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春雨:宣平鹹菜

2021-02-16 武義鄉愁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席慕蓉

   

      溫馨通知:國慶節期間,《武義鄉愁》暫停推出文章。祝朋友們節日快樂!

作者:春雨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弄鹹菜什麼啦,看著左鄰右舍怎麼做的,看著、學著就會了:蘿蔔從地裡收回後,洗上幾籃,刨成絲,放在菜板上鍘碎。將豆腐桶洗乾淨,底層放一些玲瓏小巧、光嫩的蘿蔔,然後倒進蘿蔔絲,撒入適量的鹽。這樣,一層層蘿蔔絲,最後,腳洗乾淨,站在蘿蔔絲上面踩實後放入鹽,蓋上洗乾淨的棕櫚葉,然後放上大石塊或麥磨壓著,用大菜板蓋住豆腐桶遮擋灰塵。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天氣好的話,撈出蘿蔔絲曬上幾天。煎鹹菜時,把蘿蔔水放進大鍋裡煮,撈去泡沫,放一些新鮮蘿蔔塊進去,待水變濃。稱一下蘿蔔絲,按一定的比例倒入鹽,拌勻,裝進酒罈,可以放個三五年甚至十年。吃的時候拿出一小碗。時間放的越長,宣平鹹菜越香。

有些巧婦會在開春有筍之後再煎鹹菜,但酸蘿蔔水只能用酸芥菜水代替。酸芥菜水放入鍋裡,將筍切塊放進去煮,最後放入蘿蔔絲、鹽。

  

      宣平鹹菜不僅僅是菜,更是治療各種思鄉雜症的良方。現在遠在他鄉的同學朋友想起了當年的鹹菜還有鹹菜裡的筍,都說宣平鹹菜是家鄉菜,想家鄉菜是一種情懷。不是說多少好吃。從健康角度講鹹菜太鹹,吃了容易得高血壓,但那個年代我們只能吃鹹菜,也沒有聽到因吃鹹菜而得高血壓的,那時的我們身強力壯,暑假砍柴、打工,開學了去上學,生活雖然艱辛但內心很快活。

記得剛去離老家三十裡外的柳城上學時,和鄰居同學挑著鋪蓋去,扁擔一頭是一隻木箱,裡面有一杯鹹菜、幾斤米、一個飯盒,另一頭是草蓆和奶奶結婚時的舊棉絮。那時候,我們基本上只帶鹹菜,有時也會用漿糊瓶帶上一瓶酸菜或者是乾菜。在鹹菜或者是乾菜裡放上黃豆炒進去的話,我們會把黃豆先挑出來吃掉。鹹菜裡的蘿蔔條、筍相對水分多一點、淡一點,咬一點點下飯,味道好極了。有時我們會在飯盒裡倒入一點開水,放進鹹菜拌著吃。當時一位女同學家就在柳城附近。她家有時給她送來新鮮一點的菜,比如臨時醃製的酸蘿蔔條、溪裡撈的小魚、小蝦。同寢室的同學會開玩笑,說我又有好菜吃了。她自己故意說喜歡吃我的鹹菜,讓我吃她家的菜。

那時我們基本上一個星期回家一次,有時兩個星期回家一次,來回大多都是走路,回校時必須帶足一兩個星期的米、菜。當時英語老師一句口頭禪:過了星期三,時間會轉彎。意思一是讓我們好好學習,時間過得很快,二是說我們很快又可以回家了。

有一次,星期六我沒有回家,爸爸讓鄰居高我一級的學哥帶一杯菜來。打開杯蓋,看見鹹菜裡面有豆腐,那個高興勁兒。那杯菜是我到學哥寢室裡拿的,當時他的寢室有好多男同學。後來好長時間,那個寢室的調皮男同學們老遠看見我就大喊:竹客人,竹客人,來拿鹹菜……,我羞紅著臉儘量繞開走過。

