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解讀《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條例》有哪些新內容、新規定...

2021-01-07 澎湃新聞

2021年1月1日,《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施行。

《條例》有哪些新內容、新規定?有哪些新變化、新特點?《條例》的施行有哪些重要意義?河北省將如何貫徹落實《條例》,更好保障化妝品安全,促進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日前,河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常生茂、化妝品監管處二級調研員張忠接受河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獨家專訪,對《條例》進行全面解讀,對貫徹落實《條例》提出要求,對消費者購買使用化妝品提出建議。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化妝品安全大家談(上)

化妝品安全大家談(下)

Q:

主持人:2020年6月,國務院發布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為什麼要制定這個《條例》?這個《條例》會對行業發展、質量安全、監管帶來哪些變化?

A:

常生茂:目前,全國化妝品的產業規模已達到8000多億、產品種類160多萬個、生產企業數量5000多家。《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是在原1989年《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基礎上重新制定的,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當時的法規無法已適應當今情況。

這次頒布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充分吸收近幾年黨和國家最新的指導思想和政策成果,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深入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四個最嚴的重要批示,為做好新時代化妝品安全監管工作指明了方向。

此外,新《條例》按照化妝品產業特點和發展規律,為規範化妝品生產經營活動、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鼓勵行業創新、分類管理、建立高效監管體系、加大處罰力度、規範市場秩序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礎。同時,新《條例》還提供了堅強保障,對適應新時代化妝品監管的新形勢,推進我國化妝品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具有深遠的時代意義;對規範化妝品生產經營活動,保證化妝品質量安全,保障消費者健康,促進化妝品產業健康發展都將發揮積極作用。

Q:

主持人:男同志不用化妝品還好,女同志要用眼影、口紅、美白霜,除此之外,還有現在特別火的,去美容院注射的肉毒素、美白針,大家都對化妝品抱有特別大的希望,市場上的產品又那麼多,尤其有一些產品宣傳的是神乎其神。我們應該怎麼看待呢?

A:

張忠:這個問題涉及到對化妝品的定義、範圍、作用的正確理解,還涉及到化妝品與醫療美容產品、生活美容產品的區別。

定義和範圍。按照《條例》的定義,化妝品是指以塗擦、噴灑或者其他類似方法,用於人體的皮膚、毛髮、指甲、口唇等表面,以清潔、保護、美化、修飾為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

你剛才提到男同志不用化妝品,是嗎?牙膏是按普通化妝品管理的,洗髮液、沐浴液、護膚霜都是化妝品。化妝品從奢侈品成為日常生活用品,實際上是我們大家每天都離不開的東西。正因為每天都離不開,而又和健康密切相關,才會有這個條例,否則國家不可能為化妝品這麼一個產品專門出一個法規。

一個產品如果不是塗擦、噴灑方式使用的,即使有和化妝品類似的功能,那也不屬於化妝品,說具體一點就是紋身的、燻蒸的、口服的、注射的都不是化妝品。所以肉毒針、美白針、美白丸、美容儀器就都不是化妝品。

醫療美容的所有產品都不是化妝品;生活美容的所有產品不都是化妝品,只有其中「符合化妝品定義」,拿到化妝品註冊、備案號的產品才是化妝品。這個一定要分辨清楚。

作用。化妝品是伴隨著人類審美觀的建立而產生的,是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而發展的。其美化作用非常有意義的,甚至我認為這應該是它的首要功能。現在普遍存在認識不夠客觀的問題,違規宣傳的不少;盲目迷信或全盤否定,走兩個極端的人也不少。

《化妝品監管條例》中化妝品的定義其實已經高度概括了化妝品的功能,那就是清潔、保護、美化、修飾。除了這四個基本功能外,對化妝品影響皮膚的其它功能如去皺、美白等要慎重考慮。對於這些功能,我不否認但不能過度追求;凡是宣稱能帶來強效、特效、速效的產品,都不要使用,因為這類產品如果不是騙人,那就有可能添加有害物質,就有可能損害健康、損害皮膚。這些產品也是我們監管部門重點打擊的對象。

Q:

主持人:《條例》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是什麼?

