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盲盒爆賺4億,這家中國公司為何比樂高還賣得好

2021-01-08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淨利潤3年暴漲近300倍,泡泡瑪特招股書揭秘暴利,你貢獻了多少?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趙虹宇

來源:鈦媒體(ID:taimeiti)

6月1日,這個充滿童真的日子裡,知名潮流玩具品牌泡泡瑪特正式提交招股書,擬登陸港交所。摩根史坦利、中信裡昂證券擔任其聯席保薦人。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持股47.49%,為控股股東。

去年年底,一場關於「盲盒經濟」的大討論,將潮流玩具這一略顯小眾的消費品,推到了大眾面前。而站在這些盲盒玩具背後的,就是泡泡瑪特。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1.581億元、5.145億元、16.834億元,2018和2019年的營收增幅分別為225.4%、227.2%,連續兩年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至2019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淨利潤3年暴漲近300倍。

成立於2010年的泡泡瑪特,早期做的是類似「潮流用品雜貨鋪」生意,2016年前後開始把目光聚焦在潮流玩具市場。旗下最火爆的潮玩IP「Molly」,是一個金髮、碧眼、嘟嘟嘴的小女孩形象,自2016年被泡泡瑪特引進內地後,迅速引爆內地潮玩市場。

「Molly」開心火車大派對系列,圖片來源@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

手掌大小的PVC娃娃玩具,是泡泡瑪特最主要的產品,每個定價59-79元。泡泡瑪特一般把他們裝進盒子裡,按系列發售,每個系列會配有一個出現機率大約1/144的隱藏款式。在不展示實際款式的情況下,消費者們「盲抽」來購買。

目前,泡泡瑪特已建立了一個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一體化平臺,包括藝術家發掘、IP運營、消費者觸達及潮流玩具文化的推廣,其中IP是泡泡瑪特業務的核心。

招股書介紹,泡泡瑪特目前運營有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此外,泡泡瑪特也擁有一支由91名設計師組成的內部創意設計團隊。而據泡泡瑪特官網,泡泡瑪特現有包括Kenny、畢奇、龍家升等知名潮玩設計師在內的28位合作藝術家,以及包括迪士尼、HelloKitty在內的25個合作品牌。

最大IP「Molly」2019年賣出4.56億元

泡泡瑪特主要收入來自潮流玩具產品的銷售,其中82.1%為泡泡瑪特自主開發產品,種類包括分為盲盒、手辦、BJD及衍生品。

「Molly」是泡泡瑪特人氣最高、也最暢銷的IP,泡泡瑪特從中獲得很大一部分收益。基於Molly形象自主開發的潮流玩具產品的銷售額,分別約佔2017年、2018年 及2019年總收益的 26.3%、42.6%及27.4%。

圖片來源@泡泡瑪特招股書

2019年,泡泡瑪特基於自有IP開發的潮玩產品收益6.27億元,佔據總收益的37.2%;其中光「Molly」就賣出了4.56億元,相比上一年2.13億元的銷售額,足足翻了一倍。

2019年泡泡瑪特基於「PUCKY」、「THE MONSTERS」、「SATYR RORY」等獨家IP開發的潮玩產品一共賣出了5.97億元,佔潮玩總收益的 35.4%;其中「PUCKY」賣出了3.15億元,佔總收益的18.7%,成為泡泡瑪特僅次於「Molly」的第二大IP。

對於第三方供應商提供的潮玩產品,招股書顯示2019年銷售額為2.80億元,僅佔總收益的16.6%。

三年淨利潤暴漲近300倍至4.51億元,

114家零售店貢獻43.9%的收入

招股書披露,泡泡瑪特2017年的總收益從1.58億增加225.4%至2018年的5.1億元,並再增加227.2%至2019年的16.83億元。

利潤方面,2017-2019年,泡泡瑪特淨利潤從156.9萬元、漲至18年的9952.1萬元,2019年更是漲到了4.51億元,暴漲280多倍;毛利率也從47.6%,漲到2019的64.8%。

