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九部門2019年紮實推進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

2020-12-07 中國日報網

綜合防控 合力防控 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

——教育部等九部門2019年紮實推進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

2019年,教育部、中央宣傳部、衛生健康委、體育總局、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中醫藥局等九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學生近視問題的重要指示精神,合力推進《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落地落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取得階段性重要進展和標誌性年度成果,為建設健康中國提供了重要支撐。

加強組織領導。教育部等九部門建立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審議並原則通過《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評議考核辦法》。教育部商請科技部、民政部、醫保局、中科院、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加入聯席會議機制,成員單位由9個增至15個。教育部、衛生健康委與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籤訂近視防控工作責任書,明確職責任務。指導各省份出臺省級近視防控實施方案,督促各地各校抓好抓實近視防控。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監測工作調研,指導地方做好兒童青少年近視率監測。

落實重點舉措。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指導和督促各地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嚴格依照課標教學,嚴控書面作業總量,科學合理布置作業,堅決控制考試次數,注重將用眼常識、視力保護等納入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規定。要求學校科學規範指導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產品,校外線上培訓平臺應具備護眼功能,控制在線時長,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學習和用眼衛生習慣。排查718家線上培訓機構,開展線下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回頭看」,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培訓行為。指導督促各地改善教學設施條件,提供符合用眼衛生要求的學習環境。推進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和能力提升工作,推動消除城鎮學校大班額。教育部建設29個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和84個試點縣(市、區),完善工作規範和標準,強化示範引領,推介典型經驗。

提高防治能力。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實施學生近視和健康影響因素專項監測,指導學校和家長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綜合幹預。推動各地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工作,確保2019年起0—6歲兒童每年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達90%以上,發布《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為科學規範預防和矯正近視提供技術標準。開展近視防治相關研究,加強近視防治科研成果與技術應用。研製《中小學生屈光不正篩查規範》《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近視防控衛生要求》,推動組織編制視力保護相關國家標準。對4萬餘家託幼機構、校外培訓機構和學校開展採光照明「雙隨機」抽檢,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工作切實加強監管的通知》,集中整治近視矯正市場亂象。要求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建立學校衛生科所,納入全國疾控工作評估考核。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研究配齊配強校醫的政策措施,推動校醫室建設,增強學校衛生健康工作能力。國家中醫藥局研製近視防治中西醫一體化綜合預防和診療方案,設立專項支持中醫藥防治近視臨床研究及轉化應用。積極推動支撐計劃項目「青少年視力低下中醫外治法防控技術臨床評價及規範化研究」相關成果的轉化應用。將兒童青少年近視納入中醫優勢病種,開展相關循證醫學研究。將兒童青少年近視中西醫結合綜合防控技術研究納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項研究方向。開展視功能中醫藥保護研究,推動完善保護診療技術、研發新方法和中藥製劑。

貫通體育鍛鍊。體育總局下達中央資金9.3億元,支持1323個公共體育場館建設,向兒童青少年等群體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要求各地在使用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建設全民健身設施時,考慮兒童青少年人群使用需求。在全國實施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工程,共有87萬青少年參加各類體育冬夏令營活動。試點開展親子夏令營,2萬多家庭、5萬多孩子和家長參加,通過小手拉大手帶動家庭體育氛圍。實施青少年U系列體育賽事工程,推動青少年冰雪、三大球項目體育賽事活動廣泛開展,促進俱樂部聯賽、傳統校比賽等品牌賽事發展,鼓勵扶持社會草根賽事,進一步拓展項目數量和賽事體系。創編「青少年近視防控操」,在5省市開展全國青少年健身科普及試點工作,重點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及幹預,受益青少年逾10萬人次。舉辦第四屆全國體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設立「運動指導嘉年華」活動,推動各地社會體育指導員開展公益活動。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推動地方和學校嚴格落實學生每天1小時校內體育活動,引導青少年喜愛和掌握1項以上體育技能,督促學生放學後進行1—2小時戶外活動。合理安排和組織幼兒一日生活,保證幼兒每天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開展社區體育賽事活動,號召青少年積極參與活動籌辦志願服務,主動參加賽事活動。