A:

常生茂:《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一共分為總則、原料與產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共6章80條。我認為新條例有以下四個突出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落實「放管服」 鼓勵行業創新。有三大方面的突破和進步:

第一個方面是自主創新,通過減少程序,簡化許可備案、更好的服務企業。舉4個方面例子:

1、對化妝品和化妝品的新原料依風險實行分類管理,分別實行註冊和備案,大大壓縮備案產品種類;

2、備案實行「提交即備案」;註冊人或備案人網上進行,資料提交完成即備案完成,備案完成即可進行生產經營。

3、化妝品生產許可時限壓縮一半,正常生產的企業許可延續實行告知承諾制;

4、加強管理信息化建設,能通過在線獲取並查驗的資料,無需申請人提供紙質文件,為辦理化妝品行政許可、備案提供便利。

第二個方面是鼓勵企業在科學安全的基礎上進行功效創新。比如,特殊用途化妝品改稱特殊化妝品,由9種變成5+1種(染髮、燙髮、祛斑美白、防曬、防脫髮的化妝品以及宣稱新功效的化妝品),開放新功效的創新。再有,對分類目錄以外的新功效實行「依據」自主公布制度:

第三個方面是對新原料實行3年的監測期(保護期),監測期內只有申請者可用這種新原料。改變了原來一家申請,誰都能用,結果誰都缺乏創新積極性的現狀。

第二個特點是強化企業的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統一責任主體概念:即註冊人、備案人;生產企業;受託生產企業;經營者。明確美容美髮機構、賓館等在經營中使用化妝品或者為消費者提供化妝品的,按化妝品經營者對待。

二是確立註冊人、備案人制度,科學界定各類化妝品生產經營活動主體的責任:即規定獲得了特殊化妝品註冊證的註冊人或通過化妝品備案的備案人,以自己的名義將產品投放市場,並對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安全和功效宣稱負責,承擔註冊備案產品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履行上市前註冊備案管理的相關義務,履行上市後不良反應監測、評價及報告、產品風險控制及召回、產品及原料安全性再評估等相關義務。

受託生產企業、境內代理人、經營單位等產品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則在《條例》設定的義務範圍內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是完善了化妝品全過程監管的理念。

在企業方,明確從產品註冊備案到銷售使用,到不良反應監測,到質量安全監測與處理均是註冊人、備案人的法定義務。

在監管方,明確從原料到產品使用,從註冊備案的安全評估到市場產品質量安全、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原料產品的再評估,全程覆蓋。

第三個特點是強化風險管理的原則。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按照風險程度對化妝品、化妝品原料實行分類管理,分別實施註冊或備案。註冊屬於行政許可,由國家局負責,在程序和要求上更為嚴格;而備案實行告知性備案,程序簡化,強調企業責任和事後監管。在安全標準上,二者沒有區別。

二是建立原料及產品的安全風險評估和再評估制度,對再評估結果表明不能保證安全的,建立退出機制。新原料設置3年監測期,註冊人備案人每年必須報告新原料的使用和安全情況。

三是國家建立化妝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價制度,建立化妝品質量安全風險信息交流機制,制定質量安全風險控制措施和標準,開展化妝品安全風險監測。

第四個特點是處罰力度加大,懲戒作用得以發揮。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處罰覆蓋面到位,沒有遺漏:

所有的化妝品業態:生產、經營、使用;國產、進口;線上(平臺、經營者)、線下……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展銷會舉辦者和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

所有的違法情形: 生產違法、註冊備案違法、經營違法、標籤標識違法、廣告違法、檢驗違法、監督執法違法…

所有的違法主體:註冊人、備案人、生產企業、經營者、責任單位…

二是行政罰款力度加大。

經營未取得批准文號的特殊化妝品罰款額,新舊對比如下

三是引入行業禁入、延伸處罰到人。

如對於特別嚴重違法行為,在情節嚴重的情況下,對違法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其上一年度從本單位取得收入的3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終身禁止其從事化妝品生產經營活動;

對企業本身,除吊銷許可證外,10年內不予辦理其提出的化妝品備案或者受理其提出的化妝品行政許可申請。

Q:

主持人:註冊人、備案人,是什麼意思?跟原來的生產經營企業有什麼關係?

A:

常生茂:註冊人、備案人制度是《條例》新規定的一項制度,此前全國有化妝品品牌持有者7萬多家,但實際生產企業只有5千多家,以前化妝品質量安全問題往往都是由生產企業承擔,但實際產品的品牌持有者卻難以追究全部責任。為此,《條例》明確了註冊人、備案人不僅要對化妝品質量安全負責,還要對宣稱的功效負責。今後大家在購買化妝品的時候,標籤上會出現註冊人、備案人的名稱,實際上這就是品牌的持有者,這才是應當對我們消費者承擔責任的主體。

Q:

主持人:請介紹河北的化妝品產業狀況,新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對化妝品監督條例對化妝品產業會有什麼作用?

