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的告誡:越能成大事的人,越會遠離這3種患得患失的心理

2020-12-26 千面修行者

堂哥上周來看爺爺,平時總是意氣風發的他有點垂頭喪氣,聽伯母說,堂哥工作壓力大,工作又出了點問題,但不服輸的性格,讓他變得患得患失。

爺爺是村裡有知識的老一輩,聽了他的遭遇,語重心長地說:「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成功,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要學會自己放下一些東西,才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填補進來。」

堂哥聽後有點不解,爺爺見狀,便細細說與他聽,我也認真聽爺爺道來。

01捨不得:不「舍」,何來的「得」

爺爺說:「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捨得』一詞,是佛家語。意思是講人生在世會遇見很多想要的東西,所以總會有獲得和舍卻。」

因此,淨空法師曾告誡世人,舍與得互為因果,往與複本來是自如的,如果領略其中的奧意,自然可以打破分別之心。

「講這麼一個故事吧。」爺爺說。

據說人死後,要接受閻王爺重新發落再決定是否投胎。如果這個人在世時,好事做得多,允許轉世仍然為人;做過壞事的,只能在陰界做鬼。有兩個人死後來到了陰界,等待閻王爺的發落。閻王爺拿起《功過簿》翻了翻,說:「你們倆可以轉世為人。」「不過,」閻王爺又說了,「有兩種選擇需要做。一種是『舍』,『舍』就是放棄,付出。另一種是『得』,『得』就是索取,得到。」其中的一個想都沒想,手一舉說:「閻王爺,我要過『得』的生活。」閻王爺看一看另一個,說:「你只好過『舍』的生活了,要放棄,要付出。」另一個說:「只要能轉世為人,我願意。」於是這兩個陰界的「人」,轉世成為了人。一個過上了「舍」的生活,一個過上了「得」的生活。那個「得」的生活,是索取、得到,別人都給予他,這種人就是乞丐。那麼,「舍」的生活呢?是放棄、付出,給予別人,這種人就是富人,喜歡樂善好施。

人生就是在不斷地做選擇,「舍」未必不是一種「得」。每個人的眼光有長短,價值有取向,對事物的選擇都不同,但取捨之道,是人生之道。

它是一種本領、一種態度,在生活中,舍與得終身相伴。捨得,捨得,先有舍才有得,不捨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即是得。

懂得了取捨之道,對於做人做事都有莫大的益處。做人,應該捨棄一些物質的東西,比如說貪婪、自私;去追求一些精神上的東西,比如善良、福氣。

成大事者需具備一身本領,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成敗。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在於智商,而在於眼界與格局。

但凡能成大事者,一定要會「捨得」,放棄一些東西,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02輸不起:怕輸的人,也很少能贏的

爺爺說:「知道你是個對自己要求嚴格的人,追求成功固然重要,但是有時候輸一場未必不是件好事。」

輸不起的人,往往也是贏不了的人。人生的每一個選擇都像是一個賭局,輸贏都是自己的。不管壓的賭注大與小,不管是輸還是贏,一旦開始了就沒有反悔的機會。

想要成功,就要學會拿得起,放得下。輸了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輸不起,如果是這樣,那麼永遠也不會贏,一旦開始怕輸,失敗必然成定局。

一個人真正的強大,是能坦然接受所有生命裡的世事無常。每一次比賽、每一次爭取,都不要害怕,贏了,很開心;輸了,也不放棄,參與最重要。

不要怕輸,迎難而上,用努力去證明自己的強大,這才是成大事者應該具備的魄力。

03放不下:放不下的人生,永遠無法舉重若輕

爺爺說:「學會放下,你的人生會更加舒暢,放下了,才會海闊天空。」

放棄意味著失去,這可能只是暫時的,也可能是永遠的,有時候明明知道有些事情強求不來,有些東西不是自己的,終將成為過去,何必要苦苦追逐?

適度的欲望可以成為前進的動力,但是過度的欲望,只會給自己增添許多不必要的煩惱和麻煩,甚至陷入無限痛苦當中。

其實,每個人都會遭遇到許多的不幸、挫折,只有學會坦然面對一切,平常心待之,學會放下,心靈才會得到解脫。

放下看似消極,其實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放下了與自己不相干的人與事,才能身心輕鬆,才會看見別人看不見的美好。

放下,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境界,是人生的大智慧。當一個人遇到困難坎坷時,拐個彎學會放下,會有意外的驚喜。

反之,如果總是達不到「放下」的境界,或為名利所累、或為金錢束縛、就會使輕鬆的人生之路變得磕磕碰碰,了無樂趣。

負重前行的人生註定是疲憊而悲哀的,如果不懂適時放下,一直對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念念不忘,最終連本來的東西也會失去。

因此,欲成大事,先得放下,放下紅塵雜念、放下自己的害怕。高潮時不自傲,冷靜思考成功的原因;低谷是不自卑,淡然面對失敗的局面。

爺爺的一番話,讓我們懂得了許多,人在社會上行走,想要不患得患失,就要學會捨得,要能輸得起放得下。

不是所有人都能一輩子一帆風順,摔一跤沒什麼,欲成大事,遠離這三種患得患失的心理,好運自來。

(作者:千面修行者)

