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又到了,商場裡的節日氣氛也烘託的很濃厚,
這個從西方傳進來的節日,在逝去該有的西方文化底色後,加上消費商品化的今天,
儼然已經成為了商城打折促銷以及那首千首一律的洗腦歌曲《Jingle Bell》的天下了,讓這個原本可以藉以節日的氣氛放鬆的時間也顯得無聊乏趣。
如春節對於中國一樣,聖誕節這個西方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也常被作為電影題材,而在這些電影中,其中有不少配樂,甚至比電影更為精彩,也更能傳達聖誕氣息,也才是在聖誕節該聽到的音樂。
《Let It Snow》
這首歌曲是專門為聖誕節而準備的,這也是電影《虎膽龍威2》發生的時間背景——聖誕節。
就算是日日拯救世界的英雄,也需要有一個不受外界打擾的假日,而編劇非把拯救世界的時間放在了聖誕前夕,那也難怪布魯斯·威利斯一邊爬管道一邊吐槽:我多想過個聖誕節,有一個他媽的聖誕樹!
而他是否說中你的心事呢?
在生活的重壓下,為什麼不快樂總會發生在我們身上呢?
然而當新浪漫主義爵士Vaughn Monroe又唱出這首浪漫溫馨的Let it snow,再多困難與揪心,都忘記吧,快快樂樂回家,那才是人生的真諦!
《Carol Of The Bells》
周一又如何,再多工作又怎樣?
別磨磨唧唧,一起加入聖誕狂歡的隊伍吧。
雖然聖誕節是西方的節日,但在全球化與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聖誕節已然成了一個全球性的狂歡節日。
這首《Carol of the Bells》,源自電影《小鬼當家1》中的配樂,空靈的小調風格讓此曲充滿了教堂般的神聖感,而完美的童聲合唱演繹更是彰顯了聖誕的純淨。
這原本是一首烏克蘭歌曲,由烏克蘭著名作曲家Mykola Leontovych於1904年創作。
在1916年,這首歌曲首次公開演出,自此逐漸進入世界樂壇。
在1921年,烏克蘭國家合唱團在卡耐基音樂廳演繹了這首聖誕歌曲。
而受此影響,烏克蘭裔美國作曲家Peter J.Wilhousky於20世紀30年代將此曲改編為英文版,也就是電影中的這首《Carol of the Bells》。
《Cool Yule》
比《Jingle Bell》更適合的逛街時聽的音樂。
眾所周知,聖誕節在今天,尤其是在中國已經是瘋狂購物的另一個代名詞。
這首節奏歡快的Cool Yule是爵士名家,美國爵士鼻祖路易斯 ·阿姆斯特朗於1953年發表的聖誕單曲。
後來成為電影《緣分天註定》配樂,再加上出色的冬夜場景渲染,一股濃濃的聖誕氣息撲面而來。
電影男女主就是在這首音樂下,選購羊絨手套時邂逅的,儘管電影屬於那種情節爛俗的美國愛情電影,但這首音樂卻十分出彩的烘託出聖誕節裡那種溫馨浪漫的節日氣息。
無論是有愛人的相伴抑或是希冀來個浪漫的不期而遇,這首歌都再合適不過了。
《Santa Claus Is Coming' To Town》
這是一首風靡全球的英文聖誕歌。
於1934年11月由美國娛樂巨星艾迪·坎特首次通過電臺唱響。
在當年的聖誕節,此曲創造了40萬銷量的奇蹟。
在電影《極地特快》中,導演選用了20世紀,美國娛樂界教父級人物Frank Sinatra演唱的版本,其深沉磁性的嗓音,如同長輩向孩童們講聖誕老人的故事一般娓娓道來,回味無盡。
《Somewhere In My Memory》
家人團聚時最好的配樂。
無論是哪來的節日,和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
優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詞,似乎以傳統價值觀念教導著我們:無論現實有多麼狼狽不堪、夢想有多麼遙不可及。家,永遠是人們心中最溫暖的港灣、最親近的靈魂寄託。
這首《Somewhere In My Memory》配樂大師John Williams為《小鬼當家2》系列譜寫的經典主題曲目之一,它當年還獲得第63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
雖然聖誕節是從西方傳入的節日,但聖誕節在中國的火爆程度絕不亞於其他國家。
在中國,有在聖誕前夜平安夜給親朋好友送蘋果的習俗,而且這個習俗其實是中國人開創的。
蘋果的「蘋」與平安的「平」同音,於是就有了平安夜送蘋果的習俗。連外國人都對中國人的腦洞佩服的五體投地。
那麼關於聖誕節,你還有哪些推薦歌曲呢?歡迎私聊小妙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