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鐵浮屠:人類在水下工作的必備護甲,揭秘潛水裝備的演變過程

2021-01-08 天下十三洲獵奇

隨著科學的一天天進步,人類從未停止對太空和海洋的探索。人類雖然是陸地上的高等智慧生物,卻沒有翅膀可以飛翔,也沒有鰓鰭可以在海底遨遊。

所以人類才通過自身的努力發明了在飛機和可以在海底遨遊的潛水裝備,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人類是如何發明完善海中裝備的?也揭秘一下潛水裝備的發展歷程。

常年在海邊生存的人,他們可以通過訓練無裝備潛入到海底幾十米的位置進行捕撈工作,但是也堅持不了幾分鐘,所以,從古代到近代人們就想發明一種轉唄,來幫助人們在海底長時間逗留工作。

在1500年至1600年之間,古希臘人就設計出了最初的潛水裝備,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也在他的著作裡描繪了這一潛水設備的外形。它就像一個倒扣封閉的木盆一樣,人的頭就隱藏在木盆的底部隨著一同下潛入海。然後利用木盆剩餘的空氣進行呼吸。

在17世紀90年代,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對潛水裝備也非常感興趣,他對這種木盆樣式的潛水器進行了改裝,並取名為潛水鐘。他使用從水面掉入海中的重桶中的空氣為潛水員補充空氣。在當時的水下18米的位置,和5位實驗者一同堅持了一個半小時。

在18世紀10年代末哈雷又進一步的改造了潛水鐘,和助手一同在水下呆了4個小時。這種潛水設備的特點就需要在海中,有重桶可以向水下的木盆輸送空氣。當木桶的空氣用完後就要快速的返回到海面上去。

到了公元1800年以後,這種潛水設備還被還在被各國應用。19世紀70年代末,科學家查爾斯巴比奇就記錄了他隨著潛水設備下潛的經歷,因為是海底壓力的不同,他會感覺到耳朵異常地疼痛。

而且這種潛水器和海面上的人溝通的方式也非常特別,需要潛水員用榔頭敲擊潛水鐘錶面,敲擊幾下來代表各種不同的想要表達的含義。

但是這種笨重的潛水鐘製造起來非常困難,並且異常笨重。在1715年,英國人約翰萊斯布裡奇就發明了一種可以像衣服一樣穿在身上,然後下潛的潛水設備。

這種設備要比潛水鐘輕便不少,易於裝備。它是由一種特製的皮革,然後內存空氣,在頭部的位置留有玻璃觀察窗,手部的位置有防止漏水的袖口。潛水員可以把手伸出袖口,在海底進行工作。

18世紀90年代,德國人耶魯道就發明了一種帶氧氣罩的潛水服。這種潛水服的好處是,人可以隨意地在海裡進行走動。

氧氣是隨著一個管子輸送到海裡,但是也決定了這個設備的範圍和深度並不是很大,也不可能進行太廣泛的海底作業。這種帶氧氣罩的潛水服今天打開了人類探索海洋的大門。

在19世紀20年代末,海洋工作者約翰和查爾斯這對兄弟將救火服改裝為更為優良的潛水衣,這套潛水衣包括幾個部分。其中就有包括禦寒的內層潛水衣,潛水頭盔和一條可以從水面上輸送空氣到頭盔的管子。

這個頭盔沒有固定到潛水服上,而是用重力安放到潛水者的肩膀上,潛水員可以用頭盔儲存的空氣進行呼吸。在海裡時潛水員只要保證頭部正直,不會在海裡跌倒,就能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一直到19世紀40年代,一名叫西貝的設計師改良了此套潛水服,這也成為現代潛水服的原形。

在20世紀40年代初,法國科學家弗思特發明了一種隨身攜帶氧氣瓶的潛水衣,這種氧氣潛水衣非常適合人類在水下的工作,可以在水裡自由的活動,並且不用通過輸送空氣進行活動。

現代潛水裝備非常安全便捷方便,每當氧氣罐的氧氣耗盡之後,再回到海面,更換氧氣罐即可。

我相信隨著科學的一點點進步,人類會發明出更新型更適合在海底工作的潛水裝備,也有很多人設想在不久的以後,潛水裝備可以把海水中的氧氣提取出來,供應在海底的工作人員呼吸,你們覺得呢?(圖片來自網絡,侵聯必刪)