相關焦點

  • 洛克菲勒告誡兒子:在你年輕時,最好遠離這種人,否則會越混越差
    他也是因為知道這個原因,所以他對待兒子也是這樣告誡的。後來他成功了,在擁有了巨額的財富以後,他不僅沒有因為忙碌的賺錢而忽視家庭,還非常重視對兒子的教育,他經常將自己的經商心得和處世智慧,用書信的方式寄給兒子。洛克菲勒告誡:生活中這1種人越對你好,就越要遠離,否則容易吃大虧!
  • 一個人越是幹不成大事,身上就越有這3種特徵,很準,別不信!
    一個人越是幹不成大事,身上就越有這3種特徵,很準,別不信!在生活中,我們都希望自己這一生能夠有所成就,能夠幹出一件大事。但是幹出一件大事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容易的,很多時候,人的性格特徵就會影響很多人在生活中的一個狀態和心理問題。
  • 洛克菲勒的忠告:這3種人越對你好,越要遠離,萬不可深交
    小編經過查閱書籍之後,總結了洛克菲勒給兒子的部分經驗,這3種人越是對你好,就越要遠離,與大家一起共勉。沒有信念、碌碌無為的人洛克菲勒在信中對兒子說:「我從不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我相信信心是成功之父。勝利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一種習慣。」
  • 人這一生,越是內斂沉穩,越能成大事
    其實,人的這一生也是如此,越是內斂沉穩的人越能夠成大事:能冷靜思考之所以一些平時性子比較急的人往往無法成就大事,是因為他們的性格太過急躁,沒有多餘的時間用來讓自己冷靜思考,每個人都應該要留一些時間來給自己冷靜思考,只有思考之後得出的結論才是真正有保障的。而大部分的人在面對問題的時候,都會選擇生氣或者是擔心,被情緒所左右之後就無法冷靜思考。
  • 告誡大家!3種食物是「天然黃體酮」,常吃能補血益氣,越吃越漂亮
    這3種食物是「天然黃體酮」!女人經常吃能補血益氣,越吃越漂亮!
  • 馮唐:能成大事的人,在自我管理上,一般會有這3個特點
    有不少人覺得,一個人能成大事,主要靠的是運氣。所以,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往往會把自己不能成事的原因,歸結於「運氣不好」。馮唐的智慧告訴我們,想成大事,靠的不是運氣。馮唐有多牛呢?他是國內知名作家,13年以版稅295萬的閃耀成績,登上作家富豪榜。他同時也是醫療投資人、古玩愛好者、廚師、攝影師等,並且每一行都做到了頂尖。
  • 越是不合群的人,越會有這三個「優點」,往往能成大事
    但是做成大事,真的就一定要聚攏一群人才行嗎?我看不一定。比如誰又知道賈伯斯會因為與公司高層們不合群,而被自己的董事會解僱,不讓其參加蘋果的研發設計?其實回過頭來看看,很多時候似乎正是那些「不合群」的人才更容易得到成功。那麼成功和「不合群」之間真的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
  • 爺爺說:人生不順時,遠離這四種人,等於遠離了災禍
    爺爺嚴肅起來說:越是在不順當的時候,就越要遠離四種人,等於讓你遠離的災禍。隨著酒肉入懷,他們會翻老帳,把你奮鬥時,得意時,曾冷落或無意間得罪他們的事,都給你翻騰出來,在你「傷口上撒鹽」,還美其名曰「給你消消毒」。於是,本來就心情鬱悶,再被他們這麼一刺激,就會被挫折感包圍,就越加尋求麻痺和刺激,自然會幹出一些出格的事。可酒肉朋友卻還鼓勵,說是放鬆放鬆。這種狀況下豈能不帶來災禍?
  • 為什麼我們總是越喜歡越遠離?
    在生活中,我們遇見自己喜歡的人時候,大部分人都會在一些小細節中表現出自己的喜歡,但可能有一部分人不會表現出來,而是悄無聲息的遠離,做出莫不關心的樣子。為什麼我們總是要越喜歡越遠離呢?1、害怕得而失去我們是怕喜歡而不可得,害怕那種得到後又失去的感受,會覺得與其得到最後會失去,不如從未得到。因為愛而不得會痛苦,得到了害怕失去,患得患失會痛苦,真正失去了會更痛苦。
  • 爺爺說:越沒本事的人,有3件事越張揚,請終止這種丟臉之舉
    有一天我在家吃飯的時候無意中提到了這件事,正好爺爺也過來我這邊看望我們,聽到這個故事後便告誡我們:「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選擇張揚,是金子總會發光,有本事的人根本不需要跟人炫耀,因為時間長了周圍的人總會看得出來。越沒本事的人,在這3件事上越張揚,只會讓自己臉面盡失,一定要終止這種丟臉之舉。」
  • 巴菲特的告誡:一個人越有錢,越要學會「裝窮」,否則成不了大事
