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美國大量搬遷在華企業是什麼意思?

2020-12-22 雜評社

截止4月你15日,美國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60萬,新增確診病例2萬4千多,死亡病例超2萬6千多。

然而面對疫情的嚴峻形勢,美國好像總不在線上,總是想著怎麼甩鍋、怎麼復工、怎麼制約他國。

此前,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庫羅德提出了「不惜血本也要把美國在華企業遷至本土」的措施。

又是針對中國,把美國在華企業遷回本土,美國這次打的又是什麼算盤呢?

其實美國的這種舉動恰恰說明了疫情對美國經濟造成的影響絕不一般,美國想把在華企業遷回,有三個原因。

01一是補短板

美國以往注重的都是高科技產業,所以才會把低中端的密集型勞動產業重心放到像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

但是這一次的疫情讓美國看清了自己在經濟發展中的短板,那就是低中端製造業的發展同樣很重要。

因為對低中端製造業的不重視,導致美國在這一次的疫情難以保障口罩、呼吸機、防護服等防疫用品的生產,美國不得已採用了戰時生產法,勒令通用公司、3M等企業生產相關防疫用品,交給國家使用。

所以,這一次的疫情,讓美國看到了自己在中低端製造業上的短板,所以美國才想著要把美在華企業遷回。

02二是提高就業率

受這一次疫情的影響,美國失業率暴增,創50年來美國失業率新高,目前已有至少1000萬人申請失業救助。

面對失業率,美國目前的應對辦法十分簡單粗暴,那就是發補助金。

但就目前情況來看,美國的疫情戰線只會拉得更長,失業率只會增加,長此以往,靠美國政府發的人均2000美元的補助,根本難以維持失業人口的基本生活。

失業是導致社會動亂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美國急需解決失業問題,顯然把美在華企業遷回有利於提升美國就業率。

03三是制約中國

4月8號,武漢封城解除後,中國正式向世界宣告:我們的疫情防控戰勝利了,中國也將開啟全面復工復產。

未來中國的經濟會引來反彈,中國已經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了。

一向是世界霸主的美國肯定害怕中國的崛起,害怕中國的趕超,所以,美國在本國疫情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還在想法設法制約中國。

之所以想遷回美在華企業,無非就是想讓中國因此受到損失,讓中國失業率因此而加劇。

原本美國打得一手好算盤,可惜沒能如意,美國剛想撤出在華企業,後腳就有兩家世界500強來中國安家,可見,美撤企,不僅不會對中國造成任何的損失,反而會讓出市場份額,讓更好更強的企業來中國安家,帶動一大批中國人就業,而美國則要為撤企付出沉重的經濟代價,最後得不償失。

