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怎樣念佛才算是不間斷?

2020-12-14 阿彌陀佛念我

1.淨空法師:怎樣念佛才算是不間斷?

問:最後有位同學問,怎樣念佛才算是不間斷?

答:這個問得很好。不間斷不是音聲不間斷,我念佛念累了,不出聲,這個可以;真正不間斷是你心裡頭有佛。我講個例子給諸位聽,有一年過年的時候,我在臺北,那時候館長還在世。過年,有位老居士到圖書館來拜年,跟我說,他說「法師,我什麼都放下了,就是孫子放不下,怎麼辦?」他沒有一天到晚念著孫子、孫子,他沒念。口裡頭沒有,他心上真有,時時刻刻都想到孫子,那叫做念佛,那叫做不間斷。我就跟他講,你把你那個孫子換成阿彌陀佛,你就成功了。唯一牽掛就是孫子,你如果真的一天到晚,無論什麼時候第一個念頭起來,你就想到阿彌陀佛,這叫不間斷。

學佛答問(答澳洲參學同修之七)  (共一集)  2006/3/4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21-245-0001

2.淨空法師:我們為什麼信願持名功夫不得力?

上一回,我記得上一次,自了法師有一份報告,寫得好,我們也學習過了。裡面最主要的,提醒我們一句話,我們為什麼信願持名功夫不得力?不知道死生大事,對這樁事情不知不覺。如果能知道這個事實,你還敢放逸嗎?印光大師一生把死貼在額頭上,你看他的關房,不大,我去參觀過,桌子上只供一尊佛像,阿彌陀佛,一對蠟臺,一個小木魚、引磬,一個香爐,一杯供水,其他的沒有了。佛像後面,老法師自己寫的一個「死」,大字,讓自己時時刻刻看到了,我就要死了,這時候怎麼辦?還有什麼留戀的?真正是萬緣放下,一心稱念阿彌陀佛,《無量壽經》講的這句話完全兌現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是什麼?真相信有淨土、有阿彌陀佛,真正發願求生淨土。真信切願就是無上菩提心,蕅益大師說的,一心稱念就能往生,蕅益大師說得好。不必功夫成片,不需一心不亂,經上講得很清楚、很白,只要信願持名,求生淨土,佛就來接引你。

 我們今天功夫不得力,是放不下,雜念太多,妄想太多,欲望太多,煩惱習氣太重。不要說祖師來我們回不了頭,釋迦、彌陀自己來,恐怕我們還是回不了頭。為什麼?如果能回頭,他就真來了,他沒有架子,我們真心哀求,他就跟我們見面,現身給我們看。所以,一切都要放下,至少,我沒有方法幫助別人往生,我自己要往生淨土,這一生這個機會、緣分一定要牢牢的抓住。

所以這是你看,震醒長夜,警覺昏迷,我們總是在昏迷當中,警覺不了。一旦壽命到了,你有沒有想到,馬上就是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到哪一道去?在我想像當中,地獄道的成分最多。為什麼?我們遇到這樣好的法,沒有認真修行,這個罪就很重。沒有遇到不要緊,他沒有緣分。我們遇到了,遇到了不能依教奉行,不能在這一生解脫,往生成佛,還搞六道,那我們可以想想,我們造作地獄的業肯定有。就在學佛當中就造地獄業,自己不知道。我們有沒有障礙別人學佛?有沒有讓別人在佛法裡面生起疑惑,退轉信心?如果有的話,這就是地獄因。我們沒有認真依教奉行,讓外頭人看到我們這個樣子,「你看學佛,假的,不是真的」,這個罪名就是地獄。所以不要以為學佛一定會生極樂世界,不會墮地獄。慈雲灌頂法師在《大勢至圓通章疏鈔》裡面最後的一頁,列入念佛人一百種果報,第一個就是地獄。他說得好,說得有道理,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沒有警覺。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九七集)  2015/6/1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197

3.淨空法師:學佛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裡?