A:

常生茂:全國化妝品生產企業目前主要集中在廣東、浙江、江蘇,河北目前共有化妝品註冊人2 家,備案人1500多家,化妝品生產企業52家。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的立法目的之一就是要促進化妝品產業健康發展,基本前提是要健康發展。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講,《條例》的實施,一是將進一步促進化妝品註冊人、備案人和化妝品生產企業進一步創新,激發市場活力;二是必將進一步促使化妝品註冊人、備案人強化產品質量安全,否則會面臨非常嚴厲的處罰,這也將對整個行業形成優勝劣汰的格局。三是《條例》將會促進化妝品經營環節進一步得到規範。條例包括商場、超市、化妝品專賣店、美容美髮機構、賓館酒店在內的化妝品經營者規定了和註冊人、備案人基本相同的法律責任,比如經營沒有取得批准文號的特殊化妝品最少要罰5萬,賣過期化妝品或者自製化妝品最少要罰1萬。這必將引導整個化妝品行業更加注重化妝品質量安全,有利於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保障消費者健康。

Q:

主持人:消費者有沒有簡單辦法來判斷,買的產品是不是化妝品?

A:

張忠:消費者最簡單的判斷方法是看包裝上的標籤。國產產品都有化妝品的生產許可證號、特殊化妝品還會有註冊號;進口產品沒有生產許可證號,但有我們國家藥監局批准的特殊化妝品的註冊號和普通化妝品的備案號。許可證號、註冊號、備案號、產品的一些其它信息如包裝和標籤信息,在國家藥監局網站都能查到,大家可拿自己購買的產品進行比對。

Q:

主持人:許可證號、註冊號、備案號,怎麼有的化妝品找不到這個號,有的根本就沒有任何中文,是怎麼回事?

A:

張忠:按照規定,不論國產還是進口的化妝品都應該有中文標識。最小銷售包裝沒有中文標籤的產品,它的來源就是可疑的,有可能就是沒有經過合法批准或備案的產品,大家儘量不要購買。當然,如果是從海外代購的,可能沒有中文,當然這些產品就和出國帶回來的產品一樣,安全風險是完全由消費者自已承擔,出了問題監管部門是幫不上忙的。

Q:

主持人:化妝品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嗎?我們怎麼能購買和使用到稱心如意的產品?

A:

張忠:前面提到了化妝品不是藥品、不是醫療器械,它也不是消毒產品,不允許進行功效與安全的平衡,不應有毒副作用。但在實際使用中,化妝品也會產生不良反應,儘管比例不是很高。大致有兩方面的情況:一是產品本身沒有問題、但有些人對某些物質過敏,或在有些條件下過敏;二是產品有問題,這也有分二個方面,一個有些化妝品可以用的物質,超出範圍、或超量了;另一個就是違法添加鉛、汞、激素等禁用物質。損害主要各種皮膚損害如色素沉著或脫色、皮膚粗糙、各種皮炎(包括激素依賴皮炎),但嚴重的也會引起全身性的損害。

關於購買和使用化妝品沒有絕對的寶典,提點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購買化妝品方面提五條建議

一、選擇熟悉的品牌;如果沒有,儘量選擇知名廠家、知名品牌,關注廠家比關注產地更重要。

二、選擇可靠商家,保留購買憑證。

三、關註標籤信息(廠名、廠址、許可證號、保質期限、註冊備案號等)。必要時與國家局網站公開的信息進行比對。如果不是海外代購,不要用沒有中文標籤的產品。

四、是感官上可以觀察發黴、分層、不均均、塗展性不良、顏色異常等問題。

五、是要有平和心態,切忌過於追求功效,特別是那些特殊功效。

使用方面有六條建議

一、必須牢記化妝品適度使用有好處,過度使用沒有好處。

二、不要用美容院自行配製的產品,因為安全沒有保障。

三、適當進行輪換,不要長期使用一種產品。

四、開蓋後儘快用完,不要長久存放。標籤上標註的保質期限是指未開封的產品。

五、是市場上有一些所謂「消字號」的產品,儘管也有「保溼」、「護膚」等和化妝品相同的功效宣稱,但出於安全性的考慮,不主張大家按化妝品來進行購買和使用。比如「消字號」的護手霜,這個產品其中有一個成分叫「三氯生」,是個防腐劑,這個原料在化妝品中是嚴格限制的,在膏霜乳液中是禁止使用的,這個產品如果是化妝品就是一個違法產品。