那時候,家裡能讓我們上學,交上書本費、學雜費已是很不容易。我們只要交了學校該交的費用,根本沒有開口向家裡要錢買新鮮菜吃。鹹菜陪我們度過了高中歲月。那些年,家裡來客人了,到雞窩裡撿兩枚雞蛋,鹹菜煎雞蛋,香氣撲鼻。鹹菜是家裡餐桌常年不會缺少的一碗菜。

現在,心血來潮的時候,在早餐會炒一碟菜場上買的鹹蘿蔔絲,代替宣平鹹菜就稀飯,然而總吃不到當年自己親手做的宣平鹹菜那個味兒。

宣平鹹菜是武義南部地區帶有地方特色的菜。前段時間曾經在朋友圈看見當年來自城鎮戶口的小家碧玉的女同學也在製作宣平鹹菜。

好懷念吃著宣平鹹菜走過來的青蔥歲月。芳華已過半世,心裡仍是少年,可心心念念不忘的還是宣平鹹菜。

       鄉愁,就是父母的微笑,就是同學的吵鬧,就是故鄉的小河,就是家鄉的青山,就是舌尖的味道,就是傳統的技藝,就是童年的樂趣,就是隔著千山萬水的思念,就是兒時的童謠……

策劃:呂觀德

製作:傅    錚

聲明:未經同意,禁止任何形式的連結

鄉愁||徐美方:賣竹籃

鄉愁||鄢東良:又見田廬

鄉愁|| 項黎明:葡萄架下的守望

鄉愁||徐挺:兒時的魚竿

鄉愁||朱瀟:田地之間一壺酒

      你表達鄉愁,我提供平臺。歡迎投稿和轉發。寫作是一種情感,分享是一種關愛。

     