相關焦點

  • 「潛水裝備」個人潛水裝備有哪些 潛水需要準備什麼工具
    摘要:潛水是為進行水下查勘、打撈、修理和水下工程等作業而在攜帶或不攜帶專業工具的情況下進入水面以下的活動。後潛水逐漸發展成為一項以在水下活動為主要內容,從而達到鍛鍊身體、休閒娛樂的目的的休閒運動,廣為大眾所喜愛。那潛水需要準備什麼工具?個人潛水裝備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為您解答。
  • 潛水裝備詳解,教你如何從潛水小白通向海底世界!
    SCUBA就是Self(自己)、Contained(攜帶)、Underwater(水下)、Breathing(呼吸)、Apparatus(設備)的意思,業內沿用港臺地區的稱謂,形象地稱之為「水肺」。SCUBA Diving即「水肺潛水」,就是指由潛水者利用隨身攜帶的氣瓶和呼吸器等潛水裝備進行的潛水活動。
  • 酷炫水下數碼裝備盤點,夏日遊泳度假必備
    水下世界神秘美麗,但是通常情況,水是數碼裝備的天敵。
  • 超潛潛水|關於潛水裝備維修和裝備保養的那點事兒
    當你精心挑選的裝備使用過後,如何進行正確的維護和潛水裝備保養才是保證你下一次潛水是否安心安全的首要事情。若有破損,請立即進行更換,避免在水下發生面鏡漏水、起霧或是腳蹼脫落類似的事件,影響潛水行程的體驗。BCD,則需要檢查充氣閥情況,看看能否正常充氣和放氣,以免在體驗潛水過程中出現充氣閥自動充氣的問題。調節器,可肉眼檢查管線是否出現破損,如果裝備長期放置或使用超過一年,在下一次潛水之前建議送至專業的授權潛水裝備維修保養中心進行維護。
  • 探索海底世界必備的潛水裝備,潛水小白們你們知道嗎?
    探索海底世界必備的潛水裝備,這是一篇給潛水小白們福利潛水是一個專業性比較強的休閒運動,有很多潛友在學習潛水時都希望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潛水裝備。但是很多潛水小白就犯難了,潛水裝備的種類這麼多,應該如何選擇呢?我們今天先從輕裝備開始講起。
  • 水肺潛水的歷史發展歷程
    早期的潛水裝備水肺潛水:歷史亮點人類的本能,自由生活和人類本身一樣古老。事實上,它最終確立了水肺潛水的藝術。與其他任何運動相比,自由裁量是基於人類古老的潛意識反射。在我們生命的前九個月,我們人類生活在一個與海水非常相似的水生環境中。如果嬰兒被淹沒在水下,它會本能地屏住呼吸長達40秒,同時做出遊泳動作,儘管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開始走路,我們似乎會失去這種能力。喚醒這些反射是自由生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從而賦予人類在深海生存的能力。「呼吸暫停「呼吸暫停」一詞來源於希臘語「a-pnoia」,字面意思是「沒有呼吸」。
  • 潛水遊玩要注意什麼?盤點那些不得不擁有的潛水裝備
    潛水鏡作為欣賞水底世界的窗口,戴在臉上罩住眼鼻,它能使潛水員清楚地觀察水中的景物、防止鼻子嗆水、平衡耳壓;呼吸管可使人輕鬆呼吸,使人不必把頭抬離水面也能呼吸;腳蹼則負責給潛水者提供強大的前進動力,讓潛水者宛如增添了一雙在海洋中「飛翔」的翅膀,又稱蛙鞋,提供潛水員水下前進的推動力。
  • 密山水下填埋安裝施工團隊【潛達潛水】
    密山水下填埋安裝施工團隊【潛達潛水】潛達潛水打撈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水下打撈、水下工程、潛水工程服務的公司。公司以專業潛水人員、先進的技術設備、優質的服務質量、高效的服務效率、熱情的服務態度,立足市場。
  • C羅潛入14米深海,阿湯哥無裝備360秒潛水,自由潛水的危險與浪漫!
    C羅視頻曬度假自駕豪華遊艇潛水視頻中,C羅僅帶了一副面鏡就沿著一根盡頭懸吊了健身啞鈴的繩子,攀繩下潛到了14米深的海底,儘管從自由潛水的角度而言,他的姿勢並不標準和規範,但是沒帶配重能夠下到這個深度,是有很大難度的。對於自由潛水,除了現實中的C羅,印象最深刻的當屬於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阿湯哥(湯姆克魯斯),在《碟中諜5》中的無裝備360秒潛水。
  • 不攜帶任何器具,人類徒手潛水的最深紀錄是多少米?