【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經文雖然不長,意義很深。學佛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裡?沒有把身放下。修淨宗法門,這身不放下行嗎?我們昨天下午學習自了法師的報告,他完全用的是《印光大師文鈔》,告訴我們,念佛功夫不得力就是沒有把身放下,念念都為這個身著想。身固然重要,不能擺在第一。擺在第一,它障礙我們往生,我們修一生的淨業,念一生的佛,將來到哪裡去?人天兩道。修得好的,積功累德大的,欲界天去了;一般普通的,這又到人間來了。人間很辛苦,也不過就是幾十年而已,活到一百歲的人不多。我們這一生受這麼多年的苦,希望來生還來受苦嗎?這樁事情是大事,要很認真的去思惟,好好去想想。世尊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究竟樂,能不能去?能去,把身體擺在第二位,把念佛擺在第一位,你就能去了。所以決定不能把自身擺在人生第一位,錯了。

大家都知道,小乘他是怎麼樣證得初果?見惑放下了,這才能證得初果。證得初果向,也就是我們淨土宗所講的功夫成片,決定往生。功夫成片的人一定見佛,阿彌陀佛會現身給你看,來給你做證明,來安慰你。也就是告訴你,極樂世界已經有你的名字,七寶蓮池有一朵蓮花是你的,阿彌陀佛講堂裡頭有一個座位是你的。蓮花標名,經上有;座位上有名字,經上沒提,我想像當中肯定有名字。他的座位,不會亂坐,有秩序的,有秩序就得有名字。現在名字是一個空在那裡的,我們還沒去,如果我們把念佛這樁事情擺在第二,時間慢慢久了,那名字就不見了,就真可惜。

念佛人總要知道生死事大,知道這個事情功夫才得力。不論怎麼樣,都要把身體擺在第二位,佛號不能間斷。口裡頭間斷,心裡頭沒有間斷,一句接著一句,心裡不斷。海賢和尚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永思集》裡頭講了四個人,海賢的母親、他的師弟海慶法師,還有一個老德和尚,跟他們也是同時代的,他們靠什麼成就的?一句佛號;沒有經也沒有咒,一天到晚、一年到頭就是一句佛號不離心。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也就是說什麼都不要放在心上,要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我們就決定成功。這是大事,其他的都是假的,這海賢老和尚的話。

我們今天看《往生論》上這段話,遠離,遠離是放下,放下什麼?放下貪,貪著自身。非常喜歡自己的身體,非常愛惜自己的身體,唯恐身體受了委屈,這是第一個必須得放下的。剛才說了,須陀洹五種見惑都放下了,第一個就是這個,「身見」。第二個「邊見」,邊見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對立,相對的。我跟人對立,我跟事對立,我跟一切物對立,就是有自、有他,這個心障礙,障礙我們往生。那不對立呢?不對立就是有個概念出來了,我跟一切眾生同體,一體,真的是一體。你看《六祖壇經》,能大師最後一句話告訴我們,「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萬法是什麼?是宇宙,宇宙包括我的身體,你要把這一句真正懂得了,你會開悟。遍法界虛空界跟我什麼關係?一體,一體沒有對立。須陀洹證得一體,他為什麼不成佛?一體的道理明白了,沒有融入一體,所以叫小乘。誰融入?菩薩融入了。阿羅漢還沒融入,阿羅漢跟闢支佛知道,是遠離、放下了,可是沒有融入,菩薩融入了。第三種、第四種,「見取見」、「戒取見」,我們中國人把它合起來叫成見。某人成見很深,這個成見就是今天我們再換句話說,主觀的觀念,自以為是。戒取見是因上的成見,講因果,見取見是果上的成見。為什麼要放下?《般若經》上說得好,「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經上又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要放下。阿彌陀佛是真實的,你看賢公老和尚說得多好,勸人好好念佛,成佛是真的,是大事,其他都是假的。我們的見思煩惱全是假的,假的就應該放下,不要執著,這就對了。末後一個「邪見」,錯誤的見解,這個怎麼放下?這要讀佛經,讀多了、讀久了,自然明白了,自然不會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這就對了。這是對自己。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九五集)  2015/6/1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195