相關焦點

  • 《武義鄉愁》||春雨:蕃 薯
    紅薯稀飯,就著一碟宣平鹹菜,百吃不厭。新鮮的紅薯絲放在飯裡,綿綿的甜,不用菜都可以吃飽。幹的蕃薯絲飯,最好有碗蘿蔔青菜,再不濟,也得有盤酸菜、鹹菜。紅薯煎糖油,切糖。熟的紅薯絲曬乾,炒或者油炸,拌到糖油、米胖裡,美味可口。九十年代的一天,曬紅薯條時,我把撈出紅薯條的水慢火煎成薄薄的糖油,把一些削皮的小紅薯放入糖油裡燜,把熟了的紅薯挾到碗裡。
  • 一碟鹹菜,回憶裡的一絲鄉愁
    小時候家裡的餐桌上,基本上都會有鹹菜的位置,即使在一桌豐盛的美食下,依然有鹹菜的地位。鹹菜通常是下飯的必備,那時並未覺得如何。雖然離開郊區的老家,來到市裡打拼,但那些有關於鹹菜的一切,卻已經漸漸遠去。
  • 20首春雨詩詞,一朝春雨過,萬物皆清明
    ,告訴你春的消息;春雨灑向田園,帶來豐收的希望;春雨隨風吹到臉上,涼涼的,有些清爽……這個春天,讓我們細聽春雨灑向人間,靜待春暖花開。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綿綿的春雨,由詩人的聽覺中寫出;而淡蕩的春光,則在賣花聲裡透出。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 鄉愁:余光中的眼中都是真情流露
    猶記得余光中先生的那首《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讀這首詩的時候恰是香港回歸那一年,在教室裡捧著先生的一冊詩集,別有一番感慨,那時,對鄉愁還沒有什麼概念,但是,等到十幾年後,經常在外奔波的時候,對這一概念就清晰了許多,也恍惚了許多,多少日子裡,午夜夢回,忍不住淚灑滿巾。
  • 唐詩宋詞裡的雨,滋潤萬物,淋溼萬千遊子的鄉愁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去唐詩宋詞裡,去慰藉遊子被雨打溼的鄉愁春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 老榆林鹹菜三寶:老鹹菜、油炸菜、豆菜
    汪曾祺是作家,更是出了名的美食家,汪老愛美食又擅長烹飪,他把與「吃」有關的文章集成冊,其中一本就是《四方食事》。
  • 此人稱帝後送家鄉人18缸鹹菜,鄉親扔了17缸,倒出來一看後悔不已
    他當皇帝後送家鄉人18缸「鹹菜」,鄉親扔了17缸,倒出來一看後悔不已 在《鄉愁》中寫道:「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 創意賦能美好生活 20件「武陽春雨」茶包裝設計作品角逐終極評選
    近年來,在「個性」民宿遍地開花的浙江武義,也在承載鄉村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茶產業」下足了功夫,用藝術留住美好鄉愁,打造不一樣的「鄉村手信」體驗。12月2日,以「創意美好生活」為主題的「武陽春雨」茶包裝設計大賽作品初選會,在金華武義縣農業農村局召開,茶葉站、相關茶企代表組成專家評審小組,對前期徵集到的99件「武陽春雨」茶包裝設計作品進行初評。
  • 賞析杜甫和余光中詩歌裡的鄉愁
    一鄉愁是一個永久的話題。因為人總是在四方走動的:古人的宦遊,即離家去外地做官;遊學,離家去讀書學習;因動亂去他鄉避亂謀生;離家去外地當差;離家去周邊經商……只要離開家園,我們總是會想家的。在忙碌之餘總是會產生一些鄉愁。鄉愁,離別,愛情,是古今中外詩人們的三大常見主題。今天我們就來讀兩首關於鄉愁的詩。
  • 從豆腐乳說到鹹菜
    把發酵好的豆腐塊一層層平整地放在一個壇或缸中,每層上面再均勻地撒上一層鹽,鹽的份量是層層加多,因為醃製的時候,鹽融化後水份是往下滲的,這樣可以使各個豆腐塊均勻地「入味」,最上面用一層鹽蓋住豆腐塊,然後加蓋即可。這樣醃製三四天後,再往壇中倒滿鹽水浸三四天,這下,醃製的過程就完成了,每個豆腐塊都已深深地融入了鹽的鹹味了。
  • 清喉利咽、宣肺祛痰的桔梗,您吃過嗎?
