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雍正王朝》康熙有一半戲份,《康熙王朝》卻隻字不提雍正?

2020-12-16 宋安之

《雍正王朝》上映於1999年1月3日,是一部優秀的歷史大劇,對於古代的宮廷政治鬥爭可謂刻畫的是入木三分,蘊含很多人生道理,劇情是一環扣一環,也是相當精彩,所以經久不衰,直到今天也是好評如潮,某瓣評分高達9.2分。

而緊隨著《雍正王朝》的,便是於2001年播出的《康熙王朝》,也是一部經典的歷史愛情大劇,雖然在深度上不及《雍正王朝》,但正因為《雍正王朝》太有深度,所以很多人看不透徹,而《康熙王朝》相比之下加入一些愛情元素,還有些許個人英雄主義,或者說傳奇色彩,顯得滿朝文武都是庸人,不論什麼困難,面對康熙的英明神武,只需熱血操作一番就可以迎刃而解,這樣反而觀眾緣也不錯,因此某瓣評分也是高達9.2分。

那麼今天宋安之來說說,為何這兩部描述康熙帝和雍正帝父子二人的歷史大劇,在《雍正王朝》中康熙帝差不多有一半戲份,《康熙王朝》卻隻字不提雍正呢?

首先來說說為什麼《雍正王朝》中康熙帝差不多有一半戲份呢?

《雍正王朝》中共有44集,而到了20集的康熙帝駕崩劇情,可謂是九子奪嫡的高潮,也就是說電視劇過了20集,康熙帝才算是正式下線,到了最後一集的時候,隨著曾靜描述雍正帝弒父逼母的謠言時,也配有康熙帝的畫面,所以整體來說,康熙帝的確佔了差不多一半的戲份。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客觀來說,因為雍正帝這個守成之君,主要是對內的文治,而且在位只有13年,不同於康熙帝在位61年,一生又是平三藩又是收臺灣的,有著諸多歷史事件,所以對於他一生中的各大亮點要深挖,而康熙晚期的九子奪嫡這個精彩歷史自然不能放過,因此康熙帝自然戲份不少。

當然以上只是客觀因素,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在於雍正帝這個守成之君不是一般的守成之君,他在位期間可是實施了新政,而且實施的有聲有色,雖然有著既得利益集團的反對,但並沒有失敗。

像雍正帝實施新政,並且沒有失敗的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可謂是很少見的,更何況雍正帝還是一個飽受爭議的皇帝,很多人對於他殘忍對待兄弟是相當詬病,所以對於這樣的皇帝,深挖他年輕時候的經歷,來不知不覺間使觀眾明白他為什麼要實施新政,還有為什麼對兄弟如此殘酷的原因。

諸如江夏鎮劇情,暴露出官紳勾結對於帝國統治的危害,對於老四觸動還是很大的,可以說是他日後實施新政的重要原因之一;還有老八一黨,用假手諭陷害太子兵變,用死鷹詛咒康熙帝,並且陷害老十四,到了雍正時期又搞八王議政,可謂是最大反派,還無所不用其極,所以雍正帝自然是狠狠地懲罰報復他們。

正因為有著以上各種鋪墊原因,所以九子奪嫡劇情是雍劇中的重要一環,而九子奪嫡除卻九位阿哥,當時的皇帝康熙帝自然也是一個重要刻畫人物。

再來說說《康熙王朝》中為什麼幾乎不提雍正帝呢?

先來說說《康熙王朝》為什麼要提到雍正帝呢,因為雍正帝身為康熙帝四子,是康熙帝晚年九子奪嫡風波中一位重要皇子,更何況最後是他繼承的帝位,按理說拍攝這部電視劇,對於雍正帝這個下一任皇帝怎麼說也要有一些戲份的,像雍劇之中,後來的乾隆帝弘曆的戲份就不少

但是縱觀這個《康熙王朝》電視劇,雖然四阿哥出場過,但根本是可有可無的角色,可以說是被一筆帶過,甚至是直接被省略了

那麼為什麼對這麼一位重要人物如此潦草帶過呢?

