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線下轉戰線上依然火爆,CCG卡牌對戰遊戲有何魅力?

2020-12-06 桌遊圈

卡牌遊戲無論何時都有一大批忠實擁躉,而它的形式有無數種,其中以《萬智牌》《遊戲王》為代表的TCG(Trading Card Game)卡牌對戰遊戲是最受玩家歡迎的。

TCG遊戲中,組牌便是決定一場戰鬥勝負的關鍵。就像《孫子兵法》所言,「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玩家通過收集卡牌增強自己的實力,通過合理組建牌組來為勝利打下基礎。

其次能影響遊戲勝負的就是玩家對現有牌池的熟悉度。TCG遊戲的牌池少則上百,多則數以萬計,最常用的卡牌也基本都有數十張。熟練的玩家可以通過觀察對方的出牌,繼而看破對方的打法,然後攻其弱點,取得勝利。

TCG遊戲能夠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策略高度,這種遊戲模式才能一直長盛不衰。在電子化時代,將實體TCG搬上PC/掌機/移動端等電子平臺必然是大勢所趨。由此而誕生的CCG(Collectible Card Game)遊戲就是站在實體TCG這個巨人的肩膀上做出更深層次的調整、改進,以適應如今電子遊戲的發展趨勢以及玩家的需求的遊戲模式。

《爐石傳說》《陰陽師:百聞牌》《狼人對決》等都是近幾年國內比較熱門的CCG遊戲,它與TCG最大的區別就是有卡牌收集系統但沒有卡牌交換系統(沒有二級市場)。此類遊戲的卡牌是玩家本身所固有的,不能交易,也無法將自身的卡組送給別的玩家,沒有TCG的卡牌有那麼大的流通價值和稀有程度。

本文就來介紹幾款比較有意思、有突破的,以TCG為基礎設計出的CCG卡牌對戰遊戲。

1.《巫師之昆特牌》

《巫師之昆特牌》(Gwent:The Witcher Card Game)原本只是PC遊戲《巫師3:狂獵》中的一個內置小遊戲,因其玩法獨特而深受玩家歡迎,也有大量玩家因沉迷打牌而「不務正業」。官方也無法忽視它持續飆升的熱度,故將《昆特牌》抽離出來做成了一個可聯網對戰的CCG遊戲。

《昆特牌》的玩法相當簡單,每輪遊戲開始時,每位玩家從自己的牌庫裡抽取十張卡牌,在自己的回合時,必須打出且只能打出一張牌,每張牌都代表某個單位,單位上均有記載若干戰力。每輪結束時,雙方玩家合計已方所有卡牌上記載的戰力,戰力高者為勝。三輪遊戲中有一方勝出兩輪時即結束

與傳統卡牌遊戲相比,玩家不會在每次行動前摸牌,每張牌打出也不需要消耗費用,這些設定讓《昆特牌》顯得新鮮感十足。

每回合開始摸取十張牌,意味著玩家更能運籌帷幄,隨機性對勝負造成的影響很小,故更具戰略深度;打出卡牌不需要消耗費用,玩家就更能集中思考整體策略,而非把精力浪費在計算費用這些細枝末節上;玩家輪流打出一張牌,既不會讓非當前回合的玩家等太久,也更能營造出一種緊張的氛圍。

由此可見,製作組一直試圖在傳統卡牌遊戲的基礎上做突破。更重要的是,他們創造出了「陣線」這個全新的玩法。以往卡牌遊戲中,卡牌上場後對其擺放並沒有硬性的要求,但「陣線」玩法的加入,讓卡牌的擺放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策略點。

比如群體傷害的效果,大部分只會針對一條戰線上的單位,把所有單位都堆放在一條路線上並不是明智之舉。但部分卡牌會對相鄰的單位或者整列的戰線提供增益,此時玩家就必須權衡再三,最後做出有利於自己的決策。

雖然《昆特牌》的牌池深度無法與《爐石傳說》等經典遊戲相比,套路也較為單一。但《昆特牌》自2017年5月公測起,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對遊戲的整體規則(比如將陣線從雙方各三排調整為二排,同時限定每排卡牌張數,既降低了複雜度又突出了策略性),以及所有卡牌效果和關鍵字進行重製,這樣大幅度的調整幾乎等同於創造一個全新的遊戲。