嚴格市場監管。市場監管總局開展全國眼鏡制配場所計量專項監督檢查,涉及眼鏡制配場所41800家,檢查計量器具140570臺(件),合格率達90%以上。整改6478家,查處826家,處理舉報投訴192件,涉及兒童青少年投訴舉報34件,培育計量誠信示範單位6907家。開展重點領域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專項行動和全國智慧財產權系統執法保護專項行動,嚴肅查處含有虛假或引人誤解內容的虛假違法近視防控產品廣告。將政府部門履職過程中對驗光配鏡等相關行業企業作出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及「黑名單」等信息歸集至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記於企業名下並依法向社會公示。推動涉企信息充分共享和互聯互通互認,加強企業信用監管、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出臺《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召回作業本、練習冊等兒童文化用品。組織對眼鏡鏡片、眼鏡架等產品開展國家監督抽查,抽查了316家企業生產的440批次產品,發現不合格產品66批次,不合格率為15%。對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及生產企業,督促相關部門依法進行處理。批准成立全國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眼鏡驗配服務分技術委員會,推進眼鏡驗配服務領域標準化。發布GB/T38005-2019《眼鏡鏡片未割邊鏡片的基本要求》、GB/T38009-2019《眼鏡架鎳析出量的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等4項眼鏡相關推薦性國家標準,進一步提升眼鏡架、鏡片等產品質量要求。下達「眼科光學模板」等2項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進一步規範眼鏡驗配環節儀器設備技術要求,為提升眼鏡驗配質量提供基礎支撐。引導並支持相關認證機構實施更接近自然光的照明產品認證、桌椅人體功效學認證、眼視光產品認證、驗光配鏡場所服務認證等認證項目。出臺《市場監管系統國家質檢中心籌建驗收工作程序(試行)》,加強國家質檢中心監督管理,支持眼鏡類國家質檢中心為眼鏡產品質量監管、產業發展提供公共技術服務和科技支撐。指導中國消費者協會開展電子產品對青少年視覺影響的測試研究,發布測試報告和消費警示,為引導青少年合理選擇和使用電子產品、減少視力傷害提供科學參考。開展「青少年近視現狀及網遊體驗」調研,發布調查報告,約談遊戲平臺,推動青少年遊戲沉迷與近視防護社會共治。

管控網路遊戲。組建網路遊戲道德委員會,評議網路遊戲作品或相關規則,補充完善內容審查標準,實施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路遊戲上網運營數量。印發《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工作的通知》,嚴格規定網路遊戲為未成年人用戶提供遊戲服務的時間,督促網路遊戲企業落實適齡提示制度,要求網路遊戲企業分析未成年人用戶沉迷成因,修改造成沉迷的具體內容、功能或規則,探索對上網出版運營的網路遊戲予以適合不同年齡段用戶的提示,並在用戶下載、註冊、登錄頁面等位置顯著標明。實行網路遊戲用戶帳號實名註冊,規範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費服務,引導家長和學校等社會各界履行未成年人監護責任,加強對未成年人健康合理使用網路遊戲的教育引導,遏制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過度消費等行為。

監管編校印刷。倡導綠色印刷,適當擴大圖書、期刊字號,適應青少年視力保護需求。開展第一屆優秀青少年讀物出版工程評選,評出重點青少年讀物30種,評選中注重圖書導向內容質量,將圖書排版印製質量作為重要評判標準,引導出版社加強對青少年讀物排版印刷規範。引導學校、家長減少使用青少年電子書、電子版作業,減少電子屏輻射。實施「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計劃」,推出一批優秀有聲讀物,受到青少年讀者歡迎。

