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受連續特大暴雨和長江中上遊來水影響,江西鄱陽湖水情告急,緊臨湖區的上饒市鄱陽縣遭受洪水侵襲。鄱陽縣一支6人消防救援小分隊在前後無援的情況下,孤軍深入洪區,歷經8小時險象環生,完成了從最初營救4人的任務,到最後救出群眾23人、疏散群眾78人的壯舉。
最初以為是一場簡單的救援任務
「有情況發生,上遊河港村有一戶4人被困。」7月8日早上的一個救援電話,讓鄱陽縣消防救援大隊代理大隊長陳同錄一行8人,沒顧上吃飯,就開車攜帶一艘橡皮艇向上遊進發。陳同錄他們最初以為這只是一次常規救援,很快就可以結束戰鬥。
行進途中,路面逐漸被洪水淹沒。陳同錄當機立斷,留下駕駛員和兩名隊員負責接應,其餘5人加上帶隊鄉幹部組成6人突擊隊,駕駛橡皮艇繼續前進。
雨越下越大,水越漲越快,雨打在臉上生疼,眼睛也根本睜不開。村民還在等待救援,突擊隊打起精神,繼續前行。
在鄉幹部的引導下,陳同錄和隊員們終於找到了被困人員的位置,並將4人安全轉移。
一個小時洪水上漲四五米 救援人員被困「汪洋」中
當陳同錄率隊準備返回鄉政府前置點時,他們面前已是一片汪洋。「水來得太急了,一個小時大概漲了4到5米的高度。」
陳同錄回憶,當時想回去把橡皮艇換成衝鋒舟,但發現橡皮艇的動力已不足以讓他們返回去。與最正中間一股洪流相抗,即使加到最大馬力還在不停倒退。
他們本可以把橡皮艇停在水流不急的地方等一等,但他們選擇逆流而上,另找出路繼續尋找被困人員。
手機信號完全消失
見到危險地方就去看看是否有人被困
由於水位上漲,手機已完全沒有信號,沒人知道哪裡有被困人員、有多少被困人員。陳同錄指揮著橡皮艇在洪水中迂迴前行,「只要看到有危險的房子我們就去,看到有危險的地方我們就去,看一下是否有人員被困。」
行進途中,陳同錄發現下遊遠離村莊房子密集處,有5棟孤零零的房子立在一起。從地勢來看,這幾棟房子正處於洪峰中央,水已經淹沒第一層樓,房子極可能被衝垮,如果房中有人,情況更加不妙。陳同錄立即指揮操舵手調轉方向,加足馬力開過去。
雨越下越大,想要靠近房子比想像的要艱難得多。陳同錄和另一位隊員憑藉手臂力量,讓橡皮艇向房子一點點靠近。進屋之後,陳同錄發現被困的是一家四口,一對中年夫妻和他們的父母。
「信號中斷,他們的求救電話根本打不出去,他們說如果我們不去,他們就真的完了。從他們顫抖的聲音中,我們感覺到他們確實很害怕。」陳同錄回憶說,這個時候,他們的鎮定對被困者來說就是鎮定劑,「讓他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安全地把他們送出去。」
由於橡皮艇承載能力有限,陳同錄決定留下四名隊員,他自己和操舵手兩人護送這一家四口到安全地帶。從平臺下到橡皮艇有一段距離,轉移的過程需要救援隊員們接力完成。「整個救援的過程中我們就是採取抱、託、扛等方式,給他們強有力的手臂,讓他們感覺從上到下,從內到外都有一雙手在緊緊地保護著他,這樣他們才不會害怕。」
隨後,陳同錄他們把這一家四口平安轉移到了地理位置相對安全的河北村羅源組。
△為了避免從平臺下來給橡皮艇造成衝擊,陳同錄直接跳入水中,然後再爬上橡皮艇。
多次向受災嚴重區域折返
8小時救出被困群眾23人
在河北村羅源組,獲救的一家人告訴陳同錄,他家斜對面還有一家人被困。陳同錄和隊友立即折返前去營救。
此時,洪水已淹沒了大半層樓,陳同錄雙手一撐爬上一層房頂,把橡皮艇的牽引繩固定在煙囪部位。陳同錄和隊友相互配合,把一家三口先後從窗口裡接出。
在羅源組的救援接近尾聲時,陳同錄的手機終於有了一點微弱的信號,隨即又接到鄉裡衛生院有人員被困的警情,6人小組又立即趕去……
這一天,從早上6點到下午2點,6人小組連續作戰,在響水灘鄉共救出被困群眾23人,疏散群眾78人。由於預警和救援及時,此次水位暴漲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記者:10多年,你一直做這個事情就意味著一直要跟急難險重打交道?
陳同錄:對,當把有生命危險的人救出來,或把處在危險中的人轉移到安全地帶,那種感覺非常好。
記者:你是豁著自己的命在幹的?
陳同錄:打鐵肯定還需自身硬,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