    他捐款超300億,一頓午飯拍出天價,這些都在告訴著每一個人,真正的富,並不能單純地用物質顯示。他說:一個人越有錢,越要學會「裝窮」,天天擺闊的人,成不了大事。做人要懂得示弱正所謂樹大招風,天天向別人炫耀的人,會引起別人心裡的不滿,懂得示弱才是為人處世中一種高超的智慧。示弱並不能表示你真的弱,相反,在適當的時候示弱,能消除自己生活中絕大多數人的不滿和嫉妒,從而讓自己的事業和生活更加順利。
  • 一個人越自信,就越有這三個習慣,將來必成大事.
    有這種性格的人哪怕面對再多困難,不會逃避而是解決。所以,這就有利於他將來的發展,更能讓人愈發優秀。實際上,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自信的時候,我們也會努力變得更加優秀,實現自己的目標。於是,就很容易實現目標。根據我們發現,一個人越自信,就越有這三個習慣。所以,他們將來也越來越順利,將來也很容易成大事!第一個:膽子大。
  • 一個人越自信,就越有這三個習慣,將來必成大事!
    有這種性格的人哪怕面對再多困難,不會逃避而是解決。所以,這就有利於他將來的發展,更能讓人愈發優秀。實際上,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自信的時候,我們也會努力變得更加優秀,實現自己的目標。於是,就很容易實現目標。根據我們發現,一個人越自信,就越有這三個習慣。所以,他們將來也越來越順利,將來也很容易成大事!
  • 曾國藩識人術:難成大事的人,大都有這3種特徵,別傻傻不知道!
    而且,曾國藩精通識人相術,能通過對方細微的動作,洞悉人心,這也使得他為朝廷舉薦了很多能人志士,比如彭玉麟、鮑超、左宗棠等,幫助他們施展抱負。在寫給家人的家書中,曾國藩反覆告誡:有這3種特徵的人,不可深交,大都難成大事,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 易經告誡:人和人的不同在頭腦,有這3個表現的人,更容易成大事
    它指引我們獲得更好的發展,比如它告誡我們:人和人的不同在頭腦,有3個表現的人,更容易成大事。能夠把握時機《易經》坤卦說:「六四,括囊,無咎無譽。」表面的想像,是說,一個人踩著霜走路,越往前走,就越冷,堅冰自然而至。這背後的規律是,初冬來了,寒冬還會遠嗎?厲害的人,會根據規律,去推測走勢,不說百分百全中,至少八九不離十。
  • 青春期女生不想越長越醜,請遠離這3種行為,「長歪」可別哭呦!
    青春期女生不想越長越醜,請遠離這3種行為,「長歪」可別哭呦! 青春期的女生,除了少數被青春痘困擾的之外,大多數都是十分漂亮的,雖然這個時候的女生多數都是不化妝的,可是由於年輕而且滿身上下都散發著生機蓬勃的氣息,自然都是魅力十足的。
  • 「缺德的人,好景不長」:心理越陰暗的人,喜歡說這3種缺德話
    在建立人脈,拓展朋友圈的路上遇上一兩個缺德的人,會讓自己原有的朋友圈變得與煙瘴氣,時間長了還有可能讓自己辛苦運營出來的圈子分崩離析。與一個自己認為可以交往,拓展進朋友圈的人時,一定要在此之前摸清這個人到底是個什麼人。像這樣心理陰暗的人,就應該果斷放棄交往。
  • 心理學家:越邪惡的人,越可能有這3種舉動,請你對號入座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這個問題大家都有不同的答案,但無論本源如何,我們在生活中都要對邪惡的人稍有提防。但什麼樣的人是邪惡的呢?心理學家:越邪惡的人,越可能有這三種舉動,請你對號入座。第一種是把和人交往這件事當作是一場捕獵的遊戲。
  • 飯局上,一個人越窮,就越有這3種表現,希望你不是
    飯局上,一個人越窮,就越有這3種表現,希望你不是飯局是我們職場人常常會遇到的一種聚餐形式的社交,在這個以社交為目的的飯局上,每個人都會使出渾身解數,為的就是能夠結交飯局上的人,為自己的未來鋪路。那麼一個人越窮,在飯局上就越會有這三種表現,希望你在飯局上沒有這樣表現過。一、對菜品價格斤斤計較第一種表現就是對菜品價格斤斤計較,局勢不同,他們計較的點就不一樣。如果是自己請客,他們就會計較這個菜是不是太貴了,會通過一些方式去緩解自己的經濟壓力。
  • 心理學:心智越不成熟的人,越容易出現這5種心理防禦機制
    武斷的正確防禦機制當個體陷入選擇困難的境遇時,會採取盲目武斷的方式作出十分草率的決定。這是因為個體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做決策時,為了迅速結束糾纏狀態而採取的武斷的選擇。人們本能的追求一種確定感,本能的對不確定感感到焦慮。所以哪怕個體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只要找到了某種確定感,就會讓內心平靜下來,就會有一種踏實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