4.淨空法師:用這個方法念熟了,沒有一個不往生

信願持名的方法,昨天自了法師做了一個補充說明,說得好,他只說大勢至菩薩兩句話,「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道要;落實在十念,他用印光大師的十念法,印光大師念到一心不亂就用這方法。它的特點,一個是計數,一個是反聞,就是聽自己念這句佛號,自己聽這個佛號,聽自己念的佛號,字字句句聽得清楚,計得清楚。計,就是從一到十,然後再從一到十,不要十一、十二,二十一、二十二,這樣不好,這樣搞亂了,就計十句,十句這是第幾句,清清楚楚。你一天念一萬聲,也是從一到十、從一到十這樣計法,不要用念珠,心裡頭計。十句計不下來,計五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樣計法;再記不住的時候就用三三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計得很清楚,聽得很清楚,這就對了。而且特別主張默念,不要念出聲音。不要念出聲音有沒有聲音?有,別人不知道,自己知道。自己耳朵把這個能量集中向裡面聽,聽我自己念佛的聲音,不要聽外面的。意念集中之後,外面聲音聽不見,為什麼?你那沒有注意力。我們常講注意,注意什麼意思?眼見色,注意看,意是意識,意識是分別,第六是分別,第七是執著,注意就是把第六意識注進去分別它,把末那識放進去執著它。執著生煩惱,貪瞋痴慢疑是執著。通過分別,這個我喜歡它,那個我討厭它,喜歡的我想擁有,喜歡擁有就是執著,不喜歡的我把它丟掉,那也叫執著。能不分別、不執著是功夫,用什麼方法修這個功夫?用念佛的方法,就是要計數、要聽。意識心活動範圍非常大,頻率非常高,很不容易控制,這句佛號把它管好,叫它集中起來專門聽自己念佛號的聲音。默念,沒有念出聲,沒有念出聲還是有聲音,外頭人不知道,自己很清楚。聽得清楚,計得清楚,容易得一心不亂,容易得念佛三昧,這叫會念佛印光大師用這個方法,而且給我們說,用這個方法念熟了,沒有一個不往生。集中念頭聽自己念佛的音聲,這就叫「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觀世音菩薩修的法門,念佛三昧。這非常重要,真的像《贊阿彌陀佛偈》裡頭所說的,「究暢道要無障礙」。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四一集)  2014/1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141

