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導|黑澤明——21刀背後的向死而生!

2020-12-21 大象王sir說電影

Hello,大家好,我是大象王sir。世界名導系列亞洲篇最後一期,我想聊一聊「大師中的大師」,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說到黑澤明我想很多影迷都或多或少的聽過他的傳奇,而其中最為中國觀眾熟悉的莫過於「國師」張藝謀深受他電影的影響,從《大紅燈籠高高掛》到《長城》再到《影》處處都有他的影子。看過陸川導演的處女作《尋槍》嗎?也是受到《野良犬》的啟發,開始的一段「找搶」之旅。動畫大師宮崎駿更是直言沒有《七武士》就沒有《幽靈公主》,他對黑澤明從骨子裡流露出由衷的敬佩。不光在亞洲,大洋彼岸的美國,一眾殿堂級的導演更是將黑澤明奉為「神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將黑澤明作為自己電影人生的原點;佛朗西斯·科波拉聲稱願意一輩子給黑澤明當助理;史匹柏則將他稱為啟蒙老師,電影界的莎士比亞!

黑澤明

縱觀世界影壇能受到如此推崇的除了黑澤明和英格瑪·伯格曼我想不到第三位。也許有資格走上神壇的導演很多,但能「一以貫之」或者即使跌入谷底依然能重登巔峰的導演不多,黑澤明就創造過這樣的奇蹟,這也是他經歷了21刀後的向死而生。黑澤明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影片,他不光是導演更是出色的編劇。他的作品總能橫掃各大影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今的觀眾甚至連他最出名的幾部影片都沒看過,這是我與很多人聊完黑澤明後的感受,如雷貫耳和無人問津似乎成了他當下的寫照。好的電影不應該塵封在歲月的長河中,今天就跟著我一起重走大師的成長之路。

在片場的黑澤明

01 從「劍道少年」到「地下黨」冒險是他與生俱來的天性

黑澤明1910年出生在日本東京一個武士家庭,軍人出身的父親刻板嚴肅,思想傳統,對自己的子女要求極為嚴格,在父親的影響下黑澤明從小便開始練習劍道和書法,此外為了讓看起來瘦弱不堪的身體能長得結實些,遊泳和棒球也成為了他兒時不得不做的功課,幸好黑澤明繼承了家族的「武者基因」,小小年紀便在劍道中展示出了高超的天賦,而每天早出晚歸的學習也磨練了他堅強的意志,那時的黑澤明和許多小男孩兒一樣夢想著仗劍天涯,成為少年劍士。從「自命不凡」到「認清自我」是每個男孩成長的必經之路,一場關東大地震讓黑澤明第一次見識到了生死,也感受到了人類的渺小。在地震後的第二天他被哥哥帶去經歷了永生難忘的可怕遠足,兄弟倆轉遍了災區,看到了難以計數的屍體,那慘不忍睹的光景深深地刻進了黑澤明的心裡,此後我們也常常能在他的電影中看到地震留給他的印記。

影片中表現出兒時對地震的印記

從小訓練劍道的黑澤明沒有走上運動員的道路,而是對繪畫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立志要當一名畫家,但藝術理想往往敵不過殘酷的現實,在他十八歲到十九歲的那兩年裡,日本發生了一系列的政治事件,又爆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高昂的畫布和油彩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難以負擔,無法繼續畫畫的黑澤明開始關注文學、戲劇、音樂和電影,並貪婪地吸取著相關知識,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總會為你打開一扇窗,誰也沒想到無意中的積累竟能為他日後登上電影的高峰打下堅實的基礎。

黑澤明

藝術家骨子裡就帶著與生俱來的冒險天性,雖然此時的黑澤明還稱不上是藝術家,但骨子裡卻流露出了對冒險的渴望,隨著當時無產者藝術運動的興起,黑澤明加入了無產者美術同盟,而後又參加了無產者的政治運動,還做到了《無產者新聞》的編輯助理,成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地下黨」,期間與特高刑警和憲兵鬥智鬥勇,後來因為一場病與上級失去了聯繫,只能投靠哥哥,而在哥哥家借宿的時光冥冥中將他向電影的藝術殿堂又推進了一步。

在片場的黑澤明

02 啟蒙恩師,黑澤丙午與山本嘉次郎

不論在文學方面,還是電影方面,我遠不如哥哥見多識廣!