六、出現不良反應時要立即停用,不能很快自行恢復的要上醫院,千萬不要相信「生效、排毒」這些說法。

常生茂: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化妝品質量安全和行業健康發展是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監管部門、消費者的共同責任,讓我們攜起手來,同心協力,共同守護這項美麗事業。

最後提示,發現問題產品可撥打投訴舉報熱線電話:12315,我們將竭誠維護廣大群眾安全用妝的合法權益。

小貼士:

面對越來越複雜的市場監管領域,你是否需要免費的市場監管相關資料?你是否需要免費的市場監管視頻培訓課程?

如果你需要,可以關注我們產品可靠性報告公眾號,即可獲得。

更多資訊:


▲點擊圖片即可了解▲


▲點擊圖片即可了解▲


▲點擊圖片即可了解▲

來源:藥安食美誠信河北

申明:文章不代表平臺立場、也不具有法定效力,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本期主編:李俊

《產品可靠性報告》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主管,中國質量報刊社主辦,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一級期刊;我們將圍繞汽車及周邊產品、10類重點消費品及民生關切度高的消費品為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提供參考,為行業扶優治劣提供有力依據。

原標題:《權威解讀《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條例》有哪些新內容、新規定?有哪些新變化、新特點?》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權威解讀《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有哪些新內容、新規定、新變化?
    2021年1月1日,《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條例》有哪些新內容、新規定?有哪些新變化、新特點?《條例》的施行有哪些重要意義?河北省將如何貫徹落實《條例》,更好保障化妝品安全,促進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新條例重點5條解讀,看懂了嗎?
    前兩天,小智給大家普及了一下關於新規的一些內容,在新條例當中化妝品的定義發生變化有朋友看完後問我「香皂和牙膏是屬於化妝品嗎?」新條例·需重點關注的新內容解讀按照新條例第3條所稱化妝品,是指以塗抹、噴灑或其他類似方式,施用於皮膚、毛髮、指甲、唇齒等人體表面,並以清潔、保護、美化和修飾為目的的化學日用品。
  •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
    對符合要求的,準予註冊並發給化妝品新原料註冊證;對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註冊並書面說明理由。  化妝品新原料備案人通過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提交本條例規定的備案資料後即完成備案。  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自化妝品新原料準予註冊之日起、備案人提交備案資料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布註冊、備案有關信息。
  • 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解讀《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
    為市場注入新鮮血液 ——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解讀《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 本報記者 丁 瑩6月29日,國務院頒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新《條例》),並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新《條例》要求對化妝品產品和原料按風險高低分別進行註冊和備案管理,明確了化妝品生產經營者對化妝品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加大了對違法懲戒處罰力度,從多方面對化妝品生產經營活動及其監督管理予以規範。重新定義化妝品與舊版《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對比,「美容」一詞改為「美化」,並且移除「消除不良氣味」的目的。這一改動與重新定義化妝品分類息息相關。
  • 貴陽市《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深入解讀及化妝品業務知識培訓圓滿...
    培訓分四個主題,分別是《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解讀、化妝品生產監管及監督檢查實務、化妝品經營監管和稽查工作實踐、交流答疑。培訓特別邀請國家化妝品檢查員、中食藥信息網專家顧問團特約講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高研院特聘專家褚葉果進行授課。授課老師。
  •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出爐,明年起施行
    此前的化妝品行業基本法《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由原衛生部於1989年11月13日發布,1990年1月1日實施。這意味著,這一行業基本法時隔30年後終完成迭代。新《條例》有哪些新規定、新要求?對於消費者購買使用化妝品會有哪些影響呢?
  • 權威解讀丨劃重點!《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沿用、調整和新建制度
    1.在化妝品生產管理上將繼續實施化妝品生產許可證制度。以《化妝品生產許可證》作為化妝品生產企業的合法資質,並從質量管理體系、從業人員資質、生產全過程管理等方面對化妝品生產企業提出更高要求。2.化妝品衛生監督制度的內容擴展。
  • (受權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
    化妝品新原料備案人通過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提交本條例規定的備案資料後即完成備案。  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自化妝品新原料準予註冊之日起、備案人提交備案資料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布註冊、備案有關信息。
  •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與化妝品廣告監管
    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化妝品廣告的內容應當真實、合法。化妝品廣告不得明示或者暗示產品具有醫療作用,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
  • 權威訪談|新《條例》督促化妝品行業加強科學研究基礎
