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是公路體系的最基礎構成,是直接服務農村、造福農民的基礎設施,也是發展鄉村經濟的先決條件,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扮演基礎支撐作用。那麼,廣州的農村公路建設情況如何?都有哪些各具特色的農村公路?
增城區派潭鎮縣道X292線——全國美麗鄉村路
兩側綠樹成蔭,瀝青混凝土鋪就的路面道路筆直。起點為增城區派潭鎮高灘村、接駁G355線,終點正果鎮嶽村、接駁S380線的縣道X292高嶽公路全長23.339公裡,為二級公路,路面寬9米,雙向二車道,是前往白水寨風景名勝區的主要通道。近年,增城區政府在縣道X292線沿線建設自行車休閒健身綠道,將派潭河岸山水、田園風光、農家風情融為一體,打造具有觀光、健身、休閒功能,富有增城特色的旅遊線路。
記者了解到,縣道X292高嶽公路是廣東省唯一一條農村公路被中國公路學會評為「2019年全國美麗鄉村路」。在2018年7月廣東省旅遊局、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聯合公布的十條全省首批最美旅遊公路中,主題名稱為「悠遊增城」的旅遊公路拔得頭籌,而縣道X292高嶽公路則是其中重要一段。縣道X292高嶽公路也是廣州市「四好農村路」首批示範路之一,充分發揮了示範路典型引領作用。
▲縣道X292高嶽公路景觀
從化區縣道X935線花卉大道——文明示範路
從化區這條農村公路將從化萬畝鮮花基地與外界相連。縣道X935線花卉大道,全長約7.8公裡,二級公路,路面寬9米,水泥混凝土路面,終點接駁國道G105。國道G105是從化境內最重要的一條交通要道,經其可轉街北高速、京港澳高速等方便快捷地到達珠三角各城市及省外。縣道X935線花卉大道使區域路網建設趨於完善,使區域物流暢通,運輸快捷,真正發揮區域路網的交通優勢。
縣道X935線花卉大道作為從化區「四好農村路」文明示範路,並於2020年4月完成了驗收工作,今年於7月,根據《廣州市從化區政府辦公室文件分送表》(辦文〔2020〕8006號)文件精神,從化區政府同意對縣道X935線花卉大道授牌命名為「四好農村路」文明示範路並予以掛牌。
▲縣道X935線花卉大道景觀
花都區花山鎮縣道X264線芙蓉大道——旅遊大道
縣道X264線芙蓉大道是群眾休閒出遊的必經之路,其南起新華街花都大道建設北路口,北至山前旅遊大道芙濱路口,是廣州市花都區南北向的主幹道。芙蓉大道全長8.2公裡,雙向6車道,設有人行道和綠道,途經著名風景區芙蓉嶂和王子山森林公園、花之都花卉中心、華嚴寺等旅遊景區,也是花都區城市中軸線的主幹道。
▲縣道X264線芙蓉大道景觀
番禺區全省率先試點實施「路長制」
升級改造後的農村公路設施更完善、環境更添彩。縣道X943聯島路位於番禺區橋南街,全長11.308公裡,雙向兩車道,起點位於番禺大道,止於觀龍島。2019年底番禺區交通運輸局對該路段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通過完善道路附屬設施,加強公路沿線綠化、美化、淨化,對路基邊溝及綠化進行精心養護,促進農村公路與沿線生態環境和諧、綠色發展。
番禺區已在區內主要縣、鄉道設立了路長牌,各級路長的職責範圍、聯繫方式及監督電話全部於路長牌上公開,全面接受群眾的監督,發動全員參與公路管養的行列中來,未來三年完成全區農村公路路長牌設置工作。將通過農村公路「路長制」的試行,改變單一部門管理公路的現狀,區內各部門、各級路長通力合作,營造好區內「暢、安、舒、美」的公路出行環境。
▲縣道X943聯島路景觀
白雲區鍾落潭鎮東鳳村東鳳南路——提高道路行車效率
因地形似向東欲飛的鳳凰,東鳳村因此得名,村子位於鍾落潭鎮西南部,距鎮政府約8公裡。該村東面有105國道經過,隨著廣從路快速化改造項目推進和軌道交通14號線的開通,群眾出行方便。
東鳳南路與廣從路交匯,東鳳南路是通往東鳳村的重要道路,沿線有鄺氏宗祠清朝古建築。東鳳南路瀝青化改造工程完成後,提高了道路行車效率,方便村民出行,進一步改善東鳳村交通出行和村容村貌。
▲東鳳南路景觀
◆黃埔區新龍鎮鄉道Y450線——美麗鄉村主幹道
鄉道Y450線(大埔—山美)全長6.072公裡,路面寬度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Y450線(K0+000—K2+910)為黃埔區創建2019年「四好農村路」示範路,工程主要對原道路路面鋪裝瀝青進行升級改造,提高道路通行質量和通行安全性。
▲鄉道Y450線景觀
◆南沙區提升純電動公交出行服務----綠色理念
除了建設美麗農村公路,公交系統也在逐步完善。記者了解到,南沙區穩步推進四級公交體系建設,通過不同層級公交線路建設,完善公交服務網絡體系。為滿足不同出行需求乘客的個性化出行需要,南沙區通過「定製公交」「小型化預約」「微循環小型便民車」等靈活多樣的公交運營方式,強化多用戶角度設計,藉助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打破公交供給需求信息不對稱問題,為乘客提供精準高效的個性出行服務。
截至2020年9月,南沙區共有公交線路78條,是2005年南沙建區時(6條)的13倍,是2014年南沙自貿區成立時的(52條)的1.5倍,線路及站點覆蓋南沙區全部建制村,實現「村村通」公交,全區建成區500米公交站點覆蓋率100%,惠及全區79萬常住人口的出行,居民公交出行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居民公交出行「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加強。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盧夢謙 通訊員 交通宣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高鶴濤 通訊員 交通宣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