    早上喝粥吃鹹菜的時候,我就在感慨,我們真的是生活在一個幅員遼闊的土地上啊,就拿廚房中一盤小小的鹹菜來說,生活在南北的人們都是有極大差異的。南方的朋友可能都沒有聽說過「狗寶鹹菜」,而北方的朋友或許也沒吃過南方餐桌上的折耳根。
  • 《鹹菜白果腐竹胡椒豬肚湯》
    《鹹菜白果腐竹胡椒豬肚湯》的美食做法今天氣真的有點小冷不過晚上的士靚湯讓我喝出了幸福暖胃兒鹹萊白果腐竹胡椒煲豬肚 湯潤去溼
  • 台州最醇厚的鄉愁:薑湯面
    是麵食,是記憶,還是鄉愁?曾以為,我能忘記那一晚濃濃的薑湯面。對於薑湯面,我總有種莫名的情愫。台州人不愛吃辣,但是對姜的辣味卻情有獨鍾。薑湯面是獨具風味的一道麵食,也是台州最有代表性的小吃之一。一場春雨一場暖,唯有薑湯惹人愛~
  • 舌尖上的鄉愁——潮州打冷
    說給沒有吃過的外鄉人聽,可以理解為「魚肉」鹹菜,雖然沒有鹹菜的那種鹹味。如果家裡頭天做魚,第二天冷吃。唔,基本就是那種感覺!但打冷會更有風味。  這些味道泛起的鄉愁,在舌尖上醞釀,熟悉而又頑固地主宰了我們全部的記憶。  家鄉原本普通常見的食物,此刻變得彌足珍貴.   但是,無論此時的你身在何處,「澎友食品」時刻都用心為您傳遞心中的那份家鄉情懷,「家鄉」的味道一直都陪伴在您的身旁!
  • 蘿蔔鹹菜
    我愛吃白菜,富含粗纖維,但我更愛吃蘿蔔,尤其是蘿蔔醃製的鹹菜,清香酥脆。蘿蔔鹹菜雖然登不上大雅之堂,卻是老百姓日常生活餐桌上的精品點綴。   前幾天,大嫂從老家送來一袋蘿蔔鹹菜,米黃色,條形狀,看著就直流口水。每次餐桌上我都要佐以米醋、香油吃一些。感覺大嫂醃製的蘿蔔鹹菜不鹹不淡,口味適中,酸脆利口,下飯下食。
  • 潘瑋柏發文官宣結婚喜訊,網友:意難平無尾熊夫婦
    27日,潘瑋柏微博發文官宣結婚喜訊,「是的,我現在很幸福,已經有了和我一起共度下半生的另一半,並正式展開我們的家庭生活啦!」老婆@Luna宣雲 隨之曝光,是名空姐,出生於1994年1月18日,比潘瑋柏小13歲,兩人曾在2019年傳出結婚,當時爆料還稱女方已懷孕,但雙方均否認對於潘瑋柏突然宣布婚訊,多數網友們的第一反應是蒙,第二反應卻是意難平無尾熊夫婦,隨後,網友在評論區紛紛留言:「天啊,太突然了,我還給划過去了」「不是吳昕嗎 我周震南了?」
  • 豆豉鹹菜
    每到冬至,老爸都要買上十幾個大蘿蔔,做豆豉鹹菜,自然也就是我們餐餐不可少的輔菜。只記得老媽把那些蘿蔔一遍一遍的地清洗,老爸一個一個一塊一塊的切,切好的蘿蔔要用幾個山頭產的「半盆」才能裝滿。而我們,總被爸媽安排捏花生米的外皮。幼小的手指常被水泡的皺皺窩窩,覺得老也捏不完的被水泡的粉紅又發脹的花生奇醜無比。唯一讓我們高興的是,豆豉鹹菜因為要用桔子皮,我們可以大吃一頓桔子了。
  • 鮮花和傷痛的記憶,鄉愁是一株帶刺的玫瑰花
    從此我就沒入了異鄉的風沙,從我就有了淡淡的鄉愁。如果沒有遠離過故鄉,一個人也是不會有鄉愁的滋味。就像那傾園傾圃的玫瑰花,枝上未著花蕾時,不會有劃人的荊棘,不會有讓人魂牽夢縈的幽香。鄉愁就是那冷豔的玫瑰花,只有成熟後花蕊怒放,才會散發恆久瀰漫的芬芳,既使是零落為泥碾作塵,也會香如故!花謝後,花垂下了頭,因為花覺得自己不美了,所以羞紅了臉悄悄地垂下了頭。
  • 春雨零落的悲傷
    春天,尤其是陽春三月,天空總會飄著點點春雨,仿佛春雨通人性,解憂愁。春雨,零落的地方,掃過心靈每個地方,留下歲月的悲傷。在唐代李商隱筆下的《春雨》勾畫的意境是如此的悲悽哀傷。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 【老北京醬鹹菜絲】濃鬱的醬香鹹菜絲,絕了~~~
    準備食材,疙瘩頭鹹菜要買這種水疙瘩頭,這種水疙瘩鹹菜一般是用來炒菜的,像肉絲炒鹹菜,或者今天這種醬鹹菜都是用這種;還有一種是比較幹,滾滿粗鹽的疙瘩鹹菜一般是用來切絲用香油拌著吃。不要買錯了。切好的鹹菜絲放入清水中衝洗幾遍,儘量洗去鹹菜絲的鹹味和發酵的味道。疙瘩頭切成絲清洗兩遍後放入涼水中浸泡一夜,能很好的去除鹹菜絲的鹹味和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