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斯多德的錯誤

2021-01-10 紅狐727

從前四世紀到公元十六世紀,整整跨越一千九百多年,歐洲學術界都把亞里斯多德關於自由落體速度的學說奉為神明:「物體下落的整度和它本身的重量成正比」。這個理論非常明確的指出,如果十磅重的物體和一磅重的物體同時往下掉,那麼前者要比後者速度快十倍。多少個世紀過去了,一代又一代的老師在講臺上重複的講著這個定理,一代又一代的學生在下面恭敬敬地聽著,非常虔誠的相信那就是科學。

當時,只有離開比薩大學不久,剛剛年滿二十五歲的伽利略不以為然。他私下裡做了多次驗證實驗後發現,關於自由落體的速度這個問題,很不幸亞里斯多德這位古希臘的聖人沒有言中。為了向世人證明自己的這一重大發現,伽利格特意選了一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請到了一些大學的老教授們來到比薩斜塔下。他帶了兩個重量相差懸殊的鐵球登上了樓頂,當眾進行了一次自由落體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年輕的伽利略推翻了近兩千歲的亞里斯多德。

人們不禁要問,博學如亞里斯多德,為什麼也會在這樣一個如此簡單就可驗證的問題面前犯錯誤;為什麼近兩千年來,人們竟然無一律外的盲目相信了這一極易推翻的錯誤假設?

真實的故事並不複雜:亞里斯多德在沒有通過實驗驗證的情況下,僅僅是因為想當然的念頭就過於輕率的提出了一個完全錯誤的「定律」。而在這之後的人人,同樣沒有經過自己的驗證,就輕易的相信了亞里斯多德。這些後來的人,其實都犯了和亞里斯多德一樣的錯誤——以主觀想像代替客觀驗證!

而伽利略,他堅持了研究自然界必須進行系統的觀察和實驗的正確原則,不盲目相信權威,所以他成功證明了自己的正確。

有趣的是,即使是現在,在現實當中,我們也常常會犯一些想當然的錯誤,對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懶得去實際驗證,而是根據過去的經驗和感覺草率的做出想當然的判斷:

因為運動鍛鍊能強身健體,有的人就想當然的以為運動越多,身體越棒,於是想盡一切可能去參加運動和健身,結果等到運動過量,身體吃不消,關節出現勞損病變時,悔之晚矣。

因為知識能夠改變命運,有的人學習起來爭分奪秒,讓讀書擠佔了所有了休閒時光、交際和生活,連好好吃飯的時間、煅身體的時間都捨不得浪費用來學習了。結果會怎麼樣呢?死讀書、讀死書,生記硬背脫離了生活實際的學習,不但學習效果差,身體也越來越差,最後淪為一事無成的書呆子。

再舉個例子,一個戀愛中的小夥子,自己非常喜歡吃西餐,看美國大片,唱KTV,於是天天選在西餐廳、電影院和唱廳招待女朋友,想當然的以為自為喜歡的,別人也會喜歡,因為「推已及人是做人的道理嘛!」想當然的把做人的道理亂用。如果女友恰巧和他臭味相投,倒好,但是如果女友只是喜歡靜靜的閱讀,或是簡單的出去走走,不太喜歡吵鬧,那結果不是很可惜。

而事實就是,無論過了多少年,被人們學習了多少年的定律,只要它是經不起實踐檢驗的,就總有露餡的一天。但是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輸不起,也耗不起。在做決定的時候,儘量少一些想當然,多一些嚴謹求真,總是好的吧!

