處,後來將文部辦事處改為世界上唯一的以太陽命名的縣——尼瑪縣,將雙湖辦事處改為雙湖特別區。再後來,將雙湖特別區改為現在的雙湖縣。雙湖縣也因此成為中國最年輕、世界海拔最高的縣級行政區。
  • 拉薩市已開設29個社保卡即時制卡網點_西藏新聞_中國西藏網
    黃苗 攝  近日,記者從拉薩市人社局了解到,為方便市民辦理社保卡業務,豐富社保卡網點,優化拉薩市即時制卡網點布局,經過拉薩市人社局積極與農業銀行西藏自治區分行溝通協調,於12月15日在拉薩三級政務大廳二樓Z12窗口增設社保卡即時制卡點,現場可辦理社保卡即時制卡、電子社保卡籤發、補換卡、修改密碼、重置及社保卡金融功能激活等業務。
  • 可可西裡的藏羚羊「幼兒園」_生態_中國西藏網
    「奶爸」來了,遠處8隻小藏羚羊迅速跑到巡山隊員身旁,用頭蹭他們的褲腿、咬衣角,簇擁著向草地的低洼處移動。  「1隻、2隻、3隻……8隻都在,很健康。」鄧海平告訴隊友們。  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大風天,剛灌滿熱牛奶的奶瓶外掛滿水珠。趙新錄用嘴試了試溫度,趕緊把奶瓶餵到了小羊嘴裡:「這8隻小羊是今年從卓乃湖救回來的,只有5個月大,不能喝涼奶,會拉肚子。」
  • 青海興海縣安多民俗文化村:「搬」出來的幸福生活
    圖為易地扶貧搬遷點「安多民俗文化村」攝影:楊眉笑  中國西藏網訊 「現在我們住上了新房子,家裡的電器等生活設施也一應俱全。你們看看外面這麼冷,屋子裡有電熱炕,暖和得很呢!」當記者冒著毛毛細雨,來到位於青藏高原東部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安多民俗文化村」時,村主任楊宗泰熱情地把大家招呼進了他家的新房子,給大家送上了一壺熱氣騰騰的酥油茶。  地處「三江源」國家自然保護核心區的興海縣,取「振興青海」之意而命名。
  • 把「馬背搖籃」的故事講給孩子聽_新聞_中國西藏網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
  • 雅江河畔話小康——西藏山南市貢嘎縣紅星社區之變_扶貧_中國西藏網
    紅星社區位於西藏山南市貢嘎縣吉雄鎮,五年前,這裡還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1戶73人。脫貧攻堅讓這個村莊貧困人口清零,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服務健全、產業興旺,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康示範村。目前仁增的血壓控制得很好,很少出現頭痛的症狀,而且隔幾天就來醫務室量一下血壓,讓醫務人員更好掌握她的身體狀況。
  • 勤勞鋪就幸福路_扶貧_中國西藏網
    圖/文 記者 張斌  家庭檔案:  強就,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日縣班久崗村村民,現年32歲,全家共四口人。2016年,強就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起,強就和妻子依靠外出務工、學習技術走上了致富路, 2018年,強就向村委會遞交了《我要脫貧、我要摘帽》的申請書,主動脫貧摘帽。
  • 拉薩市民族手工藝品加工針織培訓班結業_教育_中國西藏網
    據悉,2020年拉薩市實用技能人員培育工程民族手工藝品加工針織培訓班由拉薩市委組織部、拉薩市就業服務局牽頭,拉薩市婦聯主辦,西藏卓番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從2020年10月20日起開班,為期60天。此次培訓採取理論加實際操作的模式,旨在引導學員樹立新觀念、學習新技能、創業新崗位,從而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加快致富步伐。
  • 冬日裡的冬格措納湖_涉藏動態_中國西藏網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