線下零售店為泡泡瑪特的第一大銷售渠道。招股書顯示,2019年線下零售店為泡泡瑪特貢獻了7.40億元,佔據總收益的43.9%。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泡泡瑪特已在中國33個一、二線城市主流商圈開了114家零售店,在57個城市開了825家機器人商店。在韓國、日本、新加坡和美國等21個海外國家及地區建立了全球據點。

而包括天貓旗艦店、「泡泡抽盒機」微信小程序、潮玩愛好者在線社群「葩趣」App在內的線上渠道,貢獻了5.39億元的收益,佔據總收益的32.0%。

圖片來源@泡泡瑪特招股書

泡泡瑪特於2018年9月推出「泡泡抽盒機」微信小程序,作為線上銷售渠道之一。用戶可以通過該小程序在線上「抽盒」,泡泡瑪特為其寄送到家。據招股書,泡泡抽盒機產生的收益從2018年的2300萬元,增至2019年的2.712億元。

天貓旗艦店也是泡泡瑪特的線上渠道之一。2019年天貓雙十一,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曾憑藉超過 8212 萬的總銷售額,超過樂高拿下玩具品類銷量第一名。據泡泡瑪特招股書,2019年天貓旗艦店產生的收益為人民幣2.515億元。而今年4月,泡泡瑪特也已官宣入駐京東。

機器人商店以2.49億元的銷售收入,成為泡泡瑪特的第三大銷售渠道,佔總收入的14.8%。

泡泡瑪特也通過多渠道會員計劃及線上、線下的會員運營,積累了一大批會員粉絲。據招股書,截至2019年12月31日,泡泡瑪特已擁有2.2百萬名註冊會員,而截至目前,這一數字已漲到3.2百萬名。

疫情曾導致88家零售店關閉,

但線上銷售額仍在增長

2020年第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響,中國消費品零售總額較2019年同期減少19.0%。新冠疫情也嚴重影響到泡泡瑪特的業務。

疫情期間,泡泡瑪特曾暫停關閉共88家零售店及279間機器人商店,上海國際潮玩展已由2020年4月推遲至同年11月。泡泡瑪特預期,由於旅遊限制,參展藝術家及粉絲人數將有所減少。

不過,招股書披露,新冠疫情爆發期間,泡泡瑪特線上渠道的銷售額仍錄得增長。而截至目前,幾乎所有零售店及機器人商店都已重新開業,對物流及經銷方面的限制亦已逐漸解除。泡泡瑪特預期,新冠肺炎疫情對產品銷售的不利影響將逐漸減退。

爆款IP是核心資產,也是潛在風險

當然,雖然業績非常亮眼,但作為一個以IP運營為核心的公司,IP是核心資產,也可能成為潛在風險。

「Molly」對泡泡瑪特的銷售表現至關重要。但作為一個從2016年火爆到現在的IP,泡泡瑪特招股書中也提到,並無法確保Molly的受歡迎程度及市場接受程度可以一直保持在現有水平。如若Molly受損害或,未能保持其目前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泡泡瑪特也無法保證能成功開發或物色到替代品IP,使新IP玩具的銷量足以彌補Molly潮流玩具產品銷量的減少。

並且,隨著海外擴張的進行,泡泡瑪特在全球市場面臨著更加多元化的客戶群,這就非常考驗其預測及適應各市場及地區不斷變化的消費者口味及偏好的能力,以及設計能夠受全球各類消費者群體歡迎的產品。

此外,泡泡瑪特也面臨有關IP授權協議的多項風險,其招股書中也對此進行了詳細說明——泡泡瑪特的部分產品很多都是基於IP授權協議而進行開發的,授權協議的期限通常為1-4年,部分不會自動續期。因此,如若IP授權終止,未經授權方批准,泡泡瑪特將不再有權出售該等產品。