相關焦點

  • 亞里斯多德世界觀,幾乎都是錯誤的,為何還統治了西方1500多年?
    說到亞里斯多德,我們很多人可能對他的記憶還停留在中學的物理學課本上,伽利略站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鉛球同時落地的實驗,由此證明了,亞里斯多德提出的「體積相等的兩個物體,較重的下落得較快」的觀點是錯誤的。
  • 亞里斯多德是希臘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
    亞里斯多德卻認為知識起源於感覺。這些思想已經包含了一些唯物主義的因素。亞里斯多德和柏拉圖一樣,認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過程的指導原理。可是亞里斯多德對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圖的更為豐富,因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臘時期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質料因,即形成物體的主要物質。第二種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質被賦予的設計圖案和形狀。
  • 亞里斯多德:沒有計劃的人生不值得過
    如果我們還沒有這麼做,我們就應該這麼做,這是亞里斯多德告訴我們的。為了儘可能好地生活,我們應該盡力去做好人生的規劃。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而柏拉圖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沒有經過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
  • 希臘史8:史上最頂級的天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亞里斯多德
    提起亞里斯多德,可能很多人會想到想起伽利略的比薩斜塔實驗,想到他的錯誤觀點「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更快」。似乎亞里斯多德的理論都是錯誤的,他的存在阻礙了時代的發展。事實上,一次失誤並不能影響他燦若星河的光芒,他是那個時代最博學的人,代表著那個時代的最高水平。
  • 亞里斯多德:在歐洲,想出名只要挑戰一下我 | 蘇黃米
    亞里斯多德:這個簡介不夠炫酷俗話說,樣樣通,樣樣松。亞里斯多德可不是這樣,他的很多思想理論都是後世的典範。然而,他的很多思想理論也被後世的人們反對和推翻。尤其在16世紀以後,亞里斯多德在物理領域成了眾矢之的。
  • 每日聽書 | 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亞里斯多德的父親是一名醫生,因為醫術很好,所以專門在宮廷裡給貴族小孩看病。亞里斯多德從小在宮廷裡長大,經常和宮廷裡的貴族小孩一起玩。那些貴族小孩每天都在玩,不學習,什麼事情都不做,有時還會相互炫耀自己的玩具、衣服。
  • 亞里斯多德的幸福原理
    古往今來,人類就不停地在尋求各種自以為能獲得幸福的秘訣,許許多多的哲學家著書立論、探討人生,都是旨在指示人幸福的途徑。品質是潛在的,無論幸運的人,還是不幸的人都可以具有優秀品質。幸福不是遊戲和娛樂,只有兒童和有權勢的人才把時間消磨在遊樂之中。恰恰相反,幸福就自身而被選擇,它是自足,是實現活動自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毫無所求。在亞里斯多德的幸福觀裡,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實現活動,是嚴肅的勞動,把辛苦生活說成遊戲,豈不荒唐。亞里斯多德認為,幸福是人生的最終目的,正因它為最終,為目的,才成就其完滿。幸福才是人生的目的。
  • 亞里斯多德很厲害?我國歷史上有一位不輸於他,真正了解的卻很少
    熟悉世界歷史的朋友肯定知道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亞里斯多德。的確,作為柏拉圖的徒弟,亞里斯多德的貢獻、影響和知名度似乎比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更大。在美國著名學者麥克·哈特所著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書中亞里斯多德高居第13位,而柏拉圖卻排在了第40位,蘇格拉底更是沒有位列其中,可見起碼在西方人眼中亞里斯多德的貢獻和影響是非常大的。
  • Psyche 亞里斯多德的心智模型
    根據亞里斯多德的配方,我們必須尋找「最簡單的元素」。構成天才的「原因」和「屬性」的最簡單元素是什麼?很明顯,它們與「心智/思想」有關。雖然亞里斯多德並沒有具體地描寫天才,但他對心靈的本質有很多要說的。 事實上,在許多方面,亞里斯多德是第一個做NLP的人。當然,他是NLP背後許多基本原則的創始人。
  • 瑪麗·比爾德:亞里斯多德不能代表「笑的古典理論」