相關焦點

  • 東寶·仲巴活佛為淨空法師造住世祈禱文!恭請為師父上人...
    全面研xi老法師的教誨可以知道,老法師既闡述佛法的手段是教育,也指出佛法的根本是實修而證入實相,教證二法不偏廢;既強調專心念佛,也強調深廣聞思,深廣與專一不相違。至於讓有些人只可心無旁騖地老實念佛,那是應機設教,斷非執此非彼,抑或鼓勵行者捨棄佛法的深廣法意。佛法自古以來都重視傳承的清淨無誤和加持力不間斷。藏傳佛教至今還較好地保持視師如佛並嚴守三昧耶的良好傳統。
  • 淨空老法師:安士全書!
    印祖在世一生可以說是極力提倡這本書,他自己不能講經,請法師講「陰騭文」。   安士先生說,「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亂之道也」。所以我們知道,祖師一生的用心,拯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今天社會的狀況他看到了。這本書展開你就看到文昌帝君說他自己十七世的因果,說得很詳細,你要是看到冤冤相報那種瞋恨心,最後遇到佛法,覺悟、明白了才放下,否則的話很可怕,值得我們警惕。
  • 淨空法師開示!念佛的功德太大太大了,只有內行人知道.
    淨空法師開示!
  • 淨空法師:念佛中,間隔聽經,應該聽什麼經論最好?
    淨空法師:在念佛中,間隔聽經,應該聽什麼經論?問:第二,道場念佛堂內大眾常年佛七,在念佛中間隔聽經,應該是專聽師父上人講的淨土經論,還是先以蔡老師的《幸福人生講座》和《弟子規》聽起?你教他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他就一生念到底,他真正可以做到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我們看《淨土聖賢錄》、看《往生傳》,裡面確實至少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甚至於到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屬於下愚。時間,多少時間?三年,真的往生。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預知時至不生病,真成功!所以老實比什麼都可貴,老實人難。那絕大多數,百分之九十九,上不上,下不下,叫中根人,中根人是最難調的。世尊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就是為中根人。
  • 淨空法師與瑜伽老人許哲
    >文 一塵許哲(Teresa-Hsu-Chih,1897年7月7日-2011年12月7日),著名居士,英文名字是「德蕾莎 (Teresa) 」,梵文名字是「愛人(Prema)」,出生於中國汕頭,27歲上小學,47歲學護理,67歲獨立創辦養老病院,69歲學瑜伽,90歲學佛,100歲用功學中文,101歲皈依佛門,2002年禮請淨空法師為證明師
  • 淨空老法師:拜佛的功德很大,效果非常殊勝!
    如果每天拜一百拜,永不中斷,拜上一年,你決定健康長壽、身體柔軟、百病不生。以清淨心、恭敬心拜佛,拜時沒有一個妄念,這樣自自然然感應道交,有求必應。 拜佛時,每個動作都合乎威儀,全身運動都達到了。我出家前,懺雲法師只教我拜佛,每天早課拜三百拜,晚課拜三百拜,中午,午後繞佛、念佛、經行半小時,再拜兩百拜,每天八百拜。對自己身心修養非常好,拜佛消業障、開智慧。
  • 淨空法師:我們今天為什麼功夫不得力?信心不夠
    1.淨空法師:我們今天為什麼功夫不得力?信心不夠真正用功,這句佛號得力。得什麼力?分別心、執著心少了,佛號的這個念頭多了,這就得力。功夫不得力,妄想分別執著多,佛號常常忘掉,念幾聲之後不見了,功夫不得力。說明什麼?煩惱習氣太重、太多了。怎麼辦?拼命念佛。
  • 公益結緣 | 新品:佛珠念佛計數器 | 淨空法師:撥珠念佛
    撥珠念佛(淨空法師)1 念佛,有時他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為什麼?他不計數。2 這一句佛號像唱歌一樣唱熟了,反而罩不住妄想。因此,念佛要計數就是這個道理。一切分別執著都打掉了,那就身心安樂,這才叫「持名念佛」!13 如果每天拿著念珠數著名號,句句都是迷而不覺,這個不叫「持名」,不叫做「念佛」。14 佛是覺的意思,念佛就是念覺,念念覺而不迷,這叫念佛。你是念念迷而不覺,那哪裡能叫念佛?
  • 淨空老法師:捐贈的印經錢款被吞了,捐款人背因果嗎?
    信徒是當真,認為他是真正好的出家人,供養他,所以這五個假出家人墮地獄;而這個供養的人,她生天,各人福報不一樣。摘錄自: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八十九)(共一集)2008/2/2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21-432-0001淨土宗學佛淨土宗學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福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極樂淨土十方三世諸佛念佛成佛開一個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共證菩提道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共證菩提道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共證菩提道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共證菩提道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共證菩提道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共證菩提道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共證菩提道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共證菩提道