小盲盒背後的千億潮玩市場

2019年8月,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潮玩手辦成為95後年輕人中熱度最高、最燒錢的愛好,90-95後在天貓國際潮流玩具品類中消費額佔比達到40%。在天貓上為盲盒年花費超過2萬元的「硬核玩家」,一年有近20萬人。

人們這才驚奇地發現,這些手掌大小的玩具娃娃,已經進入了Z世代年輕人「必買清單」的前幾名。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全球潮流玩具的零售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87億美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198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2.8%,並預計會進一步增長至2024年的448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7.7%。

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的增長更為快速,由2015年的63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34.6%, 預期於2024年將增加至人民幣76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9.8%。

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9年,泡泡瑪特在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8.5%。

去年年底,在鈦媒體對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的專訪中,王寧曾表示,打造潮玩界的IP帝國,像迪士尼一樣成為一個快樂製造基地,是他對泡泡瑪特的期待和願景。

在他看來,潮玩將像是冰淇淋一樣,將不知不覺地融入年輕人的生活中。「冰激凌雖然於充飢無益,不能當正餐,但它存在的的意義,就是讓消費者能獲得5-10分鐘的多巴胺。」

而在招股書中,泡泡瑪特也披露了未來戰略:

進一步提升藝術家發掘及IP創作和運營能力;

擴展消費者觸達渠道和海外市場;

拓寬產品和服務;

吸引、培養及保留人才;

精挑細選尋求戰略聯盟、收購和投資。

據財新報導,在遞交招股書前,泡泡瑪特於4月剛剛完成Pre-IPO輪融資,融資額超過1億美元,由正心谷資本領投,華興新經濟基金等資本參投。融資後,泡泡瑪特估值為25億美元。

天眼查信息顯示,在Pre-IPO融資之前,泡泡瑪特已完成7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贏控股、創業工場、華強資本、啟賦資本和黑蟻資本等。

