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的年度計劃裡都有早起這一項,在回顧完2019年規劃後,甚至沒有把早起列入到2020規劃裡,好像已然知道自己做不到這一點。
之前為了早起還聽了樊登老師講得睡眠革命這本書,特意計算90分鐘的睡眠周期,依然沒有做到。更早些時候,為了迫使自己起床,會連續定十幾個每個五分鐘就響的鬧鐘,最後在早上抗爭的那一剎那,都能平息這些鬧鈴,並安心睡到日上三竿。會加入一些早起打卡小組,也是三天熱度,堅持不下來。早起這件事情,逼迫自己去做只會更痛苦。
早起確實需要強大的自驅力,這個不用做給誰看,就是賭氣起來了一天,也沒辦法日日早起。如果你覺得早起起來只能刷刷手機,那麼,大概率是起不來的,玩手機的動力可戰勝不了強大的困意。是一定有可以支持你早起下去的事情,你才會慢慢養成早起的習慣,也許是給孩子準備營養的早餐,也許是一個簡單的晨練,也許是一個神清氣爽的晨讀等等。
但早起作為一個,我一直努力想要達成的小目標,每每到年度規劃時,總繞不過這道溝。由於一系列養成早起習慣的失敗經歷,我覺得這是一件對我而言,任重而道遠的事情。但是,當我發自內心實踐了幾日早起後,發現一個習慣的養成可能只需一個星期。當習慣養成後,你也不太會再去打卡記錄,因為這已經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了。
與我而言,早起有很多的好處:
1、起來可以從容的喝上一杯溫水,正式開啟早上的工作。(當然不早起,也可以喝這杯溫水,但對於一個趕時間的我,以往的早晨,確實連口水都想不起來喝)
2、完成一天最繁重的英語流利說打卡任務,每天的是至少30min的打卡,如果今日能在孩子睡醒前順利完成打卡任務,那麼一天的能量感和效率感都會爆棚。即使沒有打完卡,那也為我接下來的打卡節省了十幾分鐘的時間。
3、靜下心來記錄親子閱讀。回憶和復盤一下昨晚的親子閱讀情況,高效率的記錄,早上的這一小段時間最好不過。
4、早上在桌前坐上一會兒,shi(三聲)意漸濃,以前可望而不可即的定時排便顯得那麼順理成章。
圖片來源於網絡
5、對孩子也會更多了耐心。之前如果蓮子比我醒的早,我會用盡渾身解數,想讓他再睡一會兒,好讓我也能再睡一會兒,哪怕就是十分鐘。如果不能順利哄睡,我就會覺得,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體貼,醒這麼早?一段時間裡總有那麼幾次,從早上一開始,我就帶著不愉快的小情緒了。自己也知道這怪不得孩子,可是困得時候,情緒就很容易失控。現在幾乎沒有這種情況了,蓮子已經很難醒的比媽媽早了。只要他醒了,媽媽會走進臥室,微笑並且語氣平靜而溫柔的跟他道一聲:Morning。時間充足的時候,早上甚至可以來一個繪本晨讀。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就這幾條簡單的好處,徹底把我打動和徵服。關於早起的具體時間,有人覺得五點才是早,有人覺得七點都很早了。這個不奇怪,其實只要比你之前的作息時間早一點,就是早起了。剛開始早起,也不要對自己過於自信和樂觀,平常七點起,不要一下子定一個五點半六點的目標。每次提前十幾分鐘到半小時就是一個小突破了。對於我來說,工作日早上5:50的鬧鈴,6點一過就處於抗爭狀態,6:10左右會起床。抗爭是時時刻刻都有的,但不像以前會覺得很痛苦,只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開始。假期是6:30左右起床,刷刷手機清醒一下,開始每天的英語打卡任務。2020年全年間斷打卡時間最長的就是春節期間了,可能間斷了有十天左右。有孩子的人都知道,假期會比工作日更忙,如果早上沒趕在孩子醒之前打開完畢,今天基本上就沒整塊時間可以打卡了。嘈雜的環境,也沒辦法凝聚心神。但2021年的春節假期,感謝早起,我沒有耽誤一天的打卡。
說起早起就繞不開早睡。充足的睡眠是要保障的,要不然,是起的早了,會感覺一天都沒有精神。充足的定義也是因人而異的,有人要睡夠8小時,有人每天睡4、5個小時也是精力充沛的,這些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是早起一定程度上是會犧牲睡眠時間的,想要無痛快樂的早起大法,那恐怕就是老了,實在沒那麼多覺睡了。晚上一般哄蓮子睡覺也就順利把自己哄睡了,十一點前睡覺是常態。哪天蓮子睡早了,媽媽還不困,那麼也會保證在十二點前入睡。因為多了早上的時間,也就不會太糾結晚上蓮子睡後還有沒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有一段時間,因為執著於蓮子睡後再艱難的爬起來學習,常常因為蓮子不能迅速入睡而自己生悶氣。但是我們都知道,孩子睡覺快慢這個太難掌握了,我這樣等於把賭注壓在了他會早睡這種概率隨機的問題上,徒增自己的煩惱。自從不執念於哄睡後再起來,我們晚上的哄睡過程變得和諧幸福許多了。
上學時候,愛睡懶覺的媽媽常常早起,給我做一星期都不重樣的豐富早餐,也是我非常懷念和感激的。我能做的,就是將這份愛傳遞下去,讓蓮子也有美好的早餐回憶。為了不讓早起成為做早餐的攔路虎,當下養成早起的習慣,還是意味深長之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