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吉卜力工作室推出,並由宮崎駿所製作的經典動畫長片《龍貓》,至今已經有了30 多年的歷史,劇中那只有「孩子」才能看見與體會的不可思議景色與冒險,即使到了2020 年,依然是許多大朋友小朋友的不朽之作。
疫情之後,吉卜力美術館重新開業,被稱為吉卜力打卡聖地的「 Mugiwaraboshi」咖啡館,近期菜單和風格也做了很大的調整。
10月14日,宮崎駿導演、製片人鈴木導演和宮崎吾郎導演齊聚一堂,體驗新咖啡館、並進行品嘗。
前段時間,在日本推特突然討論起有關於《龍貓》續作的問題,雖然確實有不少觀眾希望該作能夠再有續集,實際上這部經典名作早已有續作,而且據說絕大多數人都並不曉得這部片的存在!?
▼小梅還與小貓巴士分享了《龍貓》電影最一開始出現的牛奶糖
《龍貓》續作片名叫做《梅與小貓巴士》(原文:めいとこねこバス),是一部片長僅為14分鐘的迷你電影,於2002年時在日本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限定播映。
由於必須要進入館內才能觀賞,也不是每天都會播放,能不能看到還得靠「運氣」,哪怕入館遇上了,也不允許拍照,所以對於民眾來說,很多人不曉得這部動畫的存在。
吉卜力美術館票價以及放映時間表,有計劃去觀看的可以留意下:http://www.ghibli-museum.jp/cinema/
吉卜力美術館內
據說,這部續作短片,是畫了將近15000 張的圖畫製作而成,並且配樂的部分更是請回了久石讓先生來擔任,儘管是短短14 分鐘的動畫短片,但製作過程卻是一點也不馬虎。
▼ 《梅與小貓巴士》原聲帶 CD封面,在Amazon也能買得到
▼小小隻的小貓巴士,看起來相當可愛
▼年紀看起來很大的老貓巴士,或許是龍貓族群中的大長輩?
▼連龍貓都要敬他三分,看來真的是很了不起的大人物
▼也有日本民眾分享了《梅與小貓巴士》的繪本內容
▼還有明信片周邊
▼粉絲的二創小貓巴士by_saino
而說到多數人都不知道的《龍貓》秘密,就想到過去在網路上傳出的一張圖像,內容是貌似姐姐皋月與妹妹小梅的融合體,與大龍貓站在公車站前等著父親下車的模樣。
▼雙馬尾小女孩,貌似姐姐皋月與妹妹小梅的融合體。
事實上這是源自於宮崎駿導演在1975年時所構思的《龍貓》三張圖的其中之一張,原先的構想是僅由一名少女作為該動畫的唯一主角,後來因為高畑勳導演的《螢火蟲之墓》的好評,讓宮崎駿起了競爭心理,因此才將角色一分為二,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皋月和梅」。
可以看到,在海報上的這名少女,是同時具有皋月與小梅的服裝與特徵,據悉在宮崎駿還在繪製第二張海報時,都還是皋月與龍貓站在一起的畫面,而進行到第三張海報的製作時,則成為本篇所介紹的「神秘少女」。
此外,根據《ジブリの教科書3 となりのトトロ》書中所記錄,《龍貓》最起初的構想是一名少女和一名鬼怪的互動與交流,後來因深受高畑勳的影響,讓宮崎駿改變了想法,意圖藉由少女的一分為一對姊妹,來延長電影的片長。
知道為什麼吉卜力動畫的開頭,都會用龍貓的頭像作為logo嗎?
因為在龍貓播出前,吉卜力一直是虧損的狀態,龍貓的票房卻一下子填補了虧損的金額之外甚至還有盈餘。
員工想要藉助動畫的熱度繼續創造收益,想到的辦法就是推出周邊產品,最後賺到了比預期還要多的錢。
因為覺得龍貓是使吉卜力起死回生的吉祥物,所以以後製作的動畫,開頭都會加上龍貓的logo。算是守護神?或者致敬意味?(Jo Ker Luk)
文稿:Min-EI
轉載自:玩具人
https://www.toy-people.com/?p=55124
補充內容:推特、吉卜力YouTube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