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個「劉德華 不是我敬業」的詞條上了微博熱搜。
原來是去年劉德華做客《魯豫有約一日行》的採訪被網友翻出來了。
這個片段是魯豫和劉德華在探討關於演員敬業方面的內容。
在大眾的印象中,從藝四十多年的劉德華一直以勞模、好修養著稱,魯豫表示要做這麼好的一個人是辛苦的。
劉德華反問道「我好嗎」,他表示自己只是在做應該做的事,當年TVB訓練班對他們的要求就是這樣的。
以劉德華為首的這批老演員,確實和新生代演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熟讀劇本牢記臺詞、連戲要自己記服裝、拍戲要提前到現場,這些不過是作為演員最基本的基本功和基本禮儀,但現在的很多演員卻將其作為自己的功勞,這個行業標準是要降到多低呢?
後面劉德華也一度陷入了自我懷疑:可能是自己錯了,而世界改了,我還停留在以前。演員們明明做的都是分內的事情,卻被市場、粉絲無限放大,難怪他會覺得難以置信。
在劉德華之前,其他演員也在公開場合上多次說過這個問題。
陳道明:演員拍戲手破了,夏天穿著大皮襖拍冬天的戲,你的職業就是這個,然後還把它當作敬業。
王勁松:什麼時候演員會背臺詞也要被表揚了?這多不要臉啊。
吳京:演員去吃苦耐勞不是應該的嗎?你收了錢憑什麼不給人家幹活。
字裡行間裡都透露出他們對於演員發通稿吹敬業的鄙夷。
耿直的金星早年間更是在節目上猛批「數字小姐」,不背臺詞不碰臺本,拍攝過程中只念數字,後期通過配音演員來配音。
劉濤和舒暢也表示遇到過這樣的演員,只講數字不說臺詞,以至於大家對於「數字小姐」這個話題一度很敏感。
前兩個月網上曝出一段女演員拍戲的片段,視頻中女演員的面部表情豐富,語氣也是慷慨激昂,但她說的卻是一連串中英文夾雜的數字臺詞。
視頻一出網友們瞬間炸鍋,紛紛留言譴責這種行為。
後面這位女演員不得已發視頻來正名,她表示自己演的就是「數字小姐」,目的就是為了諷刺那些不背詞演員。
雖然是鬧了一出烏龍,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大眾對於「數字小姐」的不齒。臺詞本就是演員的基本功底,關乎演員的基本素養,拿著高薪卻不好好工作,那麼被譴責自然也是無可厚非。
作為一個演員,敬業與熱愛並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
劉德華能火四十年,靠的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兢兢業業。
想當年他也是從胸口碎大石中練出來的,叫一聲天王,他是實至名歸。
成龍能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都是他憑真功夫一點點打出來的。
打戲基本不用替身,再難的鏡頭也都自己上,全身受傷的部位多達幾十處。
吳京曾在節目裡開玩笑說自己可以拿殘疾證了。
為了拍戲效果真實他受了不少的傷,膝蓋軟骨沒了,大拇指也少了一節。
張震拍《吳清源》,他的圍棋已能壓制專業三段;
拍《一代宗師》,他又拿下了全國八極拳冠軍;
《聶隱娘》拍完之後,他還學會了近身劍術。
為了演好角色,他們都是下了功夫去認真打磨的。為角色奉獻自己,這才是一個演員應該有的態度。
反觀現在的部分新生代演員,演技麻麻還不好好打磨,替身用得那叫一個起勁兒,文替武替一個接著一個;
懷孕了就進組養胎,幾千萬片酬輕鬆到手,反正成品全靠後期摳圖就行。
蔡少芬在拍攝《甄嬛傳》期間也懷孕了,然而她並沒有把這一消息告訴同劇的演員。在劇組成員都不知情的情況下,她完成了大量哭戲、推搡戲,最終成就了「宜修」這個經典角色。
所以說並不是懷孕就不能拍好戲,關鍵取決於你的態度。
還有些演員是從愛豆轉行來的,本來就是半路出家,但絲毫不見他們的用心和努力。
比如前段時間被狠批的鞠婧禕。
不管是在什麼樣的場景下,面子工程必須要到位。
拍綁架戲時,嘴裡仿佛塞著一塊化妝棉,稍微一張嘴就能掉下來的那種;
拍喪事戲時,依舊是紅色的眼影和口紅,一點也看不出她的悲傷。
不同的劇中幾乎是一樣的妝容,這幾張劇照你們能分得清對應的是哪個角色嗎?
這樣沒有靈魂的演技和作品,自然也只有粉絲會買單。
現在粉絲最經常說的一句話久是「你們知道他在背後有多努力嗎」?
不好意思,我們並不想知道。
既然你選擇這個職業,理所當然地就要輸出優秀的作品,但我們看到的只有面癱演技和小學生讀課文般的念白。
受了一點點的傷,粉絲就各種發文心疼;進步了一點點,通稿就開始滿天飛。
時間久了,怕是連他們自己可能都會恍惚:我從事的真是一個高危職業?原來我的演技真的還不賴?
說白了這樣的人根本不是演員,只是偶像明星。
一方面是粉絲的過度吹捧,另一方面和現在的這個市場也脫不了干係。如陳道明所說,是市場這個巨大的旋渦在推動著他們不得不那樣做,熱錢需要湧入市場,必然要靠大量的影視作品來支撐,時代對於演員的要求在逐漸放低。
只要能夠帶來流量,不管演員有沒有真本事都會被趕鴨子上架,黑貓白貓能賺錢的就是好貓。流量才是王道,真材實料的演技卻成了可有可無的附屬品,如此本末倒置不禁讓人覺得唏噓。
市場的畸形不是一天就形成的,要想改變自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觀眾們需要逐漸覺醒,對於影片的質量和演員的演技要求應該越來越高,不要只是一味追求顏值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而忽略內涵。
演員們本身也應該明白,他們所選擇的不過是社會上若干職業中的一種,只是多了一份有粉絲的支持,把心態放平,不要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只要觀眾和演員足夠清醒,那麼爛片背後縱使有資本的推動也難以成活。用流量做噱頭,終有一天會被時代所擯棄。
演員要愛護自己的名譽,尊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尊重粉絲和觀眾給予的每一份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