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頒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第二期

2020-12-13 中藝星空2020

上一期恰逢感恩節,中藝星空傾情發布了第一期《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本期星空君將繼續和廣大寶媽一起學習《指南》中健康版的動作發展有關內容,各位寶媽準備好了嗎?

目標1

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

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動作發展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那麼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應該達到什麼樣的標準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3-4歲的寶寶,第一個指標就是能沿地面直線或在較窄物體上走一段距離。如果寶寶在這個年齡段可以在人行道旁的窄地磚上走一段基本就不用太擔心。另外寶寶要能雙腳靈活交替上下樓梯、能身體平穩的雙腳連續向前跳、分散跑時能躲避他人的碰撞、能雙手向上拋球。知道了標準我們就能有針對性的注重平時的訓練了。

4~5歲的寶寶,在平衡能力方面能在較窄的低矮物體上平穩的走一段距離了,相比3~4歲寶寶在平衡力持久性方面有所提升。此外寶寶要能以匍匐、膝蓋懸空等多種方式鑽爬、能助跑跨跳過一定高度的物體、能與他人玩追逐、躲閃跑的遊戲、能連續自拋自接球。可以看出這個年齡段對動作協調和靈敏度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寶寶平時堅持運動才能不斷提升。

5~6歲的寶寶首先要能在斜坡、蕩橋和有一定間隔的物體上較平穩的行走,寶寶的平衡能力在此階段有了更高的標準。其次寶寶要能以手腳並用的方式安全的爬攀登架、網等、能連續跳繩、能躲避他人滾過來的球或扔過來的沙包。最後一個指標是寶寶要能連續拍球。寶媽們可以試著按照《指南》給出的標準給寶寶測一測啦~

《指南》的教育建議

【教育建議】

1.利用多種活動發展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如

①走平衡木、或沿著地面直線、田埂行走。平衡木一般家裡沒有,寶媽們可以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只要是能鍛鍊寶寶平衡能力的方法,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都可以靈活運用。

②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蹺等遊戲活動。孩子在遊戲中就能不知不覺發展和提升,所以一定要讓寶寶多多參與遊戲活動,不僅有利於身體發育,還可以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溝通能力。

2.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如

①鼓勵幼兒進行跑跳、鑽爬、攀登、投擲、拍球等活動。做好安全監護,讓寶寶大膽的探索世界是非常必要的,不要總擔心寶寶弄髒衣服哦,錯過了孩子發展的關鍵期會因小失大。

②玩跳竹竿、滾鐵環等傳統體育遊戲。隨著科技的進步,寶寶的玩具應接不暇,但是傳統的體育遊戲對寶寶體質的提升非常有效,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的風俗,讓寶寶動起來最重要!

3.對於拍球、跳繩等技能性活動,不要過於要求數量、更不能機械訓練。這就提醒我們要注意正確的訓練方法,星空君建議如果爸爸媽媽工作忙不能每天陪著寶寶科學鍛鍊,給寶寶找到專業機構請專業老師指導會事半功倍,最重要的是寶寶有了科學訓練的底子,就會養成好習慣並且在鍛鍊過程中提升意志力,一舉多得。

4.結合活動內容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寶寶運動起來,爸爸媽媽更要密切關注,時刻提醒寶寶確保運動安全。

目標2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寶寶在家裡玩耍一般都是以玩具為主,小區裡的健身器材是按成年人的體格特點設計的,小朋友一般很難找到專門鍛鍊力量和耐力的場所,但是這項能力又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先了解一下具體的指標吧。

3~4歲的寶寶力量和耐力指標

①能雙手抓槓懸空吊起10秒左右。

②能單手將沙包向前投擲2米左右。

③能單腳連續向前跳2米左右。

④能快跑15米左右。

⑤能行走1公裡左右(途中可適當停歇)。

看完以上指標寶媽很欣慰吧,原來也不是很難。投沙包、跳格子這些遊戲就能鍛鍊寶寶的力量和耐力。「老鷹抓小雞」遊戲也能鍛鍊孩子的跑跳能力。爸爸媽媽有空餘時間記得多帶寶寶從玩中練哦。

4~5歲的寶寶力量和耐力指標

①能雙手抓槓懸空吊起15秒左右。

②能單手將沙包向前投擲4米左右。

③能單腳連續向前跳5米左右。

④能快跑20米左右。

⑤能連續行走1.5公裡左右。(途中可適當停歇)

在指標方面這個年齡段和3~4歲寶寶相同,但是難度有所提升。寶寶有了充分的運動才能增強體質,所以能跑能跳就不要讓寶寶「賴」在兒童推車裡了,爸爸媽媽有意識的引導和陪練也很重要。

