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 天 分 享 繪 畫 知 識 ///
乞丐並不會妒忌百萬富翁,
但是他肯定會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羅素
14位畫家的早逝原因分別是
兩位縱慾過度
兩位憂鬱
兩位肺結核
一位黑死病
一位瘧疾
一位意外摔傷
一位流行感冒
一位吸毒
一位酒駕
一位腦膜炎
一位梅毒
馬薩喬
(1401-1428)27歲
1428年馬薩喬離開佛羅倫斯前往羅馬
不久就傳來他死去的消息
生前他作風懶散
除了藝術
對什麼都漠不關心
性格放蕩不羈
令人遺憾的是
無法知道他的死因
只知道那是1428年的秋天
亞平寧半島上空飄著麥香之時
死亡原因
死亡原因不明確,據傳說是被嫉妒他的競爭對手下毒致死。
馬薩喬作品
拉斐爾
(1483-1520)37歲
拉斐爾是個非常多情的男子
總是沉湎於女色
一個故事可以作為依據
密友阿格斯蒂諾·奇基
請他為私邸的第一敞廊作畫時
拉斐爾卻因迷戀一位情婦而忽略了這份工作
阿格斯蒂諾在友人的幫助下
費盡周折想出一個辦法
他將這位女士宴請至家中
安頓在拉斐爾作畫的工作間
才使這幅畫得以完工
死亡原因:
根據文藝復興時期的傳記作家瓦薩裡的說法,拉斐爾享受一整夜瘋狂性愛之後突然發高燒,但他向醫生隱瞞了發病的原因,以至醫生誤診,本應該進補的他,卻被放了大量的血,使拉斐爾更加虛弱了,結果導致死亡。
症狀體徵
男性的精子過渡消耗,一旦身體遇到重大的傷害或者疾病,睪丸的生精細胞就會馬上停止工作,不再產生精子,因為產生精子的過程是耗能的,而在危及生命的情況下,任何的耗能都可能會對這個人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這也是為什麼中醫很講究疾病調養時要節制性生活,就是為了保證已經不多的能量可以供給重要器官。
並不是說精子排出體外就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傷害,而是產生精子的過程會對體內的能量產生不必要的消耗,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發生在疾病中的性愛其實就是和生命搶奪有限能量的過程,是會讓疾病更嚴重甚至致命。
拉斐爾作品
喬爾喬內
(約1477-1510)33歲
喬爾喬內最初拜師喬凡尼·貝利尼的名下
後來由於他和提香的過失
老師一氣之下把他們都趕出了師門
喬爾喬內
之所以能與提香長期合作
可能與年少時結成深情厚誼有關
死亡原因:
1510年死於鼠疫(鼠蚤叮咬、飛沫、皮膚傷口、消化道感染)
症狀體徵
肺鼠疫發展迅猛,急起高熱,全身中毒症狀明顯,發病數小時後出現胸痛、咳嗽、咳痰,痰由少量迅速轉為大量鮮紅色血痰。呼吸困難與發紺迅速加重。
未經及時搶救者多於2~3天內死於心力衰竭、休克。臨終前高度發紺,皮膚常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稱。
喬爾喬內作品
帕爾米賈尼諾
(1503-1540)37歲
輾轉回到帕爾馬之後
帕爾米賈尼諾的心理落差很大
回想起自己在古典文化之都羅馬的光輝歲月
再看看家鄉滿大街的小吃攤
和成群結隊的酒囊飯袋
更是難以抑制心中的憤懣
於是
曾經那個風度翩翩的少年不見了
出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位鬍子拉碴
未老先衰的失意青年
帕爾米賈尼諾和拉斐爾
喬爾喬涅一樣
是短命的畫家
帕爾米賈尼諾37歲離世
死亡原因:
瓦薩裡在《名人傳》中曾記錄,在帕爾米賈尼諾生命結束之前,他對鍊金術著迷,整天沉醉於其中,竟忘了清理自己,「鬍子滿面,長發過肩,心不在焉,簡直成了一個野人」,與衣裝講究的自畫像中的畫家判若二人。
帕爾米賈尼諾作品
文森特·凡·高
(1853-1890)37歲
在他短短的不到十年的創作期裡
他以驚人的熱情創作了上千幅作品
然而畫家在世時卻只賣出過一幅作品
飽受磨難
強忍痛苦
熱愛生活的梵谷最後
還是選擇用一粒子彈結束一生
死亡原因:
自殺
