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提起黑澤明的時候,總是會把他和「武士片」聯繫到一起,誠然,黑澤明最著名的幾部電影《七武士》,《羅生門》,《影武者》都是武士題材相關的,但是在黑澤明導演的一生中,在我所看過的31部黑澤明電影之中,近現代題材的其實超過了一半,而黑澤明的近現代題材電影,往往反映了某個階層的現狀與醜態,或者階層之間的矛盾與對立,雖然不如武士題材那樣壯闊浪漫,卻也往往針砭時弊,入木三分,再放浪的武士走入幕府,也會受到階層所迫,因衣食臣服。
下面,我將完整地推薦(或是介紹)我看過的31部黑澤明電影,儘量做到沒有遺漏(黑澤明有很多作為副導演,或是編劇的電影,比如《虎!虎!虎!》等,就不納入本專題),本文將從最負盛名的《七武士》,到最少為人所知的《最美》;從武士題材的《用心棒》,到現代政治題材的《生之欲》;從在蘇聯拍攝的探險題材《德爾蘇·烏扎拉》,到黑澤明唯一的紀錄片《馬之詩》;從黑澤明最早的《姿三四郎》,到黑澤明晚年最後一部作品《嫋嫋夕陽情》。整個專題介紹順序從早到晚,評分及觀點僅代表個人好惡,如有不同,歡迎討論,如有遺漏,歡迎補充。
1.《姿三四郎》(1943)
評分:8.2
作為黑澤明最早一部的導演作品,黑澤明的影像化已然非常成熟,早期在黑澤明電影中經常出場的藤田進扮演了姿三四郎,經過修煉並挑戰最終boss。本片最吸引人的便是其頗有味道的各種細節鏡頭,閉上與張開的傘,斷掉的鞋帶,飄走的木屐,深夜湖中展開的蓮花,搖曳的竹影還有結尾大戰野草叢生的山坡,電影在這些融入鏡頭的意象化事物中被賦予了感性的味道。
2.《最美》(1944)
評分:4.0
這是一部二戰時期日本的宣傳電影,主要宣揚在二戰期間日本女性是多麼辛苦勞動支持前線的士兵,不得不說,這個片子幾乎可以算作是黑澤明無法避開的汙點。
即便我們拋開政治元素,本片作為戰爭宣傳片而言也太過貧乏,當女主加班加點趕製軍工產品困得快睜不開眼睛的時候,我也快要睡著了。
3.《姿三四郎續集》(1945)
評分:6.5
續集嘛,古往今來因為第一部受歡迎就拍續集的電影就免不了質量滑坡的魔咒,黑澤明的這部姿三四郎續集也不例外,從上一部中和柔術對打到了這部同外國拳擊手同臺競技,已經儼然有了現在《葉問》系列的一點精髓。
當然全片雖然還是偶有亮點,比之第一部差之遠矣,最後雪地的一戰中敵人宛若瘋狗。
4.《踩虎尾的男人》(1945)
評分:6.3
黑澤明早期的一個小品作品,大概是因為日本剛剛戰敗時所拍,所以時長很短,布景亦很簡陋,而這部在危難中製作出來的電影在1952年才得以上映。
本片講述了七個逃亡的主人和武士一路逃亡的故事,影片中還加入了一個腳夫,在知曉事情真相後被情勢所迫夾於兩派勢力之間的不安配合上他滑稽的演出倒是也很有趣。踩上了老虎的尾巴,是保持不動希冀老虎沒有發現還是迅速抽腳而逃,這可要讓人好好思考一下。
5.《我對青春無悔》(1946)
評分:6.7
這是一部反戰的電影,是的,你沒有看錯,在1944年的戰爭宣傳片《最美》之後,1946年立刻就拍出來了一部反戰的電影,全片讚頌了一個反對戰爭的女性,她經歷戰爭,經歷了戰後的混亂,慢慢找回了自己,成為了新時代自由女性。
但是呢,黑澤明對於戰爭的態度,儘管在之後他拍過無數關於反戰的電影,他對於這個「反戰」的理解似乎總是和我不同,他是在讚美著一個反對戰爭的女性形象,但是務必要知道,戰爭不是由她開啟或是結束的,沒有聚焦到大的格局只注重個人思想的轉變或是遭受的戰爭創傷,那麼這樣的「反戰」絕對是片面的。
自然,兩年之內拍了觀點截然不同的兩部電影,黑澤明對於戰爭的態度大概也是非常容易改變的。
6.《美好的星期天》(1947)
評分:7.1
本片描述了一對戰後貧窮的情侶是如何度過他們「美好」的星期天的故事,算是有些勵志的電影,因為兩個人實在窮得可以,幾乎身無分文,但是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也要通過美好的想像與對未來的憧憬達到一時半會兒的小確幸。
片子的鏡頭調度還是很優秀的,前半程中咖啡館和電影院的橋段看著還是妙趣橫生,不過從電影中段開始很多場景都變得拖沓起來,而男主起伏不定的情緒也讓我覺得他的貧窮並非全部來自於社會的崩塌,他自己的不合群,在很大程度上或許造成了他的這般窘境。
7.《泥醉天使》(1948)
評分:8.7
非常漂亮的一部黑澤明早期作品,三船敏郎和志村喬與黑澤明的第一次合作就迸發出了如此精彩的火花,與黑澤明之前的作品比起來煥然一新,幽默而又深刻,三船敏郎飾演了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流氓,據說本來電影是以志村喬的醫生為主角,但是三船實在太過亮眼,幾乎喧賓奪主。
流氓都是不可救藥的,但這並不妨礙有人向他們施以援手,也不妨礙他們幻想著更美好的未來。
8.《靜夜之決鬥》(1949)
評分:8.3
這部圍繞著醫生與二戰後的社會進行展開,因為一個疏忽而染病的醫生,無法同自己的未婚妻結婚,而面對那個曾經感染了他的病人,內心的憤怒與身為醫生的天職又在互相拉扯。
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正逢傷醫事件發生,便更有幾分感觸,為何醫生要忍耐這些不公允的事情,因為他們有著身為醫生的良心。可惜很多人並沒有這樣醫生的良心,更甚,他們連身為人的良心都是預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