5~6歲的寶寶力量和耐力指標

①能雙手抓槓懸空吊起20秒左右。

②能單手將沙包向前投擲5米左右。

③能單腳連續向前跳8米左右。

④能快跑25米左右。

⑤能連續行走1.5公裡左右。(途中可適當停歇)

綜合來看,寶寶要想提升力量,選擇合適的訓練場地和道具後要堅持練習,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在耐力方面堅持多走路,多跑多跳多運動。

《指南》的教育建議

【教育建議】

1.開展豐富多樣、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各種身體活動,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勵幼兒堅持下來,不怕累。在媽媽眼中總想多呵護寶寶,不想寶寶受累辛苦,但是有意識的讓寶寶吃苦是非常必要的,寶寶有個好身體,未來成長更安心。

2.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多走路、少坐車;自己上下樓梯、自己背包。爸爸媽媽能不代勞就不代勞,寶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偶爾刷到存在感寶寶會更自信,爸爸媽媽完全不用擔心。

目標3

手的動作靈活協調

每個媽媽都忘不了寶寶出生時第一眼的樣子,想像中剛出生的寶寶都是粉嫩粉嫩的,實際的場景是看到眼前的小寶「皺巴巴」。不過小小的拳頭可愛極了,肉嘟嘟粉嘟嘟,睡覺都是「投降」的姿勢,非常呆萌。大手拉小手,從此爸爸媽媽肩頭分量變得沉甸甸。隨著寶寶日漸長大,寶寶小手從抓握大的玩具到逐漸能塗塗抹抹搭建樂高,手部動作越來越靈巧,那麼3~6歲的寶寶在手的動作靈活協調方面有哪些具體的指標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3~4歲

這個年齡段寶寶能用筆塗塗畫畫,能熟練地用勺子吃飯、能用剪刀沿直線剪,邊線基本吻合。從《指南》看,這個年齡段可以讓寶寶開始學習啟蒙美術了,畫畫不僅促進寶寶手部動作更加靈活協調,還能發展寶寶的視覺思維、感知能力和想像力,益處非常多。中藝星空的星之美課程不僅通過繪畫鍛鍊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而且在課程中融合了很多手工創意內容,讓寶寶視覺空間智能全方位提升。

4~5歲

寶寶上中班了,幼兒園吃飯從勺子變成了筷子,其實這也是《指南》規定和要求的一項內容。另外這個這個年齡段寶寶要能沿邊線較直的畫出簡單圖形,或能邊線基本對齊的摺紙,能沿輪廓線剪出由直線構成的簡單圖形,邊線吻合。可以看出在手部動作方面對寶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6歲

5到6歲的寶寶在使用筷子方面不能只停留在會用這個層次,要能熟練的使用了。在動手能力方面要能根據需要畫出圖形,線條要基本平滑。寶寶還要能沿輪廓線剪出由曲線構成的簡單圖形,邊線吻合且平滑。這個時期的寶寶能使用簡單的勞動工具或用具。爸爸媽媽看到眼花繚亂的指標是不是有點懵圈呢?沒關係,來中藝星空學創意美術和樂高機器人吧,相信一定能讓您的寶寶超越《指南》的標準,比同齡寶寶更優秀!

《指南》的教育建議

【教育建議】

1.創造條件和機會,促進幼兒手的動作靈活協調。如

①提供畫筆、剪刀、紙張、泥團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種自然、廢舊材料和常見物品,讓幼兒進行畫、剪、折、粘等美工活動。

②引導幼兒生活自理或參與家務勞動,發展其手的動作。如練習自己用筷子吃飯、扣扣子,幫助家人擇菜葉、做麵食等。讓寶寶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對寶寶一生的發展都非常有益。勞動不僅能提高孩子自立能力,還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不易,更加學會感恩。

③幼兒園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動區時,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讓幼兒有更多機會參與製作活動。

2.引導幼兒注意活動安全。如:

①為幼兒提供塑料粒、珠子等活動材料要足夠大,材質要安全,以免造成異物進入氣管、鉛中毒等傷害。說到這裡,我國每年有3000名左右的兒童因氣管異物窒息發生意外事故。一旦發生異物進入氣管,要立即採用科學的方法急救並緊急送醫。所以無論給寶寶提供什麼學習材料,安全是第一位的。

②為幼兒示範拿筷子、握筆的正確姿勢以及使用剪刀、錘子等工具的方法。在這方面家長一定要做好看護,以防意外發生。

③提醒幼兒不要拿剪刀等鋒利工具玩耍,用完後要放回原處。

星空寄語

本期星空君和寶爸寶媽們分享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健康版部分的動作發展模塊,總的來說我們要讓寶寶邁開腿撒歡跑起來,力量耐力練起來,家務做起來,美術樂高學起來,多管齊下,相信每個寶寶都會越來越優秀,老母親的笑容也將越來越燦爛,一起努力吧!