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共證菩提道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共證菩提道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共證菩提道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共證菩提道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共證菩提道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共證菩提道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共證菩提道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共證菩提道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共證菩提道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共證菩提道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共證菩提道沒有什麼比念佛更好的事情了沒有什麼比念佛更好的事情了沒有什麼比念佛更好的事情了沒有什麼比念佛更好的事情了沒有什麼比念佛更好的事情了沒有什麼比念佛更好的事情了沒有什麼比念佛更好的事情了沒有什麼比念佛更好的事情了沒有什麼比念佛更好的事情了沒有什麼比念佛更好的事情了沒有什麼比念佛更好的事情了人一輩子一生情放下統統放下廣結善緣一個人一輩子一生情放下統統放下廣結善緣一個人一輩子一生情放下統統放下廣結善緣一個人一輩子一生情放下統統放下廣結善緣一個人一輩子一生情放下統統放下廣結善緣一個人一輩子一生情放下統統放下廣結善緣一個人一輩子一生情放下統統放下廣結善緣一個人一輩子一生情放下統統放下廣結善緣一個人一輩子一生情放下統統放下廣結善緣一個人一輩子一生情放下統統放下廣結善緣一個人一輩子一生情放下統統放下廣結善緣一個人一輩子一生情放下統統放下廣結善緣一個人一輩子一生情放下統統放下廣結善緣心念佛累了念佛念佛有福天天開心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安安心心開心念佛累了念佛念佛有福天天開心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安安心心開心念佛累了念佛念佛有福天天開心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安安心心開心念佛累了念佛念佛有福天天開心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安安心心開心念佛累了念佛念佛有福天天開心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安安心心開心念佛累了念佛念佛有福天天開心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安安心心開心念佛累了念佛念佛有福天天開心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安安心心開心念佛累了念佛念佛有福天天開心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安安心心開心念佛累了念佛念佛有福天天開心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安安心心開心念佛累了念佛念佛有福天天開心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安安心心開心念佛累了念佛念佛有福天天開心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安安心心開心念佛累了念佛念佛有福天天開心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安安心心開心念佛累了念佛念佛有福天天開心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安安心心開心念佛累了念佛念佛有福天天開心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安安心心淨空老法師六合居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學佛幸福幸福幸福幸福幸福淨空老法師六合居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學佛幸福幸福幸福幸福幸福淨空老法師六合居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學佛幸福幸福幸福幸福幸福淨空老法師六合居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學佛幸福幸福幸福幸福幸福淨空老法師六合居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學佛幸福幸福幸福幸福幸福淨空老法師六合居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學佛幸福幸福幸福幸福幸福淨空老法師六合居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學佛幸福幸福幸福幸福幸福淨空老法師六合居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學佛幸福幸福幸福幸福幸福淨空老法師六合居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學佛幸福幸福幸福幸福幸福淨空老法師六合居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學佛幸福幸福幸福幸福幸福淨空老法師六合居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學佛幸福幸福幸福幸福幸福淨空老法師六合居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學佛幸福幸福幸福幸福幸福淨空老法師六合居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學佛幸福幸福幸福幸福幸福淨空老法師六合居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學佛幸福幸福幸福幸福幸福淨空老法師六合居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學佛幸福幸福幸福幸福幸福說