如果以《巫師3:狂獵》中的小遊戲為第一版來計算,迄今為止《昆特牌》已經重製到第三版了。如此耗盡心力將遊戲推倒重來,只為做到盡善盡美,精益求精益,這也是其製作公司CDPR備受世界玩家們推崇的原因。《昆特牌》就是一款閃爍著誠意的精品之作,非常值得深入體驗。

2.《第二次世界大戰卡牌遊戲》

《第二次世界大戰卡牌遊戲》(KARDS)是一款基於現實二戰題材所創作的軍事風格濃鬱的CCG對戰卡牌遊戲。玩家將扮演二戰的五個參與國其中之一,與敵方國家展開對戰,身臨其境地參與到這場改變世界格局的大戰中。

《KARDS》中,每個單位都有自己攻擊力和生命值,一個單位如果對敵方單位發起攻擊,則依照單位上的攻擊力數值,扣減敵方單位或者總部的生命值。將一個單位的生命值減至0則其會被消滅,如某一方總部的生命值降至0,則該玩家輸掉遊戲。

遊戲中玩家每回合得到的指揮總點數會增加1點,而每打出一張卡牌、每個單位發起攻擊與移動都需要消耗指揮點數。這意味著玩家每回合都需要思考如何合理地分配資源,如果手上只剩最後1點的指揮點數,是用來部署單位還是執行攻擊與移動更好?其中的思考量讓玩家欲罷不能。

遊戲中,玩家雙方的總部分列戰場兩邊,每位玩家在部署單位時,只能部署在已方總部一列,這一列稱為「支援線」。雙方玩家之間的一片公共區域被稱為「前線」,玩家需要將已方的單位移動至前線才能對敵方發起攻擊。這意味著佔領「前線」是獲得勝利的關鍵,除能增加代入感外,也讓遊戲的戰鬥過程變得更為激烈。

遊戲中的單位細分為步兵、坦克、炮兵、戰鬥機、轟炸機五種,並各有其移動規則與優勢。如步兵每回合只能行動或移動一次,是相對弱勢的單位;坦克只要擁有充足的指揮點數,則可以在一回合中既能移動又能攻擊,機動性相當高;炮兵、戰鬥機、轟炸機可以在「支援線」直接對敵方發起攻擊,在優勢局面下有助於穩定局面。這些設定極大地豐富了遊戲內容,同時也與現實中的單位特色相匹配,是其一大亮點。

此外,遊戲的音效也做得十分出色。步兵單位移動時軍靴聲,坦克發起炮擊時的轟鳴聲,戰鬥機俯衝掃射時的機槍聲,重型轟炸機輪翻轟炸時的爆炸聲,讓人如親臨硝煙滾滾的戰場,刺激感和史詩感撲面而來。

《KARDS》所打造的更像一座數字博物館,遊戲中的卡牌均有著歷史原型,甚至在遊戲的卡面介紹上還印有真實的二戰歷史故事以及原始圖片,可以說是為二戰迷量身打造的一道豐盛的精神大餐。

3.《遊戲王:決鬥連結》

《遊戲王》是一款可比肩《萬智牌》的老牌TCG,但由於其卡牌效果與規則的日益複雜化,無形中增加了新人的入坑門檻,為此《遊戲王:決鬥連結》(YuGiOh! Duel Links)CCG應運而生。

《遊戲王:決鬥連結》對《遊戲王》的遊戲流程和規則進行了適度簡化,比如將戰場能夠擺放的怪物/魔法陷阱卡的數量從五張刪減為三張,卡組牌數也壓縮為20-30張,大大縮短了遊戲的對局時長。但即便經過簡化,玩家依舊可以通過一些騷操作在逆境中反殺對方,瞬間扭轉戰局的爽快感無與倫比。

除簡化原有規則與設定外,《遊戲王:決鬥連結》中還增加了很多頗有亮點的設計。比如增加了「角色技能」,玩家可通過選擇動畫裡的角色來代表自己進行對戰,對戰結束後該角色可以獲取經驗值,提升角色等級,並習得新的技能。這讓遊戲代入感更上一層樓,也讓玩家可以體會到升級角色的樂趣。