相關焦點

  • 新冠疫情下美國、日本企業大量搬遷是什麼意思?
    在現代社會,如果兩個國家發生戰爭,那麼戰爭雙方的企業,在對方的國家必然會受到排擠,必然會受到民眾的強烈牴觸,必然讓雙方的企業損失慘重。為了避免這種最壞的情況發生,那麼美國就會先行一步,要求其本國企業撤回來以最大可能的降低損失。
  • 新冠疫情之下,為什麼美國要求在華的所有企業撤出中國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在防控疫情的同時,對經濟的影響更是超過以往的經濟危機,全年的全球經增長也很不樂觀,預測是負增長,疫情也暫緩了全球化,各國開始重視製造業,中國人口紅利已經消失了,全球經濟大衰退基本已成必然,這次比上次的金融危機嚴重的太多了,各國都在為走出困難找自己的出路
  • 際華集團11戶企業入選工信部第一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近日,際華集團11家所屬企業被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列入第一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包括際華三五零二職業裝有限公司、際華三五四三針織服飾有限公司、際華三五三四製衣有限公司、南京際華三五二一特種裝備有限公司
  • 新冠後遺症?疫情後香薰企業被大量投訴:聞不到香味了
    全球6000多萬新冠病毒確診病例中,絕大多數都是輕症,尤其是年輕人,可以很快恢復健康。不過新冠病毒也會有一定的後遺症,比如嗅覺受影響,現在連香薰企業都可能遭殃了。長期報導新冠疫情動態的科普大V@子陵在聽歌剛剛提到了一件事,美國著名的香味蠟燭生產商Yankee Candle最近被很多人投訴,說無法聞到這個蠟燭的香味。實際上,Yankee Candle的氣味十分強烈,甚至會讓人聞到之後打噴嚏,為什麼會有人投訴沒有味道呢?
  • 看新冠疫情下逆勢增長的日本企業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華輿訊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 據日本《東洋經濟新報》社最新發布的《會社四季報2020年4集秋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相比夏季階段,日本的製造業銷售額持續下降10.9%,營業收入下降了26.8%;非製造業的銷售額下降了8.6%,利潤下降了20.4%。
  • 美國、日本鼓動在華企業「大撤離」,到底又想耍什麼花招?
    什麼叫全球化?全球化就是你以為只是「牽一髮」,沒想到卻是「動全局」。雖說全球化逆轉是不可能的,但不可否認,全球化正在發生著變化。鼓勵企業回流,釋放什麼信號?儘管多家媒體報導此事,但截止目前,無論中國、美國還是日本官方尚未對此事發表權威意見。現在的問題是,一天之內,全球第一大和第三大經濟體,都在鼓勵企業回國,這是在釋放什麼信號呢?
  • 疫情讓在華日企「轉移產能」意願大降
    日本企業正在轉移在中國的產能嗎?據《日本經濟新聞》14日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中國廣東省等華南地區進行投資、經營的日本企業中,約有將近1成正在研究將經營業務從中國轉向海外。在中國,很多企業逐步恢復正常經營,但供應鏈的過於集中似乎成為日本企業的經營風險。不過,隨著疫情狀況改善,企業對轉移產能也變得更加冷靜。搬遷意願在降低《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稱,日前,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廣州事務所以在華南地區的日本企業為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獲得361家企業的回覆。
  • 新冠疫情:經濟全球化的「誘變劑」
    作者:東方智庫研究員孫樹忠最近有一個熱門話題,「新冠疫情是壓垮經濟全球化的最後一根稻草」。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和國家都對此憂慮,擔心疫情造成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阻斷,影響全球經濟增長。但美國的川普卻是樂觀其成,而且興風作浪、推波助瀾。2018年起,川普政府實施「廣譜」貿易戰,打響了反全球化的第一槍,嚴重損害了世界貿易和經濟的增長,國際金融也埋下了動蕩禍根。2020年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不僅危害到人類生命,也造成經濟停擺,顛覆了原有的全球經濟運行機制。經濟全球化無疑也遭到衝擊。
  • 美國新冠死亡人數超過二戰!疫情下貨櫃嚴重短缺
    美國新冠死亡病例逼近30萬人短短16天,全球確診病例又激增1000萬。北京時間12月12日,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7000萬。全球每新增千萬病例的時間,從最初的百餘天,縮減至如今的十餘天,從6000萬增長到7000萬僅用了16天。
  • 新冠疫情期間,美國抗焦慮藥物處方激增
    【搜索下載中新社·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北美新花園報導,一項新的研究報告顯示,由於美國人仍然因新冠病毒的不確定性感覺不安,各州的「居家令」下,美國人民對處方鎮定劑和助眠劑的需求激增
  •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新冠」疫情下的中日關係
    三井住友銀行在華專項貸款的第一期總額度就高達50億元人民幣,它還允許受疫情影響的中國企業延期償付到期貸款或者延長貸款期限,並向中國捐贈了20萬個口罩——這批口罩並非在中國購買,而是特地從日本運來的。在武漢有巨大投資的日本日產汽車公司,由於無法及時從中國獲得零部件,其位於九州的整車工廠已經停工……關於這方面的問題,我已經在上一篇《一次「去全球化」壓力測試——「新冠」疫情下的世界經濟》有過詳細分析。