強化智力支撐。支持高校自主設置近視防控相關學科和專業。北京大學等7所高校自主設置眼視光學、眼視光學和視覺科學、中醫眼科學等二級學科。南開大學等4所高校增設眼視光醫學專業,南京師範大學中北學院增設眼視光學專業,內蒙古醫科大學等26所高校增設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全國高職學校設置眼視光技術專業點69個、健康管理專業點67個、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點121個,中職學校設置眼視光與配鏡專業點33個。認定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學專業、南京醫科大學眼視光學專業為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發布眼視光技術、健康管理等高職學校專業教學標準,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共同研究推進衛生系列職稱制度改革,統籌考慮中小學和高校校醫等專業技術人才的實際工作內容和特點,以職業屬性和崗位需求為基礎進一步修訂完善職稱評價標準。高校自主開展教師職稱評審,高校保健教師、健康教育教師按規定參加職稱評審。

加強科學研究。設立「新中國70年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專項研究,圍繞近視防控等重點任務,加強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在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中設立「中國兒童青少年久坐行為特徵及其與近視的關係研究」等40餘項,深化青少年視力健康研究。加強近視成因研究,支持北京大學承擔《學生電子屏教學應用誘發近視的多中心試驗研究》,利用科學研究成果指導防控近視。進一步推進眼視光學和視覺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認定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眼視光行業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提升協同創新能力。

加大財政投入。中央財政安排校舍安全保障長效機制資金165.3億元,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作資金293.5億元,改善普通高中辦學條件補助資金54.2億元,支持各地改善中小學基本辦學條件。新增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專項經費1680萬元。督促各級各類學校按規定和標準配備必要的藥械設備及相關監測檢查設備等。中央財政通過安排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支持各地開展包括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等兒童健康管理在內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各地統籌安排補助資金用於青少年眼保健和視力檢查。指導帶動部分省份加大對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財政支持力度。

深化宣傳教育。國家廣電總局組織指導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媒體開展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廣泛宣傳解讀政策規定,宣傳推廣近視防控知識。國家衛生健康委、共青團中央以近視防控為主題,舉辦近視防控高峰論壇、組織「根在基層」青年幹部實踐調研、「我愛眼我繪眼」繪畫作品徵集等活動。教育部在健康中國行動啟動儀式上發布《重視近視防控守護兒童青少年健康》倡議,通過新聞發布會等多種形式介紹近視防控工作思路舉措與進展成效,編發《教育部簡報》推介各地經驗做法。國家中醫藥局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將中醫藥防控近視作為科普宣傳的重要內容。市場監管總局舉辦「認證關愛用眼健康」主題活動,向工業產品認證機構推廣眼視光產品及服務認證制度經驗及成效,引導認證機構共同推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教育部把近視防控作為2019年「師生健康中國健康」主題健康教育重要內容,開展全國「愛眼日」宣傳教育活動。組建由85名專家組成的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專家宣講團,全年累計宣講900餘場次,覆蓋學生和家長5000多萬人次。發揮622個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教育實踐基(營)地作用,引領中小學生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緩解用眼疲勞。研製家庭教育指導手冊,組織專家發表家庭教育指導文章,倡導家長盡好監護人職責,宣傳科學用眼、預防近視等眼保健知識,形成家長、學校防控近視合力。教育部門戶網站開設近視防控專題網頁,發布地方和學校典型經驗和視力保護系列科普作品。教育部在北京市公交站臺60個廣告位投放近視防控和健康教育公益廣告,印發3萬份健康教育海報,推動近視防控和健康教育深入人心。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健康報》開設「學生健康來了」專欄,報導各地經驗做法。