相關焦點

  •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測試題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測試題一、填空(每空1 分,共 20 分)1、《指南》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 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麼、能做什麼,大致可以達到什麼發展水平提出了 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兒(幼兒學習與發展
  • 贛州市成功舉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實驗園骨幹研訓班
    為進一步提升園長及教師的專業素養,推進謀劃「十四五」全市學前教育向高質量方向邁進,12月9日至11日,市教育局在石城縣成功舉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實驗園骨幹研訓班。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育局總督學鄧昌海出席開班儀式並講話。
  • 兒童年齡範圍 兒童年齡範圍是多少
    根據教育部頒發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孩子的學寫能力發展過程是這樣的:3-4歲能力發展:喜歡用塗塗畫畫表達一定的意思。此時,可以教寶寶學會正確的握筆方法。4-5歲能力發展:願意用圖畫和符號表達自己的願望和想法;在成人提醒下、寫寫畫畫時姿勢正確。
  • 上海第二波夏令營,特別多給3-6歲!
    後臺收到的反饋消息中,3-6歲的營呼聲好高,今天我們就搜羅了一些特別適合3-6歲小朋友參加的營。今年夏天的第二波夏令營,這就送到!Bright Summer Camp 2018耀夏令營不僅在學英文,還用英文在學習!中外教帶班還有安排outing
  • 教育部等15部門多項舉措,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
    教育部牽頭完善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聯席會議機制,科技部、醫保局、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民政部、中科院等6個部門加入,成員單位由9個增至15個。向聯席會議機製成員單位徵集並匯總14個供聯席會議機制研究的選題。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兒童青少年視力專題調研視頻會議,部署在9個省份開展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用眼和近視防控調研,研判和應對疫情對我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的影響。
  • 陳幗眉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複習筆記及詳解——才聰學習網
    每一階段都是前一階段發展的繼續,同時又是下一階段發展的準備;前一階段中總包含有後一階段的某些特徵的萌芽,而後一階段又總帶有前一階段某些特徵的痕跡。兒童心理發展的劃分如圖1-1所示:圖1-1 兒童期各階段的劃分(3)不平衡性發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對同一個體而言的。
  • 「茁然」出眾 飛鶴雲發布3-6歲兒童配方奶粉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唐明軍)7月6日,飛鶴乳業舉辦茁然兒童奶粉及配方奶新品上市雲發布會,宣布推茁護、學護、壯護、蓓護四款為3-6歲兒童提供更科學、更精準營養解決方案的「茁然」系列兒童奶粉及配方奶產品,該系列產品由章子怡擔任品牌代言人。
  • 英孚教育騰訊「開課」 助力家長規劃兒童英語學習
    為響應疫期迫切的教學需求、提供更為多元的教育渠道支持,騰訊新聞不僅以最快速度上線「開課」在線課程專區,邀英孚教育等多家教育機構提供錄播「輕課」,更推出了面向3-18歲兒童及家長的英語啟蒙類直播課程「開課LIVE」,搭建家長和教育專家溝通和互動的橋梁。
  • 大陸兒童學習英語熱
    小牛津雙語幼兒園董事長李元發:從語言教育來講,應該是零到3歲這個階段,也就是0到3歲這個是學習語言最好的黃金時期,但是因為我們不是英語系國家。所以,如何去尋找一個這樣的環境?對我們來講,是不具備的。因此,目前我們所推展的應該是一歲半到六歲。  主持人:那關於小牛津,它是不是會針對不同的孩子年齡段,分設不同的課程,安排不同的老師呢?
  • 如何評估自閉症兒童感統訓練小肌肉發展?訓練策略詳解來了
    幼兒小肌肉的發展可分成三個年齡階段的裡程碑:初生至三歲的嬰幼兒期;三至五歲的幼兒期;五至六歲的學前預備期。在每個年齡階段的裡程碑,幼兒的小肌肉發展都有代表性的活動功能,以下是一些例子:1、出生至六個月的嬰兒能用雙手伸向玩具方向,並用手握著玩具把玩。2、一歲的幼兒開始能用前二指拾起小餅來吃。3、一歲半的幼兒能疊高數積木。4、兩歲的幼兒能用調羹將食物放進口中。5、三歲至四歲的幼兒能自行解開和扣上紐扣。
