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4月你15日,美國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60萬,新增確診病例2萬4千多,死亡病例超2萬6千多。
然而面對疫情的嚴峻形勢,美國好像總不在線上,總是想著怎麼甩鍋、怎麼復工、怎麼制約他國。
此前,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庫羅德提出了「不惜血本也要把美國在華企業遷至本土」的措施。
又是針對中國,把美國在華企業遷回本土,美國這次打的又是什麼算盤呢?
其實美國的這種舉動恰恰說明了疫情對美國經濟造成的影響絕不一般,美國想把在華企業遷回,有三個原因。
01一是補短板
美國以往注重的都是高科技產業,所以才會把低中端的密集型勞動產業重心放到像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
但是這一次的疫情讓美國看清了自己在經濟發展中的短板,那就是低中端製造業的發展同樣很重要。
因為對低中端製造業的不重視,導致美國在這一次的疫情難以保障口罩、呼吸機、防護服等防疫用品的生產,美國不得已採用了戰時生產法,勒令通用公司、3M等企業生產相關防疫用品,交給國家使用。
所以,這一次的疫情,讓美國看到了自己在中低端製造業上的短板,所以美國才想著要把美在華企業遷回。
02二是提高就業率
受這一次疫情的影響,美國失業率暴增,創50年來美國失業率新高,目前已有至少1000萬人申請失業救助。
面對失業率,美國目前的應對辦法十分簡單粗暴,那就是發補助金。
但就目前情況來看,美國的疫情戰線只會拉得更長,失業率只會增加,長此以往,靠美國政府發的人均2000美元的補助,根本難以維持失業人口的基本生活。
失業是導致社會動亂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美國急需解決失業問題,顯然把美在華企業遷回有利於提升美國就業率。
03三是制約中國
4月8號,武漢封城解除後,中國正式向世界宣告:我們的疫情防控戰勝利了,中國也將開啟全面復工復產。
未來中國的經濟會引來反彈,中國已經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了。
一向是世界霸主的美國肯定害怕中國的崛起,害怕中國的趕超,所以,美國在本國疫情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還在想法設法制約中國。
之所以想遷回美在華企業,無非就是想讓中國因此受到損失,讓中國失業率因此而加劇。
原本美國打得一手好算盤,可惜沒能如意,美國剛想撤出在華企業,後腳就有兩家世界500強來中國安家,可見,美撤企,不僅不會對中國造成任何的損失,反而會讓出市場份額,讓更好更強的企業來中國安家,帶動一大批中國人就業,而美國則要為撤企付出沉重的經濟代價,最後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