加強督導考核。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財政部組織開展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情況調查,基本摸清我國各年齡段學生近視發生狀況,並向社會發布近視率調查結果。教育部把學生視力健康狀況抽查納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抽查覆核項目,把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近視率、體質健康、免試就近入學、學校教室照明衛生標準化建設、開足開齊體育與健康課程等作為評估認定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和優質均衡縣的重要內容。督導檢查7個省(市)69個縣(市、區)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工作,評估9.18萬所幼兒園辦園行為。將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課業負擔納入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體系。開展新一輪5年一次的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與監測,把視力健康作為重點監測項目。以近視防控工作責任書主體內容為依據,教育部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體育總局研製近視防控評議考核辦法,明確對省級人民政府的評議考核細則,正按程序印發。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教育部等15部門多項舉措,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
    2020年上半年,教育部、中央宣傳部、科技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體育總局、國家醫保局、中科院、國家中醫藥局、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15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兒童青少年近視問題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合力推進《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落地落實,立足職能、多方聯動、精準施策,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取得新的階段性進展
  • 「小眼鏡」越來越多 各地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
    「教育部對9個省區市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在疫情期間的視力變化情況做了調研,調研結果不樂觀。」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專家宣講團團長、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半年多來,被調查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率從59.2%上升到70.6%,其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率為61.6%、初中生視力不良率為80.3%、高中生視力不良率為89.3%。
  • 桃城區入選首批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區
    本報訊 (記者 劉鮮 通訊員 劉健)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公示了首批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區縣名單,河北省13個區縣上榜,其中我市桃城區入選。 桃城區作為2019年全國學生常見病及影響因素監測點,不斷建立完善部門協調溝通機制,成立項目監測領導小組,制訂項目實施計劃,組建專業監測隊伍,全程做好現場質量控制,確保監測結果的準確性。
  • 衡水桃城區入選首批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區
    桃城區作為2019年全國學生常見病及影響因素監測點,不斷建立完善部門協調溝通機制,成立項目監測領導小組,制訂項目實施計劃,組建專業監測隊伍,全程做好現場質量控制,確保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共調查8所學校,4所幼兒園,納入近視統計樣本2956人。
  • 全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試點縣(市、區)、示範學校...
    關於公布全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試點縣(市、區)、示範學校名單的通知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直管縣(市)教育局,廳直屬實驗學校: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通知》和《河南省教育廳等七部門關於印發<河南省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行動方案>的通知》精神,深入實施健康中國、健康中原戰略,根據《河南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19年全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試點縣(市、區)遴選和示範學校創建工作的通知》(教體衛藝函〔2019〕403號)部署,在各地、各學校自主申報和各地教育局評審、考察、推薦的基礎上,我廳組織專家對各地申報的全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
  • 專家解讀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試點:因時制宜 多方協作
    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董童)教育部8月27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在今年6月對9個省(區、市)小學、初中、高中學生疫情期間視力變化情況開展調研後發現,半年近視率與2019年年底普測結果相比增加了11.7%,其中小學生的近視率增加了15.2%,初中學生增加了8.2個百分點,而高中學生增加了3.8個百分點。
  • 權科視力李正應邀參加銀川市青少年近視防控研討會
    (原標題:權科視力李正應邀參加銀川市青少年近視防控研討會)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八部門
  • 教育部發文保障假期青少年眼健康,如何防控近視,居家護眼常識用起來
    近日,教育部發文《保障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眼健康》,科學應對全國2億兒童青少年假期居家學習防控近視問題。 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專家宣講團(簡稱「宣講團」),藉助電視、廣播、報刊等平臺,通過開設專題節目、專訪、短視頻等形式,宣傳疫情期間眼健康防控,直接影響人群2000餘萬。