這是黑澤明多年後回憶起哥哥時對他的評價。黑澤明能走上電影的道路,多少受到了哥哥的影響,那時哥哥黑澤丙午沉迷俄國文學,並以各種筆名開始向電影刊物投稿。小時候的黑澤明為了看哥哥推薦的好影片,經常會徒步走去淺草的電影院看,哥倆甚至會等上幾個小時買夜間的減價票。後來黑澤明在回憶錄裡列舉了和哥哥看過的影片,發現全是電影史上的名片。不久後哥哥找到了一份無聲電影解說員的工作,投奔哥哥的黑澤明在其住處接觸了許多三教九流和民間藝術,而這些都為他日後拍電影積累了大量的素材,也為他駕馭各類影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原本以為生活就如此繼續下去的哥倆,卻迎來了有聲電影的時代,有聲片的崛起宣告了無聲影片的結束,哥哥的生活受到了深刻的影響。心灰意冷的丙午產生了嚴重的厭世情緒,不久後就自縊身亡,年僅27歲。

電影《亂》劇照

長兄的病逝,哥哥的自縊,讓原本最小的黑澤明不得不肩負起家庭長子的責任。為了賺錢黑澤明不得不放棄畫家的職業,此時的黑澤明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看著兒子迷茫不堪的狀態,父親一句:「不要著急,著急也沒有用,要等待下去,前進的道路自然會打開的。」不久後父親一語成讖,黑澤明在報紙上看到了新成立的P·C·L電影製片廠(東寶公司前身)招考副導演的廣告,他以一篇怒斥日本電影缺陷的論文,得到了面試的機會,面試他的導演山本嘉次郎也成為了影響他一生的老師。在山本先生手下當副導演期間,黑澤明受到了老師細心的培養,接觸並學習了電影製作的各個環節,除了副導演,編劇、剪輯、洗印、布景、替身等工作也要幹,很快黑澤明就由第三副導演晉升為第一副導演,並能勝任代理導演和配音導演的工作。

年輕時期的黑澤明

為了將黑澤明培養成一名優秀的導演,山本先生多次告誡他,如果想當導演,就得先學著寫劇本,在從事副導演工作的同時,黑澤明非常用功即使再忙也堅持寫劇本。他寫的兩個劇本《寂靜》和《雪》還獲得了劇本徵集比賽的一、二等獎。在他拍攝第一部影片《姿三四郎》之前,還度過了一段靠寫劇本為生的編劇生涯。

黑澤明現場指導影片

03 在鬥爭中成長與沉淪

黑澤明的導演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二戰期間日本電影要接受內務省的嚴格檢查,因為脾氣火爆,性格固執等特性,他籌備的幾部影片相繼被斃掉。在黑澤明看來內務省的檢察官都是些神經不健全的虐待狂和色情狂。殘酷的現實沒有壓垮他,好運也悄然降臨,他在報紙上無意中看到還未出版的新書《姿三四郎》就產生了莫名的興趣,導演的直覺告訴他這個故事一定能成。後來黑澤明成功拿下該書的電影改編權,影片一經問世便打破了當時的票房紀錄,讓他一戰成名。雖然影片成功了,但在當時戰爭的背景下,黑澤明始終不能放開手腳,直到戰後,他的工作才走上正軌,此時的黑澤明開始對戰爭進行思考,對自己沒有抵抗軍國主義而感到遺憾。戰後,隨著自由、民主思想的崛起,黑澤明清晰地意識到這不是靠自己鬥爭得來的,而是外力賦予的,因此必須要認真學習,謙虛謹慎、自我完善,此後他拍出了《我對青春無悔》、《美好星期天》、《泥醉天使》、《野良犬》等佳片。