2017年1月,泡泡瑪特也曾掛牌新三板,後於2019年4月從新三板退市。

相關焦點

  • 1000億的泡泡瑪特和盲盒裡的95後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這家公司做的玩具,幾乎清一色都是面無表情的搪膠人偶,其中最受歡迎的那個叫Molly。2016年8月,泡泡瑪特推出第一個「MollyZodiac」盲盒系列。天貓旗艦店上線當天,200套預售產品在4秒內全部賣光。2019年,單單是Molly一個玩具就賣出了4.56億元。
  • 85後賣盲盒年入8億,他說要做「中國迪士尼」
    這就是,泡泡瑪特(pop mart),手辦界的盲盒始祖,將小眾的手辦生意,做到了估值25億。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它最早是一家玩具合集店,經營得並不樂觀。直到2016年,泡泡瑪特開始轉型將玩具用盲盒的方式進行售賣。泡泡瑪特由此名聲大噪,被譽為年輕人戒不掉的精神按摩。
  • 「盲盒」千億巨頭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85後...
    縱觀潮流玩具的發展歷史和泡泡瑪特自身的成長可以發現,這家公司的核心能力並非是創造了molly等一眾潮玩IP,而是做到了能讓潮玩這種文化成為一種大眾娛樂的消費品。85後創業賣盲盒,1年淨利潤4.5億王寧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瑪特還是一家夫妻店。
  • 「盲盒」千億巨頭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85後創始人火了
    導讀:「不吃飯可以,不買盲盒不行。」95後的愛好又催生了新的故事與風口,盲盒在95後00後年輕人中流行開來。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股,上市首日開盤漲幅100.26%,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
  • 神秘的盲盒公司,一年賣出16億,賣到公司上市
    這些年盲盒經濟的迅速崛起,大批年輕人熱衷於買盲盒,願意花費數倍價錢去購買盲盒玩具,收集成套的娃娃藏品。不過說起賣盲盒,不得不佩服一家名叫泡泡瑪特的公司,這家玩具公司硬是靠著賣盲盒把自己送進了港交所。六一兒童節當天,泡泡瑪特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公司正式進入上市流程,招股說明書顯示,2019年泡泡瑪特總營收16.834億元,淨利潤4.511億元,其中賣盲盒的毛利率居然高達64.8%,簡直是盲盒界的大哥大。泡泡瑪特的品牌成長曆程也是一波三折,時間跨度長,一步步開設自己的店鋪和創新IP。
  • 比樂高還賣得好的這家潮玩品牌,是憑什麼實現再次上市的?
    2019年天貓雙十一,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曾憑藉超過 8212 萬的總銷售額,超過樂高拿下玩具品類銷量第一名。其實早在2017年,它曾登陸新三板。那時,還沒有展現出吸金能力,截至2016年,泡泡瑪特曾連續3年虧損。創始人王寧注意到潮玩這個新興市場,開始尋求IP運營轉型。
  • 1000億的泡泡瑪特和盲盒裡的95後
    這家公司做的玩具,幾乎清一色都是面無表情的搪膠人偶,其中最受歡迎的那個叫Molly。2016年8月,泡泡瑪特推出第一個「Molly Zodiac」盲盒系列。天貓旗艦店上線當天,200套預售產品在4秒內全部賣光。2019年,單單是Molly一個玩具就賣出了4.56億元。為這些玩具買單的人,並不是小朋友的父母,而主要是18-24歲的年輕女生。
  • 【新經濟】1000億的泡泡瑪特和盲盒裡的95後
    在2018年4月,泡泡瑪特在上海舉辦展覽會,同樣是上千人提前足足4天4夜在會場外面排隊。泡泡瑪特做的玩具仿佛有一種魔力。這家公司做的玩具,幾乎清一色都是面無表情的搪膠人偶,其中最受歡迎的那個叫Molly。2016年8月,泡泡瑪特推出第一個「Molly Zodiac」盲盒系列。天貓旗艦店上線當天,200套預售產品在4秒內全部賣光。
  • 那個靠賣盲盒,半年賺了8億的公司要上市了丨時間線
    「盲盒第一股」來了。12月10日,泡泡瑪特公告稱,發售價定為每股38.5港元,IPO將募資50.3億港元。香港公開發售獲約356倍大額超額認購,將於2020年12月11日開始交易。盲盒賣到「起飛」,上半年營收8.17億元據悉,泡泡瑪特本次募資主要用於為泡泡瑪特的消費者觸達渠道及海外市場擴展計劃撥付部分資金;用於為潛在投資、收購本行業價值鏈上下遊公司及及與該等公司建立戰略聯盟撥資;用於投資技術舉措,以增強泡泡瑪特的營銷及粉絲參與力度及提升業務的數位化程度;用於擴大泡泡瑪特的
  • 85後創業賣盲盒,年賺4億:揭秘盲盒經濟,如何掏空年輕人的工資?
