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區全力打好創城攻堅戰
盛夏時節,走進泰山區,一條條道路乾淨整潔,道路兩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崇德向善、尊老愛幼等公益宣傳標語彰顯著正能量。社區裡,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關注居民點滴需求,15分鐘生活服務圈逐漸形成……
文明潤民心,創建惠民生。今年,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三年創建周期步入收官之年,作為泰安核心城區,泰山區快速響應,全面發力,堅持創建為民、利民、惠民,迅速打響一場文明創建攻堅戰。
「小到背街小巷整治,大到片區攻堅開發,我們舉全區之力,下繡花功夫建設富強和美泰山區,生活舒適度、宜居度逐步上升。」泰山區委副書記、區長王愛新說。
堅持「以創促建」,泰山區全方位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凝聚發展力量。全力開展「十路四河」的徵地拆遷和建設,博陽路通車,斷頭路打通,路網越來越暢通,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初見成效,共拆遷房屋230餘萬平方米、騰空土地1.2萬餘畝,打通道路、整治河道130多公裡,為泰城發展積蓄了空間,解決城中村髒亂差問題,啟動了靈山、蠶子峪等9個社區村拆遷和北上高、黃山頭等6個棚改項目。
圍繞提升城市品質,去年全區改造老舊小區33個,整治背街小巷115條,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新增430萬平方米,覆蓋率由48%提高到65%,農貿市場開工12處,新岱北、億安、南門等6處建成使用,並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城區公共綠地綠化率均達100%。
國泰山莊是泰前街道嘉德社區一個20多年的老舊小區,因沒有市場化物業企業願意接管,小區管理一度空白。5月份起,居民驚喜地發現,小區不但有了保安、保潔員,還安裝了車輛識別系統、門禁,實現了全封閉管理。「現在小區裡乾淨衛生,進出也安全,我們住著越來越舒心了。」3號樓居民徐立新對小區的變化非常滿意。
嘉德社區依託當地「紅領益家」黨建品牌,探索紅色物業路子,成立了公益性物業企業,對老舊小區按照低價有償原則提供基本物業服務,實現了物業企業服務功能與社區服務功能的貫通。目前,「紅領益家」黨建品牌已在泰山區全面推開,紅色物業成為當地社區管理中一個好經驗。
創城聽民聲,跟著民生走。泰山區在文明創建中,圍繞滿足群眾需求的集中性問題,著力增強群眾獲得感。今年,該區確定農貿市場周邊社區小區及背街小巷、「門前五包」、交通路口秩序、不文明養犬、小區物業服務、市民文明行為、鄉鎮駐地周邊環境衛生秩序、城鄉接合部8項重點問題,建立問題清單和整改臺帳,並參照測評體系標準形成40項負面清單事項,逐一明確責任單位,全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和長期遺留的「硬骨頭」「老大難」問題。
「文明城市創建重在抓常態、管長效。我們將重點難點整治同網格化常態管理結合,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實質性問題。」泰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姚學理說。目前,泰山區實行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的「網格化」運作機制,區直部門、企事業單位全部納入各創建網格,下沉村社區,街道鎮幹部下村居、進樓宇參與具體創建工作,形成區級、部門、處鎮、村居、樓宇「五位一體」全員網格化創城格局。
自今年4月25日起,泰山區以「清潔家園、文明勸導」為主題,全面啟動「美麗泰安」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專項行動。組織全區63個區直部門、單位,每周六深入包保網格進行志願服務,開展環境衛生清潔和文明勸導行動。
如今,在泰山腳下,一抹「志願紅」悄然裝點一座城——在路口,手執小紅旗,勸導文明交通;在社區,清潔樓宇衛生,為行動不便的老人理髮;在超市和景區,宣傳文明出行,綠色環保……疫情防控中,泰山區及時發出倡議集結志願力量參與戰「疫」,截至目前,全區在冊12萬名「泰安小美」志願者積極投身城鄉疫情防控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
泰山區把提高居民素質作為文明創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運用理論、文藝、新聞、網絡等多種形式宣傳文明新風,並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上半年,全區3人被評為「山東好人」,6人被評為「泰安好人」,95人被評為疫情防控專項「泰山好人」。
伴隨著文明創建工作的深入,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誠實守信等社會新風尚漸入人心……泰山腳下,文明正逐步向每個市民的精神血脈中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