其實關鍵原因在於《雍正王朝》珠玉在前,對於九子奪嫡實在刻畫的太好了,不說後無來者,最起碼是前無古人,即使在今天來看,《雍正王朝》中對於九子奪嫡的刻畫,依舊是國產劇中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我們再來看看兩部劇的編劇老師,《雍正王朝》的編劇是劉和平先生,歷史功底深厚不說,對於劇情故事的把握也是數一數二的,水平明顯要比《康熙王朝》的編劇朱蘇進高几個檔次。

所以綜合之下,有著《雍正王朝》珠玉在前,《康熙王朝》選擇了揚長避短,不重點描述九子奪嫡,免得大家一對比《雍正王朝》,反而給自己減分,像雍劇開始於康熙四十六年,雖然描述了大阿哥於太子的鬥爭,但是戲份不多,主要描述九位阿哥彼此之間錯綜複雜的鬥爭關係,於是《康熙王朝》即使是刻畫九子奪嫡,側重點也在於大阿哥與太子之間的長期鬥爭,對於他們背後支持的勢力也是過多著墨。

而且康熙帝本身在位61年,在位時間長不說,對內文治和對外武功都不錯,一生可謂波瀾壯闊,有著很多歷史事件可以深挖,可以刻畫,不必一定要集中在晚期的九子奪嫡之中。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四阿哥胤禛,註定是沒什麼戲份,甚至可以說是被省略了。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歡迎大家吐槽、點讚、關注~