    作者:七君 編輯:星裡浣 「嬰兒手掌大的塑料玩具,一年賣16億?!」 這是很多人聽說泡泡瑪特上市的第一反應。 六一兒童節這天,潮玩品牌泡泡瑪特正式提交招股書,準備香港上市。 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泡泡瑪特淨利潤156萬元。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16.8億,淨利潤是4.51億元。
  • 賣盲盒的泡泡瑪特被捧上市了:IP之路能走多遠?
    根據天眼查,最後一次融資來自4月29日,由華興新經濟基金和正心谷資本領投,融資額超過1億美元。十年來,公司已經完成多輪融資,投資方有啟賦資本、華強資本、黑蟻資本、金慧豐投資、正心谷創新資本和華興新經濟基金等。
  • 賣盲盒竟然比賣房還掙錢?泡泡瑪特這樣收割年輕人
    2019年4月,泡泡瑪特從新三板退市時,按前一日股票最終成交價計算,市值為20億元。小小盲盒為泡泡瑪特帶來了巨大財富。從2017年到2019年,泡泡瑪特的淨利潤迅速增加,從156.9萬元升至4.51億元,增長約289倍。 賣盲盒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一門比賣房還要掙錢的生意。
  • 賣玩具年入十多億,泡泡瑪特可不止靠盲盒
    泡泡瑪特憑啥大賺特賺?最近,有媒體稱,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要上市了。對於這家成長飛速的玩具店,其增長邏輯是僅僅是靠盲盒嗎?泡泡瑪特將再次上市11月23日,「盲盒神話」泡泡瑪特通過了港交所聆訊,即將迎來第二次上市。本次赴港IPO,泡泡瑪特的募資規模預計為2億美元至3億美元。說起泡泡瑪特,很多人可能還不了解,但說起盲盒估計大家都知道。
  • 賣玩具的泡泡瑪特上市,估值460億,玩「盲盒」造IP,年輕人的喜好時代
    其實就是一家賣玩具公司,只不過「賣」的方式與眾不同。 就是讓你,花59元買他們家一個盒子,盒子裡面是什麼? 不知道。 只能確定裡面就是一個玩具。 但這個玩具不是其他地方隨意買到的,只有在他們家才能買到。
  • 一家賣盲盒的公司,憑什麼值1000億?
    來源:經理人雜誌盲盒生意有何軟肋。來源| 市界作者|李楠 編輯|李曙光新的財富故事,拉開帷幕。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的強勢表現超出想像。12月11日開盤價較發行價直接翻倍,之後股價雖有回落,截至發文,市值仍近千億港元,其創始人王寧身價接近500億港元。
  • 這家賣盲盒的企業,年營收超16億、估值457億,怎麼做到的?
    賣盲盒的泡泡瑪特,已成為2020年年末最受資本市場關注的一個IPO項目。根據了解,目前泡泡瑪特估值約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57億元),更有數據預計,其上市後市值破百億美元甚至更高只是時間問題。那麼問題來了,在消費者眼中的盲盒公司,為什麼會備受資本市場青睞?
  • 泡泡瑪特,中國版樂高能走多遠?
    12月11日,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首日股價大漲79%,市值達到953億港元——這差不多是半個百勝中國(1864億港元)的體量。我們身邊買過Molly盲盒的人不多,但幾乎沒有人沒吃過肯德基和必勝客,但都不妨礙投資者對這些小玩意的瘋狂追捧。
  • 泡泡瑪特,中國版樂高能走多遠?|稜鏡
    12月11日,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首日股價大漲79%,市值達到953億港元——這差不多是半個百勝中國(1864億港元)的體量。我們身邊買過Molly盲盒的人不多,但幾乎沒有人沒吃過肯德基和必勝客,但都不妨礙投資者對這些小玩意的瘋狂追捧。
  • 單賣玩具,淨利潤4.5億,三年增長287倍,泡泡瑪特憑什麼?
    高維君說:中國的玩具產業,一直處於產業鏈的底端,幹著最苦最累的活,掙著最少的錢。然而,有這麼一家玩具公司,最近幾年發展非常迅猛,2019年收入16億元,淨利潤4.5億,其出色的盈利能力簡直讓人刮目相看。這家公司就是泡泡瑪特。
  • 比炒房瘋狂,比炒茅臺還賺!突然而至的"盲盒"是什麼?
    有報導稱,一對來自北京的夫婦4個月花了20萬在盲盒潮玩上;還有一位60歲的玩家一年花費70多萬購買盲盒。盲盒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何能讓人上癮?限定款和隱藏款被炒至上千元並不罕見,最受追捧的盲盒價格狂漲39倍:泡泡瑪特的潘神聖誕隱藏款,原價59元,現在已經賣到2350元的高價,狂漲39 倍。閒魚報告顯示,去年一位30歲的閒魚用戶,光是通過轉讓盲盒就賺了10萬元,盲盒的價值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