從不同的學科角度出發,學者們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觀點。這些觀點一般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由醫學界、化學界的專家所持的自然原因觀點。
一些人認為梵谷的神經系統被他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嚴重地損害,直接導致他因失去控制而自殺。也有人認為,梵谷有麻痺症,為了治療而長期使用對神經系統有麻痺作用的藥物羊地黃,最終因藥物中毒而導致神經損壞。
第二類觀點有很多的藝術、文學界人士是從思想方面找尋原因,認為社會原因造成了梵谷的精神失常。一種說法是梵谷精神崩潰而自殺,是因為對心理疾患和自身生理感到恐懼和羞愧。
他殺:
史蒂文·奈菲和格雷戈裡·懷特·史密斯與流行的看法相反。他們認為,梵谷更有可能是死於他認識的兩個男孩所持手槍的意外走火,這兩個男孩有「一支故障手槍」。兩位作家是在與20多名翻譯家和研究人員進行長達10年的研究之後得出這一結論的。
症狀體徵
憂鬱症
有些人表現為情緒低落為主要症狀,沮喪、憂傷、自卑,對日常活動興趣顯著減退,甚至喪失。神經衰弱症狀表現為精神疲乏、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工作學習不能持久,頭痛、食欲不振、懶散等。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在廣義上來說是屬於精神疾病,有高患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和高致死率等特點,被稱為「第一心理殺手」。
梵谷作品
卡拉瓦喬
(1571-1610)39歲
卡拉瓦喬的一生醉人
危險而又充滿了謎
卡拉瓦喬過著狂亂的生活
即使在一個糾紛
是家常便飯的時代和地方
他還是因為屢屢爭鬥而聲名狼藉
他的治安記錄和審訊記錄足足抄錄好幾頁
1606年5月29日
可能並非故意
他殺了一個名叫拉努喬·託馬索尼的年輕人
此前
來自上層社會的贊助人
擺平了他的一系列出軌行為
但這次他們無能無力了
卡拉瓦喬逃往那不勒斯
因為那不勒斯在羅馬
當局的司法管轄權之外
在科隆納家族的保護下
這個羅馬最有名的畫家
也變成了那不勒斯最負盛名的畫家
死亡原因:
學者們對卡拉瓦喬的死提出過許多看法,最普遍的是說法說是卡拉瓦喬由於宗教原因遭到暗殺,或者是在託斯卡納的海灘上死於瘧疾。然而,2001年,一位義大利的研究員聲稱發現了卡拉瓦喬的死亡證明書,依其陳述,卡拉瓦喬是在醫院去世的。
症狀體徵
瘧疾
經按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寄生於人體的瘧原蟲共有四種,即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
發冷期
畏寒,先為四肢末端發涼,迅覺背部、全身發冷。皮膚起雞皮疙瘩,口唇,指甲發紺,顏面蒼白,全身肌肉關節酸痛。
發熱期
冷感消失以後,面色轉紅,發紺消失,體溫迅速上升,通常發冷越顯著,則體溫就愈高,可達40℃以上。高熱患者痛苦難忍。
出汗期
高熱後期,顏面手心微汗,隨後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溼透,2~3小時體溫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覺舒適,但十分睏倦,常安然入睡。一覺醒來,精神輕快,食慾恢復,又可照常工作。此刻進入間歇期。
卡拉瓦喬作品
泰奧多爾·席裡科
(1791-1824)33歲
學生時代他
就表現出不肯
循規蹈矩地遵從古典原則的氣度
被他保守的老師所排斥
認為他學畫沒有什麼前途
最好改行
席裡柯
一生充滿坎坷波折
曾因參加保皇派而不得不東躲西藏
怕拿破崙軍隊抓住
與舅母的畸形戀情
註定了愛情悲劇
並導致家庭破裂
死亡原因:
1824年1月席裡柯不幸墜馬受傷,不治而亡,年僅33歲。
席裡柯作品
埃貢·席勒
(1890-1918)28歲
正當他的作品開始為人們接受時