電影《姿三四郎》片頭

戰後黑澤明的鬥爭之路並沒有結束,在東寶公司經歷了三次工人罷工,加在兩頭受氣的黑澤明常常處在爭吵不休的最前端,身心俱疲的他對公司徹底失望,結果毫無懸念,39歲的黑澤明被趕出了公司,也讓他徹底看清了日本電影行業暴露出的問題,在美其名曰電視行業崛起擠掉電影市場份額的背後是日本電影行業不注重培養新人,死守陳規的惡果。此後黑澤明在大映、新東寶、松竹等公司兜兜轉轉,期間拍攝了享譽海外的《羅生門》。但黑澤明卻經歷了「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尷尬處境,直到在威尼斯和奧斯卡斬獲大獎,才受到國內的關注。

電影《羅生門》劇照

進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黑澤明進入人生低谷,那段時間厄運頻發,壞事連連,先與合作無間的演員三船敏郎決裂,後被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開除,再加上幾部影片的票房失利,受到了日本電影界的猛烈抨擊,甚至將電影行業的頹勢都強加到他身上,一些影評人高喊著「黑澤明的時代結束了」!在內、外的雙重壓力下,1971年12月黑澤明在家中的浴室自殺,當被人發現後他已在自己的身上割了21刀,萬幸傷口不深,沒有危及生命,而這21刀的背後是怎樣的絕望與無助。

電影《亂》劇照

04 向死而生

自殺未遂的黑澤明迎來了第二次的重生,康復後的他痛定思痛,精心創作,一口氣拍出了三部佳作《德爾蘇·烏扎拉》、《影武者》和《亂》。影片在各大電影節上技驚四座,斬獲十餘項頂級大獎。雖然在拍攝三部影片時黑澤明依然面臨著資金緊缺的處境,但他的影迷大導演盧卡斯和科波拉親自為他奔走籌措資金的故事也在廣大影迷中傳為佳話,這是電影人之間的惺惺相惜,更是黑澤明電影藝術的見證。

黑澤明與盧卡斯和科波拉

今天我們回看黑澤明創作的影片,他的大膽、他的創新、他的不拘一格,依然振奮人心,值得後輩學習!他對電影的理解和處理不僅在光影、更在聲音和色彩。在行業禁忌頗多的年代,他率先打破了攝影機不能直對太陽的常規,拍出了長留影史的《羅生門》。他喜愛用「對位法」來處理情緒,用愉快的音樂來表達人物的悲傷與落寞。他從不吝惜使用各種顏色,用色彩為人物立傳,用色調講述故事。如果要將黑澤明比喻成一種動物,蛤蟆是他早已選定的自我形象。不解?看看他的電影和自傳也許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黑澤明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參考資料:黑澤明自傳《蛤蟆的油》