對於一眾《遊戲王》的老玩家來說,遊戲的流程流暢、遊戲的對戰過程充滿刺激只是基本要求。《遊戲王》的核心魅力源於原作動畫帶給玩家的美好回憶,如何將對決的名場面有機整合進遊戲中,在對戰中如何將卡牌決鬥的魅力展現出來是最大的難題。

而《遊戲王:決鬥連結》就成功地做到了。它的世界觀架設在虛擬決鬥都市的背景上,用以展現遊戲王系列世界觀的魅力可以說再適合不過。

遊戲中也成功重現了動畫中那些激動人心的場面,比如在卡池中加入了翼神龍、天空龍、巨神兵三神卡,黑暗大法師艾克佐迪亞等經典卡牌;每次打出卡牌時都配有魄力十足的3D動畫與震撼人心的聲效,仿佛親歷一場對決;同時還加強了黑魔導與青眼白龍等舊時代卡牌的強度,讓新舊卡牌可以同場作戰,完美滿足了歷代動畫粉絲的胃口。

玩家們在爭奪決鬥王的對決當中,雖然勝率穩定的卡組時常出現,但許多懷舊的套路仍閃爍著光芒。《遊戲王》主題動畫與相關遊戲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遊戲王:決鬥連結》也必能將這份輝煌與回憶繼續延續下去。

小結

傳統TCG需要通過骰子,硬幣,指示物等輔助道具來計算,從遊戲形式上來說就擺脫不了複雜性,而複雜程度又與用戶規模成反比。但電子遊戲可以通過系統去做很多複雜驗算和隨機效果。因此CCG減少概念、優化流程、控制遊戲時間,大大降低了玩家的理解成本和入坑門檻,熱衷於卡牌遊戲的玩家終於在網際網路時代找到了新的歸宿。

而CCG當前所面臨的問題並不比TCG輕鬆。CCG的核心要素仍然是卡牌,一張卡牌的打造,看似簡單,實際上遠比利用建模構造一個能打能動的3D角色要難很多。卡牌不僅要美觀精緻,而且要具備實用性,玩家入手某張卡牌後的實力提升幅度不宜過高,也不能無感。

CCG與IP的融合也是一件難事,人物(卡牌)數量不宜過多,也不能太少,每個卡牌(角色)的特質、外形、相生相剋的關係,要符合整體世界觀背景和人物特質,非常考驗製作團隊的設計水平和對遊戲平衡性把控。

而且CCG的研發成本和市場投入周期長,玩家基數小門檻高,與時下熱門的二次元手遊、MMO手遊相比沒什麼優勢,大部分情況只能靠產品實力打天下——這在當前的遊戲市場環境下,非常難且不討巧。

但收集卡組,運籌帷幄,思考打法,研究策略都是CCG不可替代的魅力,隨著近年電競風潮在國內的掀起,CCG遊戲相比於一般的遊戲而言,在競技化後,遊戲的壽命能夠更長久,能夠更持久地運營下去,相信CCG在克服種種困難後,必將迎來屬於它的藍海時代。