他卻因流行性感冒而離世
在這最後的三天之中
席勒畫了許多愛人愛迪絲的素描
這些也是他最後的作品。
死亡原因:
1918年秋天
西班牙感冒席捲歐洲
也傳染到維也納
懷有六個月身孕的愛人愛迪絲
在10月28日因流感而過世
僅僅三天後
1918年10月31日
席勒也因流感而病逝
年僅28歲
臨床表現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汙染物品的接觸傳播。典型的臨床症狀是: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一般秋冬季節是其高發期,所引起的併發症和死亡現象。
席勒作品
喬治·修拉
(1859-1891)32歲
修拉性格靦腆
離群索居
一直關在畫室裡點畫自己的畫作
他的作品並不多
在生前備受冷遇
死亡原因:
1891年,修拉因為參加獨立沙龍畫展勞累過度,染上急性病(可能是腦膜炎或者白喉)而去世。
臨床表現
以發熱、頭痛、嘔吐、煩躁等症狀為主要表現。如果未及時治療,病情進展,頸部僵硬,頭向後仰,背部僵硬,整個身體向背後彎曲似「弓」樣,醫學上稱角弓反張。還可出現呼吸不規則,甚至出現呼吸衰竭。
由於病變可引起腦膜粘連和腦實質的損害,因此可以出現顱神經麻痺、失明、聽力障礙、肢體癱瘓、癲癇及智力減退等後遺症。
修拉作品
阿美迪奧·莫迪利阿尼
(1884-1920)35歲
莫迪裡阿尼從小疾病纏身
但在這種情況下他的生活還是及其無節制
他不斷沉湎於苦艾酒和印度大麻的刺激中
想用一個虛幻的世界
來取代他對外部世界的真實感覺
露妮婭.捷克芙斯卡在回憶
她為莫迪裡阿尼作模特的情景時說:
「他只穿著襯衫
頭髮散亂
試圖在畫布上固定我的形象
同時一次又一次地把手伸向
一瓶廉價的生白蘭地。」
死亡原因:
一次因為冒雨在蒙巴那斯狂歡而受寒,引起肺炎而逝。
莫迪裡阿尼作品
奧博利·比亞茲萊
(1872-1898)25歲
1895年4月5日
王爾德因「有傷風化」被捕
臨行前腋下夾了一本黃色封面的書
隨後報刊即以「王爾德被捕
腋下夾了《黃皮書》」作標題刊登此新聞
因《黃皮書》事件的壓力比亞茲萊失業
因而經濟陷於困頓,肺病也重新爆發
死亡原因:
畫家在7歲就染上肺結核,這個病極有可能導致他終身性無能,他很渴望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一個健康的男人,可惜,未到26歲,畫家就在貧病交加之下客死法國。
臨床表現
有較密切的結核病接觸史,起病可急可緩,多為低熱(午後為著)、盜汗、乏力、納差、消瘦、女性月經失調等;呼吸道症狀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悶或呼吸困難。
奧博利·比亞茲萊
傑克遜·波洛克
(1912-1956)44歲
波洛克最輝煌的時刻開始於1950年
單是這一年他就創作了《秋天的韻律》
《第三十二號,1950》兩幅作品
但波洛克並不以一位成功者自居
反傳統創作的精神激發了他的靈感
但自我封閉的個性加上對社會
對文化的不滿
將他一次次推向痛苦的深淵
死亡原因:
這位天才一生不順,時常窮困潦倒,終日以酒為伴。1956年,在一場車禍中,44歲的波洛克走完了短暫的一生。
喝酒時酒精的刺激使人興奮,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喝多,當酒精在人體血液內達到一定濃度時,人對外界的反應能力及控制能力就會下降,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也隨之下降。對於酒後駕車者而言,其血液中酒精含量越高,發生撞車的機率越大。
傑克遜·波洛克作品
巴斯奎特
(1960-1988)28歲
他在酒吧銷售自己明信片時
被當時最著名的波普藝術家
安迪·沃霍爾買走一張
很快
畫廊的老闆發現了商機
籤下了巴斯奎特
之後他瘋狂地工作和生活著
他的作品遍及美國、歐洲、日本的
大型美術館
他登上過紐約時代雜誌的封面
和超級明星麥當娜出雙入對
演繹了一個超級無敵的美國夢
死亡原因:
放縱的生活最終毀了他,1988年8月,巴斯奎特被發現死在自己的公寓中,死因很可能是吸毒過量。