  • 0-12歲兒童口腔護理指南
    近日,由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歷經2年,匯集21位專家合力打造的《中國口腔健康發展報告》在成都舉行的2020西部國際口腔展上首次發布,為科學預防兒童齲齒問題提供指南。據第四次全國口腔流調數據顯示:中國恆牙患齲率達38.5%,而我國5歲兒童乳牙患齲率高達71.9%,乳牙期平均每名兒童口腔內齲壞的牙齒數大於4顆,形勢異常嚴峻。
  • 教育部等九部門2019年紮實推進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
    推動各地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工作,確保2019年起0—6歲兒童每年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達90%以上,發布《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為科學規範預防和矯正近視提供技術標準。開展近視防治相關研究,加強近視防治科研成果與技術應用。研製《中小學生屈光不正篩查規範》《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近視防控衛生要求》,推動組織編制視力保護相關國家標準。
  • 樂高積木在學前兒童發展中的教育價值
    一般來說,年齡在0~6歲之間的嬰幼兒都被稱為廣義上的學前兒童。而3~6歲之間的兒童則被成為狹義上的學前兒童,本文僅針對狹義上的學前兒童進行討論。這一階段的幼兒身體各個方面的發展都是非常迅速的。因此,學前階段也是教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2.樂高積木樂高積木是一種具有多種形狀和多種顏色的塑膠拼插型積木。
  • 學齡前兒童3-4歲的發展
    關鍵點學齡前兒童在3-4歲內的發展有很多事情要做。
  • 第二期劍橋英語CELT-P/S報名通道正式開啟!
    法政國際教育#劍橋英語CELT-P/S培訓#第二期報名通道正式開啟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4月17日適合人群:英語教學工作者、英語研究者開課時間:2020年6月和7月關於CELT-P/S CELT-P: Certificate
  • 0-3歲兒童語言發展階段
    學會稱呼1-2個大人,部分孩子能用手勢表示自己的年齡,例如伸一根手指,表示自己1歲了。能模仿小動物的叫聲,3-5個。 1歲-1歲半能用稱謂稱呼至少4個大人。能發出音節回答成人的問話。到1歲半,多數寶寶會主動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能說一些重疊的詞,如「抱抱、球球」等。常是一個詞代表多種意思。一歲三個月能說出自己的小名和3-4種物品的單音名稱。呼名反饋,叫名字能走向大人。半數兒童能背誦詩中押韻的字。
  • 飛鶴茁然為3-6歲兒童量身打造科學營養新奶粉
    7月6日,以「3歲啦,喝茁然」為主題的飛鶴茁然兒童奶粉及配方奶新品上市雲發布會盛大舉辦。在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精細化、集中化的發展趨勢下,作為行業領導者的飛鶴再次率先洞悉市場需求,通過極具競爭力的茁然新品,深耕3歲後兒童奶粉市場,在為中國的嬰幼兒乳品市場注入了全新活力的同時,也向行業證明了其頂尖的技術研發能力與市場預見力。
  • 兒童年齡分幾期?兒童健康這麼做!
    4.幼兒期幼兒期是從1歲到滿3歲之前為幼兒期,這個階段體格生長發育的速度較前減慢,小兒對危險的識別和自我保護能力很有限,是社會心理髮育最為迅速的時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同時意外傷害發生率非常高。5.學齡前期從3周歲到6~7歲入小學前為學齡前期,在這個時期體格生長發育都比較慢了,但智能發育更加迅速,與同齡兒童和社會事物有了更廣泛的接觸,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
  • 兒童發展心理學 (第三章 兒童的認知發展)
    學前兒童方位知覺的發展順序是上下——前後——左右,並且在這一發展順序的每一相對方位中,是一個方位先發展,相反的另一個方位再發展。兒童方位知覺的發展具有年齡特徵。3歲兒童僅能辨別上下方位,4歲兒童開始能辨別前後方位,5歲兒童開始能以自身為中心辨別左右方位,6歲兒童能完全正確地辨別上下前後左右方位,但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方位發展還不完善。
  • 「差一天」滿6歲,能不能讀一年級?聽聽教育部怎麼說!
    然而,對於一年級適齡兒童來說,卻意味著新的開始:小學即將到來。面對上小學,達到上學年齡的孩子,多數情況下,很興奮也很期待。但是,如果孩子不足6周歲,甚至距離6周歲僅僅只相差一兩天,就會讓家長感到很苦惱。距離6周歲就差1天,到底能不能讀一年級?這個問題,讓家長非常糾結,甚至「驚動」了教育部親自作出「回應」。「差一天」滿6歲,能不能讀一年級?這真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