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心中的好學校,有你的Dream School嗎?
有人說,在英國人的眼裡,大學可以分為牛劍和其他(離家近的、離家遠的),雖然這是一種調侃,但也側面反應出牛津、劍橋在英國人心裡至高無上的地位。
但對於除牛津、劍橋之外的學校,100人英國人可能會有100種認知,畢竟大家的評判標準不一樣,所得的結果自然也不一樣:
崇尚古典的人認為歷史越悠久的大學越好;教徒認為有大教堂的地方的大學都好;王室狂熱份子認為王子、公主們讀過的學校就是好學校。
如果說非要找一個相對統一的判斷準則的話,那應該是:相對於排名,英國人普遍更關注歷史淵源、課程設置,專業特色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
所以,杜倫、布裡斯託這些通常會被衝刺G5院校的學生用來保底的學校,在英國人中都擁有著非常不錯的口碑,很多去不了牛劍的同學,都會選擇去布裡斯託。
那麼這些在英國人眼中擁有很好的聲譽但是卻被各種排名嚴重低估的英國大學,究竟有著怎樣的特點呢?
一、聖安德魯斯大學
聖安德魯斯大學是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相遇的地方,坐落在英國蘇格蘭北部的同名臨海小鎮,是英國最古老的七所大學之一。
這裡雖然沒有大城市的繁華,但風景優美、居民和善,再加之大學的人數不是很多、不會顯得很擁擠,是一個非常適合學習和生活的地方。
就本科專業來說,聖安所開設的本科課程也非常全面,涉及了人文社科、理科、商科與經濟學以及各類交叉學科。
二、杜倫大學
在介紹杜倫大學之前,小編要先給大家普及一下英國的一種大學管理制度——學院制,因為杜倫大學和牛津、劍橋一樣,是目前英國為數不多的幾所採用學院制的大學。
學院制中的這個「學院」,並不是教育實體,也不只提供住宿,而是一個為學生提供運動、交際、居住等活動場所的綜合體。同一個學院的學生,可以是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圖書館、體育場、教堂、食堂等設施,也都有各自的傳統和福利。
而且各個學院需要自行負責經費、教學、研究,大學只能充當各個學院之間的紐帶、把各個學院組織起來,這有點類似於國家政體中的聯邦制。
而杜倫大學之所以至今仍然採用學院制,這還是有一定的歷史淵源的。簡單來說,杜倫大學曾經是牛津大學的一個學院,後來獨立出來,發展成為杜倫大學,在大學管理方面,也沿用了牛津大學的管理制度。所以與牛津、劍橋無緣的同學,也可以嘗試申請杜倫,體驗一下世界頂尖名校的文化傳承和特色。
三、華威大學
英國古城考文垂共有兩所大學,華威大學就是其中之一,位於考文垂市郊。華威是英國第一批現代化大學,建校歷史並不久,但短短幾十年間已於全球範圍內建立起顯赫的學術名望,畢業生就業率高,僱主聲譽好。
校園內的自然風光也非常迷人,也被不少英國媒體評為全英最美的校園之一,校園內還有成群的鵝和鴨子(它們都是女王的)。
很多英國大學同一個專業有三年制的也有四年制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但申請華威的學生卻不能自由選擇,因為華威四年制的課程要比三年制的錄取要求略高。
其實這也並不難理解,在華威三年制和四年制的主要區別在於:四年制的課程相當於三年本科再加一年研究生,而華威的研究生申請競爭激烈程度不亞於牛劍。
四、布裡斯託大學
有人說英國人之所以這麼看重布裡斯託,是因為英國首相邱吉爾在1929年到1965年間擔任布裡斯託的校監,也就是榮譽校長。
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全面,布裡斯託是一個極富創造和科研精神的大學,研究領域涉及氣候變化、信息安全、感染和免疫,人權等領域。英國有一種知名軟飲料Ribena,是1936年在布裡斯託大學發明的,曾作為維生素補充劑發放給孕婦和兒童。
另外布裡斯託也是一個極為適合居住的城市,是英國最藝術的城市,在這裡居住的人生活的幸福指數普遍很高。
布裡斯託大學共設6個部門,分別是藝術、健康科學、工程、科學、生命科學、社會科學與法。
藝術部門共開設了21個本科專業,包括電影、藝術、音樂、哲學、戲劇、歷史、語言、神學等方向。
工程部門的課程是布裡斯託的強勢專業。
社會科學與法部門包含5個學院:商學院、人文學院、教育學院、法學院和政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