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迅速提高知名度
拼多多,一條30tvc的廣告,重複拼多多的名字11次,不算視覺只算聽覺,但是因為有音樂墊底,所以大家還不覺得那麼討厭,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提高知名度。儘管廣告沒有太多的創意,但是就是想讓你知道,有這麼一個平臺,他們是幹什麼,目的就達到了。
很多人還是有好奇心的,會將它作為阿里和京東之外,第三個選擇,當你要買一個產品,尤其是價格比較敏感的客戶,多一個比較,可能少花錢,難道不香嗎?
好像我們一些男孩子追女孩子一樣,我沒有浪漫的創意能夠一下子贏得女孩子的芳心,但是我天天念著你,一開始你可能討厭我,但是時間長了,也可能就發現我的優點,然後就喜歡上了。
這個和「羊羊羊」的策略,也就是套路是一樣一樣的!
2.給受眾提供購買的理由
這樣的例子更多,我們不展開。
怕上火喝王老吉!
就是將怕上火的已經有的需求和王老吉去做了一個連結。
以前作為廣東涼茶來說,是上火了才喝的,這樣一句話,就將一個治病的「藥」,變成預防的「保健品」了。
吃火鍋大機率是不上火,這個和人的體質有非常大的關係,但很多人怕,所以保健品的效果比藥品好!
困了,累了,喝紅牛。
人頭馬一開,好運自然來。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借酒消愁,很多時候我們會把煩惱和憂愁認為是運氣不好,也就是怨天尤人。
怨天尤人的時候我們就是一種認為的神神叨叨,或者是迷信的狀態。
人頭馬就是一個和好運連結的東西。
3.降低信任成本
二手車線上平臺的廣告,除了為了迅速提昇平臺的知名度外,知名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權威,代表了承諾,越是出名的企業,他的違規的,或者說不兌現承諾的成本越高。
我們常說的一顆老鼠屎,也可以毀了一鍋湯,品牌就是一大鍋湯,小品牌就是一碗湯,顯然如果顧客發現一個大鍋湯有問題,那對大品牌來說就要重新做一大鍋湯。對小品牌來說只需要重新做一碗湯。
既然大品牌知道了這樣的結果,那就更加珍惜自己的商譽。也可以叫品牌美譽度,美譽度高,將來用戶選擇大品牌的成本就低,也就意味著大品牌獲得客戶的成本更低。
尤其是二手車這種買家和賣家信息及其不對稱的行業。這樣拼命的燒廣告,就是要讓賣家和買家都信任他們,讓大家覺得他們很有資金實力!
4.搶佔市場份額
可口可樂為什麼還是在做廣告?可口可樂大概佔有了38%的可樂市場份額,但是如果按照人類一天對水的需求量來說才只有3%左右。百事可樂就更低了。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兩個公司經典的互踩廣告,有些已經是10多年前的事了,如果你刷視頻號的號的話,你會發現有些號是專門做這些經典廣告欣賞的,一條廣告的點讚量都是10萬+以上,那它的播放量我們不得而知,應該至少也有超100萬的播放。一條經典的廣告,尤其是這種「互掐」的廣告,非常符合大家看熱鬧的心理,廣告的長尾流量非常的長,甚至可以說經典的廣告是可以傳世的。
但是當年他們投放的時候,作為甲方可只是付了當時的媒體費用而已哦。
兩個可樂互懟,其實誰都沒有輸,他們都在為可樂這個品類爭取份額,誰也沒虧。
他們都有各自的粉絲,可能因為表示對各自品牌的支持,加大可樂的消耗量,其他感覺的新奇的用戶,也會參與其中。
這樣的廣告絕對是共贏的!
5.如果你已經是市場的老大,那可以用來做大蛋糕
這裡我們提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例子,益達口香糖差不多是國內口香糖的領導品牌,在口香糖消費市場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
為了擴大收入,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加速口香糖的復購。
甚至一度推出了,「飯後嚼兩粒」的使用引導廣告。
可能之前大家吃口香糖沒有固定的消耗頻次,完全依賴個人喜好,有些人可能覺得口腔內有味道才吃,或者要見重要的人的時候才吃,或者無聊的時候會吃。
益達給了一個建議,如果你按照它的建議「服用」,如果一天三頓飯,飯後來兩粒,那一天至少就是6粒。
如果你本來是飯後一粒,現在兩粒了,對益達來說收入就翻倍了。
這樣的營銷策略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新用戶嘗試益達,又增加了老客戶的消費頻次和數量,可謂是一箭雙鵰。
其實我一直都懷疑,早晚刷牙究竟是人體必需還是牙膏的營銷策略。
是不是連醫生都被廣告改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