  • 打開 最新一期《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顯示,在華美國企業對中國...
    核心閱讀中國美國商會的最新調查顯示,長期來看,中國仍是大多數在華美國企業看好的重點市場。在華美國企業投資中國的信心和戰略沒有改變,對中國的長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中國美國商會近日發布的最新一期《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顯示,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影響,多數美國企業依然看好中國市場,認為中國市場值得長期、戰略性投入,並表示會考慮增加在華投資。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美國工商界人士和專家紛紛表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隨著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中國「磁場」魅力只增不減。
  • 這個「生日」不好過——新冠疫情下的美國獨立日
    中新網7月5日電 (董寒陽)7月4日是美國獨立日,通常被美國人視為國慶節。最近幾天,上千支絢麗的煙花每晚都會「突襲」紐約市的夜空。然而,煙花易逝,美國人仍被籠罩在新冠疫情的陰霾之下。獨立日前夕,美國紐約市的煙花慶祝活動。  往年的7月4日,全美都會大張旗鼓的慶祝,民眾也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 東方智庫丨新冠疫情:經濟全球化的「誘變劑」
    本文共2898字,閱讀需3分鐘東方智庫研究員 孫樹忠最近有一個熱門話題,「新冠疫情是壓垮經濟全球化的最後一根稻草」。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和國家都對此憂慮,擔心疫情造成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阻斷,影響全球經濟增長。但美國的川普卻是樂觀其成,而且興風作浪、推波助瀾。2018年起,川普政府實施「廣譜」貿易戰,打響了反全球化的第一槍,嚴重損害了世界貿易和經濟的增長,國際金融也埋下了動蕩禍根。2020年年初暴發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不僅危害到人類生命,也造成經濟停擺,顛覆了原有的全球經濟運行機制。經濟全球化無疑也遭到衝擊。
  • 美國確診數超1400萬例!美國西海岸去年12月已有新冠感染,疫情下...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東時間12月3日14:26,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400萬例。截至目前,美國已有至少1401237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至少274648人死於新冠病毒。據統計,美國用了248天達到700萬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而達到第二個700萬僅用了69天。
  •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 這些歐美企業主動出擊欲力挽狂瀾
    隨著冠狀病毒在世界各地肆虐,歐美私營企業正在做出空前的反應,從製藥和科技巨頭到高端時裝公司,從開發疫苗到生產呼吸機、口罩和洗手液,很多公司都被動員起來積極抗擊疫情。 對此,國外媒體日前就整理出了正在同新冠疫情作鬥爭的私營企業,其中不乏諸如通用汽車、福特、特斯拉等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也包括Ventec等醫療領域行家。
  • 新冠疫情期間,各國民眾為何都愛囤衛生紙?
    最近,有媒體報料,在這次傳染全球的新冠疫情面前,現在日本、韓國、美國,還有澳大利亞的民眾,不是去超市搶購食品,而是搶購併且囤積大量的衛生紙。而美國民眾除了搶購衛生紙外,還搶購槍枝彈藥是為了自保,只有手中有武器,才能震懾歹徒,不然即便搶了再多的口罩和藥物都沒用。
  • 美國對華輸入新冠病例大量增加,中方火速行動:調整回國檢測標準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已經持續了數個月,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各國對於新冠疫情的防控就取得了成效,除了一些亞洲國家以外,更多的國家疫情形勢仍舊在持續惡化,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缺乏效能的政府以對自由幾乎偏執的執著導致疫情變得更加嚴重。
  • 俄聯合糖果公司2020年新冠疫情下對華產品出口增長20%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2月31日電 俄羅斯聯合糖果有限責任公司代表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2020年對中國產品出口增長20%。   俄羅斯聯合糖果有限責任公司是東歐最大的糖果企業,聯合19家俄羅斯工廠,其中包括大型莫斯科企業「紅色十月」、 「巴巴耶夫斯基」糖果點心聯合企業、「Rot-Front」工廠。   公司代表說:「今年聯合糖果公司對中國產品出口增長20%。
  • 疫苗成平息新冠疫情最大希望,日本準備好了嗎?
    華輿訊據東方新報報導 隨著北半球進入秋冬季節,全球新冠疫情再度大範圍惡化。儘管對於通過疫苗遏制疫情的效果還有待觀察,但現階段來看疫苗似乎是最大的希望。目前,中國、俄羅斯已開始面向部分人群接種新冠疫苗,英國自12月8日開始接種,美國也將於近期開始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