相關焦點

  • 《康熙王朝》為何省略雍正?只因《雍正王朝》珠玉在前要揚長避短
    而緊隨著《雍正王朝》的,便是於2001年播出的《康熙王朝》,也是一部經典的歷史愛情大劇,雖然在深度上不及《雍正王朝》,但正因為《雍正王朝》太有深度,所以很多人看不透徹,而《康熙王朝》相比之下加入一些愛情元素,還有些許個人英雄主義,或者說傳奇色彩,顯得滿朝文武都是庸人,不論什麼困難,面對康熙的英明神武,只需熱血操作一番就可以迎刃而解,這樣反而觀眾緣也不錯
  • 雍正王朝:康熙賞賜保舉雍正的王掞中藥「續斷」,是在暗示什麼?
    《雍正王朝》中的王掞,是整部劇中一位非常悲情的角色人物。他耗費了自己畢生的心血所培養太子胤礽,最終遭到康熙的廢黜,王掞之前所有的努力就此全部付諸東流,這對於他的打擊也是可想而知的。然而,王掞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人,因為他雖然遭遇了如此重大的人生挫折,但依然對康熙、對整個大清王朝是忠心耿耿,並且為了幫助他心中的「賢德」之君雍正順利登上皇位,不僅被遭到了康熙的罷黜,同時還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實際上,在《雍正王朝》的原著之中,王掞在「斃鷹事件」之後保舉雍正為皇位繼承人,是他第二次就傳位問題向康熙進行勸諫了。
  • 雍正王朝:康熙封胤禵為大將軍王,為何只是稱號,爵位還是貝子?
    雍正王朝電視劇距今已有21年之久,不只是在上映之初反響熱烈,斬獲多項大獎,更是歷經市場這麼多年考驗,有著源源不斷的觀眾加入好評大軍之中,可謂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經典之作。為何雍正王朝電視劇好評如潮呢?而除此以外,雍正王朝電視劇其實還隱藏著一條暗線劇情,那便是表面來看,這部電視劇雖然只是大體符合歷史走向,具體劇情則是參考糅合了其他時期歷史事件和野史,雖然不是真實歷史再現,但頗有深度,蘊含了各種道理;但是再細看,某種程度上來說,雍正王朝電視劇其實對於康熙、雍正時期的各種謎團,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有著自己別具一格的解釋,並且以劇情完美表現出來了;諸如歷史上雍正是否篡位的爭議謎團
  • 雍正王朝裡,康熙非常器重十三皇子,為何十三爺卻無緣儲位?
    雍正王朝裡,康熙非常器重十三皇子,為何十三爺卻無緣儲位?大家好,首先歡迎朋友們來到我的百家號,我是「歷史的方向」的小編,在《雍正王朝》中,小編覺得大家應該也看到了,他們之間充滿了鬥爭,主要就是四阿哥和各位皇子之間的爭權奪利,而十三爺的目標非常的明確就是要支持自己的四哥,為雍正登基可以說付出了很多,其實在當時康熙是非常的喜愛十三阿哥的!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為何會看上康熙的妃嬪?各取所需罷了
    在《雍正王朝》的演繹中,諸如四福晉、年秋月、阿蘭和喬引娣等女性角色看似遠離政治、遠離紛爭,實則與朝堂對決、奪嫡之爭緊密相連,甚至一定程度上推動和改變了皇位爭奪的最終結果。康熙皇帝的後宮妃嬪,和太子胤礽之間產生荒唐關係的鄭春華,就是這樣一位幾乎直接導致「九子奪嫡」事件出現的特殊女人。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兵變」,康熙為何同時加封四位皇子為親王?
    可在《雍正王朝》中,卻有著這樣的一段劇情,當康熙面對太子胤礽的「叛亂」的時候,竟然同時將自己的四位皇子晉封為了親王。康熙為何要「一口氣」連著封了四個親王,他真正的目的又是什麼呢?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解讀。
  • 《雍正王朝》裡康熙從小就喜歡十三皇子,為什麼要囚禁他十年呢?
    說起十三阿哥胤祥囚禁十年,這是《雍正王朝》裡的橋段。歷史上胤祥確實被囚禁,也是因為廢太子事件。康熙四十七到康熙四十八年被幽禁了一段時間。康熙究竟有多喜愛胤祥呢。從康熙三十七年到康熙四十七年廢太子前,康熙每逢出行必有十三阿哥隨駕。當時就是八阿哥胤禩的老師都說十三阿哥前途無量。
  • 《雍正王朝》中,老四老十三的衣服顏色為何與其他皇子不同?
    《雍正王朝》中,老四老十三的衣服顏色為何與其他皇子不同?雍正王朝中九大皇子衣服顏色不同,有什麼深層次的意義嗎?《雍正王朝》中,康熙自幼登基,戎馬一生,除鰲拜、平三藩、收臺灣,在位60年,穩定了清朝的統治,讓人民得以休養生息,安居樂業,留給子孫後代一片大好的江山。隨著但年齡逐漸增大,晚年的康熙子嗣眾多,他們都大都已經到了幾十歲的年齡,在朝廷也有了自己各自的勢力。為了皇位,明爭暗鬥不斷,更發生了九子奪嫡的大事。
  • 《雍正王朝》中,康熙知道有人偽造太子手諭發動兵變,隱忍不發?
    因為當時康熙要把主要精力用於對付太子胤礽,錯綜複雜的形勢不允許再節外生枝。電視劇《雍正王朝》把康熙晚年諸子奪嫡的複雜局勢刻畫的淋漓盡致。將「太子黨」、「八王黨」、「四王黨」之間的明爭暗鬥呈現在觀眾面前。二阿哥胤礽是眾兄弟搶奪太子寶座的最大障礙。
  • 19年了,《康熙王朝》依然是歷史劇標杆,李建群之後,再無容妃