  • 淨空老法師:阿彌陀佛是誰?趕緊看看,你會嚇一跳!
    眾生不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妄想、分別、執著就是病毒,自己一個地方長瘡,爛掉了,自己在受苦。所以眾生受苦,佛受苦;眾生得樂,佛得樂;是一體的。所以給你說真的,你嚇一跳,都不相信,還毀謗佛,再造更重的罪業。所以很多真實話佛不講,講了你會害怕,你不會相信,不能接受。如果我們果然醒悟過來,虛空法界都是自己,你的大慈大悲,對於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都愛護,那個愛心、關懷之心、幫助之心,油然而生,分什麼彼此!    你恭敬我、讚嘆我,我愛護你、幫助你;你毀謗我、糟蹋我、侮辱我,我還是愛護你、還是幫助你。為什麼?
  • 淨空法師:緊要關頭,你就知道他到底信不信佛
    【淨空法師:緊要關頭,你就知道他到底信不信佛】「又云: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這個話講得實在是太好了,三輩九品這個不平等,不平等怎麼造成的?不是佛造成的,是我們每個人學佛遇的緣不一樣。如果遇到一個好老師,把淨土法門理論、方法、境界、因果講得清清楚楚的,我們可以取上品。
  • 淨空法師:【專信不二,萬修萬人去,三心二意,一無所成】
    底下說,「禪宗知識,有教人但持話頭,一切不作」。話頭是「參念佛是誰」,屬於念佛法門,另一種念佛方法。念幾聲阿彌陀佛之後,再問念佛是誰?禪宗念佛的方法。 「故知原業餘門者」,原業是原來修學其他法門,「尚當改修念佛」。祖師大德常勸人,自己以身作則。永明延壽大師在禪宗大徹大悟,回過頭專修淨土,成為淨土宗第六代祖師。
  • 淨空法師:無量劫來遇到一次,你要珍惜,太可貴了!
    淨宗用念佛的方法,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念相續,不能間斷,這是什麼?這就是修定。把妄想念掉,我只有佛號,沒有妄想,把雜念念掉,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叫理一心不亂,高了,跟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沒兩樣,方法不一樣,得的果是完全相同。還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菩薩,也沒錯。放下一切執著,知道全是假的,也就是說,執著什麼?不放在心上,心上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這是阿羅漢。
  • 【念佛】 《藕益大師開示》
    淨空老法師親筆籤署《藕益大師開示》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
  • 淨空法師說,消除業障的方法,一定要知道!
    相信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有業障。因為業障,會使我們內心浮躁,不清淨。所以,我們要想讓自己內心清淨,就要消除業障。那麼,我們的業障,又是如何來的呢?業障,就是由於我們自私自利,由於我們愚痴造下的惡業,還有貪嗔痴而來的。內心的思想,起心動念不善,也是在造惡。
  • 佛教:淨土宗的修行心法,只要記住淨空法師給的這十個字就夠了
    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淨土宗在當代的一位高僧——淨空法師,他的老師是李炳南居士,而李居士的老師就是淨宗十三祖,民國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老和尚,而印祖早已經故去多年,所以修淨土的師兄,真的不妨多看看淨空法師的文集或者視頻。
  • 淨空老法師:把阿彌陀佛聖號印成貼紙,冥陽兩利!
    淨空老法師  阿彌陀佛的名號我們印了很多貼紙,我們在很明顯的地方給它張貼,目的何在?讓我們時時刻刻看到佛的名號,看到阿彌陀佛的形像,時時刻刻不離開阿彌陀佛。我們印小張的,大家叫佛卡,小卡片印的佛像,讓你帶在身上,不是護身符,讓你時時刻刻拿出來看看,我念阿彌陀佛,我想阿彌陀佛。
  • 順心的事生歡喜心,不順心的事起煩惱,你雖念佛,不得念佛的受用
    1.淨空法師:順心的事生歡喜心,不順心的事起煩惱,你雖念佛,不得念佛的受用【甄解雲,普等三昧及大寂定,並是念佛三昧異名也,今佛為說念佛法門,住念佛三昧。】《甄解》這個解釋也是簡單明了。『普等三昧』是如來果地上的三昧。
  • 釋淨空:怎樣念佛,念多少?
    念佛那念多少?底下一段告訴我們,「乃至十念。乃至者,從多向少而言,如雲下至」。這是什麼?說的最少的,十念都行。多呢?多多益善,愈多愈好。下至十念,是最下的,十念。這個十念,古今說法不一樣,有一些祖師大德說,這是臨命終時十念;也有人說,這是平常的十念。平常是什麼?
  • 淨空老法師親自講述《臨終的處理方法及注意事項》,收藏轉發功德無量!
    摘自《臨終助念答問》淨空法師主講《臨終的處理方法及注意事項》1 問:同修往生該怎樣幫助他,怎樣成就他?這本書,學佛的同學要常看,萬一遇到的時候,才知道怎樣處理。我的老母親過世,後事完全依照書上寫的來辦;韓館長往生也是依這本書來做,非常如法。(摘錄自 12-17-1331)2 問:如果道場有人往生,是否可以調動打佛七的同修去助念?應怎樣安排才能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