    同時,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格局下,也對高校內針對化妝品的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導向性。在此雙重背景下,高校及時向學生普及培訓新《條例》的有關內容,如何在教學中把握科研導向,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和關注的。
  •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2)
    第二十條 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化妝品新原料註冊審查程序對特殊化妝品註冊申請進行審查。對符合要求的,準予註冊並發給特殊化妝品註冊證;對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註冊並書面說明理由。已經註冊的特殊化妝品在生產工藝、功效宣稱等方面發生實質性變化的,註冊人應當向原註冊部門申請變更註冊。
  •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3)
    第四十條 化妝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展銷會舉辦者應當審查入場化妝品經營者的市場主體登記證明,承擔入場化妝品經營者管理責任,定期對入場化妝品經營者進行檢查;發現入場化妝品經營者有違反本條例規定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並報告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負責藥品監督管理的部門。
  • 瀘州市開展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一線監管人員宣貫培訓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於2020年6月16日由國務院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是我國為規範化妝品生產經營活動,加強化妝品監督管理,保證化妝品質量安全,保障消費者健康,促進化妝品產業健康發展頒布的法規,在化妝品監管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 司法部、市場監管總局、藥監局負責人就《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答...
    《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施行30年來,在促進化妝品產業健康發展、保障化妝品質量安全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已無法適應產業發展和監管實踐需要:一是立法理念上重事前審批和政府監管,未能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和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二是監管方式比較粗放,沒有體現風險管理、精準管理、全程管理的理念;三是法律責任偏輕。因此,有必要對《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進行全面修改,制定新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
  • 牙膏誤解解開了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新舊對照詳解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取代了原《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新舊規定變化在哪?請看:6月29日,《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公布後,部分消費者、從業人員、媒體對牙膏管理的方式存有誤讀,現說明如下:一、條例第一章第三條所稱化妝品的定義中不包含牙膏,意指牙膏不屬於化妝品。
  • 權威訪談|著眼「內循環」落實新《條例》,為化妝品行業帶來新希望
    今年6月新《條例》正式頒布,對化妝品原料按風險高低分別實行註冊和備案管理,並簡化了許可流程,保證了新原料的快速上市,也是對新原料創新的鼓勵。由此可見,無論從市場、行業政策還是國家戰略層面,對於國內原料商都是非常好的時機,當然也是對品質的一個不小的考驗,部分國產原料的功效和穩定性相比進口原料稍差,仍需要在品質和創新度上努力追趕國際大企業標準。
  •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發布:電商平臺須對化妝品經營者實名登記...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呂銀玲)6月29日,國務院公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對化妝品所使用的原料進行了規定,禁止用於化妝品生產的原料目錄由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公布。此外,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對平臺內化妝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承擔平臺內化妝品經營者管理責任。《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化妝品行業即將實施新規!新《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如何理解呢?
    (圖片來源:國務院)新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取代了原《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並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化妝品市場,近幾年的年平均增長率超過10%。條例第一次提出了註冊、備案等概念,第一次把牙膏參照普通化妝品管理,打擊假冒偽劣,加強網絡銷售監管,美麗行業將會有怎樣的新變化?首次提出註冊人、備案人概念目前,註冊備案的化妝品企業已達70,000多家,其中擁有生產許可證的有5000多家。
  • 6月29日頒布的新版《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
    具有防腐、防曬、著色、染髮、祛斑美白功能的化妝品新原料,經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註冊後方可使用;其他化妝品新原料應當在使用前向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根據科學研究的發展,調整實行註冊管理的化妝品新原料的範圍,經國務院批准後實施。
  • 牙膏也是化妝品?即將出臺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詳細告訴你
    大河網訊 (政務記者 朱祺)牙膏也是化妝品?2020年12月24日,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召開全省實施《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推進工作會議。大河網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牙膏具有防齲、抑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齦問題等功效,故牙膏屬於普通化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