臨床表現
吸毒對身體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藥劑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引起的對身體的一種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機體的功能失調和組織病理變化。中毒主要特徵有:嗜睡、感覺遲鈍、運動失調、幻覺、妄想、定向障礙等。
感染性疾病:靜脈注射毒品給濫用者帶來感染性合併症,最常見的有化膿性感染和B型肝炎,及令人擔憂的愛滋病問題,此外,吸毒還會損害神經系統、免疫系統,易感染各種疾病。
巴斯奎特塗鴉
土魯斯·勞特累克
(1864-1901)37歲
勞特累克童年時摔斷兩條腿
愈後成為畸形
這種生理缺陷被他的智慧和成就所補償了
勞特累克的藝術真正輝煌時期
是在巴黎蒙馬特爾居住的那些日子
那裡是個新興的娛樂區
他自幼就生活在奢侈享樂的環境中
養成了放縱不羈的性格
所以他經常出入於這個半上流社會
尋求內心的平衡和麻醉
所不同的是他手裡帶著一支畫筆
懷著一個畫家的激情
和一顆對形式美的感受的心
他出入舞場
妓院觀察和描繪她們的生活
姿態和形象
並非有意識地揭露什麼
而僅僅是裸婦的自然、理想的形態而已
死亡原因:
勞特累克不可抑制地泡咖啡館和酒店,頻頻出入妓院,歌舞廳,使他身心俱疲,體能衰退,從而患上了梅毒,酒精中毒也更深了。1899年至 1901年,在生命的最後兩年,勞特累克輕度精神失常,還患有迫害狂症,脾氣暴躁,和親友的關係惡化,導致他被送進巴黎西郊的一所療養所。1901年5月病情惡化去世。
臨床表現
傳染源
梅毒是人類獨有的疾病,顯性和隱性梅毒患者是傳染源,感染梅毒的人的皮損及其分泌物、血液中含有梅毒螺旋體。感染後的頭2年最具傳染性,而在4年後性傳播的傳染性大為下降。
傳播途徑
性接觸是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佔95%以上。
總結
整理上述事件的主要目的不是危言聳聽,也沒有說必須用生命作為成本才可以名留青史。
古語:「千裡之堤毀於蟻穴」我們作為現代人,要從歷史的側面,透過現象看到核心問題,人都是吃五穀雜糧,怎能逃離生老病死。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些青史留名的藝術家,為什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成就。
首先是教育,西方繪畫的教育體系比較成系統,他們在工坊裡從小就接受專業性訓練,邊學邊用,基本上6-8年的時間可以掌握溼壁畫、坦培拉、坦培拉混合技法,古典油畫、包括雕塑技巧,而掌握這樣技巧的人不在少數,達到很強的普及,然而我們的國情與現狀至今沒有成體系。
現今還有很多藝術家因技術的局限止步不前,當然達到傳世名作的水準更不可能了,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西方的醫療水平外科較強,針對內科的很多疾病並沒有根除的方式,再加上文化禮教的禁錮,還有藝術家自身的健康知識的認知度比較低,個人對基本疾病的應急處理能力沒有被開發,不然鼠疫、縱慾透支、就不會奪走這些年輕的生命。
文化不是指文憑,而是整個民族的根與魂,教育不是開了多少學校,而是提升綜合素質,不僅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還要做到專而精,實現真正的因材施教。
醫療不是醫院又增加了多少臺昂貴的新設備,而是要有病可醫,達到真正的治癒。
現如今時代節奏加快了,並不代表我們就應該浮躁,反而要潛心研究,做一些經得起時代推敲的事情,古語:「慢就是快」。
現如今很多輕年人嶄露頭角,是不是真的可以經得起時代的推敲,經得起歲月的蹉跎,有句古話:「越老價值越大」,我們應學習上述藝術家的優點,屏蔽缺點,如果真的熱愛藝術首先要熱愛自己的生命。
(圖文來源:微水墨藝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