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育兒女神Miss劉,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在小傢伙出生後,他們最為親暱的人就是母親。
溫暖的懷抱、甘甜的乳汁,這些都讓小傢伙們覺得溫暖而有安全感,所以一開始寶寶們很粘人,他們一刻都不願意與媽媽分離。
可是隨著孩子們一點點長大,他們與母親的關係,似乎變得沒有那麼「親密」了,望著孩子倔強而執拗的背影,媽媽們不知道眼前的小人兒,從何時起居然與自己多了些冷漠和疏離。
其實,當愛成為負擔時,愛越多孩子們越會避之不及……
01孩子對家人冷漠,寶媽歸責於「青春期」,過來人提醒:家長該反思
秀秀正在上初中,待人隨和的她卻常和媽媽鬧矛盾。
秀秀媽對於孩子的「改變」很是不解:「她小時候很喜歡粘著我的,會說話以後就整天圍著我說個不停!可是你看現在的她,一天也和我說不上一句話,動不動就把自己關在臥室裡不出來!」秀秀媽不明白,自己掏心掏肺養大的孩子,怎麼會突然對自己這麼冷漠。
周末的時候,秀秀媽和閨蜜一起喝下午茶,說到孩子的教育,秀秀媽立即大吐苦水:「現在的孩子都太有個性了,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你說我家秀秀原本很乖巧的,什麼事都聽我的,現在倒好我還沒開口呢,她就躲開了!」
作為過來人的閨蜜聽後,則搖搖頭道:「孩子變得冷漠了,也不一定都是青春期的錯!咱們家長也不能總拿青春期來說事,家長得從自己身上找責任。我以前就是對孩子太嚴厲了,孩子很怕我,後來換了教育方法後,孩子明顯與我變親近了。」
聽到閨蜜這麼說,秀秀媽恍然大悟:「我總喜歡替孩子做決定,即便孩子不願意我也會想方設法地讓孩子乖乖聽話。不管是上輔導班還是日常的穿衣打扮,都是以我的喜好為準,前幾天還因為帶不帶零食的小事,我倆鬧得不歡而散!也許就是因為我管控的太多,孩子才開始不喜歡我的吧!」
母親本應該是與孩子最為親近的人,可是究竟是什麼把媽媽的愛,變成了孩子想要逃離躲避的樊籠呢?也許這個答案得從媽媽身上找起。
02這4種媽媽對孩子來說是沉重負擔,孩子唯恐避之不及,希望沒有你
第一種:情緒易失控
管教孩子的過程是一個考驗父母情緒掌控力的過程,如果父母們不能夠收住自己的情緒,那麼再多的管教,都只能成為一場父母糟糕情緒的發洩。
情緒容易失控的寶媽,會讓孩子陷入深深的恐懼和自責之中,同時受到母親喜怒無常的影響,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也會非常差勁。
第二種:生活態度消極
母親身上的負能量過多時,不僅會影響到自身的生活狀態,也會影響到孩子,一個喜歡怨天怨地、抱怨連連的母親,向孩子展示的是她對生活的厭煩和無奈,這樣的消極的生活態度,難免會打擊孩子生活的熱情。
第三種:焦慮心理明顯
陷入盲目攀比中的母親,身上特別容易顯現出焦慮感強烈的特質,為了緩解自身的教育焦慮,寶媽們常會把壓力轉移到處於弱勢位置的孩子身上。焦慮心理明顯的寶媽不僅自己活得累,也讓孩子活得很累。
第四種:控制欲極強
很多寶媽身上,都會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顯現出對孩子的掌控欲,也許是因為寶媽自身的自戀型人格,也許是因為對於孩子能力的不信任,只有這些掌控欲得到滿足這才能夠讓寶媽們感到安心。
事實上,當寶媽對於孩子的控制欲不加收斂時,孩子們不會感覺到被愛,他們只會因為覺得被束縛而想要逃離。
03好媽媽不是天生的,合格的母親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有哪些?
1.在孩子面前懂得收斂脾氣
家長管教孩子難免會因為教育理念傳達不暢而受挫,畢竟孩子的認知有限,想要讓孩子乖乖聽話不犯錯並沒有那麼容易。
面對這種情況,寶媽們心裡勢必會有些沮喪和挫折感產生,那麼此時,寶媽們最正確的應對方法不是勉強孩子服從,而是收起自己的脾氣,在情緒可控的範圍內對孩子循循善誘,聰明的媽媽不會讓家裡,變成充滿爭吵和敵視的戰場。
2.保持對生活的持久熱愛
當寶媽對於生活抱有極大的熱情時,孩子們會從媽媽身上看到更多生活中的可愛之處。一個熱愛生活的寶媽,養育出來的孩子也一定是對生活充滿期待和憧憬的。寶媽積極面對生活的樣子,不失為孩子心中最美好的榜樣。
3.懂得放手,願意放下教育的功利心
教育孩子這件事是尤其不該有功利心,因為教養孩子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充滿驚喜和幸福的過程。寶媽們有必要放下焦慮和攀比,努力保持淡定的教育心態,懂得放手的寶媽更能夠收穫孩子的成長。
在給孩子當媽媽這件事上,寶媽們需要意識到沒有母親是完美的,教養孩子的過程也是一個寶媽自我修行的過程。放下身上的負能量,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溫暖,希望每一位寶媽都能夠成為照亮孩子人生的光亮。
留言板話題:大家對於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看法分享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