    筆者-小文潛水原本指的是人們在水下進行探索、打撈、修理和水下工程的活動,而在近年來,潛水逐漸發展成了一種健身、休閒娛樂亦或是冒險的活動,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對於一般人而言,潛水肯定是要攜帶大量相關器具,做到全副武裝才敢下水的,畢竟人類在水下每下潛10米,身體就要承受一個大氣壓的水壓。因此,在進行潛水作業時,人們必須吸入壓縮性空氣或惰氣和氧的混合氣體,以調節鼓室和鼻腔的內外壓力,而如果在潛水的過程中,上升的速度過快,很有可能會變換氣壓過快而患上減壓病。
  • AIDA一星自由潛水介紹
    呼吸過程與技巧壓力與平壓方法自由潛水潛在風險與安全準則、救援方法自由潛水運動項目自由潛水裝備>裝備講解及如何穿戴靜態閉氣的過程、體驗、測驗靜態閉氣潛伴制度及救援技巧演練正確使用呼吸管浮潛,適應水中環境使用呼吸管放鬆、調息、全呼吸,結束閉氣後的恢復呼吸練習
  • 關於組建消防救援潛水專業隊的思考
    使用弧形搜索時,可能出現的盲區有:初始放繩區域盲區、放繩太長造成的盲區、拽索過程中繩太松造成的盲區三種。搜索遇有巖石等障礙物時,可將繩舉起越過障礙物後再繼續。當搜索過程中氣瓶需要更換時,請繩控人員打結標記目前工作距離,更換氣瓶後,繼續重新搜索該繩索區域。使用水面引導搜索法時,特別適合應對水下多障礙物的情況,但要注意水面引導會由於航線偏移導致水下搜索出現盲區。
  • 國外發明3D列印鰓,人類有望在水下生活!
    一套3D列印的「鰓」可以讓人類生活在水下。The system uses a specially designed material to replenish oxygen from the surrounding water, and release carbon dioxide.該系統使用一種特殊設計的材料來從周圍的水中補充氧氣,並釋放二氧化碳。
  • 廣平水下安裝螺旋槳推薦這家【潛達潛水】
    各種證齊全,員工也都持有專業空氣潛水證,公司下屬多支打撈潛水隊,每隊隊長都由從事潛水行業多年有經驗的潛水員擔任,專業潛水員二十名,潛水技術人員十一名。雖然水下工作有很多未知的危險性,但正是因為打撈隊的存在,才給世界帶來更多的安全與正能量!
  • 大深度飽和潛水 錘鍊水下救援能力
    大深度飽和潛水 需要潛水員長時間在水下高壓環境進行作業 會導致體內充滿高壓氣體 對潛水員的身體和心理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近日 海軍某防救支隊劉公島船
  • AIDA:什麼是自由潛水,薄荷島PB自由潛水中心
    事實上 自由潛水是一種很常見的活動,並不是媒體所描述的極限運動 。自由潛水是可以學習的 新生兒喜歡在水裡玩耍 。閉住呼吸並且沉浸在水中似乎是人類與生俱 來的能力 。長大後,我們通過重拾這種能力來學習自由潛水 。自由潛水的第一課是關於如何省略不必要的生理和心理活動,以達 到放鬆的目的 。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但是最終一定會達成 。「 放 松 」可能是自由潛水中最重要的關鍵詞 。
  • 揭秘蛙人水下大殺器:槍管無膛線 多用箭形彈
    兩棲蛙人是海軍陸戰隊的拳頭部隊,有著「水下神兵」的美譽。他們身穿黝黑的潛水服,背負呼吸系統,像幽靈一樣在水中潛行,執行水下攻擊、爆破、布雷、偵察等高危任務,時刻準備給敵人以致命一擊。然而,蛙人使用什麼武器進行水下獵殺,恐怕鮮有人知。在現代蛙人的武器中,最具攻擊性的是水下槍械,不過其設計與傳統槍械區別很大,這是因為水下與陸地環境迥異。
  • 早期的潛水服千奇百怪,看起來像太空衣,是為打撈海底寶藏發明的
    人是用肺呼吸的生物,所以人類必須在陸地上生活,但是地球上有70%的面積是水覆蓋的,而且水是生命之源,因此人必須要跟水打交道,於是人類學會了遊泳,但是對於水下的世界,人們的探索也是永不止步,因此人類需要防護設備才能進入到水底。而這套設備就是潛水服和呼吸裝置。
  • 鍛造專業隊伍,培育水下蛟龍|汕尾消防圓滿完成潛水技術培訓工作
    為進一步規範汕尾消防救援隊伍水域事故救援處置程序,提升水域救援隊伍複雜環境下專業救援能力,11月16日至30日,汕尾消防舉辦潛水救援技術培訓班,共4名業務骨幹參加此次培訓。汕尾消防依託轄區遊泳館、水庫、品清湖等場地從難從嚴設置科目標準,通過20%的課堂理論和80%的實踐操作開展標準化潛水課程培訓,內容包含了國際水肺潛水、國際水肺潛水進階歷險和ERDI國際應急救援潛水Ⅰ、Ⅱ。
  • 如何選擇潛水裝備—輕裝備
    如何選擇輕裝備?購買輕裝備,算是正式成為一位休閒潛水員的第一步,也算是擁有個人裝備的開始。雖說一般的潛水店都有得租、但是基於個人的----1.衛生問題、2.合身與否、3.使用習慣、4.水下的舒適性,上述種種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