    《詩學》的第一卷探索了悲劇的本質(書中提出了許多關於宣洩、遺憾和恐懼的著名論斷),所以人們推測亞里斯多德在第二卷裡討論了喜劇的話題。我這樣說,並不是認為亞里斯多德關於笑的著作沒有影響到古羅馬的學說。就古羅馬的作者們而言,他們在圍繞科學、修辭和文化等話題撰寫著述時,無疑是借鑑了亞里斯多德學派的先人們的觀點的。
  • 美國學者來哲學院講學「亞里斯多德」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董笑歌)5月14日,國際知名的古希臘哲學專家、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哲學系Mary Louise Gill教授在範孫樓為哲學院師生帶來一場題為「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中的德性與理性」的學術報告。報告由哲學院副院長陳建洪教授主持,哲學院相關專業的眾多師生參與了此次活動。
  • 亞里斯多德:我是如何理解幸福的
    亞里斯多德是哲學史上的巨人,領悟巨人的思想,過好自己的生活。01幸福是把靈魂安放在最適當的位置。——亞里斯多德亞里斯多德開宗明義,直截了當地指出,幸福是關於靈魂的事情,是心靈有一個最合適它的地方,心有所屬,靈魂上沒有負疚感、漂泊感、不確定感,良心上沒有辜負感。
  • 李猛-亞里斯多德的運動定義:一個存在的解釋
    本文通過對亞里斯多德運動定義的構成要素的深入分析,指出亞里斯多德的運動定義是他對自然存在物的存在性質的理論(對巴門尼德挑戰的回答),並藉此展示亞里斯多德對自然本性的形上學基礎的理解。關鍵詞:亞里斯多德,運動,存在 一、笛卡兒的困惑 1.
  • 師承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思想更加貼近現實
    針對柏拉圖所構想的理想國,亞里斯多德在自己的觀點中評價,這種理想的社會現象,實際上在現實社會,是必然不可能存在的。因為影響社會發展的因素不計其數,人心、客觀環境等等,這些都是難以通過所謂的構想來改變的。
  • 讓我們來看看莊子和亞里斯多德是怎麼說的
    亞里斯多德的觀點亞里斯多德或許,這裡所說的「用」,我們可以借用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觀點亞里斯多德關於哲學是「自由人」的學問這個觀點。筆者認為,我們沒必要去對其過分誇大。其實我們並沒有忽視人文科學的價值,並且把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比喻為「車之兩輪,鳥之兩翼」。而且人們並不否認,在發展科學精神的同時,也需要弘揚人文精神。
  • 亞里斯多德學說-東方古代思想高度相似,偶然還是同源?
    現代人的眼中,亞里斯多德的學說已失去了實用性。而正是幾百年來對亞里斯多德學說的持續研究,形成了科學誕生的土壤。很難想像,如果沒有亞里斯多德思想作為先導,歐洲大陸上能否結出「科學」的碩果。我們並不清楚,那時的歐洲大學是否有「亞里斯多德學說」的提法。「亞里斯多德」的個人形象,是直到18、19世紀才逐漸鮮明起來的。
  • 計算機史——曼哈頓計劃、亞里斯多德和原子彈
    貳 亞里斯多德2000多年前,當亞里斯多德推導出經典的邏輯學三段論時,雅典的天氣一定是極好的。亞里斯多德著名的邏輯學三段論:1、所有人都是必死的;2、蘇格拉底是人;3、蘇格拉底是必死的。誰曾想,這看似簡單的邏輯學三段論奠定了2000年後,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基礎。一代數學大家喬治·布爾,懷著對亞里斯多德的崇拜,將邏輯學翻譯成了數學語言,從而為數理邏輯奠基。
  • 網絡流行語科普 你是亞里斯多德的妹妹珍妮瑪士多嗎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你是亞里斯多德的妹妹珍妮瑪士多嗎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10-17 15:48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你是亞里斯多德的妹妹珍妮瑪士多嗎什麼意思什麼梗? 即:小姐姐,你,真尼瑪事多(珍妮瑪士多)。
  • 亞里斯多德很有智慧的名言,指出了人類需要的知識有三,多則無用
    其實不去讀亞里斯多德的語錄,很多人都會想到,人類需要賺錢的知識,這個知識掌握了,那麼其他知識對於很多人而言,就沒有什麼用了。因為很多人認為,只要有錢,在這個世上就可以擁有自己想要的一切,還要那麼多知識,不是徒增煩惱和勞累嗎? 學好了賺錢這一門知識,留更多時間去享受不好?
  • 亞里斯多德回答了4個字,讓人一下子變幽默了
    不去往下看,也不去往下讀亞里斯多德的語錄,大家會怎麼回答呢?相信很多人都會說,幽默的秘訣那就是要學會製造笑點,就像小品一樣,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不管是說出來的話,或是做的事,一定是新鮮的,不是別人知道的,別人才會笑起來。就好比我們看憨豆先生一樣,看第一遍,感覺好笑,再看一遍,就會覺得沒有什麼好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