相關焦點

  • 寫「粗野」情書,割腕21刀,嗜酒如命的黑澤明,竟是個「蠢直男」
    前者與黑澤明合作達16次,後者將黑澤明視為偶像。作為第一個打破歐美壟斷影展的亞洲電影人,日本導演黑澤明是整個亞洲的驕傲。生活中的高峰秀子還是很活潑的割腕自殺足足21刀,嗜酒如命愛麻將在女兒黑澤和子的眼中,黑澤明是電影界特立獨行的導演,而生活中的父親,他喜歡登山
  • 世界名導|北野武:從街頭混混到電影大師,無聊的人生他死也不要
    就算累得半死,我還是愛死了正在做的事」。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北野武不能算是一位百分之百的電影人,在誤打誤撞進入電影圈之前,他有著屬於「拍子武」的霸屏時代,從「漫才」演員到電視節目主持人,很長一段時間在日本只要打開電視就能看到北野武在各類節目中嬉笑怒罵,盡情地展示他的喜劇天分。觀眾還都買帳,仿佛有他就是收視率的保證,而電視直到今天依舊是他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 世界名刀大全,漂亮!
    微信帳號:zsyd88註: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還可查看《世界名槍大全》 三菱軍刺,被刺一刀就等著把血放光吧,醫院很難縫合傷口印尼蛇形刀而為勝方源家武士集團立下大功的大將軍村正得到此刀,但他在之後的幾個月卻寢食難安,據說他天天晚上看到小天皇的鬼魂來找他借刀,最後一把火燒了自己的戰船後切腹自盡。
  • 《對馬島之魂》背後的黑澤明文化與武士道信條
    而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遊戲背後的美術師們借鑑了一系列幾近完美的作品:傳奇電影製作人黑澤明的眾多傑作。 「這位大師的作品給我們的遊戲帶來了很大啟發,因此我們十分想要表達對他的尊重和感激,」遊戲導演 Nate Fox 在最近一次與 IndieWire 的採訪中說道。
  • 《花火》向死而生
    曾獲得當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這是日本第三部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獅獎的電影,上一部獲得該獎的日本電影是黑澤明。 1994年,醉酒後的北野武騎著一輛摩託車在東京街頭撞向欄杆。他嚴重受傷,臉部毀容,半邊臉失去了表情,成了一個面癱患者。
  • 你們崇拜大導演,大導演都崇拜黑澤明
    還有一大批導演爭先恐後地在自己的作品中向他致敬:宮崎駿、張藝謀、杜琪峯、徐克、韋斯·安德森……這位眾星拱月的人物就是日本導演黑澤明。努力的影子假如黑澤明的生命在1971年終結了,那就只是一個「天才」走向消亡的悲劇故事。但大師註定是大師,自殺的黑澤明被救回,他重獲了第二次生命。像是彈簧壓到最低點的用力反彈,黑澤明迎來了他人生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 日本刀躋身世界三大名刀,中國刀為何卻不行?馬未都道出背後隱情
    日本刀躋身世界三大名刀,中國刀為何卻不行?馬未都道出背後隱情世界三大名刀又稱「世界三大名刃」,分別是大馬士革刀、馬來刀、日本刀。明眼人一看,日本刀與中國刀關係密切,可以說是中國刀的「學生」,可人家躋身世界三大名刀,偏偏沒有中國刀。中國刀在歷史上也是風光無限,開疆拓土離不開它。
  • 看了黑澤明的《生之欲》,你打算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
    前段時間,心煩不已,看到了一位不相識的友人推薦電影《生之欲》,是黑澤明導演的作品。對黑澤明導演的了解,除了網上各路人馬的評論,我自己的了解大概就算是之前看的電影《羅生門》了。黑澤明導演就我自己感受而言,是一個對社會認知比較深刻,並且能通過畫面傳遞出自己感受的導演。
  • 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女兒
    日本電影「公主」想要證明自己黑澤和子生於1954年4月29日,這一天是當時昭和天皇的生日,也是父親黑澤明的名作《七武士》殺青之日。當時黑澤組的成員家裡,生的都是男孩,所以聽到自己有了個女兒的時候,黑澤明非常開心。