    除了是演員之外,劉大印還是《康熙王朝》的製片人和導演,當年就是他和二月河籤下《康熙大帝》的改編權,之後又集結了夢幻團隊,打造了這部古典巨片。在此之前他曾製作過《聊齋》《武則天》等劇集。《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代表著清宮劇的最高水平,豆瓣評分都超過了9分,前者9.2,後者9.1。
  • 雍正王朝:帝王心術和官場智慧的對決!能讓康熙讓步,佟國維太牛
    康熙皇帝,大清江山的統治者,《雍正王朝》諸多「人精」中的智慧擔當。  佟國維,上書房首輔大臣,擁有「佟半朝」稱呼之佟氏家族的家主。清朝雖然不設宰相,但康熙皇帝在劇中曾經明確過上書房大臣的「宰相」角色;而且,其「輔佐皇上、統領百官」的職責,也足以證明佟國維就是名副其實的「朝廷一把手」。
  • 她是《康熙王朝》中的藍齊兒,康熙最寵愛,雍正下旨穿龍袍下葬!
    清朝時期,康熙和乾隆都有自己特別寵愛的公主,乾隆生前最喜歡的公主是固倫和孝公主和固倫和敬公主,康熙最愛的公主只有一個,她是固倫榮憲公主,在康熙王朝中,她被寫成了藍齊兒,為了大清國,康熙忍痛割愛,將這位公主遠嫁,她還是歷史上第一個穿著龍袍下葬的公主,只可惜在她死後的百年裡,卻遭到了無情的對待。
  • 雍正王朝:叫板康熙還能監管兵部,胤禵的「話裡話」,你聽懂了嗎
    先是和皇十三子胤祥廝打,然後和康熙皇帝正面對決。可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胤禵當面頂撞康熙皇帝以後,竟然被委以重任,成為監管兵部的實權派皇子。皇十四子胤禵,到底說了什麼?康熙皇帝,又為何不計前嫌,將其委以重任呢?
  • 收藏乾貨:康熙、雍正、乾隆粉彩瓷器特點及真偽鑑定
    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詳述古瓷史話(收藏乾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粉彩瓷器特點與真偽鑑定,通過本篇通俗易懂的語言,使您對清代鼎盛三朝的粉彩瓷器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一、 康熙時期粉彩瓷器的特點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宮廷匠人在琺瑯彩瓷器的啟發下,創燒了一個新品種-粉彩瓷器。
  • 雍正王朝:當面諷刺康熙,太子師傅王掞為何如此牛?這才叫忠臣
    只是,「君權天受、豈能私相授受」,等到康熙皇帝召集諸皇子大臣御前商議時,幾乎所有的事情就都變了!明確了會議主題以後,康熙皇帝抓住了在下面竊竊私語的皇九子胤禟:「胤禟,你有什麼話要說嗎?」康熙皇帝還認真地聽,用心的思考,不是我王掞瘋了,也不是我王掞昏聵,而是你康熙皇帝糊塗、昏聵了!好,既然這樣一位皇子都能擔任「大將軍王」,那麼,廢太子胤礽為何不能擔任?講道理、擺理由?別忘了王掞就是靠嘴吃飯的,他能說到讓你懷疑人生的!
  • 《康熙王朝》中寶日龍梅的歷史原型是誰?
    在影視劇《康熙王朝》中,有一個虛構人物寶日龍梅,她是喀爾喀的公主,本來身為公主的她應該有一個安定的生活,然而這一切都被準噶爾打破了,因為喀爾喀被準噶爾攻奪,她的家人也遭被殺。不過寶日龍梅卻不願當康熙皇帝的妃子,她的本意就是希望能和康熙皇帝有一個兒子,以望將來他們的兒子繼承喀爾喀的汗位。畢竟喀爾喀勢力有限,若是寶日龍梅和康熙皇帝的兒子繼承喀爾喀汗位,那康熙皇帝自然會保護自己的兒子,也就是保護喀爾喀了。(這寶日龍梅也是良苦用心、眼光長遠)。當然寶日龍梅只是《康熙王朝》中的人物,她有歷史原型嗎?
  • 雍正王朝:兒子得罪胤祥,為何隆科多如此緊張立馬就向雍正認錯?
    而在《雍正王朝》中,擔任上書房大臣兼九門提督的隆科多,也遭遇到了同樣的境遇。他的兒子隆大公子公然打著他的旗號,仗勢欺人,橫行無忌,甚至與十三阿哥胤祥的手下發生了正面衝突。在這之後,隆科多便來到宮中,主動向雍正謝罪,結果卻被雍正草草打發走了,以至於隆科多隻得稱他的這位隆大公子為「孽子」。
  • 雍正王朝:太子要學李世民,康熙為何重用胤禛和胤禵應對?大智慧
    所以,才有了康熙皇帝對張廷玉所言:「衡臣,如果朕再次廢了太子,那麼千秋萬代以後,史書會怎麼評述?」只是,康熙皇帝為什麼等不到返回京城再行廢黜太子呢?1、太子胤礽對於皇權的威脅,康熙皇帝不會也不能有任何猶豫,他必須在威脅出現之前就將其消滅於搖籃之中。所以,對於太子胤礽的處置,他不能等,也等不起!
  • 雍正王朝解析:康熙才是八爺黨最大的擁護者和受益者
    很多看過《雍正王朝》的觀眾都有兩個錯覺:第一個錯覺是康熙不喜歡八阿哥胤嗣和他身後的八爺黨,第二個錯覺是八阿哥是一個城府極深的人,暗中羅織了權傾朝野的八爺黨。其實,真正推動八爺黨形成和發展的人是老皇帝康熙。劇中還是通過蛛絲馬跡告訴了觀眾的。
  • 《雍正王朝》中,九子奪嫡有多兇險,康熙寵臣魏東亭也難逃大難
    導語:魏東亭乃康熙打小的伴讀,事實上其原型便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可以說頗受康熙重用。而在《雍正王朝》中,魏東亭就顯得有些晚節不保了,這裡邊我們以劇中討論,與真實歷史是存在著不小出入的。然而,在劇中還更有深意,即魏東亭乃八爺一派利用對於四阿哥的利器,這也使得魏東亭捲入了風波,一場無力扭轉的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