相關焦點

  • 這款遊戲當年被看作線上卡牌遊戲的黑馬 如今它被國內代理了
    2014年,暴雪正式發行了《爐石傳說》,從此線上卡牌遊戲的概念走進了普通玩家的世界,讓「卡牌對戰遊戲」不只屬於那些極客的專享。
  • 卡牌手遊步入實時對戰時代:對戰型卡牌日本持續走紅
    但作為最早的TCG玩法卻似乎並未獲得CP們的青睞,國內市場能叫得上名字的也只有寥寥數款。影之詩、遊戲王、爐石,三款TCG出現在日本谷歌最佳對戰遊戲榜單中但是我們看卡牌遊戲始祖的日本市場,雖然卡牌元素依舊是市場的主流,但是像前兩年那種對對碰的玩法已經幾乎消失不見。
  • 卡牌界文藝復興:二戰卡牌對戰遊戲《KARDS》個人評測
    二戰,不論從書籍、影像又或是根據真實事件和人物改編的影視作品,對於筆者來說總是散發著一股獨特的魅力。時至今日,二戰所獨具的魅力,早已從這些「老舊」的載體上擴散到了更為廣闊,也更加能夠體現和還原,人類歷史上這場規模最大的世界級大戰的平臺之上——遊戲。
  • 卡牌遊戲依然獨大 品質是關鍵
    很顯然的是ARPG沒有達到很多人的期望,百度移動遊戲發布的2014年Q2數據報告中,卡牌遊戲的上線數量僅為RPG遊戲的一半,居於第二。但收入前一百的手機網遊中,最多的卻是卡牌遊戲。我絲毫不否認ARPG手遊的未來一片光明,但就目前的手機端的技術情況來看,ARPG的崛起還要再等兩年,在這兩年中卡牌類遊戲依然將在除休閒類的棋牌遊戲之外一家獨大。
  • 說到卡牌遊戲只能想到三國殺,你讓這9款遊戲怎麼辦?
  • 這裡有9個不為人所知但很好玩的卡牌遊戲,不來試試嗎?
    (不,這不是禪雅塔…)不用說,《爐石傳說》實在是太成功了,它幾乎以一己之力打開了PC版電子卡牌遊戲的市場。作為一款劃時代的集換式卡牌對戰遊戲,沒有它,以下提到的很多遊戲很可能根本不會存在——雖然這些遊戲沒有哪個有可能像爐石一樣成功。
  • 卡牌對戰,井字棋在Steam上還可以這麼玩?
    一疊當草稿紙都嫌框框多的作文本便是最好的棋盤,你畫×來我畫O,有情調還可以用紅黑兩色來區分敵我。 一看這遊戲名——《奇奧英雄傳》,一般人還真難聯想到它會是一款策略卡牌對戰遊戲。
  • Steam免費遊戲:小體量精品CCG卡牌遊戲,堪稱二戰版《爐石傳說》
    提起CCG卡牌遊戲,有很多的經典作品,比如《萬智牌》、《遊戲王》和《爐石傳說》等。
  • 單張卡牌炒到500元!AR+實體卡牌遊戲《百分之一》打開新市場?
    遊戲的AR玩法與市面上常見的同類遊戲相似,加入了LBS技術,玩家需要在現實地圖中尋找待捕捉的龍,也同樣提供了搜索、漫遊等功能,不過並沒有特別強調LBS技術,而是將AR+真實地圖捕捉當作遊戲的抽卡方式,並把抽卡的目的放在了龍的養成上
  • 三國殺:線上三國殺和線下三國殺有什麼區別?玩家:還是打牌爽!
    文:小胖三國殺是個火遍了大江南北的遊戲,三國殺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網絡版的三國殺,顧名思義就是線上遊戲,無論是電腦版還是手遊,都被算作網絡版的三國殺,另一種是現實中的三國殺,兩者看似是相同的玩法三國殺網絡版和現實版的玩法基本上相似,不仔細想的話感覺先是出的網絡版在根據網絡版延伸出來的現實版,其實玩的時間就的玩家知道,自己最先開始接觸的是卡牌三國殺,在那個電腦和手機沒有普及的時候,三國殺已經火爆大江南北,很多玩家都是先接觸的卡牌三國殺,而並不是電腦網路版,所以誰先出來的這個問題就很複雜了,大多數人仔細想想感覺還是卡牌出的早。
  • 迪士尼重磅首推卡牌對戰遊戲《史迪奇來了》登陸iOS平臺
    由動畫巨頭迪士尼與國內頂尖卡牌遊戲開發商Redatoms聯手重磅打造的Q版卡牌對戰手機遊戲《史迪奇來了》於10月26日正式登陸iOS平臺!作為一款卡牌對戰遊戲,《史迪奇來了》共有百餘張星際寶貝卡牌可供玩家選擇,每個寶貝形象都超Q超可愛,儘可能地滿足史迪奇迷們的收集欲望。