  • 黑澤明的電影秘訣
    橋本忍與黑澤明橋本忍,日本著名電影編劇、導演,被譽為「日本戰後第一編劇」。自1950年開始擔當黑澤明的御用編劇,兩人聯手創作出了《羅生門》《七武士》《生之欲》等影史經典。
  • 黑澤明早期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沒有特效,他也曾為老虎出鏡犯愁
    李安是幸運的,生處高速發展的科技時代,他可以藉助特效合成許多高難度的鏡頭,而他的前輩黑澤明在拍攝《德爾蘇·烏扎拉》時,因為兩個老虎的鏡頭而焦躁不安。雖然老虎鏡頭很少,卻對劇情發展有著重要作用。1973年,莫斯科電影廠邀請黑澤明執導此片,起初,蘇方的製片迦裡向黑澤明吹噓道:我國的馬戲團裡有許多技藝高超的老虎,但黑澤明不以為然,他覺得馬戲團的老虎沒有野性,拍不出他想要的效果。
  • 黑澤明110周年:一部《影武者》,讓他重回創作巔峰
    敘事從一個奔跑中的小兵開始,我們從開場的拍攝可以感受到黑澤明處理節奏上的高妙——鏡頭中大片的士兵正在休息,靜態的場景氣氛被急速奔跑的通信兵攪亂,靜態與動態之間相互形成一種向外擴張的力量。這種動態的力量感,在他一生多部作品中都有非常突出的呈現。
  • 系列電影《我來也》熱播 老溼全面致敬黑澤明
    網易娛樂1月5日報導 系列網絡電影《我來也》自2016年11月22日正式上線後,獨特的影像風格吸引了大量影迷朋友的圍觀,紛紛稱嘆該系列開啟了國內首部劍戟片電影,網絡脫口秀主持人老溼(朱子奇)要繼承世界電影大師黑澤明的衣缽了
  • 《挪威的森林》:向死而生,才是真正的生
    死不是生的終結,而是生的一部分,向死而生,才是真正的生。這本書始終瀰漫著孤獨和寂寞,也不乏對性的描寫和解讀,但我並不認為這很低俗。書中人物依舊純潔,每一個人就像是深陷死亡泥沼的孤獨貴族,頭頂孤獨的王冠在跋涉前行,當然有人就此沉淪,有人卻抵達了彼岸。
  • 黑澤明誕生110周年:日本電影界的「天皇」
    他哥哥每次都會在黑澤明被欺負時站出來護弟,他母親總愛用獨特的方式去科普孩子們生活常識,他爸爸雖然脾氣不太好但總喜歡帶黑澤明看電影。"父親告誡我:「不要著急,也沒有著急的必要。」他還說:「要等下去,前進的道路自然會打開的。"---黑澤明
  • 人人都知道黑澤明,但真正了解他的並不多
    今天,時光君就來盤點下黑澤明最被人津津樂道的十件事和十部電影,帶你深入了解電影大師的傳奇藝術人生。黑澤明十件事1、哥哥黑澤丙午黑澤明1910年出生在東京都的一個武士家庭,是地地道道的東京土著。黑澤明的父親共有八個孩子,黑澤明就是最小的老八,從小到大伴他左右的都是三哥黑澤丙午。
  • 紅樓夢裡向死而生的美學
    所以,我要探討的便是《紅樓夢》裡,那種向死而生的積極意義,而非絕對悲觀的消亡解脫。說到紅樓夢,雖然人物悲劇各有不同,或病死,或夭折,或報應因果,或嚇死,或逼死,或壽終正寢,或解脫出家,遠離紅塵。總是給人一種特別的壓抑,覺得呢,就是有流不完的眼淚,若是眼淚流完了,好像這個故事就要結束了。讀完之後不免有些,鬱郁不暢的感覺。
  • 幕府裡的武士——黑澤明全9部電影推薦
    當人們提起黑澤明的時候,總是會把他和「武士片」聯繫到一起,誠然,黑澤明最著名的幾部電影《七武士》,《羅生門》,《影武者》都是武士題材相關的,但是在黑澤明導演的一生中,在我所看過的31部黑澤明電影之中,近現代題材的其實超過了一半,而黑澤明的近現代題材電影,往往反映了某個階層的現狀與醜態,或者階層之間的矛盾與對立,雖然不如武士題材那樣壯闊浪漫,卻也往往針砭時弊,入木三分,再放浪的武士走入幕府
  • 黑澤明談塔可夫斯基和他的《索拉裡斯》
    黑澤明談塔可夫斯基和他的《索拉裡斯》 2020-09-13 0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Fontaine導聯揭露「室速」背後的陰謀
    Fontaine導聯,一種特殊的心電圖導聯接法,能夠放大心房的電活動,在室速時看清楚P波,指出房室分離,同時能夠發現在常規12導聯心電圖上看不清的小的波形,比如Epsilon波。雖然很多人聽過Fontaine導聯,但實際中應用的並不多,今天的這個病例,讓我們看一看Fontaine導聯的神奇作用,看看它如何揭露室速背後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