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主受納。吃撐最傷胃,七分飽最養胃。胃像一個袋子,撐裂後就很難受。吃撐怎麼辦?服用保和丸。消食化積滯,保護胃安和。
2、胃分為上脘、中脘跟下脘。黃芪配升麻,可以提升胃之上脘;枳殼配蒲公英,可以拓寬胃之下脘;蒼朮能讓中脘膨脹有力。所以,胃下垂的,重用黃芪升麻;胃動力不夠的,用蒼朮;胃下排力量不足,就用枳殼、蒲公英。古語講:「中滿者,脾虛不運。」蒼朮就是補脾健運的。
3、陳皮配炒麥芽,各10-15克,能開胃,稱「保胃氣二藥」!在外感內傷病中,加入此二藥,常常有妙筆生花之效,能夠幫助腸胃運化藥力。
4、「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超載傷胃,用香砂六君子丸。六君子丸讓脾胃有力,木香砂仁能消化積氣。
5、四肢皆稟氣於胃。當四肢疲倦沒力,一般都是腸胃虧虛。用四君子湯加桂枝湯,就能提升脾胃主四肢的力量!凡是體力勞動者,賣力氣的,力量要源源不斷,這組合就有強肌腱力之效,真正的中醫健力寶!
6、《黃帝內經》講:一年四季,脾胃旺盛,外邪不敢來侵襲,這叫四季脾旺不受邪。同樣,淋一場雨,吹一陣風,別人感冒打噴嚏、頭疼,你啥事都沒有,因為你平時脾胃保護得好。所以,最好的感冒藥並不是臨時抱佛腳的發汗解表風藥,而是平時固本培元,健運脾胃的參苓白朮散、四君子、玉屏風散,這些都是培土健脾胃,增加提抗力的藥物。
7、《景嶽全書》講:「凡欲察病者,必先察胃氣;凡欲治病者,必先顧胃氣;胃氣無損者,諸可無有思慮」。換句話說,胃氣就是人體的抵抗力。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可見,健胃的黃芪建中湯、四君子湯,確實是王道之方!
8、慢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人以為是細菌為患,真正傳統中醫卻看到是胃的抵抗力下降。被欺負、侵入,不一定是敵人太強大,而是你太弱了。用黃芪建中湯,甘甜益力生肌肉,補中益氣健脾胃。再加30-50克的蒲公英。這些幽門螺桿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幾乎十有七八能治。
9、胃主通降,胃以降為和。如果胃肅降功能不好,明顯就會發生口臭、脹滿,不欲食,這時用枳殼配竹茹,各10-15克,馬上寬中降氣,令濁陰下行。
10、胃又稱「太倉,水谷之海」。人沒精神、沒力氣、沒心情,都要先將胃氣調起,否則,彈盡糧絕,這仗不用打了。倉廩虧虛,這病也不需要治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一斷,萬眾立散。腸胃就是糧草官。所以碰上越疑難的疾病,越要堅守養胃氣這條正道。保胃氣,乃身體康復的主題曲。像小米粥、淮山粥,都是上等的養胃食療小方。
聲明:本公眾號的宗旨是為中醫及象數療法愛好者提供一些中醫養生及象數療法方面的知識,以方便大家學習,所發內容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象數療法,可以搜索xslf81或掃下圖二維碼添加微信進行求方及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