  • 盤點steam上好玩的卡牌遊戲
    與角色扮演遊戲不同,卡牌遊戲不會讓玩家將大量時間花費在打怪升級上,只會考驗玩家的才能。所以,即使是遊戲新手也有可能戰勝資深玩家。
  • 方形之路:消除戰爭-英雄養成+線上對戰——電競貓App遊戲推薦
    :最小6元/Arena#3 Pack內購:有/禮包設備性能要求:蘋果iPhone 7以上華為nova4/vivo Y93/OPPO A9/小米8可玩性:實時線上對戰 消除+英雄養成方形之路—電競貓遊戲推薦「新出的消除對戰手遊,TBG LIMITED這家公司發行的遊戲都有一股特立獨行的感覺,三消戰鬥也不是沒玩過,但陣地對壘的消除戰鬥模式還真的是第一次體驗呢。
  • 「影之詩」——日系二次元風格的卡牌策略對戰手遊
    自從【爐石傳說】大火以來,網易就很喜歡TCG/CCG這種手遊品類,不但要自研,更要代理,從【倩女幽魂錄】到【影之詩】,再到【百聞牌】,每一款都是卡面精緻,有完整的世界觀,策略極為豐富的精品手遊,不過可能是因為暴雪和魔獸對【爐石傳說】的加成作用吧,目前國內市場卡牌策略對戰類手遊依然是【爐石傳說】一家獨大。
  • 這些卡牌遊戲為什麼還能玩出花?原因有它
    十二世紀時,馬可·波羅把這種紙牌遊戲帶到了歐洲,並在之後經過演變成了撲克牌,卡牌遊戲自此躍入人們的視線。隨著時代的發展,卡牌遊戲的數量和種類幾何級的增加,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只分為兩種,集換式與非集換式。所謂的非集換式很好理解,非集換式的卡牌是固定的,不會進行更新。
  • 第五人格:玩家自創「卡牌」玩法,居然比線上模式還有趣!
    第五人格作為非對稱性對戰遊戲曾經也是風靡一時,但是也隨著時間的推移玩家也感到了厭倦,即使是推出了五排賽和黑傑克模式,也始終成不了主要的玩法,而最近一些玩家的「線下」模式卻火了!玩家自創「卡牌」玩法,居然比線上模式還有趣!前段時間就有廠商推出了第五人格主題的卡牌,每個人物每個皮膚都是不同,雖然僅僅是作為收藏用,但就被玩家開發了新的線下模式!
  • 爐石不算卡牌遊戲?奇葩機制遭眾人吐槽,如今卻集體反水大喊真香
    在爐石傳說剛剛推出的那段時間裡,因為暴雪的加成,很多人都認識了這當年第一款純線上對戰式卡牌遊戲。線上遊戲的優勢讓玩家可以通過"撕卡"來獲得奧術粉塵,再合成新的實用卡牌,不必像遊戲王、萬智牌那樣通過玩家之間交換卡牌。
  • 小卡片大瘋狂 方興未艾的卡牌遊戲熱潮(中)
    【本文由《家用電腦與遊戲》授權17173轉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相關閱讀:小卡片大瘋狂 方興未艾的卡牌遊戲熱潮(上)手機卡牌遊戲的主要特徵《龍收藏》是通過冒險和對戰來搜尋各種卡片或秘寶的卡牌戰鬥遊戲
  • 《殺戮尖塔》:卡牌遊戲理想中的樣子
    這種古老的遊戲形式,有著現代依然不過時的魅力,並在長期的發展中分化出了眾多分支。拋開「收集卡牌、構築牌組、玩家對戰」這種傳統玩法,我們還能看到一些較新的卡牌遊戲融合了冒險、RPG、Roguelike等元素,創造出了非常新穎的遊戲體驗。最近在steam上賣得非常好的《殺戮尖塔》(Slay the Spire)就是一款融合了Roguelike元素的卡牌遊戲。
  • 《寶可夢卡牌》系統玩法教程 寶可夢tcg規則及卡牌解析
    《寶可夢卡牌》系統玩法教程,寶可夢tcg規則及卡牌解析,ptcg規則及玩法技巧,pokemon tcg online上手指南。《寶可夢卡牌》是精靈寶可夢系列的集換式卡牌遊戲,又稱為Pokémon Trading Card Game Online或是ptcg online.遊戲以大家耳熟能詳的寶可夢為主體卡牌進行對戰,對戰規則也接近寶可夢系列中的對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