  • 響應國家號召,德盟迷迭香眼貼積極助力青少年兒童近視防控!
    近日,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共同起草《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方案」)。提出,擬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連續3年下降將被問責。到2030年,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
  • 青少年兒童近視呈「三化」趨勢 專家:近視防控迫在眉睫
    據教育部對9省份14532人的最新調研顯示,與2019年底相比,半年來學生近視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學生近視率增加了15.2%、初中生近視率增加了8.2%,高中生近視率增加了3.8%。 「青少年、兒童的眼球處於生長發育期內,由於長時間的上網課,看電腦、平板,缺乏必要的戶外活動時間,眼球一直處於『看近』狀態,會造成遠視性離焦量的增大,加速了眼軸的生長,這就是青少年近視不斷加深的主要原因。
  • 全國著名王寧利青少年近視防控團隊入駐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該團隊最早在我國開展了青少年眼病隊列研究,並推出了多項適宜技術,推動了我國青少年近視防控事業的發展。該團隊的引進,將為我市青少年近視患者帶來福音。據悉,我國近視總人數超過4.5億。國家衛健委通報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鄭州市市區中小學生綜合近視檢出率為58.30%,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 科學防控 德州市眼鏡行業商會開展青少年近視防控專題培訓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7日訊為切實加強和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促進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提升眼鏡行業工作人員專業技能,7日,德州市眼鏡行業商會聯合依視路為德州眼鏡行業工作人員開展青少年近視防控專題培訓會。
  • 臨潼區教師郭兆祥獲「省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形象大使」稱號
    西安網訊 近日,在「陝西省首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形象大使」評選活動中,臨潼區實驗小學教師郭兆祥獲得「陝西省首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形象大使」榮譽稱號。本次評選活動由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體育局、省廣電局四部門聯合舉辦,主題為「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在臨潼區學校衛生保健所推薦下,郭兆祥通過防近視宣講、知識問答和才藝展示三個環節激烈角逐,最終獲得近視防控形象大使榮譽稱號。「我將會帶領更多孩子樂享運動,讓更多的孩子養成科學用眼的習慣。」
  • 進博會搶先看:近視防控鏡片全球首發、3D兒童愛眼立體書亮相
    我們希望藉助進博會這個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平臺,呼籲提升全社會對青少年眼健康問題的關注,聚合各方力量共同建立近視防控的生態,同時將我們集團最先進的青少年近視防控創新解決方案率先引入中國市場,共同應對控制近視發展這一世界性難題。」
  • 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點
    研製《關於加強新時代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工作的意見》《關於加強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指導意見》《中小學生分級閱讀指導目錄》《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室)推薦書目》。  6.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目標任務:推進體育美育教學改革,加強考核和督導評估。強化近視防控工作責任制。
  • 青少年近視眼鏡哪個牌子好?青少年近視防控蔡司在行動!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有明顯的低齡化趨勢,而且隨著升學發展,青少年的近視率更是逐步升高,直至高中近視率到達81%的高位,所以說青少年無疑是近視防控的主要對象。此前,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19年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指出:「長時間或近距離盯著手機、電腦和電視等電子屏幕,是近視的原因之⼀。
  • 江蘇省政協委員:減少更多「小眼鏡」 打好青少年近視防控攻堅戰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田婷惠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近日,在江蘇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期間,民進江蘇省委提交了一份集體提案,建議關注全省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針對小學生和初中生重點開展幹預工作。一是動員全社會,全社會要形成愛護眼睛的氛圍;二是近期有針對性對關鍵年齡段青少年開展最有效的幹預——小學和初中;第三,在更多學校推行陽光體育,「這是一個花錢少,卻被國際認同的有效果乾預措施」。據江蘇省政協委員、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尹立紅介紹,為了解全省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開展情況,他們開展了專門調研。
  • 書沒讀好,眼睛卻近視了,預防孩子近視,國家教育部門這樣要求
    本月九號的時候,教育部發布了一則關於做好2020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試點縣(市、區)和改革試驗區遴選工作的通知為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兒童青少年近視問題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
  • 體育總局等三部委印發重磅文件,體育幹預青少年近視產業呼之欲出
    體育大生意第2256期,歡迎關注領先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8月7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印發《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評議考核辦法》。眾所周知,2018年8月,體育總局曾與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八部委聯合制定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